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种新的人工血管涂层及其实验研究

    作者:黄福华;郑军;孙立忠

    目的为克服目前使用的人工血管涂层材料性质普遍不稳定、不易提纯、交联用难且价格昂贵的缺陷,作者进行了人工血管丝素蛋白涂层的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将丝素蛋白浸渍涂层涤纶人工血管内外壁并使用甲醛交联固定.通过血管壁渗水率、形态学以及力学性能等体外试验评价丝素蛋白涂层人工血管是否达到人工血管植入前标准.结果未涂层人工血管管壁渗水率通过丝素蛋白涂层降低了99%,达到植入时不漏血的目的.丝素蛋白涂层占重(117±22)mg/g显著低于较InterGardTM血管胶原涂层占重(302±23)mg/g(P<0.05).结论丝素蛋白涂层人工血管可操控性好,渗水率低.同时在体外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 多孔聚乙烯修复眼眶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海燕;汪洁;郑永欣;韩芳;许红霞

    目的 评价多孔聚乙烯(Medpor)在眼眶骨折修复术中的作用特点和修复效果.方法 对本院应用Medpor修复眼眶骨折63例病例进行治疗情况和并发症的分析.结果63例中5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6例植入物移位,1例暴露合并感染而取出;13例因为术后并发症或矫正不良而行二次手术.结论 Medpor植入或联合钛网、钛钉固定修复眼眶骨折缺损,对于矫正眼眶骨折眼球凹陷,改善外观有较好疗效.

  • 单鞘管输送多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

    作者:杨延坤;孙鑫;郑宏

    目的:对单鞘管输送多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9例多孔房间隔缺损患者,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33.4±16.3(15~59)岁,身高163.78±9.61 cm,体重59.44±6.64(47~69) kg。所有病例均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通过一套输送系统先后置入2个Amplatzer封堵器同时闭合2或3个缺损。术后及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 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评价

    作者:孙鑫;杨延坤;郑宏;徐争鸣;徐仲英;蒋世良;赵世华;张戈军;吴文辉;吕滨;兰天;凌坚;金敬琳

    目的:对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临床评估。
      方法:17例患者,男3例,女14例,年龄36.8±14.6(15~63)岁,体重57.35±7.55(47~75) kg,术中均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同时闭合2~3个缺损。术后重复心电图、X线平片及经胸超声检查以评价其疗效。

  • 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

    作者:操良玉

    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内的骨质含量降低,骨组织呈多孔性改变,即骨质内的孔隙增多使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的骨又称"脆骨".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有来自生理性的退变,也有病理性损害.在衰老过程中,随年龄的增加,骨组织也发生生理性退行性改变.突出表现在骨质中的钙逐渐流失,使骨量减少,骨小梁的结构发生变薄、穿孔、断裂等改变.这种自然衰老在骨骼方面表现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 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多孔引流治疗腋臭

    作者:代淑芳;胡银娥;高俊玲

    目的 探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多孔引流术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 58例腋臭患者通过小切口皮下修剪术剪除汗腺和毛囊后,缝合伤口.在皮瓣上以1 cm为间距,沿皮肤纹理方向,用11号尖刀片戳数个3~5 mm的微引流孔,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48 h换药观察伤口,弹力绷带包扎5~7 d,7~10d拆线.术后3个月复查,12、24个月时电话随访.结果 50例患者痊愈,8例显效.所有患者均腋部汗臭消失,出汗明显减少,恢复正常社交.无瘢痕增生.结论 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多孔引流治疗腋臭的疗效确切,多孔引流可作为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的有效引流方法.

  • 酸碱处理对多孔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李雪莲;刘帅;简裕涛;孟跃中;赵克

    目的 研究酸碱处理对多孔钛表面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钛,酸蚀处理后,NaOH浸泡不同时间,得到酸碱处理多孔钛(AAPT).制备AAPT试件73个,未处理多孔钛(NTPT)试件41个和未处理致密钛(NTDT)试件30个.采用扫面电镜观察表面形貌,BCA法检测蛋白吸附能力,筛选适宜的碱处理时间.对于NTPT及AAPT组试件,采用表面接触角分析仪与拉曼光谱仪分析表面水接触角和化学组成.对于NTDT、NTPT及AAPT组试件,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及骨钙素(OCN)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12 h NaOH处理组(AA12PT)纳米结构为清晰,且蛋白吸附量(0.367 mg/ml)高(F=400.835,P<0.05),因此采用该组进行后续实验.AA12PT组试件表面接触角(22.08°)显著小于NTPT组(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4,P<0.001).AA12PT组试件可见钛酸氢钠特征散射峰.接种3、5、7 d后,NTDT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AA12PT组(F3 d=245.517、F5 d=102.442、F7 d=119.047,P<0.001),AA12PT组均高于NTPT组(P3 d=0.005、P5 d=0.038、P7 d=0.010).接种7 d后,AA12PT与NTPT组的ALP基因和OCN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TDT组(FALP=13.698,PALP-AA12PT<0.001、PALP-NTPT=0.002;FOCN=175.859,POCN<0.001).接种14 d后,NTDT组的ALP基因及OCN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TPT组(FALP=33.691,PALP=0.045;FOCN=42.789,POCN=0.044).结论 酸碱处理可显著提高多孔钛材料的蛋白吸附量,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 酸碱处理多孔钛表面血清蛋白的吸附行为

