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사군의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2790
  • 国内刊号: 61-106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2-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樊代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缺氧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瑞;樊颖;关华欣;杨为红;吕洪波

    1临床资料1999-03/2004-04住院老年肺心病加重期患者86例均为男性,年龄(79±8)岁,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正常,无糖尿病、高血压病、急慢性肾脏病史. 同期住院无心肺肝肾功能异常,男性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年龄(78±9)岁.

    关键词: 肺心病 缺氧 肾功能
  • 洛汀新致白细胞减少1例

    作者:陈劲松;张俊松;邓节喜;郭寿贵

    1病例报告男,32岁. 因头痛、头晕1 a,加重10 d,于2005-04-24来我院门诊就诊,血压为21.3/10.7 kPa(1 kPa=7.5 mmHg),查体未发现明显异常. 在我院行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率67次/min;胸片正常;双肾动脉、双肾、双肾上腺彩超均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为6.7×109/L,中性粒细胞为4.2×109/L)、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尿-17羟均正常;有高血压家族史;2005-04-27在福建省协和医院行同位素检查未发现嗜铬细胞瘤征象.

    关键词: 洛汀新 白细胞减少
  • 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季梅

    0引言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发病率较高,青春期和更年期多与内分泌异常有关;生育期多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内膜炎症及妊娠有关. 随着妇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成熟,宫腔镜检查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更加直接和准确. 我们采用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提高了各种疾病的诊断率.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17例

    作者:张宝宁;张磊;雷军荣;何勇;蔺军芳;张卫达;王晓武

    0引言2003-07~12,我们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84例,其中法洛四联症123例,占11.3 %,为117患者实施了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获得满意效果.

  • 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76例

    作者:黄小强;罗卓荆;廖永华;王效东

    1临床资料1999-09/2004-06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6(男91,女65)例;年龄65~87(平均72.7±10.6)岁;左侧102例,右侧54例;摔伤125例,车祸27例,其他4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

  • 冠心病住院患者家属的焦虑状态调查及心理状况比较

    作者:樊颖;范亮;侯晋平

    1临床资料住院冠心病患者63例,其中心绞痛26例,心肌梗塞15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22例,病程1~28 a. 被调查的患者家属63(女56,男7)人;平均年龄71.3岁;文化程度:文盲9人,小学27人,初中15人,高中9人,大专以上3人;职业:无业6人,工人15,干部,29人,教师8人,医务人员:5人.

  • 开普拓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

    作者:肖菊香;李莉;朱娟;韩梅;白沛松;陈利红

    1临床资料2000-01/2004-01年收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0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 右胫前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张红梅;张利旺;刘文超;盛蓉;范黎;任军;潘伯荣

    1病例报告男,34岁,发现右下肢皮肤包块1 mo入院. 2004-03无诱因右下肢膝下约10 cm前外侧出现包块,进行性增大,局部皮肤略红,皮温正常,无疼痛,体温正常.

  •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加压素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牛晓琳;赵连友;郑强荪;黄志刚;王先梅;武力军;尚福军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加压素(AVP)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仔鼠CFs,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CFs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① 0.1 μmol/L AVP作用24 h,CFs的MTT吸光度值(0.24±0.01)较无血清对照组(0.14±0.01)明显增加(P<0.01);0.001~1 μmol/L Ang-(1-7)和0.1 μmol/L AVP共同干预后吸光度值逐渐降低,分别为0.22±0.01,0.21±0.01,0.18±0.01和0.16±0.01,均显著低于AVP组(P<0.01).② AVP组CFs的S期百分率(14.00±0.94)和增殖指数(23.44±1.75)较对照组(5.40±0.67和10.82±2.40)明显增高(P<0.01);0.1 μmol/L Ang-(1-7)干预后S期百分率(8.52±0.70)和增殖指数(16.24±2.04)较AVP组降低(P<0.01).③ AVP刺激后CFs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给予0.001~1 μmol/L Ang-(1-7)和0.1 μmol/L AVP共同干预后,胶原表达水平浓度依赖性的下降,均显著低于AVP组(P<0.05).结论: Ang-(1-7)具有抑制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 羟丙基β环糊精毛细管电泳法测定1,2-二苯基乙二醇的对映体过量值

