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贝拉唑对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作者:袁宇红;于涛;钟娃;陈其奎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药物雷贝拉唑对非甾体抗炎药(NISADs)吲哚美辛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检测PPIs雷贝拉唑对吲哚美辛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HO-1的相关性.给予小鼠口服吲哚美辛10 mg/kg,24h后处死.在给予吲哚美辛前30 min,口服雷贝拉唑30~100 mg/kg和奥美拉唑30~100 mg/kg;在给予吲哚美辛或雷贝拉唑前10min,肌内注射HO-1抑制剂锡-原卟啉(SnPP)30 mg/kg.结果 吲哚美辛引起小肠出血性损伤,侵袭性肠道杆菌数量增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增加.雷贝拉唑以剂量依赖性保护吲哚美辛引起的肠损伤,并且MPO活性上升受到抑制,而奥美拉唑无该作用.预处理SnPP能够加重吲哚美辛引起的小肠损伤,并拮抗雷贝拉唑的保护作用.结论 雷贝拉唑能够保护吲哚美辛诱导的小肠损伤,并与雷贝拉唑通过上调黏膜中HO-1/CO的表达而抑制iNOS表达.

  • 闭合性腹部损伤中小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2例报告)

    作者:许建利;杨林

    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中小肠损伤的诊治经验.结果表明,32例均手术,其中31例治愈,1例死亡.腹穿阳性率75%,X线阳性率50%,B超阳性率69%.故通过详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手术是治疗小肠损伤的主要方法.

  • 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小肠黏膜损伤的病理及炎症因子变化特点

    作者:黎尚荣;高婉菱;池信锦;李晓芸

    目的 观察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不同时期小肠黏膜病理变化特点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和 IL-6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肝移植术后肠道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模型组(R组):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只进行肝血管的分离,模型组大鼠建立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在肝脏阻断20 min后,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后4、8、16、24 h 4个亚组(即R4组、R8组、R16组和R24组),每组各5只动物.检测各组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与小肠组织IL-1β、TNF-α和 IL-6水平变化.结果 在光镜下观察发现S组大多数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各模型组肠组织光镜下可见上皮层结构出现破坏,由初的绒毛尖端上皮下间隙增大逐渐发展到上皮层与固有层大量分离,累及绒毛两侧,部分绒毛顶端甚至出现破损,这些病理改变在R8和R16组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恢复.与S组比较,各模型组Chiu's评分增高(均为P<0.05);各模型组相比,R8组、R16组较R4组、R24组Chiu's评分增高(均为P<0.05).与S组比较,R16组肠组织TNF-α、IL-1β和 IL-6水平均增高(P<0.05);各模型组的肠组织TNF-α、IL-1β、IL-6在肝脏再灌注后4 h(R4组)开始升高,在16 h达到高峰(R16组),在24 h开始逐渐恢复(R24组).结论 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小肠黏膜损伤,4 h内损伤逐渐加重,24 h开始逐渐恢复;该损伤可能与小肠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 IL-6的改变相关.

  • 171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

    作者:雷尚通;孙凯;董泾青;薛琪

    小肠是腹部外伤中易受伤的器官.尽管大部分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并不困难,但仍存在误诊、延迟诊断及处理不当的情况,并由此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0-2010年共诊治外伤性小肠破裂171例,现报道如下.

  • 胃舒散对消炎痛所致大鼠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灵飞;冯家琳;李国平;蒲泽锦;苏剑东

    目的: 研究胃舒散对消炎痛所致大鼠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消炎痛(10 mg/kg)制作大鼠小肠损伤模型.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剂量[3.0、1.5、0.75 g/(kg·d)]胃舒散对小肠损伤的影响,同时检测小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NO含量.结果:消炎痛引起明显的小肠黏膜损伤,伴有NO、MPO、MDA含量增加及SOD活性下降(P<0.05,P<0.01).胃舒散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小肠黏膜损伤指数, 提高了胃组织SOD活性(P<0.05)、降低了MPO、 MDA含量(P<0.05), 但对血清NO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氧自由基及NO参与了消炎痛所致小肠黏膜的损伤,胃舒散对此病变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 预防及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小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娜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广泛用于炎症、关节炎、疼痛、发烧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并且近有研究表明其具有预防结直肠癌的效果[1]。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合成前列腺素的环氧合酶( cyclooxygenase ,COX)发挥作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损害消化道黏膜[2],除上消化道并发症如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外还存在小肠、结肠部位的并发症,可导致出血、穿孔、狭窄、慢性缺铁性贫血以及蛋白质丢失[3]。然而目前对这类药物导致的胃肠道尤其是小肠损伤这类不良反应尚未有有效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本综述总结了目前一些针对NSAID引起小肠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置方法,为有效抑制该类不良反应提供基础。

