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距下关节在成人足三维运动中的力学研究

    作者:周军杰;俞光荣;曹成福;纪斌;成翔宇

    目的:分析研究成人新鲜足标本距下关节在正常情况下足三维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足标本12例,通过加载使足产生某种形式的运动,用三维数字化坐标仪测量距下关节组成骨在某种运动状态下的相对三维坐标位移,通过矩阵转换和求解非线性函数方程计算其三维旋转角度,确定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规律和在足整体运动中的作用.结果:距下关节在足整体运动中背屈-跖屈、内翻-外翻、内收-外展轴运动范围分别为4.13°±0.86°、8.43°±0.52°、12.77°±1.29°.在足单纯跖屈背屈、内翻外翻、内收外展过程中,对距下关节三维运动度作相关性分析,并对相关系数进行t检验,相关系数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足跖屈、背屈,内、外翻,内收、外展运动度的增加,距下关节三维运动范围呈线性增加,在各轴上的增加幅度有所不同,三轴方向上的运动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 人工肩关节假体设计与相关解剖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柯军;王伟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其功能结构复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关节外科作为骨科的一个分支,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肩关节置换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等疾病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肩关节置换基本的目的就是恢复肩关节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也必须接近重建关节原来的解剖结构,使病人在术后肩关节功能得到大程度的恢复.本文重点对肩关节假体设计及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情况作以综述.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

    作者:曾炜;魏林文;林久灶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于关节镜下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及内、外侧副韧带修复,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1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7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9±33) mL、(114±26)min、(46±12)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6±39)mL、(145±33)min、(68±14)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分别为(119±6)o、(90±6)分、(80±5)分和(111±6)o、(82±5)分、(72±5)分,均明显优于术前的(62±6)o、(32±5)分、(24±5)分和(65±6)o、(34±5)分、(25±5)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小、手术时间短、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理想.

  • 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在体运动学参数研究

    作者:林泽枫;张余;马立敏;姚子龙;黄文汉

    目的:采集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的在体运动学参数,探讨红外光导航技术在此类损伤患者在体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红外光导航膝关节在体检测系统Opti_Knee?分别采集正常人膝关节(n=24)及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n=24)的6个自由度数据,计算6个自由度的变化范围。结果与正常膝关节相比,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内/外旋角度、前/后位移大值及变化范围以及股骨外移大值、内/外位移变化范围均明显减小(P<0.05);而小屈曲角则显著增大(P<0.05)。结论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内/外旋角度、前/后和内/外位移等运动学参数变化明显,红外光导航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数据可靠的特点,是评估患者膝关节在体稳定性的较好选择。

  •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评估

    作者:陈帅摘(译);黄华扬(审校)

    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主要起到限制髌骨外脱位的功能,当发生急性髌骨外脱位时,MPFL是常受到损伤的软组织结构。保守治疗髋骨不稳复发率高,近年来MPFL重建逐渐成为急性髌骨外脱位的常见治疗选择,其解剖位重建能大限度地减少全膝活动范围内重建韧带的长度变化,并能很好地恢复髋骨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描述我们采用的MPFL解剖重建技术,并在尸体标本上比较MPFL解剖重建与正常膝关节髌骨稳定性的差异。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伴或不伴后髁骨折

    作者:黄祥祥;杜胜虎;杨杰;郭晓山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伴或不伴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1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15例;年龄18 ~65岁,平均40.7岁;骨折按Dubberley分类标准分型:ⅠA型11例,ⅠB型5例,ⅡA型1例,ⅡB型2例,ⅢA型1例,ⅢB型1例.不伴后髁骨折(Dubberley A型)13例,伴后髁骨折(Dubberley B型)8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伸屈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及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并采用影像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疗效. 结果 18例患者术后获3~73个月(平均36.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平均屈曲活动度(116.4°±28.5°)较健侧(148.1°±5.5°)小,患侧伸直活动度(25.3°±17.4°)较健侧(-1.4°±2.3°)大,患侧伸屈活动度(91.1°±36.6°)较健侧(149.4°±6.4°)小,以上项目两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PS评分为60 ~100分,平均90.8分;优9例,良7例,一般2例.14例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其中7例肱骨小头伴后髁骨折患者肘关节伸屈活动度(91.4°±17.5°)较7例不伴后髁骨折患者(117.9°±24.0°)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现1例异位骨化,1例内固定不确切,3例创伤性关节炎及1例严重的关节僵硬.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可改善肘关节屈曲、伸直及伸屈活动度.若伴后髁骨折更易引起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术中应尽量解剖复位肱骨小头后髁部分,坚强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术后功能评价

