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他克莫司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陈峰;王建;张雅敏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FK506)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FK506低剂量组(L组)、FK506高剂量组(H组).缺血60 min,再灌注6h取材,比较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法观察FK506预处理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IR组相比,L组和H组大鼠血清ALT[(424.0±137.4) U/L、(291.0 ±42.0) U/L]、AST[(554.2±127.7) U/L、(410.2±7.0) U/L]及炎症因子TNF-α[(115.1±49.0) ng/L、120.4±28.5)ng/L]、IL-1 β[(424.5±105.2) ng/L、(612.1 ±49.6) ng/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L组和H组较IR组肝血窦淤血、肝细胞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减轻.L组和H组中HMGB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IR组,但高于S组(P<0.01).上述观察指标在L组和H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K506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肝脏IR损伤后HMGB1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少细胞坏死,从而减轻肝脏IR损伤.

  • 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免疫治疗研究

    作者:刘钧;刘小龙;王丹;马延龄;陈亚惊;谷保红;李雪梅;胡继科;张凡;陈昊

    目的 监测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以及大鼠生存时间,探究小体积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治疗准则.方法 用Lewis大鼠和Brown Norway大鼠建立小体积和全肝正常体积移植模型,分为7组:全肝同体移植组(WI)、小体积同体肝移植组(SI)、全肝异体移植组(WA)、小体积异体肝移植组(SA)、全肝异体移植免疫治疗组(WAT)、小体积异体肝移植免疫治疗组(SAT)、小体积异体肝移植免疫治疗调变组(SATa).术后观察肝组织形态和功能变化,监测免疫排斥情况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记录存活状况.结果 与WA组比较,SA组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肝窦内皮细胞炎症改变,T细胞受体(TCR)阳性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移植术后4天,外周血检测显示异体移植组CD4+CD25+双阳性T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同体移植组,SA组(0.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WA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在各时间点显著高于WAT组,SATa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相对稳定,且SATa组血药浓度和AST显著低于S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a组肝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S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表明WA组累积生存率达85.7%,明显高于SAT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a组累积生存率达到51.7%.WAT组生存时间为(57.4±25.0)d,SAT组(28.0±29.1)d,SATa组(39.7±29.0)d,明显长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与凋亡比率(PRA)随他克莫司用药时间增加而增加,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AST呈正相关(R=0.758,P<0.05),RPA与AST显著相关(R=-0.962,P<0.05).结论 他克莫司明显延长了小体积异体肝移植大鼠生存时间.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AST血清值方程(TD=-0.494TC-0.0035 AST+ 260.487)的指导下调整他克莫司用量,使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可进一步延长同种异体肝移植大鼠的生存时间.

  • 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对阿霉素治疗肝癌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俊峰;陈规划;陆敏强;李华;蔡常洁;杨扬;陈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肝移植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肝脏终末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环孢素A(CsA)与他克莫司(FK506)为目前肝移植术后基本抗免疫排斥药.阿霉素为肝癌的常用的有效化疗药物,CsA、FK506等免疫抑制剂与阿霉素联合应用是否会增加肝癌复发一直困扰着移植外科医师.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 雷帕霉素转换治疗在肝癌肝移植中的初步经验

    作者:周俭;樊嘉;王征;吴志全;邱双健;黄晓武;孙健;肖永胜;汤钊猷;王玉琦

    雷帕霉素(rapamycin,商品名sirolimus(R),RAP)与其它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及他克莫司等神经钙调素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不同,不引起肾小球滤过率的减少及肾功能损害[1].所以,肝移植术后由于CNI引起肾功能损害者,可以单独或加用RAP以改善肾功能[2].RAP在体内、体外被证实具有抗肿瘤作用,这种特性为肝癌肝移植术后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3].我院于2003年11月开始在部分肝癌肝移植病人中使用了RAP.本文回顾分析了16例使用RAP病人的初步结果.