  • 闭合性腹内脏器损伤52例临床分析

    作者:覃建论;王敏

    腹部闭合性损伤(下称腹部损伤)并内脏损伤是腹部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且多数为多发 伤,因而常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1988年1月至1998年3月手术治疗52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2例,年龄8~55岁,车祸致伤18例,锯木被碰撞或其他撞击伤8例,坠落 8例,压伤5例,斗殴4例,其他9例,受伤致入院时间20 min至6 d,12 h以内34例,>12~24 h 11例,超过24 h 7例;小肠损伤23例(包括2例十二指肠损伤),结肠损伤6例,脾破裂11例 (其中2例有"菠萝”肝),肝破裂6例,胰腺损伤6例,膀胱破裂5例,肾挫裂伤6例,肠系膜 损伤出血3例,胃破裂1例.合并肋骨骨折8例,四肢骨折6例,骨盆骨折5例,腰、颈椎骨折3 例,脑外伤6例,血气胸3例,创伤性窒息1例,血压低于12/8 kPa 7例,其中3例血压测不到 ,小肠修补17例,小肠部分切除、吻合6例,结肠修补5例,结肠造瘘1例,脾切除11例,膀 胱修补5例,肝修补4例,单纯胰腺引流2例,胰腺修补3例,胰尾切除1例,肾切除2例,胃修补 1例,回输自体血7例(400~2500 ml),术后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心衰2例,胰瘘、胆瘘、肠瘘各1例,治愈5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1.92%.

  • 木瓜三萜与瑞巴派特联用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致小肠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贺海波;李小妹;李小琴;覃慧林;李爽;陈刚;周琴;张永峰;罗涛;张继红;向长青

    目的:观察木瓜三萜与瑞巴派特联用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小肠损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炎症因子和肠黏膜屏障保护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96例NSAIDs致小肠损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给予瑞巴派特0.3g,治疗组在给予瑞巴派特的同时加服木瓜三萜0.375g,每天3次,疗程8周,记录2组患者每天的腹泻次数,评价腹胀、腹痛、腹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γ-干扰素(IFN-γ)、IL-4、IL-10、黏蛋白2(MUC2)、肠三叶因子(TFF3)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单用瑞巴派特(66.67%)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泻次数,腹痛、腹胀和腹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中TNF-α、IL-1β、IL-6、IFN-γ含量和MPO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L-4、IL-10、MUC2和TFF3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木瓜三萜与瑞巴派特联用对NSAIDs致小肠损伤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恢复促炎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及增加肠黏膜屏障保护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 重症闭合性腹外伤52例报告

    作者:陈颢;梁文辉;李碧波

    重症闭合性腹外伤是一严重损伤,多合并复合伤,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需外科紧急处理.我院1995年12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重症闭合性腹外伤52例,男45例,女7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42岁.合并复合伤21例(40.4%),创伤性休克25 例(48.1%).损伤器官1~3个.本组共有78例次腹内脏器损伤,其中肝破裂14例,脾破裂16例,胃损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3例,小肠损伤16例,结、直肠损伤3例,胰腺损2例,膀胱损伤2例,肠系膜血管破裂9例,腹膜后血肿12例.本组患者在行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同时行急诊手术.行肝破裂修补14例,脾破裂切除11例,脾破裂修补5例,小肠破裂修补13例,小肠部分切除6例,小肠系膜血管破裂结扎6例,结肠造瘘3例,十二指肠修补3例,胃修补1例,胰体尾切除2例,膀胱修补2例.

  • 闭合性脾损伤28例治疗分析

    作者:陈恩盛

    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01年12月收治闭合性脾损伤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1~5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3例,工伤事故10例,斗殴5例.损伤程度(美国外科创伤学会分级标准): Ⅰ级脾损伤10例,其中3例合并肝肾轻度损伤;Ⅱ级脾损伤2例;Ⅲ级脾损伤5例,其中2例合并小肠损伤;Ⅳ级脾损伤9例,其中4例合并小肠损伤;Ⅴ级脾损伤2例.行非手术治疗11例,手术治疗17例,结果28例均治愈,未出现并发症.