    作者:温玉洁;李雪莲;姚依彤;简裕涛

    目的:研究酸碱处理后的多孔钛表面血清蛋白吸附行为。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钛材料,使用酸碱处理后制作酸碱处理多孔钛(AAPT)试件51个,同时制备未行酸碱处理多孔钛(NTPT)及致密钛(NTDT)试件各35个。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NTDT试件表面形貌,用表面接触角分析仪与全自动气体吸附仪测定三组的表面接触角和比表面积(SSA)。BCA法测定NTDT、NTPT及AAPT组试件不同时间的蛋白吸附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SEM显示NTDT表面光滑。AAPT组表面接触角(22.08°)显著小于NTPT组(93.7°)和NTDT组(7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02,P<0.001)。AAPT组SSA(27.05)均高于NTDT组(3.74)和NTPT组(1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6.10,P<0.001)。在各时间点,AAPT组吸附的蛋白质明显多于NTDT组和NTPT组(P<0.001);AAPT、NTPT和NTDT组表面的蛋白吸附随着时间逐渐增加,终达到稳定。结论酸碱处理后的多孔钛可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血清蛋白吸附量。

  • 多孔β-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征;毛克亚;侯喜君;梁茂华;杜明奎;王继芳;李江涛;王岩

    目的 制备主要成分为β-磷酸三钙(β-TCP)的多孔颗粒并探讨其修复骨缺损和作为骨组织T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牛松质骨经脱细胞、脱脂处理后在高温下经2次煅烧制备主要成分为β-TCP的脱有机质骨多孔颗粒,在兔股骨髁制作包容性骨缺损模型并采用多孔β-TCP修复骨缺损.术后4、8、12周取材并采用X线检查、钼靶照相、荧光标记和组织学染色方法观察骨修复效果.结果 主要成分为β-TCP脱有机质骨多孔颗粒保持天然松质骨的孔隙结构,植入骨缺损后外形保持完整.术后4周材料与周边组织紧密结合,新生骨组织长入β-TCP孔隙内,原有骨缺损部位界限清楚,植入材料无明显吸收变小,中心部位无软组织或骨组织长入.植入8周β-TCP周边组织进一步向内部生长.β-TCP中心部位新生成的骨组织较少.植入12周β-TCP被周边新生骨组织严密包裹,且与新生骨组织界限模糊,植人材料部分吸收变小,新生骨小梁增多增厚并长入植入材料内部,但新骨形成量及形成速度降低.组织学检查显示β-TCP降解缓慢.结论 多孔β-TCP修复包容性骨缺损具有优良的成骨性能,可作为一种骨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材料,但需要改善其降解速度.

  • 3D打印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在成人DDH髋关节重建术中的应用

    作者:程亮亮;赵德伟;杨磊;李军雷;马志杰;王子华;田丰德;田思森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进行髋关节重建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应用3D打印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进行髋关节重建术治疗成人Crowe Ⅰ型DDH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3~58岁,平均(43.75±7.81)岁.利用计算机对患者髋关节进行个体化三维建模,通过软件设计合适大小的髋臼加强块,行多孔化处理,经有限元分析确保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后进行3D打印,行喷砂、高温、消毒等后处理.通过髋关节前侧人路显露髋臼顶部,植入个体化髋臼加强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周、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步态分析评估髋关节功能,以髋关节正位X线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观察髋臼加强块的位置及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13±0.23)h;术中出血量平均(114.17±41.22) ml.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髋关节外侧中心边缘角(cen-tral edge angle,CE角)从术前9.83°±5.34°增加至术后即刻的32.67°±2.53°;前侧CE角由术前3.83°±2.79°增加至术后即刻的21.67°±1.87°;覆盖率由术前57.33%±7.97%增加至术后即刻的87.33%±4.56%.VAS评分由术前(2.92±0.79)分降低至末次随访的(0.83±0.72)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69.67±4.6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4.25±4.14)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步态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步速、步频、行走时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钽金属髋臼加强块与髂骨之间紧密接触,无松动,骨关节炎无进展.结论 3D打印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能够重建髋臼骨缺损,增加股骨头的包容度,延缓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降低髋关节重建术难度,术后早期关节功能良好.

