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凝加脂肪垂覆盖阑尾残端在阑尾切除术中治疗体会

    作者:王苏;潘国聘

    目的 报告电凝加脂肪垂覆盖阑尾残端在阑尾切除术中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13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采用常规方式找到阑尾处理系膜并切除阑尾,阑尾残端应用电凝点烧阑尾残端粘膜至焦状,包埋于盲肠壁做的荷包内后将周围脂肪垂覆盖其上并结扎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阑尾残株炎、阑尾周围脓肿、残端出血及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阑尾残端经过电凝点烧及脂肪垂覆盖其上可有效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发生阑尾残株炎、阑尾周围脓肿、残端出血及肠粘连等并发症.

  • 2种不同阑尾残端结扎法对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海华

    目的::探讨采用残端丝线结扎法以及残端结扎+荷包缝合法对于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2001年间我院(原单位:横沙乡卫生院)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74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A组术中对阑尾残端采取丝线结扎法处理,B组术中对阑尾残端采取残端结扎+荷包缝合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项目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1.5±0.4天、白细胞计数(5.7±1.2)×109/L、体温恢复时间1.7±0.6天、住院时间5.7±1.4天;B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2.3±0.5天、白细胞计数(5.4± 1.5)×109/L、体温恢复时间1.8±0.4天、住院时间6.4±1.6天;A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白细胞计数、体温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残端单纯丝线结扎法与荷包缝合法比较,术后患者恢复更快。

  • 小儿阑尾炎切除术后反复应用“吗啡碱类”药物镇痛致阑尾残端粪漏(瘘)病例分析

    作者:侯海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反复腹痛3+天入院。现病史:患儿三天前突然出现不明诱因地腹胀痛,呈间断性阵发性加重,以右侧及中腹部痛为主,厌食身软,无呕吐胃内容物,轻度腹泻,无粘液脓血便;无胃寒发热,无头痛咳嗽及咽喉肿痛;在当地医院按“急性胃肠炎”治疗,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处理无效。故来我院诊治。患者既往无特殊,否认传染病史。无遗传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消瘦体质,神清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斑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无肿大,双肾区无包块扪及均无叩击痛。腹部平软无包块扪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肠鸣音4~6次/min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外生殖器及肛门无异常发现。辅查:WBC:12.6x109min/L RBC:4.52x1012/L L:1.4x109/L M:8.1%N:71.3%;小便无异常,腹部B超提示:考虑阑尾炎。肝脏胰腺及双肾输尿管无特殊。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完善术前相关普查充分准备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位于盲肠后位与侧腹膜回肠系膜粘连,无明显化脓,表面无脓苔,无坏疽穿孔,结肠及回肠无明显充血水肿,无包块发现。腹腔无渗出液。手术中由于患者阑尾位于盲肠后位,与侧腹膜粘连不易寻找,故延长麦氏切口约8cm,分离盲肠与侧腹膜粘连,于回肠系膜出分离出阑尾,常规切除,残端结扎荷包缝合,细致止血,于切口下部另戳孔置血浆引流管固定观察。术后病理诊断: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给予患儿对症支持抗感染治疗,麻醉消除后患儿述疼痛剧烈,经治医师给予盐酸哌替啶25mg+非那根25mg镇痛,以后反复多次应用,第1个24小时共计5次;第2天给予盐酸曲马多30mg镇痛,共计4次;患儿于术后24小时内观察引流管无引流液后拔管,并开始进食,进食后无呕吐腹胀等。术后5天患儿均未排便排气,也无明显腹胀,无发热。查体:腹部轻度压痛,无包块扪及,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较弱。切口无渗出液,无红肿。复查WBC16.4× ;109/L。当天给患儿用开塞露1支灌肠通便后即解稀大便800g左右。术后第7天拆线时发现切口有污浊样物溢出,立即给予拆线扩大切口引流,见切口处有大量肠内容物,诊断为“阑尾残端漏(瘘)”,故给予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引流。并积极保守治疗,禁食水,通便,肠外营养支持及对症抗感染、勤换敷料等。经综合治疗56天后治愈。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荷包缝合包埋与Hem-o-lok的比较