  •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傅斌生;汪根树;李华;张彤;易述红;张剑;许赤;杨扬;陈规划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 年9 月至2009 年7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因PBC 接受肝移植术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9~63 岁,平均52 岁.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B 级2 例、C 级6 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8~28 分.手术方式均采用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附加腔静脉整形).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他克莫司或环孢素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的二联或三联免疫抑制方案,3 例患者加用了吗替麦考酚酯.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了解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术后随访期间患者手术并发症、PBC 复发和存活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64±100)min,无肝期时间(38±11)min,术中出血量(1 875±525)ml,术后住院时间37~154 d,中位时间84 d.1 例患者于术后5 d 死于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 例患者于术后1 个月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给予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后痊愈.存活的7 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8~92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1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PBC 复发.随访期间除1 例术后964 d 死于脓毒症和移植肝失功外,其余6 例存活,存活3~4 年者3 例,存活>5 年者3 例.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PBC 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手术时机的正确把握和术后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是提高肝移植临床疗效的关键.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他克莫司联合应用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杨卿;张英才;许世磊;刘剑戎;潘国政;杨扬;张琪;项鹏;陈规划;易慧敏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和他克莫司(FK506)联用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脐带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足月妊娠的健康剖宫产产妇,采用酶联合消化法分离hUC-MSC.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hUC-MSC+T淋巴细胞组(MSC组)、FK506+T淋巴细胞组(FK506组)、hUC-MSC+FK506+T淋巴细胞组(联合组)、24 h延迟给药联合组(延迟联合组)、实验对照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MSC组取1×104个hUC-MSC接种于96孔板,丝裂霉素C处理0.5 h后洗净,hUC-MS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按 1∶10加入1×105个PBMC;FK506组取1×105个PBMC接种于96孔板,加入终浓度为10 ng/ml 的FK506;联合组在MSC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0 ng/ml 的FK506;延迟联合组为MSC组培养24 h再加入终浓度为10 ng/ml 的FK506;对照组仅接种1×105个PBMC;空白组为丝裂霉素C处理后的1×104个hUC-MSC接种96孔板.各组均加入终浓度1 μg/ml的植物血凝素(PHA),培养3 d,采用BrdU化学发光法,应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各组的发光度.各组发光度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 MSC组发光度为(6.56±0.91)×106 RLU/s,FK506组为(2.07±0.38)×106 RLU/s,对照组为(9.53±0.72)×106 RLU/s,MSC组和FK506组发光度明显低于与对照组,显示hUC-MSC和FK506均能明显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LSD-t=-6.06,-15.21;P<0.05).联合组发光度为(7.80±1.07)×106 RLU/s,延迟联合组为(5.55±0.35)×106 RLU/s,联合组发光度较MSC组明显升高,延迟联合组较MSC组明显降低,显示hUC-MSC和FK506同时加入共培养系统时,对于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两者表现为明显拮抗效应,而延迟24 h加入共培养系统时,两者表现为明显的协同效应(LSD-t=2.53,-2.06;P<0.05).结论 单独使用hUC-MSC或FK506均能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两者联合应用时表现为拮抗效应;当延迟24 h加入FK506则表现为协同效应.

  • 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用药剂量及浓度个体差异的研究

    作者:于立新;王彦斌;肖露露;付绍杰;叶俊生;李强;王亦斌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FK506)剂量及浓度个体差异的原因.方法 肾移植术后早期采用FK506、霉酚酸酯及激素三联免疫抑制剂的受者118例,记录性别、年龄、身高,术后第3、7、14、30天分别记录体质量、FK506剂量,激素剂量、腹泻、血脂、肝功、肾功、白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指标,测定每例患者细胞色素酶P450-3A5(CYP3A5)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l)3435、2677、1236位点基因多态性及不同时期FK506全血谷浓度,以FK506浓度/(剂量X体表面积)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偏低,修正R2值在术后第3、7、14、30天分别为0.284、0.267、0.417、0.324.药物基因组学因素有MDR1 2677、MDRl 1236、MDR1 3435且变化剧烈,不同个体达到相同FK506浓度所需剂量突变型纯合子<杂合子<野生型纯合子.非药物基因组学因素在术后第3天为年龄、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第7天为白蛋白、年龄和血清肌酐,第14天为激素剂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上述影响因素均与FK506浓度/(剂量×体表面积)呈正相关.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FK506剂量及浓度个体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术后用药和受者剧烈的内环境变化,并与受者MDR1基因多态性、年龄、白蛋白、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血脂和肝功能有关,术前应充分透析,尽可能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对FK506吸收和代谢干扰大的药物.

