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体酮胶囊粉对大鼠长期毒性的试验/甲磺酸罗哌卡因的一般药理学研究/健骨康胶囊对大鼠灌胃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藜芦甾体生物碱药理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

  • 基于UPLC-Q-TOF/MS分析西洋参果总皂苷的入血成分

    作者:张楠淇;李平亚;王翠竹;李卓;王振洲;崔涛;刘金平

    目的:研究西洋参果总皂苷(TSPQF)灌胃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以2.6 g·kg-1灌胃给予TSPQF,收集血清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分析并鉴定吸收入血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大鼠含药血清中共鉴定了9个入血成分,其中5个入血成分为原型成分,分别为拟人参皂苷F11,人参皂苷Rc,Rb3,Rd和原人参三醇;其余4个为代谢产物,分别为原人参二醇,人参皂苷CK,人参皂苷Rh2和拟人参皂苷RT5.结论:9个入血成分可能是TSPQF在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揭示TSPQF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 葡萄内酯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作者:叶喜德;许小强;张建康;马琳;黄兆胜;欧阳辉;杨武亮

    目的:探讨葡萄内酯软胶囊中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大鼠灌胃给药法,依据大鼠灌胃给药后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确定大鼠注射给药后于4个时间点依次采取组织样品,取各空白组织匀浆液,建立各组织中药物的标准曲线,计算该组织样品中葡萄内酯的含量,同时制备高、中、低浓度双样本质控(QC)样品,用以判断该批样品结果的可靠性.数据采用Analyst 1.6软件分析.结果:大鼠按100 mg· kg-灌胃给药后,大鼠灌胃给药30 min时,葡萄内酯在心、肝、脾、肺、肾、胃、小肠和肌肉中浓度达峰值.服药120 min时,小肠中葡萄内酯显著减少,脂肪和血液中药物浓度增加较为明显.6h时除脑外,各脏器药物浓度均大幅度下降,小肠中药物浓度高.8h时各主要脏器药物浓度已显著降低.结论:灌胃葡萄内酯软胶囊内容物后能快速分布于大鼠各主要组织中,其中胃肠道的药物浓度一直较高,其他组织以肝脏、肺中药物浓度较高.脑组织中药物浓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可能与葡萄内酯软胶囊对老年痴呆的活性靶向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赶黄草的指纹药动学

    作者:陀扬凌;刘宇;娄涛涛;欧小洪;张旭

    目的:通过研究赶黄草的指纹药动学,为揭示中药血清指纹成分群吸收、分布和代谢规律提供参考.方法:大鼠灌胃给药,眼静脉丛采血,用甲醇沉淀蛋白,采用HPLC分析血清样品,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 70min,10% ~50%A;70 ~ 75 min,50%~10% A),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流速0.8 mL·min-.建立赶黄草给药后血清样品的指纹图谱,确定入血成分.结果:发现6个入血成分,连续灌胃给药3d后总入血成分浓度达到饱合,停药36 h后,基本代谢完全.结论:给药后血清中6个移行成分可能为赶黄草的药效物质基础;总入血成分药-时曲线变化规律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吸收、分布、代谢过程类似,血清指纹成分群达到饱和时间较长,与中药起效慢、作用时间久的特点吻合,为中药的指纹药动学、药效物质基础及半衰期研究提供新思路.

  • 白头翁皂苷B4在正常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组织分布情况的比较

    作者:杨连荣;张丽杰;姚姣姣;张凌;刘亚丽;范卓文

    目的:建立大鼠体内白头翁皂苷B4的UPLC-ESI-MS/MS,比较白头翁皂苷B4在正常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肝、脾、肾、心、肺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研究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过程和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等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按5 g·kg-1灌胃给药白头翁汤冻干粉,分别于15,45,120,360 min用5%水合氯醛麻醉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取肝、脾、肾、心、肺组织,采用UPLC-ESI-MS/MS分析,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50mm,1.7 μm),柱温35℃,流速0.4 mL·min-1.结果:白头翁皂苷B4在大鼠体内存在广泛分布与代谢.在正常大鼠的肝、脾、肾、心、肺组织中,白头翁皂苷B4均在120 min时达到大质量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在模型组大鼠肝、心组织中白头翁皂苷B4质量浓度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在脾和肾组织中,分别于45 min和120 min时明显升高(P<0.05);在肺组织中,于120 min时显著增加(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对白头翁皂苷B4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均优于正常组,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状态可导致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吸收增强.

