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点法在双侧唇裂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侯春林;马雪芳;柳新华;侯伟;张新华

    目的 寻找一种能使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唇峰、唇弓形态对称,增加上唇高度,减小鼻唇角度及恢复人中形态美观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2010年~2015年53例双侧唇裂患者运用一种新的整复术式,对传统的术式(直线原长法)进行改良.手术定点设计增加至8点,点3使2~3~4较2~3连线延长,增加了前唇的长度,减小了鼻唇的角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长法前唇高度不足的问题.标准术前、术后、随访照片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术后无局部感染、出血、复裂,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例数47例,随访率89%.随访时间短1个月,长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随访患者均鼻底部分组织闭合良好,双侧鼻翼略塌陷;手术切口疤痕不明显,良好地模拟了人中嵴形态;两侧唇峰对称,唇弓线连续性良好,形态对称,唇珠饱满,上唇高度自然延长,鼻唇角度减小,人中形态及外观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这种改良方法定点设计简单、切口隐蔽,缝合后切口模拟形成了自然人中嵴与唇弓,术后疤痕少,且在轮廓线上,对称性好,能大程度恢复患者鼻唇外观,手术效果满意,从而为临床上双侧唇裂修复提供具有更美观、实用和可行的手术方法.

  • 双侧唇裂Ⅰ期修复的疗效分析25例

    作者:李长江;李攀

    双侧唇裂修复后常存在唇弓和唇红形态不正常、人中沟和人中嵴缺乏、上唇紧张、鼻畸形等诸多问题[1],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和功能.为此,探讨双侧唇裂修复不良的原因,观察其修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应用实时四维超声诊断胎儿双侧唇裂及鼻缺如1例

    作者:王凤林

    孕妇,26岁,因妊娠24周常规孕期检查来诊.应用GE公司VOLUSON 730EXPERT型超声诊断仪,首先行二维超声检查见胎儿双顶径6.4cm,头围23.6cm,胎心率149次/分.

  • 双侧唇裂术后畸形10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莫仲伟

    目的 分析双侧唇裂术后患者出现畸形的原因.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4月间入该院进行治疗的双侧唇裂患者100例,实施Brown-Mcdowell术式及Barsky-Hagedorn术式,观察患者术后畸形出现状况.结果 术后畸形总发生率为28%,主要表现为露齿、鼻翼塌陷、口裂缩窄、唇峰不对称、鼻翼点与口角在一条直线上.等.实施增加前唇长度手术畸形发生率为40.48%(17例);实施前唇原长法畸形发生率为18.97%(11例),应用口轮匝肌解剖重建术患者康复较好,4例患者出现轻微畸形,外鼻重建患者康复效果较好.结论 双侧唇裂术后畸形难以避免,但可综合多种手段降低畸形程度与影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中对此课题仍需加强研究.

  • 双侧唇裂原长整复术红唇修复的改进及应用

    作者:高学琴;杜纬

    双侧唇裂整复术的手术方式大致归纳为"前唇原长整复术"和"前唇加长整复术"两种类型.目前国内外修复双侧唇裂大多采用"原长整复术",该方法虽在术后短期内上唇嫌短,但随着上唇功能的恢复和年龄的增长,上唇的长度逐渐趋于正常,其远期效果明显优于"加长法".我科自1999年以来,在用"原长整复术"修复双侧唇裂时,对红唇的修复加以改进,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尿囊囊肿合并重复阴茎等多发畸形1例

    作者:熊秀勤;杜文华;李陶

    患者女,33岁.孕1产0,孕周不详,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孕周约21+6周,于胎儿下腹部见一约6.5 cm×3.5 cm的囊性无回声区,呈葫芦形,凸向腹壁外,腹壁未见回声中断.CDFI示:该无回声区两侧可见脐动脉血流信号,脐动脉于该无回声顶部出腹腔入脐带(图1).动态间断观察40+min,该无回声大小形态无明显改变.胎儿下腹部未见无回声区.胎儿外生殖器呈XY型,可见左右2个阴茎连于阴囊(图2).另示胎儿上唇双侧唇裂、腭裂及鼻骨缺失,胎盘Ⅰ级,大羊水深6.7 cm.