  •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特点

    作者:任牡丹;马文慧;卢桂芳;李雅睿;麻婧;任莉;和水祥;卢新兰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小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患者,根据胶囊内镜检查前2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服药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下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病变分布及病理特点.结果 服药组及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小肠各类病变发现率分别为90.4%和88.8%(P=0.850).其中,糜烂发生率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33.3%,P=0.036);溃疡发现率、出血率服药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2%vs.19.4%;14.3%vs.25.0%,P>0.05).病变部位分布,服药组近端小肠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vs.25.0%,P=0.015);小肠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33.3%,P=0.036).结论 NSAIDs相关的OGIB患者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胶囊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糜烂,病灶主要分布于小肠上段,且以重度为主.胶囊内镜检查有利于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诊断.

  • 医原性小肠损伤术后再手术7例分析

    作者:陈宏雄;连凌云;马振巾

    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8岁,其中行绝育术6例,阑尾切除术1例.7例首次均行单纯修补术.

  • 23例外伤性小肠损伤诊治临床分析

    作者:曹艳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损伤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治疗方法.方法:综合分析28例外伤性小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对伤后至治疗的时间、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23例中治愈22例,并发感染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车祸合并颅脑及肺部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的冲洗和合理的引流,早期应用抗生素,重视整体治疗等均为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特点分析

    作者:魏丽娜;刘子燕;郝晋雍;黄晓俊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小肠损伤的胶囊内镜下特点。方法:将小肠损伤患者74例根据1周前是否服用NSAIDs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胶囊内镜下的病变部位和性质差异。结果:观察组无症状为71.4%,高于对照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胶囊内镜下检查出溃疡率为22.9%,高于对照组的15.4%,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出血率、孤立溃疡率较观察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糜烂2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的损伤主要为黏膜糜烂,其溃疡表现为直径<1 cm溃疡,多发,为表浅性溃疡,较未服用药者溃疡表现有较大差别,故胶囊内镜的使用有利于鉴别及相关治疗,且检查前服用胃肠汤剂可有效减少胶囊滞留的发生,并有益于病变的检出。

  • 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作者:吐尔洪·阿布力克木;迪力木拉提;地里夏提;阿曼

    小肠占据着中下腹大部分空间,分布广,容积大,相对表浅,受伤的机率较其他脏器多,约占腹部脏器伤35~37%.[1]同时易造成小肠多处损伤,合并腹腔其他脏器的损伤也较为常见.

  • 应用防水敷料对犬腹部开放伤并肠管破裂浸泡海水后体液代谢的影响

    作者:姜福亭;王育红;段蕴铀;杨兴东;何远翔;虞积耀;王大鹏

    海战中腹部伤的发生率达3%~5%,其中40%~50%伴随小肠损伤[1].腹腔及破裂肠管经高渗性海水浸泡,会导致机体严重病理生理改变.笔者与江西3L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合作研制了一种防水三角巾,观察了应用防水敷料后,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并肠管破裂动物水、电解质及血浆晶体渗透压等方面的变化,与用普通三角巾和不用敷料包扎的两组动物进行对比,验证防水敷料的防护作用.

  • 57例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啸;吴醒;王立民;吴建军;韩俊毅;赵中辛

    目的 探讨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普外科2008-2017年收治的小肠损伤57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7例;年龄22~87岁,平均51岁.外伤性小肠损伤多见于中年男性,其中道路交通伤23例(44.23%),钝器伤10例(19.23%),坠落伤8例(15.38%),锐器伤6例(11.53%),重物砸伤5例(9.61%),其他不明原因5例(9.61%).探查发现受伤部位位于空肠28例(49.12%),位于回肠29例(50.87%).剖腹探查指征: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或者不凝血,CT或X线发现腹腔游离气体,部分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行性加重的腹痛持续无缓解,出现腹膜刺激征,考虑空腔脏器或者实质性脏器受损.根据受损部位及受损程度选择小肠修补术46例(80.70%)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1例(19.30%).结果 57例中共出现并发症10例.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以预后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失血量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失血量越多,预后越差(OR值为8.625).结论 小肠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击打、坠落等暴力致伤因素.术后相关并发症可能与失血量有关,提示在处理小肠损伤时提高诊断成功率、缩短患者接受手术时间,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腹膜外直肠损伤14例

    作者:涂毅;程勇;易自力

    武汉市武东医院外科易自力本院1994~2002年收治腹膜外直肠损伤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30.4岁(6~72岁).枪弹伤5例,刀刺或其它锐器伤7例,车祸伤2例.同时合并胃损伤1例,小肠损伤2例,骨盆骨折1例,股骨骨折1例,膀胱尿道损伤2例.

58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