    作者:谭军;汤锦波;仓海斌;祝斌

    目的 评价AO微犁钢板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术后功能,并探讨可能影响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08年8月问39例(40指)行微犁钢板内固定并取出且获得随访的指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随访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采用Tang提出的手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并分析年龄、指别、钢板类型、骨折类型等与功能评级的关系.结果 术后随访3~63个月(平均25个月).患者满意度评价:23.1%(9/39)的患者满意,23.1%(9/39)的患者基本满意,35.9%(14/39)的患者欠满意,17.9%(7/39)的患者不满意.患指术后功能按Tang手功能标准评定:优+5指,优-1指,良+4指,良-5指,中14指,差7指,失败4指.无骨不愈合、骨不连、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低龄组(≤45岁)的功能评级明显优于高龄组(>45岁)(P<0.01).拇指与其他四指功能级别有明显差异,拇指功能恢复要比其他四指差.软组织或关节面损伤、开放或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类型等风险因素对功能评级在统计学上没有影响.结论 微型钢板可以为小稳定的、复杂的指骨骨折提供稳定可靠的内固定.低龄患者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高龄患者,拇指功能恢复明显低于其他四指.指骨骨折术后指关节容易发生僵硬.

  • 创伤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分析与切开松解手术治疗

    作者:李莹;张伯松;刘亚波;武勇;杨明辉;李宇勇;王满宜

    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是膝关节周围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各种原因导致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小于60°~70°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膝关节松解手术方法有Thompson术式与Judet术式及其改良方法等,手术并发症如术中骨折、皮肤坏死、伸膝力弱、术后粘连再发等是治疗的难点.本文总结我院2002年至2006年行切开松解手术治疗的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对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位相的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的优化组合

    作者:李永奖;蔡春元;张力成;杨国敬;林瑞新;余斌峰;吴立军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髋臼杯的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的优化组合方法. 方法 建立THA三维可视化模型,定义两种髋关节活动度标准:一般标准(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时内旋≥30°、后伸≥30°和中立位外旋≥40°而没有假体撞击)和严格标准(髋关节屈曲≥120°、屈曲90°时内旋≥45°、后伸≥30°和中立位外旋≥40°而没有假体撞击).头颈比变化范围为2.00 ~2.92,股骨假体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30°,髋臼假体外展角变化范围为10°~60°,髋臼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 ~ 70°,计算满足髋关节两组活动标准、臼杯外展角每变化5°相应的髋臼假体前倾角的安装参数.结果 严格标准下的安全范围较一般标准小,两种标准下的髋臼杯安全范围面积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增大.当颈干角为130°时,一般标准和严格标准下髋臼杯前倾角(Y)与股骨假体前倾角(X)的关系分别为Y1=-0.840X1+38.41,Y2=- 1.007 X2 +47.46;允许的小髋臼外展角(OImin)和头颈比(GR)的关系分别为OImin'1=168.13 GR1-2.504,OImin'2=213.79 GR2-2.272.当颈干角从135°移向130°时,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面积也有所减小.结论 THA中可以通过增大头颈比来扩大臼杯安放的安全范围.允许的小髋臼外展角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变小,杯前倾角与股骨颈前倾角呈负相关.股骨颈前倾角的增大和颈干角的变小均使得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

  • 第四、五跖跗关节活动度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孙君;俞光荣;杨云峰;王明鑫;黄四平