  • 超声诊断胎儿双侧唇裂合并房室共道畸形1例

    作者:夏晓军;朱晓芸

    患者女,25岁.孕1产0,妊娠28周.外院疑为唇裂来院检查.超声所见:胎位RSA,双顶径71 mm,脊柱排列整齐,胎心率150次/min,股骨长52 mm,胎盘位于右侧壁I级,羊水指数99 mm.胎儿颜面部冠状切面上见双侧上唇连续性中断,中断处分别为3.9mm,4.5 mm的无回声暗带(图1).胎儿四腔心切面上见室间隔上部及整个房间隔均连续中断,仅见一组共同房室瓣在心脏中央启闭运动,心脏中央的"十"字交叉图像消失(图2).超声提示:(1)宫内单活胎;(2)胎儿双侧唇裂合并房室共道畸形.后经引产尸检证实.

  • B超诊断胎儿双侧唇裂1例

    作者:邓劲松;王洁;张春丽

    孕妇,31岁,孕32周,孕2产1,来我院产检行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8.3cm,头位,脑中线清晰居中,脊柱排列整齐,胎心率143次/分,胎心搏动良好,胸腹比例正常,胎儿股骨长6.0cm.胎盘位于宫底,厚4.0cm,其内见少许强回声光点,分布尚均匀.羊水指数16.9cm.扫查胎儿面部:胎儿上唇部不连续,可见两处回声中断,缺损中间残余上唇呈乳头状,下唇部连续性完整.胎儿颈部见"U"字形切迹.超声诊断:①宫内晚期妊娠、单活胎、头位;②胎儿双侧唇裂;③胎儿脐带绕颈.3天后,孕妇要求引产,娩出一男性死婴,其外观与超声诊断相吻合.

  • 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致颜面部复合畸形一例

    作者:韩哲;单宁

    孕妇37岁,孕2产1,孕30周.外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双侧唇裂,双眼眶未见,于2009年12月14日来我院要求引产.超声检查显示:双顶径:79 mm,胎心规律,146次/min,胎盘附左后壁,羊水深54 mm,股骨长径61mm.

  • 唇裂手术后鼻唇畸形修复术15例临床分析

    作者:侯严可;李雪华

    目的:通过对患者双侧唇裂手术后鼻唇畸形的进一步分析,寻求一种双侧唇裂手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矫正治疗的科学合理之方法。方法对患者的前唇设计出三叶瓣以后,首先对移位的组织进行游离和复位,然后把三叶瓣向鼻小柱方向掀起,再逐步使鼻底略微抬高。结果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实践以上方法,本院总计矫正治疗双侧唇裂手术后继发畸形病人15例,手术以后三叶瓣血运效果很好,鼻尖隆起,鼻小柱获得延长,鼻底外形效果良好,上唇突度有一定增加。手术以后伤口都在I期愈合,手术后随机采访15天到两年,手术效果良好。结论本手术法是矫正治疗双侧唇裂手术后继发畸形的合理手术形式,该手术对病人前唇窄小以及上唇较为松弛的双侧唇裂手术后畸形治疗效果较好。

  • 上唇叉形瓣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过短鼻小柱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伟;张海亮

    目的 分析在接受双侧唇裂术后出现过短鼻小柱情况的患者,后期修复治疗中选用上唇叉形瓣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在2011年1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5例接受双侧唇裂术治疗后出现继发性过短鼻小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用上唇叉形瓣修复治疗,对患者术后鼻小柱延长的修复治疗效果进行远期观察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修复治疗过程均较为顺利,手术伤口如期愈合拆线,患者的鼻小柱高度修复效果较为稳定,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等.结论 针对双侧唇裂术治疗后鼻小柱过短的患者来讲,让患者接受上唇叉形瓣进行后期修复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 双侧唇红矩形瓣前唇原长双侧唇裂修复术