    作者:赵燕;杨兴斌;姜茹;孙晓莉;柳文敏;张生勇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CE)测定(E)-1,2-二苯乙烯不对称二羟化反应产物1,2-二苯基乙二醇对映体过量(e.e.%)值的新方法.方法:以HP-β-CD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研究背景电解质浓度、pH值、环糊精浓度、分离电压、温度等参数对1,2-二苯基乙二醇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同时对该合成样品进行光学纯度检查,并与HPLC测定结果作比较.结果:在200 mmol/L硼酸缓冲液(pH=9.8),15 mmol/L HP-β-CD,15 kV分离电压、柱温20℃的基本优化条件下,1,2-二苯基乙二醇对映体得到基线分离,Rs达到3.35.同时,该合成样品分析结果表明,4批样品的e.e.%测定值与HPLC法结果相一致.结论:该CE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该1,2-二苯基乙二醇的手性拆分和e.e.%值的测定.

  • 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体内血管活性物质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彭利静;李志超;李伟;李志斌;闫志强;张齐;刘毅;罗颖

    目的: 观察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血浆中心房钠尿肽(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低压、低氧的方法复制大鼠慢性HPH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表达的变化.结果: 慢性HPH大鼠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的表达均发生了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表现, 即低氧3 wk>正常>低氧2 wk.结论: 在慢性HPH形成过程中,随着肺小动脉壁的增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的表达先降低后增高.其变化可能与慢性HPH过程中肺动脉压升高和肺小动脉壁的结构重建有一定关系.

  • EBNA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产物的功能

    作者:王耀春;张萍;李巍;韩骅

    目的: 构建EB病毒核心抗原2(EBNA2)的真核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检测其表达产物的功能.方法: 应用DNA重组和PCR方法从质粒pSG5-EBNA2中亚克隆EBNA2的编码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HA中.应用脂质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CMV-EBNA2瞬时转染Cos-7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EBNA2的表达.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EBNA2蛋白的活性.结果:克隆EBNA2的编码基因,经序列分析证实与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以含有EBNA2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Cos-7细胞,EBNA2基因的表达产物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得到证实.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结论:成功构建EBNA2的真核表达载体,证实其在真核细胞Cos-7可以表达,并具有转录激活功能.

  • 电针穴位刺激对致痫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及行为学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津存;黄远桂;温晓妮;王卫东;夏峰;王小木;杨方;吴松笛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及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穴位刺激治疗癫痫的机制提供基本的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成年大鼠模型,采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致痫后7,14,42 d时电针刺激穴位干预致痫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并同时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结果:电针穴位刺激后,明显促进了大鼠致痫后7 d,14 d时齿状回的神经发生水平,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致痫后第42日时两组大鼠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电针穴位刺激干预组大鼠(存活42 d大鼠)平均每周SRSs次数明显少于电针刺激对照组和无刺激对照组大鼠.结论:电针刺激百会穴可促进癫痫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水平的改变,即电针刺激百会穴在一定的程度上参与了癫痫后海马的神经可塑性变化.