    目的 测量第四、五跖跗关节在不同平面的运动范围,从而了解其活动度,为临床治疗Lisfranc损伤时选择内固定还是融合提供参考. 方法 12例成人新鲜冰冻足部标本,在不同方向对第四、五跖骨头加载下用三维坐标仪测量活动度;然后固定第四、五跖骨,再测其共同的活动度. 结果在500 N载荷下,第四跖跗关节矢状面极限活动度为18.5°±2.5°,水平面为2.8°±0.7°;第五关节跖跗关节矢状面极限活动度为20.2°±2.8°,水平面为7.4°±1.7°;固定第四、五跖骨后,加载第四跖骨头时矢状面的极限活动度为14.5°±1.3°,水平面为2.3°±0.70,加载第五跖骨头时矢状面的极限活动度约为14.8°±1.9°,水平面约为2.4°±0.8°. 结论第四、五跖跗关节具有相当的活动度,远大于内侧柱,且活动具有协同作用,临床上应尽可能保留此两关节的活动功能.

  • 肘关节相关临床评分系统应用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孙子洋;王伟;刘文军;范存义

    评分系统是用来评估骨科患者功能情况和治疗效果常用的工具.然而,已经发布的肘关节相关评分系统并不能理想地评估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功能活动能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常用的肘关节评分系统作一综述,分析它们用于评估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如何制定理想的专门用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评分系统作一讨论.

  • 虚拟关节镜手术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敏;王金武;刘晓琳;廖广姗;蒋海涛;王友;顾力栩;戴尅戎;蓝宁

    虚拟关节镜手术系统的概述及定义关节镜技术作为20世纪骨科领域的三大重要进展之一,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骨科关节伤病的治疗和诊断中.该技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术后痛苦少、伤口愈合快及可以通过关节镜探查使得诊断不清楚的伤病诊断明确的优点.但同时该手术也具有手术医生手眼协调困难、手术视野狭小、手术器械活动范围小、手术操作难度高的缺点,因此医生必须经过大量的手术操作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其手术技巧.

  • 四角融合术在治疗腕部疾患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覃励明;徐永清;申小青

    1984年Watson和Ballet[1]在系统回顾4000多张腕部X线片后,提出了舟月进行性腕塌陷(scapholunate advanced collapse,SLAC)的概念,并系统描述了SLAC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首次进行四角融合术(four-corner arthrodesis),即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融合,是一种重建腕关节功能的部分腕骨融合手术方式,目前常常联合舟骨切除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SLAC.采用四角融合术治疗SLAC后,患者腕部疼痛消失,握力可恢复至对侧80%左右,而且术后还可以保留腕关节一定的活动范围,疗效满意.后来Ashmead和Watson[2]将这种手术方式称为SLAC腕重建术;1995年Wyrick等[3]将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融合称为四角融合术.

  • 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

    作者:简小飞;陈廖斌;王华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78例C型(AO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资料,男38例,女40例;年龄25 ~ 72岁,平均55岁.根据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将患者分为3组: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6例(A组),合并Ⅰ型尺骨茎突骨折20例(B组),合并Ⅱ型尺骨茎突骨折22例(C组).术后1年从骨折愈合时间、桡骨骨折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疼痛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 ~23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桡骨远端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所有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桡尺偏活动度、旋前旋后活动度、握力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分别有9、11例患者尺骨茎突骨折未愈合. 结论 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以及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对于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对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成人陈旧性盖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传舜;李豪青;王建东;伍凯

    目的 探讨成人陈旧性盖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12例成人陈旧性盖氏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1 ~ 47岁,平均33.0岁.分别应用桡骨植骨延长、尺骨截骨短缩及两者相结合的手术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d、术后1、3、6个月、术后1.0、1.5、2.0年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术后3个月及之后的每次随访均测量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度,并采用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评估功能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12 ~24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屈曲平均改善15°,背伸平均改善27°,前臂旋前平均改善11°,旋后平均改善38°,DASH评分平均改善26分.结论 对于成人陈旧性盖氏骨折,根据患者桡骨畸形的情况,可采取桡骨植骨延长、尺骨截骨短缩及两者相结合的手术方法,手术的关键在于恢复下尺桡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

