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小病毒B19感染引起新生儿重度贫血尸检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杨幼萍;朱杨丽;李威;赵志;林曦;张建民;林峰;陈弘;吴福根

    目的研讨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及其在新生儿中引起重度贫血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死于该类贫血的新生儿进行尸检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在骨髓造血组织、肝和脾的髓外造血灶和肺血管中的红细胞前驱细胞中找到诊断性的核内包涵体.结论微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重度贫血可导致新生儿死亡,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关键是在原红细胞中找到诊断性核内包涵体.

  • 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的相关研究

    作者:朱利华;倪敏君;郁玉波;杜建明;卢文波;胡微虹;崔李宁

    目的观察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35例早产儿、3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进行了血清HPVB19-IgM及IgG的检测,并将48例正常新生儿脐血作为对照组.结果 35例早产儿中HPVB19-IgM阳性率为28.57%(10/35),3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组HPVB19-IgM阳性率为23.33%(7/30),48例正常对照组中HPVB19-IgM阳性率为4.17%(2/48).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7.87,P<0.01,相对危险度(RR)=6.84;χ2=4.90,P<0.05 RR=5.6].结论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与早产的发生、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相关.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微小病毒B19检测及意义

    作者:张笃飞;陈桂芳;谢跃琦

    目的 探讨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46例ITP患儿利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标本进行HPVB19-IgM、IgG及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结果 4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抗体总刚性率43.48%(20/46),30例健康儿童HPVB19-IgM、IgG均为阴性,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HPVB19抗体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刚性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高于病毒感染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TP患儿血清中HPVB19抗体总刚性率高,尤其是急性型;HPVB19感染后可导致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而致血小板减少.

  • 儿童微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检测分析

    作者:林泽军

    目的:探讨儿童微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检测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微小病毒B19感染患儿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B19-IgM和B19-IgG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小病毒B19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心肌炎患儿的关系密切,其阳性率的检出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人类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与新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利华;倪敏君;杜建明;郁玉波;崔李宁;卢文波;胡微虹

    目的观察人类微小病毒B19官内感染(HPVB19)与新生儿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新生儿贫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性畸形、足月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共6组173例病理新生儿及48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进行了HPVB19-IgM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HPVB19-IgM阳性率,病理组为29.48%(52/173),正常对照组为4.17%(2/48),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相对危险度(RR)=7.01.(2)HPVB19-IgM阳性率,新生儿贫血组为46.67%(14/30)、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组为26.67%(8/30)、先天性心脏病组为33.33%(10/30)、其他先天性畸形组为11.11%(2/18)、足月小于胎龄儿组为23.33%(7/30)、早产组为28.57%(10/3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5,RR=11.2;P<0.05,RR=6.4;P<0.005,RR=8.0;P>0.05,RR=2.67;P<0.05,RR=5.6;P<0.01,RR=6.86).(3)6组新生儿疾病HPVB19-IgM阳性率及关联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新生儿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足月小于胎龄儿、其他先天性畸形.结论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贫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足月小于胎龄儿、早产的发生显著相关.

  • 人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咏梅;乔福元;李增庆

    人微小病毒B19是微小病毒科微小病毒属中目前已知惟一致人类疾病的病毒,也是动物病毒中体积小结构简单的DNA病毒,具有极其广泛的疾病谱,且呈世界性分布.妊娠期妇女感染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综述近年来对B19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的致病特性、胎儿宫内感染的致病机理及病理学特点等进行的多方面研究.