    作者:张永康;王玉珍;杜明国;廖晓锋

    目的 探讨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0年6月~ 2013年6月因急慢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1例,采用2种不同方法处理阑尾残端:50例阑尾根部行丝线结扎后,荷包缝合包埋残端(包埋组);51例用Hem-o-lok夹闭阑尾根部后,不再进一步处理阑尾残端(Hem-o-lok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 结果 2组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包埋组手术时间(55.8±5.8) min,明显长于Hem-o-lok组(44.8±5.7)min(t =9.613,P=0.000);包埋组手术费用(5086±58)元,显著少于Hem-o-lok组(5430±50)元(t=-31.945,P=0.000). 结论 2种处理阑尾残端的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但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更符合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要求,对术者腹腔镜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但节省手术费用.Hem-o-lok夹闭阑尾根部节省手术时间,操作简单,更适合于初学者.

  • 阑尾残端二针法缝扎与荷包缝合的对照观察

    作者:舒思远;陈飞云;喻登明;杨佳全;张正伟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为观察改进后的阑尾残端缝扎效果及有无明显并发症,我们统计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进行阑尾切除的32例病例,在阑尾残端处理方式上分别采取改进的二针法缝扎14例(观察组)和传统的荷包缝合18例(对照组),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23例,坏疽性阑尾炎4例;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33.1岁,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 阑尾系膜"套埋"阑尾残端避免肠瘘及粘连的新术式

    作者:舒思远;王井友;陈飞云;丁喜坤;喻登明;杨佳全;张正伟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5月急慢性阑尾炎病例46例,男38例、女8例,年龄26~47岁,随机选取19例行阑尾残端套埋术式(观察组),对照组27例用传统方式荷包包埋残端,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阑尾斜切口,观察组术式图解及说明如图1~4.

  • 阑尾残端旷置术后引流口滞留蛔虫1例

    作者:冯金升;赵华丽;施丽萍;陈书恒

    1病例报告患者男,6岁,因右下腹疼痛伴发热1 d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右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卫明显,无移浊,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9×109/L,中性0.80,淋巴细胞:0.2.初诊:急性阑尾炎.

  • 非包埋法治疗阑尾炎126例

    作者:李兴旺;高拥军;李志勇

    由于阑尾切除术中处理不当,术后可遗留后遗症,如术后右下腹疼痛、B 超提示残株炎等,有的与残端结扎后再包埋入盲肠壁间的处理方式有密切关系.但因临床无急腹症表现,医生处理时感到非常棘手,只能采取抗炎治疗.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了阑尾残端非包埋法治疗急、慢性阑尾炎126例.该术式符合解剖特点和生理需要,避免了术后后遗症.

  • 阑尾残端处理方法的改进

    作者:杜贤仕;赵松寿

    目的 探讨电刀切除阑尾而残端不予荷包包埋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不同程度阑尾炎1 215例患者.结果 本组1 215例中经病理证实单纯性923例、化脓性131例、坏疽性52例、慢性阑尾炎109例,除13例并发切口感染外,其余随访1~3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刀切除阑尾而残端不予荷包包埋处理的手术方式不仅使手术操作更简单快捷,而且还能更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阑尾残端处理技术改进28例分析

    作者:武书云

    目的:探讨阑尾炎时阑尾切除后其残端处理技术改进方法.方法:28例单纯性或化脓性阑尾炎病人切除阑尾后,其残端用系膜或盲肠脂肪垂覆盖,消灭创面,而放弃荷包包埋技术.结果:28例病人术后康复顺利,随访3个月~2年,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阑尾切除后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存在,可以放弃荷包缝合,仅用其系膜或盲肠脂肪垂覆盖残端,消灭创面.

  • Hem-o-lok与阑尾缝扎荷包缝合结扎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阑尾残端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梁永圣;关健新;陈振寰

    目的 研究比较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上Hem-o-lok结扎夹夹闭与阑尾残端缝扎及荷包包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夹闭组患者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采用Hem-o-lok结扎夹对阑尾残端进行夹闭,荷包缝合组患者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对阑尾残端进行缝扎、荷包缝合包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在手术情况方面,荷包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术后8、12、24、48 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荷包缝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夹闭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00%,荷包缝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荷包缝合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的CD3+、CD4/CD8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荷包缝合组的CD3+、CD4/CD8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Hem-o-lok结扎夹夹闭、荷包缝合包埋均可对阑尾残端予以有效处理,具有其各自优势,Hem-o-lok结扎夹夹闭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操作简便,而荷包缝合包埋的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阑尾残端处理方法.