  • 合理使用活性炭的探讨

    作者:刘海兰

    在制备输液的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起到吸附热源、色素以及杂质的作用.活性炭是木材、骨及氯化锌在高温下(700℃~800℃)烧制而成的.它是一种多孔性的物质,表面结构极不均匀,呈现凸凹不平的结构,处于凸点的分子就具有多的剩余表面自由能,是活性炭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中心,且活性炭结构表面上有很多的羧基团和羰基官能团,其余部分只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因表面上的分子与内部分子处境不同,因而互相作用与运动状态不同的碳分子在表面上的作用力是不饱和的,所以有剩作力,而当其它物质的分子与此表面有接触时,即受到这种剩余力和表面活性官能团的作用而吸附于表面.

  • Prion蛋白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卓宝;洪琪;何华松;丁瑾瑜

    Prion蛋白 (Prion Protein, PrP),又称朊病毒[1]、朊蛋白、朊毒体、锯蛋白、朊粒等.致病性Prion蛋白(PrPsc)是一种不含核酸却能不停复制和沉淀,而具传染性和极强抵抗力的特殊蛋白质粒子,在机体中沉积至一定程度,即可引起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TSE). 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神经元变性、消解,形成脑实质多孔性泡化; 星形胶质长纤维细胞增生,形成淀粉样斑块等.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有唯蛋白质说、非寻常病毒说、拟病毒说、联合学说等.但大多学者赞同唯蛋白质说,并已被逐渐证实[2].

  • 固相膜免疫测定

    作者:陶义训

    固相膜免疫测定(solid phase membrane-based immunoassay)与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相类似,其特点是以微孔膜作为固相.标记物可用酶和各种有色微粒子,如彩色胶乳、胶体金、胶体硒等,以红色的胶体金为常用.固相膜的特点在于其多孔性,像滤纸一样.固相膜可被液体穿过流出,液体也可以通过毛细管作用在膜上向前移行.利用这种性能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检验方法.常用的固相膜为硝酸纤维素(nitrocellulose, NC)膜.

  • 多孔性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体外可吸收性测定

    作者:周琳怡;乔亚南;刘楠;曹寅;张磊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不同组分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PCHA)支架材料的可吸收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制得的不同孔隙率、不同碳酸根含量的15种PCHA样本(n=3),置于100 mL、pH=4.0的醋酸钠缓冲液(模拟破骨细胞造成的酸性环境)中;对照组为羟基磷灰石(HAP)及脱脂处理过的牛松质骨。每组材料均分别在浸泡1、4、8 h或1、2、3、4、5、7 d后,取0.1 mL浸提缓冲液进行Ca2+浓度测定,以评价材料的可吸收性。结果:各PCHA实验组和牛松质骨对照组的Ca2+浓度,均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增高,HAP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着碳酸化程度和孔隙率的增加,PCHA的溶解速率也随之增加。其中7-40组、7-60组、8-40组、8-60组、8-70组、9-70组在各时间点测得的PCHA溶出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牛松质骨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几组PCHA与牛松质骨具有相似的可吸收性。结论:PCHA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可吸收性,碳酸化的程度和孔隙率的大小是影响其可吸收性的重要因素。

  • 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的骨传导性体外研究

    作者:汪安;陈建荣;于丽凤;张磊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新型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CAP)支架材料的骨传导性进行评价。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诱导后,定植于不同孔隙率及不同碳酸根含量的CAP支架材料上共同培养,通过扫描电镜、细胞黏附及增殖检测(MTT法)、碱性磷酸酶(ALP)定量检测、骨钙素(OCN)定量检测,评价成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附着、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成骨细胞定植于不同孔隙率及碳酸根含量的支架材料上,4 h均已开始黏附、且增殖情况良好。分化实验中,ALP和OCN在各组支架材料分化良好。不同孔隙率支架材料组间比较,40%孔隙率的实验组对ALP分化的促进作用有明显优势。结论:CAP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房间隔缺损伞堵术(附二例报告)

    作者:危小军;谢东明;廖伟;钟一鸣;谢东阳;赖小芳

    房间隔缺损(ASD)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儿科先天性心脏病的10%.其绝大多数为单孔性,少数为多孔性.尽管外科手术治疗房缺的手术方法已非常成熟,但因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如手术创伤大,皮肤及心脏表面疤痕及各种难治性心律失常等),使其应用受到一定局限.近年来,Amplatzer双面伞堵闭房缺技术已在国内外多家医院开展,取得了良好疗效.

