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阑尾粘液性囊肿1例报告

    作者:邹牧;李安明

    1 病例患者,女,30岁,既往有阑尾炎病史10年.近5天因右下腹胀痛入院,入院时患者呕吐4次,伴低热等慢性阑尾炎症状.查体:T37.5℃,P76次/分,BP16/10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在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一6.0cm×3.0cm大的包块,质软,移动度小,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B超提示:阑尾处炎性块,查血:Hb105g/L,RBC:3.68×1012/L,WBC:8.4×109/L.手术处理:打开腹腔,见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将阑尾尖端与盲肠粘连的囊肿摘除,大小为6.2cm×3.5cm×3.0cm,送病检,病理诊断为阑尾粘液性囊肿.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伤口Ⅰ期愈合出院.

  • 阑尾恶性肿瘤诊治体会

    作者:张起宏

    阑尾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比较少见,现收集我院10年来阑尾恶性肿瘤1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9岁,以急性阑尾炎表现首诊8例,慢性阑尾炎表现首诊2例,均以手术及病理报告确诊,病理报告:腺癌6例,黏液腺癌1例,类癌3例.肿瘤位置:位于阑尾根部1例,位于阑尾尖端及中段9例.术式: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阑尾切除术9例.

  • 阑尾尖端粘液囊肿1例超声所见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逢生;霍兴隆;高翔飞

    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报道仅有数例个案报道,因为该病在临床中也属少见.本病虽属良性,但有低度恶性行为.如囊壁一旦破裂,后果十分严重.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 1例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患者男、55岁.平时体健,在健康普查时超声发现右下腹椭圆囊性包块,大小约40mm×70mm ,界清,包膜光滑完整,肿块较为固定,肿块后方与髂总动静脉相邻,囊内在液性暗区基础上后半部内有大量强光点反射,分布欠均匀(图1).CDFI显示在肿块的一端边缘有较高速动脉血流频谱,肿块内部无血流彩点.肿块处无压痛.彩超提示:回盲部囊肿.壹月后复查,肿块大小及内部回声无变化.剖腹探查:术中见回盲部8.0cm×5.0cm×4.0cm椭圆形囊性包块,较为固定但与周围无明显粘连,仔细寻找阑尾时发现肿块起源于阑尾尖端,囊壁光滑透明,在囊肿的表面见一条增粗的动脉与阑尾动脉连续,囊肿表面毛细血管丰富,切除阑尾根部关腹.病理报告:阑尾(尖端)粘液囊肿.

  •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不同采血方法的比较

    作者:宗阿南;邹悦;任萍萍

    在进行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时,通常要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微生物、寄生虫检测.动物实验结束后,也要采集血液、体液、脏器等进行评价分析.大、小鼠的采血方法有:尾尖采血、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眼球摘除采血、股动脉采血、心脏采血、断头采血等.

  • 鲜见中华鲟

    作者:王雪莲

    近日游览北京海洋馆,只见犹如天幕一般的硕大鱼缸,各种水生动物像生活在天然的江海中,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突然一尾形近鲨鱼模样的庞然大物摄入人们的光圈,银白色的身躯如同浮游在蓝天中,犁状的尾尖上翘着,又仿佛一只小艇穿梭于茫茫瀚海。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水中国宝”的珍稀动物--中华鲟。