  • 国产他克莫司防治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爽;敖建华;高振利;于立新;薛武军;谭建明;张艮甫;石炳毅

    目的 观察国产他克莫司防治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的比较研究.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80例.均为首次接受肾移植受者,分2组:①研究组:58例,接受国产他克莫司胶囊(福美欣)抗排斥反应治疗.男23例,女35例.年龄(39.1±9.6)岁.②对照组:22例,接受进口他克莫司胶囊(普乐可复)抗排斥反应治疗.男12例,女10例.年龄(41.3±8.5)岁.使用他克莫司(进口或国产)加吗替麦考酚酯加泼尼松三联用药方案,其中进口或国产他克莫司的用药剂量均为0.10~015 mg·kg-1·d-1,初60 d血药谷浓度维持8~12ng/ml,之后维持5~10 ng/ml,12 h给药1次,直至观察终点(术后3个月).体质量≥70 kg受者吗替麦考酚酯剂量1.5~2.0 g/d,50~69 kg受者1.5 g/d,≤49 kg受者1.0 g/d,分2次121服.泼尼松起始剂量亦按照各中心的常规方案.2组间不同时相点的药物使用剂量以及血药谷浓度值的比较行方差分析;2组急性排斥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行秩和检验. 结果 2组供者年龄、性别、供肾冷热缺血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例和对照组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研究组和对照组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轻度肝功能异常等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6.2%(21/58)和36.36%(8/2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均为100%.研究组术后8、12周时药物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83±2.05)和(5.64±1.47)mg、(4.57±1.91)和(5.44±61.43)m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相点血药谷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国产他克莫司胶囊防治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效、安全.

  • 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立新;姚冰;杜传福;徐健;付绍杰;马俊杰;邓文锋;王亦斌;刘小友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替换环孢素A(CsA)用于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肾移植术后对48例CsA肝中毒、10例牙龈增生、16例多毛、13例高脂血症的患者,用FK506替换CsA治疗,停用CsA 24 h后开始给予FK506,初始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术后时间确定,服药后根据全血FK506谷值浓度调整剂量,术后半年内维持在8~10μg/L,1年内6~8μg/L,1年以上4~6μg/L,观察替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严密监测肝肾功能、FK506浓度、血糖、血脂等.结果改用FK506后,48例CsA肝中毒者中47例肝肾功能在10~48 d逐渐恢复,1例无明显好转,治疗无效死亡.10例牙龈增生者均得到控制,其中6例增生的牙龈恢复正常.16例因多毛影响外观者均得到明显改善.13例高脂血症者治疗3个月后,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对应用CsA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多毛、牙龈增生及高血脂的患者改用FK506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方法,不增加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且副作用少.

  • 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的初步经验

    作者:张树栋;马潞林;王国良;侯小飞;罗康平;赵磊

    目的 总结他克莫司(FK506)联合霉酚酸酯(MMF)应用于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受者的初步经验. 方法 胰肾联合移植患者14例,术后应用FK506 0.07~0.15mg·kg-1·d-1加MMF 1.0~1.5 g/d加泼尼松25 mg/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每周测定口服FK506后全血峰谷浓度,依此调整剂量维持初3个月内FK506全血浓度峰值10~20 μg/L,谷值5~15μg/L.并观察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药物的肝肾毒性. 结果 9例患者术后胰肾功能恢复良好,早期无排斥反应发生,血糖及肌酐水平恢复正常.随访18~70个月,平均34个月.存活1~3年者3例,3年~者1例,4年~者1例,>5年者4例,胰肾功能良好,血糖正常,均未使用降糖药.1例因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2天切除移植胰腺,随访2年肾功能良好.4例死亡,死因分别为术后急性右心功能衰竭、呼吸骤停、急性排斥反应及十二指肠瘘.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各时期FK506全血峰、谷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发生肾脏急性排斥反应4例次,肾毒性2例次,肝毒性1例次. 结论 FK506与MMF在药效上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能有效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和提高移植物长期存活率.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预防他克莫司肾毒性中的作用