  • 粉防己碱温敏性缓释原位凝胶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

    作者:高秀蓉;许小红;杨洋;王凤玲;张燕;李泽民

    目的:采用LC-MS/MS测定静脉注射、灌胃粉防己碱原料药与皮下注射粉防己碱凝胶剂的血药浓度,计算粉防己碱凝胶剂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血浆中粉防己碱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颈静脉注射粉防己碱原料药、灌胃原料药、皮下注射凝胶剂后采血,采用LC-MS/MS检测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检测模式,粉防己碱和蝙蝠葛碱(内标)的m/z分别为623.1 ~ 176.0,625.1 ~ 206.0.利用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绘制药-时曲线,计算口服和皮下注射方式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建立的LC-MS/MS精密度、稳定性良好(RSD均<11.0%),萃取回收率81.36% ~97.14%.灌胃给予粉防己碱与皮下注射粉防己碱凝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2.76%和85.44%.结论:粉防己碱凝胶剂的生物利用度较灌胃给予原料药大大提高,且具有缓释效果,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 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作者:程漩格;王素军;曾洁;钟运鸣;黄丽花;臧林泉;陈吉生

    目的:研究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异绿原酸A的HPLC检测,检测波长300 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50∶50).考察大鼠经静脉注射(32 mg·kg-1)与灌胃(90 mg·kg-1)给予异绿原酸A后的血药浓度变化,利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根据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和给药剂量,计算异绿原酸A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异绿原酸A在0.16 ~ 110.00 mg·L-1线性良好(R2=0.998);质量浓度分别为0.43,6.88,55.00 mg·L-的异绿原酸A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9.43±2.84)%,(93.16±3.95)%,(85.91±2.04)%;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11.8%,4.0%,4.0%,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6.5%,5.8%,5.8%.大鼠静脉注射和灌胃异绿原酸A后,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9.49±0.75),(44.48 ±0.13) min,AUC0-∞分别为(355.40±32.58),(319.91±51.00) mg·min-1·L-1.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30.71%.结论: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且代谢快、半衰期短.

  • 豨莶草水煎醇沉剂口服小鼠急性毒性

    作者:关建红;薛征;任晋斌

    豨莶草为菊科植物豨莶的地上部分,其味苦、辛、性寒、归肝肾,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功效,为临床常用药.该药对动物经灌胃方式给药的急性毒性实验D50的测定未见报道,在偶然机会发现该药水煎醇沉剂在小鼠灌胃给药时出现毒性,现将LD50测定报道,旨在为该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 珍珠梅水提物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学武;朴龙;刘超;孙权;金海玲;尹宗柱

    目的:研究珍珠梅水提物的保肝作用.方法:给动物灌胃给药,用CCl4,D-半乳糖造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L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ST)的活性;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ioxidase,GS 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珍珠梅水提物显著降低因CCl4,D-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及降低MDA的含量.结论:珍珠梅水提物对CCl4,D-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外源质粒DNA经小鼠胃肠道的吸收代谢动力学

    作者:刘建文;施用晖;乐国伟;方希修

    目的:分析外源质粒pcDNA3s经胃肠道吸收后在组织中的动态变化,评价外源质粒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可能性.方法:分别于灌胃200μg质粒pcDNA3s后1,3,6,24,48 h及3,6 wk,提取小鼠肺、肾、脾、肠系膜淋巴结、胸腺、生殖器官、粪便、十二指肠、大肠、血液及肝脏的总DNA,通过PCR方法检测质粒pcDNA3s在各组织中的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琼脂糖凝胶分离高分子量基因组DNA与游离质粒,PCR方法检测外源质粒在基因组DNA上的整合情况.结果:灌胃给药后1 h所有的组织均能检测到质粒的存在,质粒在组织中的拷贝数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动态变化,至6 wk仅在肾脏和血液中检测到外源质粒,质粒在体内主要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结论:外源质粒能被胃肠道吸收,迅速分布全身各个器官并以碎片的形式在体内存留较长的时间.外源质粒DNA经胃肠道途径有可能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基因组上.

  • 黄芩甙对ConA致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作者:汪晓军;马赟;张奉学;朱宇同;郭兴伯;李秀惠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模型小鼠血清ALT、AST和肝组织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除正常组灌服及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于首日上、下午和次日下午各灌胃给药1次0.2mL/只,联苯双酯为150 g/L,大、中、小及注射剂组分别为200、100、50、50 g/L.末次给药后4-6 h各组动物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nA 20 mg/kg,观察血清ALT、AST和肝组织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除空白组外的各组小鼠血清ALT、AST值黄芩甙大(2321.3±406.2;1638.5±353.4)、中(1890.2±467.3;1550.3±437.3)、小剂量组(1584.7±399.6;1302.9±353.1)以及注射剂组(2570.0±406.7;2 186.4±443.9)较模型组(4499.9±334.2;3967.6±392.7)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各治疗组均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在降低ALT作用方面,黄芩甙大剂量与注射剂组的ALT降低不及联苯双酯组(P<0.05),黄芩甙中、小剂量降低ALT的作用与联苯双酯组(1612.8±309.2)较为接近(P>0.05).在降低AST作用方面,黄芩甙大、中、小剂量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并与联苯双酯较为接近(P>0.05),同时可以肯定的是,黄芩甙注射剂也有明显的降低AST的作用,但效果不如黄芩甙大、中、小剂量和联苯双酯组(P<0.05,P<0.05,P<0.05).肝组织匀浆中的MDA含量,以黄芩甙大(2.61±0.3)、中(2.11±0.4)、小剂量组(2.60±0.5)及注射剂(2.66±0.5)和联苯双酯组(2.81±0.3)均较模型组(4.66±0.5)显著降低(P<0.01),黄芩甙中剂量组的肝匀浆MDA含量低,而黄芩甙大、小剂量组及注射剂组的肝匀浆MDA含量低于联苯双酯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芩甙可降低血清ALT、AST和肝组织MDA含量且优于联苯双酯,这可能是其抗ConA肝损伤机理的重要方面.