  • 可诱导表达脑啡肽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的构建

    作者:徐颖;田玉科;田学愎;梅伟;安珂;杨辉

    目的:构建受强力霉素诱导表达脑啡肽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IAST).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人前脑啡肽原基因(hPPE)的逆转录病毒四环素反应质粒(pRevTRE/hPPE);以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RevTRE/hPPE和调节质粒pRevTet-On分别转染入包装细胞PT67,分别收集病毒上清;将含有RevTet-On病毒上清感染IAST,挑选单克隆并瞬时转染报告质粒pRevTRE-Luc,通过检测萤光素酶活性,挑选出强力霉素诱导表达高、背景表达低IAST/Tet-On细胞株;再将RevTRE/hPPE病毒上清感染IAST/Tet-On细胞株,得到稳定表达脑啡肽的IAST/Tet-On/hPPE细胞株,通过RT-PCR、免疫细胞化学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该细胞株中强力霉素定量调控脑啡肽的表达.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RevTRE/hPPE构建成功;经挑选得到了高表达、低背景IAST/Tet-On细胞株,其诱导倍数为20.6;在IAST/Tet-On/hPPE细胞株中,hPPE基因表达受强力霉素调控,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成功构建了受四环素及其衍生物强力霉素定量调控表达脑啡肽的永生化IAST,为可调控基因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不同浓度异丙酚持续输注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周丽华;徐礼鲜;张惠;李源;徐瑞芬;王惠霞;刘春然

    目的:观察50 g/L异丙酚的药效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家兔12 只,随机分为10 g/L,50 g/L异丙酚组,每组6 只.10 g/L,50 g/L异丙酚单次首次剂量为6 mg/kg,以0.6 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记录起效时间.注射完毕后接麻醉注射泵以400 μg/(kg·min)的速度持续输注异丙酚360 min,记录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并于注射前、注射完毕、持续输注后5,30,60,180,360 和365 min分别抽血样,检测血浆药物浓度,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结果:单次静脉注射异丙酚起效时间、各时间点血药浓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持续用药后,10 g/L异丙酚组家兔血清TG 浓度在60,180和360 min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1),血清TC浓度在用药后360 min较给药前增高(P<0.01);50 g/L异丙酚组的血清TG 浓度只在360 min时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增高(P<0.01),但显著低于同时间点10 g/L异丙酚组(P<0.01);两组停药后的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50 g/L异丙酚与10 g/L异丙酚的药效相似,但能延缓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时间.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血脂 麻醉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小鼠模型树突细胞功能的调节机制

    作者:苏斌虓;倪殿涛

    目的: 研究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小鼠哮喘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对树突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50只,分为3组:哮喘组15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对照组15只(以生理盐水代替OVA致敏和激发)、治疗组20只[每次OVA激发后10 min以肺表面活性物质(PS) 20 g/L雾化吸入,时间为2,5,10,15和20 min].用HE染色方法评定哮喘模型.分离培养脾脏DC,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变化.取DC培养液3 mL,加入OVA,调整OVA浓度至10 mg/L.分别在2,4,6,12,24 h取DC培养液,13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ELISA法检测IL-12 P70.结果: 哮喘组小鼠的肺组织表现为嗜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此变化.哮喘组D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吸入PS对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抑制作用在2 min时强.哮喘组DC上清液IL-12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DC上清液IL-12可以在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而哮喘组的DC上清液IL-12含量降低,且维持时间较短.结论:小鼠哮喘模型中存在明显的DC功能缺陷;外源性吸入PS,能明显改善DC功能,从而保护哮喘发作时小鼠的肺功能.

  • 人lrp-cDNA全长编码区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作者:宋庆贺;柴玉波;陈苏民;陈南春;黄勇;代忠明

    目的:扩增人lrp-cDNA全长编码区、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鉴定.方法:提取脂多糖刺激后HEK293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出全长人lrp序列,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cTAT后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做SDS-PAGE分析;并用免疫印迹法鉴定6His-TAT-LRG融合蛋白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全长人lrp-cDNA全长编码区,其序列与GenBank已经公布的不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6His-TAT-Lr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7%;免疫印迹法鉴定显示,该融合蛋白可与相应抗血清产生阳性反应.结论:得到人lrp-cDNA全长编码区序列,并成功表达,为人lrp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人羧肽酶A1活性中心的毕赤酵母可溶表达