  • 新型钽铌多孔支架材料的细胞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欧阳建安;王大平;熊建义;肖德明;刘建全;朱伟民;尤微;张晓丽;许蕴;黄江鸿;阮建明

    [目的] 研究多孔钽铌(Ta-Nb)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将兔成骨细胞与多孔钽铌材料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RT-PCR检测Ⅰ型胶原和骨钙素基因的表达.[结果] CCK-8检测显示实验组多孔钽铌材料上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没有差异性(P>0.05);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胞在多孔钽铌的表面和孔隙内大量黏附、增殖和生长,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增加,材料表面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RT-PCR显示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增加,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增强(P<0.05),骨钙素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多孔钽铌支架材料适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 654-2下鼻甲注射治疗萎缩性鼻炎

    作者:侯小萍

    近年来,我们采用654-2注射液下鼻甲注射治疗萎缩性鼻炎患者4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21~62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均有鼻和咽部干燥感,部分伴有鼻塞、鼻衄、嗅觉减退或消失、恶臭、头痛头昏等症状。前鼻镜检查均可见鼻粘膜干燥,双下甲粘膜萎缩较正常下甲小,其中18例伴有中鼻甲萎缩。 治疗方法:首次用654-2 2mg下鼻甲注射,隔日递增1mg,至5mg维持6天,12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具体操作:清理鼻腔内分泌物或痂皮,用1%地卡因棉片置于双下鼻甲表面行粘膜表面浸润麻醉,5分钟后取出。抽吸654-2注射液,用5号针头从下鼻甲前端内侧缘粘膜进针0.6~1cm,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药,注射毕退出针头,用消毒棉球压迫针眼5分钟取出,以同法注射另侧下鼻甲。 结果:显效:鼻塞、鼻衄、恶臭、头痛均消失,有嗅觉;本组25例。有效:鼻塞、鼻衄、恶臭消失:本组10例。无效:症状未减轻;本组5例。治疗后行前鼻镜检查,显效及有效者可见双鼻下甲粘膜红润并增大。随访1年未见症状复发。 讨论:654-2有抗乙酰胆碱对植物神经节神经受体的作用,有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解除平滑肌痉挛,使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本文治疗是针对萎缩性鼻炎的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海绵状静脉丛炎致血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进行的。 下鼻甲游离缘和前后缘粘膜厚达5mm,其中有丰富的静脉血管构成的海绵状组织或海绵体,有丰富的含血腔。此外,鼻粘膜血管细微结构还具有下述特点:①粘膜上皮下毛细血管及腺体周围毛细血管内膜具有窗格样空隙。②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呈漏孔状。③小静脉内膜虽完整,但基底膜及平滑肌细胞呈高度多孔性。④海绵状窦的内皮基底膜呈立体型纤维网状,内皮细胞小突起经以上网状结构穿透肌层的基底膜,与肌细胞相接触。由于鼻粘膜血管具有上述特征,故血管与组织间容易交换体液及某些溶质物质;内皮基底膜的多孔性亦促使血液中某些物质容易接触血管壁。654-2下鼻甲粘膜注射能使微血管扩张,改善下鼻甲的血供。 在治疗中,本组除有口干外,无其它副作用发生。但要说明的是,654-2注射液不仅有口干,还有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等副作用,故青光眼、心血管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及妇女月经期禁用。

  • 基于电子束熔融技术制备的多孔钛合金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吕嘉;刘忠军;冯毅;李鹏翠

    目的 探讨基于电子束熔融(EBM)技术制备的多孔钛合金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采用EBM技术制备两种孔径规格:小孔径组(EBMS,640μm)和大孔径组(EBML,1200 μm);对孔径、孔隙率、单位体积比表面积、渗透率、表面形貌以及蛋白吸附水平进行检测;将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多孔钛合金培养,对细胞黏附与形态、细胞增殖活性以及成骨分化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小孔径组EBMS具有较低的渗透率[EBMS:(1.03±0.03)×10-9 m2,EBML:(1.64 ±0.07)×10-9 m2],较高的单位体积比表面积[EBMS:(2.41±0.04)/mm,EBML:(1.69±0.10)/mm]和蛋白吸附水平[EBMSS:(1±4) μg,EBML:(25±3)μg].两种多孔钛合金都支持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EBMS因为较大的单位体积比表面积具有较高的蛋白吸附水平,所以表现出更好的细胞相容性.结论 基于EBM技术制备的多孔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不同的孔隙结构会对多孔钛合金的细胞相容性产生影响.

  • 多孔止血淀粉在肝及脾中的止血效果

    作者:李明洋;黄赤兵;范明齐;冯嘉瑜;张嘉希;高渝

    对实质性脏器的缝扎止血是必要的,但易导致组织切割破损,造成裂口出血或针眼出血;另外,缝扎止血可影响脑、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1].对实质性脏器创面出血的治疗仍然是外科领域面临的难题[2].对此,美国Medafor公司研发了Arista止血粉,并显示了很好的安全性及较好的止血效果,但其价格昂贵.我们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制备出多孔性更明显的多孔止血淀粉(PHS).本研究旨在观察PHS的制备并观察其在肝脏及脾脏中的止血效果.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