  • 培达预防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病变效果研究

    作者:蔡晓频;李光伟;陈仕明;潘琳;赵静波;李石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培达(西洛他唑)是一个3型磷酸二酯酶的选择性抑制剂.培达在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验研究中显示明显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观察培达对早期DR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和糖尿病培达治疗组(DP),每组8只.大鼠糖尿病经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Sigma公司)45mg/kg来诱导.DP组在糖尿病发生后即开始灌胃给药,剂量为培达50mg@kg-1@d-1[1].

  • 心复力颗粒对HF大鼠心肌细胞PPAR-α及ET-1的影响

    作者:沈启明;郭彩霞;马丽红;张瑞华

    目的:探讨心复力颗粒对阿霉素(ADR)致心力衰竭(HF)大鼠PPAR-α及ET-1的影响及治疗HF的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心复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参照Nithipongvanitch R等方法制备扩张型心肌病(DCM)引起的HF大鼠模型,将注射用ADR用生理盐水配成2 mg/ml溶液,48只造模大鼠均腹腔注射ADR 2.5 mg/kg,正常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6次。从注射ADR第5周开始各组大鼠灌胃给药,将心复力颗粒用生理盐水配成0.5 g/ml的混悬液,低、中、高剂量组的灌胃剂量分别为0.675 g/( kg·d)、1.350 g/( kg·d)、2.700 g/( kg·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与中剂量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上午灌胃1次,连续给药4周。将待测左室前壁标本用10%中性缓冲甲醛液固定18 h后脱水、浸蜡、石蜡包埋。连续切片4μm厚,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10×20)进行病理学观察,采用常规分级标准定量损伤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浆中内皮素-1(ET-1)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α)mRNA的表达。

  • 作者:

    关键词:
  • 大黄素胶囊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作者:张喜平;程琪辉;裘怡

    目的 观察大黄素胶囊灌胃1日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大黄素胶囊的内容物大黄素粉以大浓度给ICR小鼠灌胃给药,发现小鼠没有出现死亡,未测出LD50,故测其大给药量.结果 大黄素粉大给药量为15g/Kg.结论 大黄素胶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核桃楸皮水提物的急性毒理研究

    作者:孟繁钦;雷涛;才玉婷;吴宜艳

    目的:通过中药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树皮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核桃楸皮水提物的毒理反应.方法:以大浓度大容量灌胃给药,12 h内给药3次,连续观察7 d,详细观察记录小鼠体征并检测血液指标情况.结果:全部动物健存,无中毒反应.结论:核桃楸皮水提物无明显急性毒理反应.

  • WD-BCK对犬催吐作用的初步观察

    作者:许迪;李龙;周顺长;孔利佳;彭佳林;熊美云;叶明霞;陈春友;朱幼梅

    WD-BCK系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系开发的一种催吐药品.本实验观察其单次灌胃给药1.1~1.5ml/(kg@bw)对犬的催吐作用、催吐作用的时效性及特征,动物的全身症状,初步判断其作用机理.

  • 实验用兔经胃给药方法的改进

    作者:戴力明;王美惠

    在一些药效及毒理学试验中,需要对大批量实验兔进行灌胃给药.根据<医学动物实验方法>和<药理实验方法学>中的记载,兔经胃给药的方法是:使用张口器使兔子的嘴张开并固定,然后将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入张口器中间的孔中,沿咽后壁缓慢插入食管.插入一定深度后,取一根兔毛放在导管外口处,观察有无随呼吸摆动的现象.或者,将导管外口插入清水杯中,观察有无气泡逸出.以此判断导管是在胃内还是在气管内.

  • 豨莶通栓胶囊毒理学研究

    作者:李凤才;师海波;孙英莲;苗艳波

    Wistar大鼠ig豨莶通栓胶囊8,4,2 g/kg (22.6,11.3,5.7 g生药/kg,为临床应用剂量的104,52,26倍),每天1次,连续12周,结果所给3个剂量组大鼠所查各项指标:体重增长;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分类;肝功包括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肾功包括尿素氮、肌酐;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重量指数;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睾丸、附睾、子宫、卵巢组织病理检查同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改变.表明本品毒性很小,临床用量下是很安全的.

  • 化瘀通脉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作者:杨晓军;林玉红;卫培峰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化瘀通脉胶囊大剂量组(4 g/kg)、中剂量组(2 g/kg)、小剂量组(1 g/kg)、维脑路通组(100 mg/kg)、中风回春丸组(2 g/kg),每组10只.于实验前一天上午、下午及实验手术前2 h各灌胃给药1次,双侧颈总动脉结扎3 h后,断头,开颅取脑,称湿重,计算脑指数;至烘干,测干重,计算脑含水量.结果化瘀通脉胶囊大、中剂量组及维脑路通组均能明显降低脑指数及脑含水量及降低脑血管通透性,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脉胶囊可明显降低脑缺血所致脑血管通透性及脑含水量增加等病理改变.

7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