    作者:William T Obremskey;王簕;杨云峰

    SummaryIt is not possible from two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to draw definitive conclusions on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operative versus nonoperative) for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Despite having better radiographic alignment,patients receiving operative care have similar functional outcomes and overall range of mo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receiving nonoperative care.Results are mixed with respect to residual pain and grip strength.Arthritic changes tended to occur less frequentl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However,one study reported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developed arthritis with operative treatment in those with extraarticular fractures.Complications were similar between groups.概要根据2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哪一种疗效更优目前仍无定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影像学结果,而功能恢复和活动范围的改善情况则两者相当.对于术后疼痛和握力的恢复情况,各研究结论不一.关节炎的发生情况,手术组低于非手术组.但1项研究则报道,对于关节外骨折的老年患者,手术治疗会明显增加关节炎的发生率.两种治疗方法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肱骨近端骨折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比较

    作者:BrankoKopjar;王簕;杨云峰

    SummaryEarly evidence from two small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suggests that 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 appears similar to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One study fou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either functional outcomes or range of motion at follow-up.The other study found that Constant scores and range of motion may be better for 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However,only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were available,so no definitiv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ese two small 2项小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结论认为,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RSA)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A)在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方面疗效相当.其中1项研究发现,随访期间两种方法在功能恢复和活动范围改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另1项研究则认为经过RSA治疗的患者,Constant肩部评分结果和肩部活动范围的改善要更好.但是,目前的研究结果来自于回顾性队列研究,因此并不能从中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

  • 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轻微移位或嵌插性骨折的早期功能锻炼与延期功能锻炼的比较

    作者:Hartmut R Siebert;王簕;杨云峰

    对于非手术治疗的轻微移位或嵌插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比较早期功能锻炼与延期功能锻炼的效果后发现,在随访的前3~4个月内,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肩部总体功能恢复更好,疼痛更少,而且肩部活动范围更大.但是,在后期的随访中,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并无统计学差异.一项长达2年的随访研究报道,根据Croft肩部伤残调查问卷评估发现,各治疗组中约1/3的患者遗留明显肩部功能障碍.

  •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die-punch骨折

    作者:仇道迪;周东生;李连欣;李庆虎;王春晖;宋文豪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die-punch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陈旧性die-punch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34~63岁,平均46.9岁.通过术前X线片和CT确诊,根据骨折块位置分为掌侧压缩骨折14例和背侧压缩骨折7例;术中采用掌侧入路13例,背侧入路7例,联合入路1例,均行自体髂骨植骨填充支撑.记录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8~14个月(平均9.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8.5±4.2)、(84.0±3.1)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6±0.9)、(3.4±1.3)分,以上项目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腕关节炎. 结论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die-punch骨折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基于三维图像体积融合技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在体运动特点研究

    作者:陆维;陈家瑜;王龙;王均;罗浩天;王少白;陆声;徐永清

    目的 利用三维图像体积融合技术研究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脊柱在支点侧屈位下六自由度(6DOF)运动特点.方法 对10名Lenke 1型AIS志愿者利用宝石CT分别获取平卧位及支点侧屈位T]至S1的平扫数据.将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各椎体的模型及坐标系.利用计算机软件将2种不同体位的图像进行3D图像体积融合,获得目标区域内各椎体间的在体运动学数据. 结果 支点侧屈位下,顶椎(AV)区域:各节段主运动旋转范围为-2.57°±0.95°至-1.37°±0.65°,各节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沿垂直轴的耦合旋转范围为-2.71°±0.48°至-1.27°±0.49°,沿冠状轴的耦合屈伸范围为0.19°±0.85°至1.51°±0.42°.上端椎(UEV)区域:各节段主运动旋转范围为-1.91°±0.76°至-2.20°±1.13°,3节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沿垂直轴的耦合旋转范围为0.18°±0.47°至1.35°±0.52°,沿冠状轴的耦合屈伸范围为1.62°±0.41°至2.07°±0.37°.下端椎(LEV)区域:各节段在主运动旋转范围为-0.79°±0 63°至0.73°±1.09°,3节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沿垂直轴的耦合旋转范围为-1.62°±1.05°至-0.60°±0.60°,沿冠状轴的耦合屈伸范围为-1.41°±0.87°至-0.75°±0.66°. 结论 支点侧屈位下,Lenke1型AIS脊柱各关键椎体区域均有其独特的运动及耦合机制;UEV区域耦合旋转运动方向为侧屈运动的同侧;AV和LEV区域耦合旋转运动方向为侧屈运动的对侧.

390 条记录 17/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