  • 微小病毒B19感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

    作者:王娟红;黄高昇;张伟平;王(頔);王璐;王文清;李袁飞;王哲;马忠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parvovirus B19,B19)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关系.方法:对38例手术切除的PTC患者甲状腺组织(其中30例伴有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及1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别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PCR)、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B19病毒DNA和病毒蛋白的表达.结果:nPCR扩增出173bp的B19特异性目的条带.ISH和IHC检测出B19病毒DNA和蛋白分别位于肿瘤细胞胞核和胞浆内.在PTC中,nPCR、ISH和IHC阳性率分别为97.4%(37/38)、78.9%(30/38)和63.2%(24/38),而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3.8%(7/16)、12.5%(2/16)和6.25%(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方法均P<0.001).癌旁甲状腺组织ISH和IHC阳性率分别为23.3%(7/30)和10.0%(3/30),与之相对应的30例PTC(ISH:80.0%;IHC:6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P<0.001).结论:PTC患者甲状腺肿瘤组织中B19感染率明显高于腺瘤旁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提示B19感染在PTC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人微小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及风疗病毒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作者:吴春涛;李辉林;刘苏

    B19,同时检测HSV和RV,探讨3种病原体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关系,以期指导优生优育.

  • 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肾脏受累

    作者:吴玉斌;侯玲

    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B19,HPVB19或PVB19)是微小病毒科微小病毒属中惟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成员,是出疹性疾病-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Erythemainfection,EI)的病因.

    关键词: 微小病毒B19 肾炎
  • 武汉地区孕妇血清中人微小病毒B19检测状况及传播途径的研究

    作者:李增庆;乔福元;黄咏梅

    为了解武汉地区异常妊娠史孕妇及胎儿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状况及传播途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既往有异常妊娠史的孕妇进行母血检测人微小病毒B19-DNA.结果显示:在68例既往有异常妊娠史的孕妇血清中,有1例检测到人微小病毒B19-DNA,检出率为1.47%.提示:武汉地区孕妇存在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有必要在武汉地区开展人微小病毒B19的研究.

  • 人微小病毒3个主要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张伟平;聂占国;代忠明;热合曼;游云;雷婷;陈红;张新;刘国伟

    目的:分别克隆人细小病毒B19三个主要蛋白VP1、VP2、NS1l全长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和分子克隆技术,分别将B19病毒vp1、vp2、ns1基因全长片段扩增后,构建带荧光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在人体细胞中表达并通过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测序等方法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B19病毒vp1、vp2、ns1全长基因,并在人体细胞中表达了VP1、VP2、NS1蛋白.结论:人微小病毒B19三个主要蛋白基因得到克隆和表达,为进行相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

    作者:李丽红;郑岩;包进;吕军艳;郑秀玲;徐学君;何珊;耿卓莉;沙金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浆中微小病毒B19-DNA进行检测,并对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两组中血CK、CK-MB及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19-DNA检测阳性率为26.7%(16/60例),对照组B19-DNA检测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的两组中血CK、CK-MB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指标LVS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V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HPV B19感染有关,HPV B19可能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病原之一;HPV B19感染所致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改变中左室功能受累程度较重.

  • 儿童微小病毒B19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国成

    人微小病毒B19经常感染儿童,临床表现复杂,轻者表现为自限性的传染性红斑,重者可因血细胞减少而导致患儿死亡.在免疫缺陷的患儿可发生持续感染.文章对改进其诊断和治疗,作了探讨.

  •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在桥本甲状腺炎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王娟红;黄高昇;张伟平;王頔;王文清;王璐;王哲;胡沛臻;张伟

    目的 探讨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parvovirus B19, B19)在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32例手术切除的HT患者甲状腺组织及1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别用原位杂交法(ISH)和免疫组化(IHC) SP法检测B19病毒DNA和病毒蛋白的表达.结果 B19 ISH阳性信号同时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而IHC阳性信号大多表达于增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少数表达于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在HT中,ISH和IHC阳性率分别为71.9%(23/32)和56.3%(18/32),而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2.5%(2/16)和6.25%(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SH:χ2=12.783,P=0.000;IHC:χ2=9.158,P=0.001).结论 HT患者甲状腺组织B19感染率明显高于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提示HT可能是一种新的B19相关性人类疾病,B19感染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微小病毒B19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张伟平;黄高昇;王娟红;王文清;王哲;胡沛臻;张伟