    作者:陈业辉;钟惟德;梁颜笑;陈林强;路艳蒙;梁健健;张静;邱江;黎伟龙;谢克基;胡建波;陈立中;郑克立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FK506)肾毒性模型中钙离子代谢的变化情况,探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地尔硫草(Dil)对FK506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按公式将肾移植术后FK506、环孢素(CsA)和Dil的首剂治疗剂量换算成大鼠的治疗剂量.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sA组(25 mg·kg-1·d-1)、FK506组(0.8 mg·kg-1·d-1)和FK506加Dil组(0.8 mg·kg-1·d-1及8 mg·kg-1·d-1),每组6只,用药4周后建立各组大鼠肾毒性模型.观察各组大鼠SCr、血电解质、肾组织的病理改变(HE染色)、电子显微镜F肾脏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CsA组和FK506组大鼠SCr值分别为(36.00±2.61)和(34.17±4.54)μmol/L,均高于FK506加Dil组和对照组[(28.50±2.07)和(29.17±3.43)μmol/L,P<0.05].CsA组和FK506组大鼠血钙浓度分别为(2.00±0.04)和(2.05_4-0.04)mmol/L,均低于FK506加Dil组和对照组(P<0.05).CsA组和FK506组均可观察到肾小管细胞轻微肿胀及空泡变性、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等病理改变.与FK506组和CsA组相比,FK506加Dil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明显减轻或接近正常.结论 钙离子代谢紊乱可能介导了FK506引起的肾毒性,Dil可用于预防FK506的肾毒性.

  • 肝移植术后并发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伴骨髓浸润一例

    作者:雷磊;刘昌;严小鹏;张晓刚;王博;刘学民;于良;张冠军;刘心;吕毅

    患者,女,61岁,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于2006年11月25日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恢复顺利.术后应用他克莫司(FK506)+强的松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强的松12周后逐渐减量,总疗程24周.随访期间肝功能、AFP榆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异常.

  • 肠及多脏器移植免疫抑制疗法的进展

    作者:祁晓平;黎介寿

    肠及多脏器移植新进展的里程碑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策略的应用,它包括两个主要治疗原则:(1)对移植受者用淋巴样耗竭抗体(ablating antibodies)预处理,(2)移植后小限度地使用他克莫司单一疗法.这一策略不仅提高了移植的存活率,并且对免疫抑制剂的停用或免疫抑制小化有重大影响[1].

  • 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患者Foxp3+ Treg的影响及防治排斥反应的研究

    作者:陈建斌;陈国勇;孙建军;魏思东;李彩丽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受者Foxp3+ Treg产生的影响及其防治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 自移植后第2个月到第12个月,每月采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他克莫司组和雷帕霉素组肝癌肝移植受者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同期术后观察和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受者间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他克莫司组受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0.1032±0.0943)明显低于雷帕霉素组受者(1.2136±0.6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10,P<0.01);雷帕霉素组患者比同期他克莫司组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22,P<0.05).结论 他克莫司抑制了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而雷帕霉素可能参与了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受者防治排斥反应的效果更好.

  • 以FK506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应用于肝移植的研究

    作者:卢安卫;郑树森;王卓轶;陈海勇;汤晓峰;陈跃敏;施邵华;吴应盛;庄莉

    目的探索以FK506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2月到2004年7月间40例成人尸体肝移植患者接受以FK506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比较高浓度(QH)组与低浓度(QL)组在术后6个月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两组在急性排斥反应率、人/肝存活率、高血压、高血糖、感染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L组的手震颤发生率显著低于QH组(x2=5.105,P=0.624),术后15 d、3个月血肌酐水平在QL组显著低于QH组(t15天=2.10,P15天=0.042;t3月=2.45,P3月=0.019),术后3个月、6个月血胆固醇水平在QL组显著低于QH组(t3月=2.35,P3月=0.024;t6月=2.11,P6月=0.042).结论QL组使用四联免疫抑制的安全性较好.用四联方案在术后6个月内FK506的血药浓度可控制在5~8 ng/ml.血胆固醇、血肌酐水平、手震颤的发生率与FK506的血药浓度呈正相关.