    作者:易静;郝晓柯;苏明权;岳乔红;刘家云;张瑞;雷迎峰

    目的: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人羧肽酶A1(carboxypeptidase A1,CPA1)活性中心蛋白.方法:从pGEX-CPA1重组质粒中扩增出CPA1活性中心基因,亚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PIC9K-CPA1active center电转化入毕赤酵母SMD1168,并进行营养缺陷筛选和G418抗性筛选,对高拷贝整合的重组酵母表达菌株诱导表达.结果:构建得到酵母融合重组表达载体pPIC9K-CPA1active center,经G418浓度梯度筛选得到串联整合16个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酵母表达菌株,诱导表达后得到CPA1活性中心蛋白.结论: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了CPA1活性中心,为进一步研究CPA1活性中心在抗体导向酶-前体药物疗法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 共培养体系中小鼠淋巴细胞RNA编辑酶的表达

    作者:孔亚林;窦科峰;张洪涛;冯全新;张福琴;赵青川

    目的:通过小鼠脾细胞与人肝细胞肝癌细胞共培养,了解在异种抗原刺激下小鼠淋巴细胞RNA编辑酶表达的变化;并且通过免疫抑制药FK506的应用,观察RNA编辑酶与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联系.方法:观察共培养1,2,4,6,8,10,12,16,20及24 h的小鼠脾细胞,用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RNA编辑酶表达的变化,并以相同时段单独培养的小鼠脾细胞RNA编辑酶的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制备免疫功能受FK506抑制的小鼠模型,取其脾细胞与刺激细胞进行相同时段的共培养,用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FK506对脾细胞RNA编辑酶的影响.结果: ①各组淋巴细胞的活细胞率24h内都能达到70%;②共培养组RNA编辑酶的表达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对照组呈一直降低、至12 h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③FK506对RNA编辑酶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抑制,与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相比,这种抑制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结论: 脾细胞RNA编辑酶在异种抗原的刺激下表达活跃,其表达的高低与脾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bcl-2/IgH基因重排与GCB分子亚型的相关性

    作者:蒋会勇;陈愉;张三泉;朱梅刚;赵彤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bcl-2/IgH基因重排与分子亚型生发中心样(GC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半巢式PCR对60例DLBCL的bcl-2/IgH基因重排进行了检测,并对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在组织微阵列上同步观测CD20,CD10,Bcl-6,黑色素瘤相关抗原(突变体)1 (MUM1)的表达,进行GCB和非生发中心样(non-GCB)分子分类.结果: 经常规法扩增bcl-2/IgH,有6/60例DLBCL bcl-2/IgH阳性;在6例阳性样本中,采用本组设计的半巢式PCR扩增,经克隆及测序证实5例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1例为人类第19号染色体BAC 331191基因的片段.60例DLBCL CD20表达全部阳性;CD10,Bcl-6, MU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46.7%,61.7%;GCB 32(53.3%)例,non-GCB 28(46.7%)例.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的病例均属GCB分子亚型, 且与CD10表达有显著性相关(P=0.012),而与Bcl-6及MUM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使用本组设计的半巢式PCR可提高bcl-2/IgH基因重排检测的准确性.bcl-2/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可协助确定部分GCB分子亚型的DLBCL.

  • 靶向递送人颗粒溶素与小鼠单链IL-12真核共表达质粒耻垢分枝杆菌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伊正君;朱道银;杨春;李俊明;何永林;陈全

    目的:构建携带编码人天然颗粒溶素(GLS)和小鼠单链IL-12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pZM03,并构建可将其靶向递送入巨噬细胞中进行表达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菌苗.方法:将人GLS,小鼠单链IL-12基因和分枝杆菌复制子OriM同时克隆进多启动子真核共表达载体pBudCE4.1中,得到穿梭质粒pZM03.以pZM03电转化耻垢分枝杆菌mc2-155,通过PCR方法检测重组菌中携带的真核共表达质粒;通过与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共孵育检测重组菌的靶向性.结果:成功得到了可靶向递送GLS/IL-12真核共表达质粒pZM03进入巨噬细胞的新型重组菌.结论:利用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减毒生物体载体向巨噬细胞中靶向递送真核表达质粒是可能的.