  • 单孔法辅助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作者:罗健;黄原;刘坤;陈旭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因其微创性的优点而受欢迎。并逐渐将LA的3~4孔的方法[1,2]向少孔、小孔的方向发展[3-5]。我院采用一个1 cm的小切口,用带有5mm操作孔的腹腔镜(operating laparoscope 5mm)辅助寻找阑尾,镜下将其拉至腹腔外,用常规开放式阑尾切除(open appendectomy,OA)的方法处理阑尾及其系膜,即单孔法辅助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现已施行12例,微创性及可操作性俱佳。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9~48岁。诊断:慢性阑尾炎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 2.术前准备:常规备皮,不插胃管,术前排空膀胱,肌注阿托品及苯巴比妥。 3.特殊器械:带有5mm操作孔的腹腔镜(operating la-paroscope 5mm,德国产,COMEG)。 4.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7例,硬膜外麻醉5例。 5.术中操作:平卧位,McBurney点处沿皮纹切开1cm,钝性分离皮下各层组织直至腹膜,切开腹膜,用丝线"U"型缝吊,以便于腹膜保护切口,以及术毕时方便关闭腹膜。直视下插入直径1cm鞘管,建立CO2气腹,维持气腹压1.33~1.6kPa,插入带有操作孔的腹腔镜,顺此腹腔镜的操作孔道插入无损伤钳,寻找阑尾,必要时亦可酌情将体位改至头低足高左倾斜位。找到阑尾后夹住阑尾尖端拖入鞘管,放C02气,将随鞘管一同缓慢、轻柔地将阑尾完整拉出腹壁外。阑尾不易拉出时,可先拉出阑尾尖部,边处理一部分阑尾系膜,边拉出一段,直至阑尾根部显露,以利于阑尾残端的处理。在腹腔外,使用常规OA方法处理阑尾完毕后,将处理完毕的阑尾残端送还腹腔,插入视镜,查无异常,拉紧事先吊腹膜的缝线打结后,直接缝皮或用张力胶布对合皮肤即可。手术时间16~39min,平均(23.7±5.2)min。 6.术后处理:一般不用止痛剂,当日禁食,翌晨可少许饮水,排气后进流质饮食,常规应用抗生素2~3天。 7.结果:12例患者痊愈出院,无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6~12h,皆为术后3d以内出院。

  • 袢状阑尾致腹内疝一例报告

    作者:董浩

    患者男性,10岁,因腹胀痛,呕吐2天,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天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急性痛苦病容,肺心无异常.腹部膨隆,可见肠型蠕动波,右下腹肌紧张,可触及增粗肠袢、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未闻及气过水声.X-Ray腹部平片示:小肠胀气并可见数个液平.入院后3小时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少许淡黄色渗液,量约300mL,部分空肠、回肠扩张.阑尾长为10 cm,浆膜充血,呈袢状,尖端与回肠末端相连,阑尾后方疝入一约20 cm回肠,肠管水肿,色暗,轻轻逆向回纳该段肠袢,用温盐水敷之观察血运尚可.见阑尾尖端距回盲部约12 cm、阑尾长为10 cm.明显增粗,浆膜层充血水肿.用手扪捏阑尾尖端与回肠间无明显间隙、周围无瘢痕增生.

  • 儿童阑尾类癌

    作者:李建宏;刘文英;胡廷泽

    阑尾类癌是一种儿童罕见的肿瘤,我科1990年至今收治3例.例1:女,7岁.例2:男,10岁.均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入院.体检:右下腹部腹膜刺激征明显,术中见阑尾尖端呈结节状,直径分别为1.0cm和0.8cm,剖面呈鱼肉状 .病理报告为类癌.

  • 小儿闌尾蛔虫症

    作者:邹大卫;郑毓珊

    我院自1961~1963年6月收治闌尾蛔虫症37例,全部均经手术证实,其中穿孔者26例(闌尾基部穿孔17例,闌尾尖端穿孔8例,闌尾中段穿孔一例).穿孔者均在6岁以內,年龄小者为一岁半,而非穿孔者均在4岁以上.此外,穿孔组均系在发病后二天以上始求医,而非穿孔组大部(72.7%)系在发病后24小时以內就诊.

  • 超声诊断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2例

    作者:张红朵

    孕妇l,22岁,孕l产0,孕36周.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胎儿脊柱腰段侧弯,骶尾部椎间隙增宽,尾尖未合拢,但皮肤连续.胎儿胸围正常,腹围明显缩小,腹前壁连续中断,脐部探及一回声杂乱的包块漂浮于羊水中,包块内部可见肝脏、胃泡、肠管等结构(图1).反复探查,仅左下肢及其股骨、胫腓骨可显示,左股骨长6.2cm,左足姿势异常,偏向内侧(图2);右下肢未显示.羊水指数8.6cm.超声提示:①胎儿发育异常(腹裂合并内脏脱出,左足内翻,右下肢缺如;脊柱侧弯,骶尾部脊柱裂);②羊水过多.