  • 改进阑尾切除术预防切口感染及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姚宏伟

    我院自2000年1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时,随机选取其中部分病例,不缝合腹膜以预防切口及阑尾残端缝扎,用带血管蒂阑尾系膜残端覆盖方法以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经阑尾残端逆行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王德良;杨宗林;王国义

    目的:探讨经阑尾残端逆行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999~2007年住院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7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置管组和对照组,比较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结果:置管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2.9±9.4)h,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7.3±15.5)h,P<0.01;置管组住院时间为(12.0±2.2)d,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8.2±4.5)d,P<0.01;置管组切口感染或裂开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或裂开率23.7%,P<0.05;置管组再次梗阻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再次梗阻率23.7%,P<0.05.结论:经阑尾残端逆行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优于常规手术治疗.

  • 23例老年人阑尾炎继发穿孔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杨明东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也是多见的临床急腹症之一。McBurney(1889)开创了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并且开创了分离肌的手术切口(即“麦氏切口”)。目前,由于麻醉、抗生素的应用及外科技术、护理等方面的进步,绝大多数患者能得到早期确诊、早期手术,阑尾切除术的经典术式是阑尾根部结扎加残端荷包缝合包埋,常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大多数阑尾化脓穿孔炎症波及回盲部,甚至造成炎症侵蚀溃烂,此时荷包缝合难度较大,而将回盲部置于腹腔内很容易形成阑尾残端漏。我院在23例老年人阑尾炎继发穿孔的治疗过程中,采用8字或U字形缝合将阑尾残端缝在结肠带上,并将系膜一并结扎在缝线上,有效避免了阑尾残端漏,现总结如下。

  • 不易结扎的阑尾残端处理体会

    作者:刘海滨

    我院1998年2月-2003年12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753例,其中54例(7.2%)处理阑尾残端时较为困难.现将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 坏疽并穿孔性阑尾炎残端处理方法的改进

    作者:刘国平

    坏疽并穿孔性阑尾炎临床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农村、山区、卫生条件恶劣地区常见.由于病情复杂,腹腔污染严重,盲肠水肿渗血明显,阑尾残端处理困难.特别是荷包包埋难以进行,常令外科同仁十分头痛.本文应用改进阑尾残端处理方法,使这一难题得到根本解决,并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现将本人1990年1月~1996年12月所施25例手术作回顾性总结如下.

  • 51例常规处理困难的阑尾残端诊治体会

    作者:吴金华

    在阑尾手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当化脓性阑尾、坏疽性阑尾以及阑尾周围脓肿时,常规方法很难处理阑尾残端,即使勉强处理,并发症的出现也较高.我院自1995年8月-2006年8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512例,其中51例(占9.96%)阑尾残端处理困难,笔者通过分析阑尾残端处理较为困难的病历资料,讨论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阑尾残端 处理困难
  • 传统的阑尾残端结扎方法的改进

    作者:徐晓东;夏景香

    我院2000年9月~2002年9月对所做的36例阑尾切除术均采用阑尾切除后残端不结扎法(阑尾均能切除者)其中老年9例,中年16例,儿童11例.随访所有病例,效果均良好.现报告如下.

  • 难以处理的阑尾残端处理技巧

    作者:王龙

    我院自1995年3月~2003年11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934例,其中61例(占6.5%)阑尾残端处理困难,总结经验,将处理方法报告如下:本组共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10~84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9例,处理困难的根本原因是根部的处理.

  • 结直肠手术6例阑尾残端置管造瘘体会

    作者:吴世银

    我院从1986年-2007年3月对6例结直肠(或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后行阑尾残端置管造瘘(以下简称造瘘术)以预防吻合口瘘,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45岁~65岁,其中50岁~60岁4例.所患疾病:乙状结肠扭转(肠切除吻合术)1例,直肠癌5例(肿瘤距肛门缘6cm左右,行Dixon术).

8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