  • 缺血预处理对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移植肾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冰;王禾;杨晓剑;秦卫军;王福利;张剑

    目的:利用大鼠肾移植模型观察缺血预处理对长时间冷缺血造成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移植肾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20)接受缺血预处理(15 min的热缺血/10 min的再灌注),对照组(n=20)不接受上述处理.然后将移植肾脏用UW液低温保存42 h后行肾移植术.对受体成活率、早期移植肾功能及血浆中NO进行检测.结果:两组的受体成活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60%(IPC) vs 40%(non-IPC);P>0.05].实验组移植肾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第3,6日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日血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6日血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缺血预处理(15 min/10 min)提高了内源性NO的水平,可以加快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肾脏的恢复,此种缺血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长时间冷缺血移植肾的预后.

  • 重组人PD-1IgV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检测

    作者:王伟华;张英起;颜真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PD-1IgV(rhPD-1IgV)蛋白.方法:人工合成PD-1IgV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转化宿主细胞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rhPD-1IgV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结果:rhPD-1IgV的Mr约为15×103,与根据其氨基酸组成计算的理论值一致.成功纯化了rhPD-1IgV蛋白,并对其进行了复性和浓缩,且复性后的蛋白可与其配体B7-H1结合,显示出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成功地克隆、表达和纯化了rhPD-1IgV蛋白.

  • 趋化因子受体CCR5胞外段重组蛋白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

    作者:吴孔田;张英起;颜真

    目的:构建趋化因子受体5(CCR5)胞外段重组蛋白(命名为:rCCR5)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截取CCR5胞外结构4个片段N-Term,ECL1, ECL2和ECL3的氨基酸序列,应用柔性linker分别串联,模拟CCR5胞外结构,依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基因.运用基因重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复性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包涵体洗涤、变性溶解,SephacrylS-300凝胶过滤层析及SephacrylS-100凝胶柱复性获得了纯化的蛋白质,目的蛋白能与CCR5 mAb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了大量纯化的rCCR5重组蛋白,可作为研制CCR5自体蛋白疫苗以阻断HIV-1感染的候选抗原蛋白.

  • 实验性脊髓空洞前状态神经元凋亡及NF-κB,Bcl-2和Bax的调控作用

    作者:孙国柱;张庆俊;张更申;李建峰

    目的:研究实验性脊髓空洞前状态神经元凋亡及NF-κB,Bcl-2,Bax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脊髓空洞前状态脊髓神经元凋亡情况和NF-κB,IκB,Bcl-2,Bax表达变化.结果:高岭土组动物在术后各个时段均有神经元凋亡发生,以7~14 d为多见;NF-κB于术后1 d就有表达增高,在3 d达到高峰,维持至7 d后开始回落,14 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IκB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呈负相关依存关系;Bcl-2和Bax表达则于术后1 d开始增加,到术后7 d达高峰,持续至14 d后开始下降.结论:脊髓空洞前状态发展过程中,作为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因子NF-κB表达增高,主要上调其靶基因Bax,诱导神经元凋亡,参与实验性脊髓空洞前状态神经功能损害.

  • 大鼠原位肾移植技术的改进及急性排斥反应观察

    作者:王龙信;王禾;杨晓剑;秦卫军;张更;于磊;袁建林

    目的:对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进行技术改进,并观察异基因肾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发生的规律.方法:从供体的切取及血管吻合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供肾取自SD大鼠,受体为Wistar大鼠,共进行肾移植手术46例,将手术成功病例随机分为FK506[FK506, 0.1 mg/(kg·d),术后第1日至第7日皮下注射]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情况.结果:共进行手术46次,36只动物存活时间超过7 d,10只死亡,手术成功率为78.3%,手术时间2~2.5 h,其中热缺血时间5~10 min,冷缺血时间15~30 min,静脉吻合时间为5.0~10.5 min,动脉吻合时间为8.5~12.0 min,对照组大鼠术后7~14 d全部死亡,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而FK506治疗组生存良好(存活时间大于14 d).结论:对大鼠肾移植技术进行改良后可明显提高移植大鼠的生存率,术后2 wk是大鼠急性排斥反应高发时期,运用免疫抑制治疗可诱导大鼠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海马局部缺血及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冰;王宗仁;王洪典;江山;李锋;马静;行利