    目的研究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关系.方法采用双盲法在32例真性HNL患者及13例正常对照淋巴结活检组织中用巢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19病毒基因组DNA和病毒蛋白.结果在32例真性HNL患者淋巴结中,B19病毒DNA和病毒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0.0%和59.4%,而在对照淋巴结中,两者阳性率分别为53.8%和23.1%.统计学分析显示在真性HNL中B19病毒基因组DNA及病毒蛋白的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 B19病毒在真性HNL中有更高感染率,推测与真性HNL的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 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所致肝损害19例临床分析

    作者:潘蕾;马春燕;彭梅娟;魏欣;谢玉梅;白雪帆;贾战生

    目的 探讨B19病毒感染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与转归.方法 对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19例患者,主要症状有乏力(12例)、黄疸(10例)、脾肿大(10例),伴有发热(10例)、皮疹(6例)及肌肉关节疼痛(6例),有6例伴有如下疾病或并发症:如妊娠(1例)、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精神分裂症(1例)、急性骨髓停滞(1例)和肺炎(1例).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梅(AST)升高为主,黄疸大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容易出现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但胆碱脂酶(CHE)下降不明显.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后治愈出院.人微小病毒B19可致肝功能受损,导致急性肝炎或急性重型肝炎.结论 对临床上非甲~戊型肝炎病人,应注意检查血清抗B19病毒IgM.该病毒感染是一个急性或亚急性过程,呈良性经过,有自愈倾向.

  • 微小病毒B19儿童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牛艾茹;张桦;马继红;杨洪江;乔立津

    微小病毒B19是该病毒属中与人类发病有关的病毒,国内对其报道不多。为了解微小病毒B19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我们1998年1月~1999年6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00例患儿血清进行微小病毒B19 DNA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和报告如下。

  •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川崎病的关系

    作者:束晓梅;杨平;周华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川崎病(KD)的关系.方法对60例KD患儿及42例健康儿童进行近期B19感染检查,包括B19 DNA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19表面蛋白抗原.结果 60例KD患儿中B19 DNA阳性6例(10.0 %),对照组阳性2例(4.8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χ2 = 0.94 P>0.05).但B19 DNA阳性6例中,<1岁患儿与>1岁患儿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D组3例检测B19抗原阳性,对照组阳性1例,两组差异无差异(χ2 = 0.45 P>0.05).结论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KD可能无明确关系.

  • HIV感染者微小病毒B19抗体的调查

    作者:戴列军;桂希恩;杨自成

    目的研究HIV感染人群微小病毒B19抗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26例HIV感染者和95例健康人血清中微小病毒B19-IgG、IgM抗体的阳性率,分析影响阳性率的因素.结果HIV感染人群的B19-IgG、IgM阳性率分别为61.1%和7.1%,健康人群的B19-IgG、IgM阳性率分别为17.9%和1.1%.两者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HIV感染人群微小病毒B19远期和近期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关键词: 微小病毒B19 抗体 HIV
  • 成人难治性ITP微小病毒B19与血小板相关抗体及白细胞介素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崔晶;王景文;吴轶苹;翟艳玲

    目的:探讨微小病毒B19(HPV B19)、血小板相关抗体(PA)和白细胞介素(IL)-2、IL-4在成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改变和相关性及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HPVB19-IgG、IgM、PA-IgG、IgM、IgA及IL-2、IL-4水平.结果:①ITP组HPV B19-IgG、IgM阳性数分别为15例、3例,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例、0例,2组比较,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M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ITP患者根据HPV B19抗体结果分为2组,阳性组15例,PA阳性13例;阴性组7例,PA阳性4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TP组IL2和IL-4水平分别为(47.54±25.74)pg/ml、(34.20±16.79) pg/ml,对照组IL-2和IL-4水平分别为(6.15±1.25)pg/ml、(19.72±4.36) pg/ml,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成人难治性ITP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体内细胞因子分泌亢进及HPVB19既往感染有关,这种感染与PA无关;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针对不同的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