    作者:贾志宇;赵云转;王维丽;蒋崇槟;屈鹏飞;张英怀

    目的 介绍双侧唇红矩形瓣前唇原长双侧唇裂修复术的应用.方法 双侧唇裂患者29例,男性20例,女性9例.其中双侧完全裂15例,不完全裂11例,混合裂3例,均采用双侧唇红矩形瓣前唇原长法进行修复.首先采用传统的原长法原则修复唇白.修复唇红时,在两侧唇红设计形成包括黏膜和部分口轮匝肌的矩形瓣,并沿干湿唇交界线水平切开前唇,将两侧矩形瓣向下内旋转至前唇唇红对接缝合.缝合时口轮匝肌肌束的断端尽可能广阔而平整的接合,以恢复正常的环形结构.结果 所有患者的创口均Ⅰ期愈合,上唇高度宽度适中,唇珠明显,无口哨畸形.结论 该方法修复双侧唇裂,方法简单可靠,去除组织少,术后能获得较好的鼻唇外形,口唇功能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双侧鼻孔上缘皮肤黏膜软骨瓣修复重度双侧唇裂继发鼻小柱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安裕;尹宁北;吴佳君

    目的 探讨利用双侧鼻孔上缘皮肤黏膜软骨组织瓣修复重度双侧唇裂继发鼻小柱缺损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重度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小柱缺损畸形的患者,采用双侧鼻孔上缘倒U形皮肤黏膜软骨组织瓣旋转推进并结合鼻翼软骨复位的方法进行修复.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5.3个月.术后随访通过调查问卷评分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血肿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鼻小柱明显延长,鼻尖凸度增加,鼻孔鼻翼外形改善良好,修复效果满意.随访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6例患者认为术后效果非常好,4例认为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利用双侧鼻孔上缘皮肤黏膜软骨组织瓣修复重度双侧唇裂继发鼻小柱缺损畸形,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且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 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矫正

    作者:高璞;赵敏;戚可名;赵振民;吕唯;熊斌;成挺;靖永军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细致的病理解剖学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治疗目标,探讨矫正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以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病理解剖学为基础,将手术程序分为鼻小柱及鼻尖整形、鼻翼软骨的整形、鼻底的整形3个连续的步骤.结果自2000年以来应用上述方法手术矫正36例,其中畸形严重的双侧完全性唇裂术后患者22例,占61.6 %.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鼻外形明显改善,无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7个月,满意率高达100 %.结论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具有其特有的病理解剖学特征,以解剖学特征基础制定具体手术方案,确保了终疗效的满意率.

  • 前唇皮下组织瓣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田孝臣;刘虎仙;吕晓杰;陈俊男;杨超;刘莹;刘会娜;赵亚楠

    目的 探讨应用前唇皮下组织瓣,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和完整性,修复双侧唇裂继发上唇“口哨”畸形与鼻底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前唇皮下组织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36例.采用前唇上方双侧皮下组织c1瓣、c2瓣修复鼻底凹陷畸形,两侧口轮匝肌a瓣、b瓣向中线对合,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同时前唇下方皮下组织d瓣向下推进形成或再造唇珠.根据“口哨”畸形改善、唇珠形态、双侧伤口瘢痕和患者满意度,采用量化评分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鼻底、唇部形态明显改善,唇珠明显,上唇形态自然.36例患者术后8个月以上随访到23例,5例很满意,16例满意;2例不满意,后经门诊手术局部调整后,患者均较满意.结论 前唇上方皮下组织双侧c1瓣、c2瓣及前唇下方皮下组织d瓣,可以改善鼻底凹陷,加强或再造唇珠;两侧口轮匝肌a、b瓣在中线对位缝合可以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上唇形态恢复好,治疗效果确切.

  • 双侧唇裂及鼻畸形的修复进展

    作者:翦新春

    在2006年2月初,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发表了1篇在美国出生婴儿的18种出生缺陷的自然发生率和数量的评估报告,每年6800名出生婴儿患有口面裂(orofacial cleft).