    目的: 探讨芪丹通脉片(QDTMT)对大鼠海马局部梗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组、QDTMT高剂量组(QDTMTH),QDTMT中剂量组(QDTMTM),QDTMT低剂量组(QDTMTL).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单侧海马梗死模型, 对缺血脑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及HSP70免疫组化.结果:QDTMT各给药组缺血灶内HSP70表达明显高于缺血组:缺血组23±3,QDTMTH组89±8,QDTMTM组78±6,QDTMTL组46±6(P<0.05).结论:QDTMT能减轻大鼠海马局部脑梗死损伤程度,可能与上调HSP70表达有关.

  • 褪黑素对急性睡眠剥夺大鼠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刘芳娥;刘利兵;陈健康;陈志扬;杨芳;化前珍;曲萍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急性睡眠剥夺(SD)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 Dawley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SD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个实验组分别给予SD和褪黑素5 mg/kg和15 mg/kg腹腔注射,连续给药7 d后,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SD模型,SD 72 h用旷场反应箱测试大鼠的行为,用试剂盒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实验组旷场反应测试大鼠兴奋性和探索性行为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P<0.01),有量效关系.实验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NO和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褪黑素对睡眠剥夺大鼠行为障碍有改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睡眠剥夺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NO及MDA的升高有关.

  • 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的小鼠内皮抑素之纯化和生物学活性鉴定

    作者:马卫列;刘芳;何承伟;何振辉

    目的:将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的小鼠内皮抑素(endostatin)进行纯化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测定.方法: 将含有pThioHis-endo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为包涵体,将包涵体纯化后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可溶性的小鼠内皮抑素,经SDS-PAGE分析鉴定.将纯化的蛋白质通过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抑制实验和内皮细胞抑制实验对纯化的蛋白质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经SDS-PAGE电泳分析获得了高纯度的小鼠内皮抑素重组融合蛋白,纯度可达95%,得率为0.27 g/L.纯化的重组蛋白在体外能抑制鸡胚囊膜血管生成及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加入重组蛋白内皮抑素5 μg组与10 μg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22.3±2.0)%和(47.1±4.0)%,P<0.05,和对照组经过方差分析,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内皮细胞抑制实验可见不同剂量重组蛋白内皮抑素对内皮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9.6±4.1)%,(53.2±2.3)%,(55.0±3.6)%,(67.1±5.7)%],经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具有剂量依赖效应(r=0.984,P<0.05).结论: 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小鼠内皮抑素重组融合蛋白易纯化并具有高活性.

  • 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尿蛋白组的双向电泳及PDQuest图像初步分析

    作者:黄艳军;黄松明;张爱华;费莉;徐颂周;陈荣华

    目的:建立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尿蛋白组分析所需的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及相关技术.方法:冷丙酮萃取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蛋白,去除白蛋白等高丰度蛋白、除盐,以固相IPG 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均一SDS胶聚丙烯酰胺凝胶(T=10%)为第二向,银染后PDQues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得到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尿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尿蛋白用17 cm,pH3-10L(线性)的IPG胶条进行二维电泳时上样量100 μg,60 000 Vh的等电聚焦是恰当的.PDQuest7.3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检测到400个蛋白点.结论:用尿蛋白组学对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的尿液进行研究是可行的.为今后从更高的水平来寻找肾脏疾病的功能蛋白和特异性蛋白质,阐明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网络机制等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 纯化花粉变应原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秀珍;米烈汉;刘昀;冯向莉;杨昆政