  • 他克莫司在肾脏病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汪年松;桂定坤;李军辉

    他克莫司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可保护足细胞,降低尿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他克莫司对多种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有效,他克莫司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MN)缓解率较环磷酰胺(CTX)方案提高;可有效安全治疗微小病变型肾病(MCD);在难治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及难治性狼疮肾炎(LN)治疗中可降低蛋白尿,临床缓解率高,耐受性好;治疗激素抵抗型儿童肾病综合征疗效更好且安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DIGO)指南推荐他克莫司应用于 IMN、MCD、FSGS、LN 和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同时,他克莫司也可发生感染、震颤、失眠、血肌酐升高、高血糖、高血压和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因此,在肾脏病的治疗中应注意合理、有效和安全的使用。

  •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新进展

    作者:王化英;周广宇;王艺璇;郭莹;尹敏;吴晨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约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30%~50%,包括激素依赖型、激素抵抗型和频复发型,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若得不到合理治疗可导致疾病难以缓解,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进展为不可逆性慢性肾衰竭,极大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威胁生命.目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多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烷化剂较为经典,但其潜在的性腺毒性、骨髓抑制及致癌等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国内外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两剂激素联合两剂达利珠单抗及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鞠卫强;何晓顺;谈雅莉;巫林伟;邰强;胡安斌;王东平;马毅;朱晓峰;黄洁夫

    目的 探讨两剂激素联合两剂达利珠单抗及他克莫司(FK506)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共实施成人肝移植74例,排除3例血型不合、4例围手术期死亡外,余67例纳人本研究,其中男性54例,女性13例,年龄28~66岁,平均(46.9±8.7)岁.将67例成人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免疫抑制方案(激素3个月撤离)组(n=35)和两剂激素免疫抑制方案组(n=32),比较两组术后代谢并发症、感染(含细菌、真菌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高血糖发生率,高血糖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平均剂量,随访期内糖尿病、高血压及感染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高血压发生率及随访期内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和高脂血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剂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其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并可显著减少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 小肠移植中应用Campath 1H诱导和低剂量他克莫司维持抗排斥治疗

    作者:李元新;李宁;倪小冬;李幼生;李民;沈璟;黎介寿

    目的 报告Campath 1H诱导和单用低剂量他克莫司维持的免疫抑制方案在2例小肠移植应用的经验.方法 小肠移植术中给予Campath 1H 30 mg及甲泼尼龙2 g.移植肠血管开放后给予他克莫司,术后早期从静脉途径给药,逐渐过渡至通过移植肠给予他克莫司.术后前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10~15μg/L,术后第4个月开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减低至5μg/L左右.结果 2例患者生存期均已超过1年,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第13个月时行移植肠末端造口关闭、还纳手术.2例患者各发生一次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不确定(IND级)至轻度(1级)排斥反应,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排斥反应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生一次轻至中度排斥,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病理证实排斥反应消失.Campath 1H应用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其后缓慢回升.无明显感染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征象发生.移植肠功能良好,分别于术后第21天和第14天摆脱静脉营养,依赖口服饮食维持营养状态.结论 小肠移植中应用Campath 1H诱导,单用低剂量他克莫司、无激素维持方案,能有效地控制排斥反应,不增加感染发生的机会,未发生GVHD.患者移植肠功能良好,能尽早摆脱静脉营养.

  • 他克莫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峰;陈安民;郭风劲;祝成亮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他克莫司(FK 506)对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雄性Wistar大鼠7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损伤组(n=30)和FK 506 组(n=30).FK 506组伤后5 min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FK 506(0.3 mg/kg), 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的生理盐水.术后行脊髓功能评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热休克蛋白70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热休克蛋白70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FK 506组较损伤组明显增加(P<0.05),分别于伤后6、24 h 达高峰;FK 506 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均较损伤组明显减少(P<0.01,P<0.05);脊髓功能评分在 FK 506 组显著优于损伤组(P<0.05).结论 FK 506能抑制脊髓损伤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性,减轻神经细胞凋亡, 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热休克蛋白70 表达增加有关.

1751 条记录 5/88 页 « 12345678...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