  • 新型断层肌黏膜蒂交叉唇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新刚;吴镝;王永前;宋涛;李海东;赵振民;尹宁北

    目的 评估应用新型断层肌黏膜蒂交叉唇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年7月至2015年6月,应用新型断层肌黏膜蒂交叉唇瓣对98例患者进行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矫正,根据上唇缺损情况设计相应的下唇断层交叉唇瓣,切断双侧下唇动脉,于口轮匝肌深层掀起断层肌黏膜瓣,注意保护垂直向小血管网.将其水平旋转180°并向上翻转填补上唇缺损;并根据畸形程度对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的上唇缺损进行重建.结果 Ⅰ期术后,98例患者肌黏膜蒂断层交叉唇瓣全部成活.Ⅱ期术后,98例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新型断层肌黏膜蒂交叉唇瓣血运可靠,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可以对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美学修复.

  • 双旗形皮瓣矫正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

    作者:于仁义;刘顺利;陈铭锐;刘本立;卞东会;武铠

    目的 探索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上唇双旗形皮瓣,切除四边形原手术瘢痕皮肤(皮瓣的旗杆部分),切开掀起经鼻孔底部向鼻翼沟伸沿的旗形皮瓣(旗面部分).牵引唇珠,钝性分离人中上端,形成宽4~6 mm创面,将两侧旗形皮瓣,向中央旋转、推进,间断缝合,形成新的鼻底、前唇部.唇珠、唇红部畸形,采用V-Y或Z成形术矫正.结果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临床应用10例,患者术后前唇部增高4 ~6 mm,从根本上矫正了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引发的上唇畸形;同时矫正了唇珠区凹陷或缺损、人中过宽、人中嵴瘢痕和红唇连续性差等畸形,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结论 上唇鼻底部双旗形皮瓣,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一种矫正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的方法.

  • 前唇皮下组织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口哨畸形和鼻底凹陷

    作者:田孝臣;吕晓杰;胡晓春;陈俊男;崔立龙;刘莹;刘会娜

    目的 探求一种新的修复口哨畸形和鼻底凹陷方法,提高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前唇上方皮下组织双侧C瓣修复鼻底凹陷畸形,两侧口轮匝肌向中线对合,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同时前唇下方皮下组织Λ瓣向内下翻转再造唇珠.结果 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上述方法修复双侧唇裂继发口哨畸形和鼻底凹陷30例,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经3 ~18个月随访,鼻底、唇部形态明显改善,唇珠明显,上唇形态自然,与下唇关系协调.结论 前唇上方皮下组织双侧C瓣及前唇下方皮下组织Λ瓣,可以改善鼻底凹陷,加强唇珠形态;两侧口轮匝肌在中线对位缝合可以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

  • 完全性双侧唇裂鼻唇畸形的早期同期修复

    作者:郭家妍;王玉新;郭澍

    目的 探讨双侧唇裂鼻唇畸形进行同期修复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本组共29例,均为完全性双侧唇裂,灵活应用Mulliken手术方法进行鼻唇畸形的同期修复手术,根据亚裔人种特点设计,人中瓣长度6~7 mm,鼻小柱与唇交界处宽度3~4 mm,两侧唇峰间距为4~5 mm.于人中瓣两侧划出点状的皮瓣,去除表皮后推进侧方皮瓣皮下,形成人中嵴.在侧方唇瓣定出两侧唇峰点,向上至鼻底划线.广泛分离两侧唇瓣,再造弓背曲线和唇珠.充分分离并重新缝合定位鼻翼软骨,抬高鼻尖,形成鼻底,延长鼻小柱,缩窄鼻宽度.结果 术后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上唇瘢痕均不明显,人中形态自然,人中嵴存在,红唇形态满意,唇珠存在,无明显红唇凹陷及口哨畸形.患者鼻小柱无明显短缩,鼻翼及鼻尖塌陷明显改善,前颌骨明显后退.结论 灵活应用Mulliken手术方法并结合亚裔人特点进行双侧唇裂鼻唇畸形的同期修复,术后效果满意.

12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