    目的:观察纯化花粉(黄蒿、葎草、藜草花粉)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的疗效.方法:采取凝胶过滤方法分别提纯上述花粉变应原.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02例确诊为季节性黄蒿、葎草、藜草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A组)及对照组(B组),应用纯化花粉变应原(PPA)及粗花粉变应原(CPA)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季节前SIT,疗程3 mo.临床疗效判断标准为显效、好转及无效.临床不良反应观察包括局部或全身皮疹、哮喘加重等.实验观察指标为两组SIT前后的皮肤试验(ID)风团直径、特异性IgE(sIgE)、A值均值.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A组SIT总有效率90%(47/52),B组78%(39/5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A组仅3例轻度副反应,B组有13例(26%)出现副反应;A组及B组SIT后ID风团直径、sIgE, A值均值都较SIT前明显下降(P<0.01);A组SIT后上述指标下降程度较B组更明显(P<0.05).结论:PPA及CPA的SIT疗效均较满意,但用PPA进行SIT的安全性和疗效更好.

  • 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Kikuchi病的相关性

    作者:张伟平;黄高昇;王娟红;王文清;王哲;胡沛臻;张伟

    目的:研究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F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盲法在32例KFD患者及13例正常对照淋巴结活检组织中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19病毒基因组DNA和病毒蛋白.并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法确定病毒感染的细胞类型.结果:在32例KFD患者淋巴结中,B19病毒DNA和病毒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9%和59.4%,而在对照淋巴结中,二者阳性率分别为30.8%和23.1%.统计学分析显示B19病毒基因组DNA和病毒蛋白在KFD中有更高感染率(P值分别为0.011和0.027).病毒感染的细胞大部分为淋巴细胞,少数组织细胞也是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结论:微小病毒B19在KFD中有更高的感染率,微小病毒B19与KF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 性别对哮喘发病年龄的影响

    作者:魏为利;邱忠民;吕寒静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首次喘息以及首次喘息以前慢性咳嗽的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选择2003-03/2003-12期间我院呼吸科和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连续230例不吸烟的普通哮喘患者,进行临床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首次喘息发作时间、首次喘息发作前有无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持续时间等.结果:在22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女性慢性咳嗽高峰出现在成年后(中位数29岁),男性发病高峰则在幼儿期(中位数为13岁).哮喘患者发病年龄与首次喘息前的慢性咳嗽时间呈正相关(rs=0.60213, P=0.0001), 女性慢性咳嗽的发病率较男性高(两者分别为47.4%和33.6%,χ2=4.38, P<0.05).结论:在哮喘的发病年龄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性激素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刘迎利;李建科;闫自强;陈艳炯

    目的: 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高血脂患者72(男46,女26)例,正常对照95(男46,女49)例进行空腹TC,TG,HDL-C,LDL-C检测及ApoE基因型检测.结果:ApoE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有相同趋势,等位基因ε3频率高,血脂正常组为80.5%,血脂异常为76.8%,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的等位基因,ε2和ε4相对较少.男女两性间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ApoE基因型与血脂水平有相关性,不论血脂异常或正常,不同基因型间血清TC,LDL-C由低到高依次为ε2/3<ε3/3<ε3/4,HDL-C则相反,为ε3/4<ε3/3<ε2/3.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显著相关.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的变化

    作者:赵林双;廖玉华;王敏;向光大;候洁;乐岭;兰天飚;王旭;王平

    目的:探讨M2受体和β1受体自身抗体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发病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M2受体和β1 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用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患者、 58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CGN组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1%和48.5%,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19.0%和20.7%)及正常对照组(17.5%和15.0%)(P<0.01).结论:血清中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CGN发病有关.

  • L-N-硝基精氨酸甲酯对失神经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全震;王发斌;洪光祥;康皓

    0引言周围神经损伤后,失神经肌肉萎缩非常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功能恢复,因而如何预防或延缓肌萎缩是临床康复医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 大鼠胚胎皮肤血管VEGFR-3蛋白的表达

    作者:马晶;董国刚;赵玲辉;张雅芳;杨树才

    1材料和方法15只成熟Wistar大鼠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180~230 g. 实验当天下午5:00将未孕雌鼠与雄鼠合笼,次日早晨进行雌鼠阴道涂片光镜观察,将涂片上观察到大鼠精子的当天记为妊娠第1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