  • 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恶性畸胎瘤1例

    作者:张红朵;程芳玲

    孕妇,33岁.停经8个月,G2P1.来院孕期检查.B超检查所见:胎儿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8.8 cm,脊柱连续,尾尖显示合拢.胎心搏动匀齐,胎心率146次/min,股骨长6.0 cm.胎儿骶尾部可显示13.2 cm×12.2 cm×9.7 cm巨大混合性包块突向羊膜腔(图1),包膜与皮肤相连续且完整.

  • 寄生虫性阑尾炎1例

    作者:冯登云

    患儿,男,12岁,学生.因右下腹反复疼痛半月入院.病前精神、饮食、大小便均正常,患先天性兔唇裂,半月来均按急性胃肠炎医治无效.人院查体见:急性痛苦貌,被迫弯腰捧腹,轻度畏寒、发热,恶心未呕吐,心肺肝睥正常,右下腹麦氏区压痛,反跳痛明显,局部肌紧张,无移浊,肠鸣无异常,结肠充气征(+),闭孔内肌征(±),腰大肌征(十),每日解黄色稀大便数次,伴里急后重,尿正常.血常规:Hb120g/L,WBC12.5×109/L,N0.83,L0.17,腹部B超无异常.入院诊断:腹痛待诊,急性阑尾炎?遂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开腹后见有一条已腐烂的蛔虫,将其取出,吸除附近的脓液后寻找阑尾,见阑尾尖端化脓穿孔,处理阑尾后探查胃肠道无穿孔征象,关腹术毕.术后诊断,寄生虫性阑尾炎.8天后痊愈出院.

  • 尾形粘膜-肌瓣矫治口哨畸形

    作者:王新陆;乔瑞科;李志刚;胡温庭;王凡涛

    口哨畸形是唇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寻求理想的矫治方法,自1996年以来,我们用“尾形粘膜-肌瓣”修复口哨畸形36例,矫治效果良好。1 一般资料  选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半年以上、唇峰及人中切迹明显,双侧唇红部软组织丰满、上唇中份唇红粘膜等软组织严重缺乏,而且口哨畸形位于正中部位的患者36例(如图1)。男21例,女15例;年龄4~17岁,平均7.5岁。1.1 手术方法  粘膜-肌瓣头向中线,尾向口角。尾尖各为B和B'点,A、C、A'、C'各点定在两瓣头部的唇红软组织厚处,AA'=2~2.5AC,AC=A'C',AC=1/3AB±,AB=A'B'=瓣长。瓣长一般为口裂的1/4或稍大于1/4。正对人中切迹下方定D点,为BB'线的中点,用1%亚甲兰划线(如图2)。  在全麻或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加唇沟浸润麻醉下,沿设计划线切开粘膜,斜行切入肌层2 mm左右,使瓣的体部及尾部游离。自D点向后切开粘膜,深度稍浅于尾形瓣切口,矢状切口长度也较尾形瓣稍短。稍加分离,斜行剪去矢状切口边缘粘膜瓣尖,显露口轮匝肌创面。以两瓣头部为蒂向中线转瓣90°,对合瓣缘BD与B'D',用“0”号丝线缝合粘膜肌层,再缝合尾形瓣供区粘膜肌层,后将瓣缘AB和A'B'分别与矢状切口的两侧粘膜肌层缝合(如图3)。******   图1 口哨畸形术前   图2 手术定点   图3 口哨畸形术后2 结 果  口哨畸形消失,上唇外形自然,形成的唇珠丰满、外形自然、两侧唇峰稍低、人中切迹稍抬高,共32例,占88.9%。手术设计不当4例占11.1%,其中唇珠臃肿、外形不自然2例,尾形瓣供区“猫耳”畸形2例。3 讨 论  口哨畸形多因在唇裂修复术中单纯使用前唇及粘膜修复唇中份或术中未恢复口轮匝肌的连续性所致。本术式中斜行切开制备的尾形瓣,缝合后不仅使唇珠有一定突度,而且可恢复其两侧斜面,使全上唇外形协调自然。但应注意:  A与A'点距离太远或尾形瓣太宽时,术后唇珠臃肿,两侧唇红软组织不足而且唇峰下降明显;A与A'点太近时唇珠的宽度不足;尾形瓣太短而尾尖较宽时,术后供区“猫耳”畸形,而且所形成的唇珠呈球形,外形不自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