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중화피부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412-4030
  • 国内刊号: 32-113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3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陈洪铎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干扰素γ诱导人黑素细胞CD40的表达

    作者:鲁严;朱文元;谭城;於葛华;顾劲雄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体外诱导人黑素细胞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常规分离培养人黑素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IFN-γ处理前后细胞表面CD40等免疫分子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评价黑素细胞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IL-8、IL-10、IL-12的浓度.结果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表面表达少量CD40分子;不同浓度的IFN-γ处理黑素细胞24h、48h、72h后,能显著促进其CD40的上调(P<0.01),且24h处理组的黑素细胞CD40的表达量和IFN-γ的浓度呈直线相关.经IFN-γ诱导后的黑素细胞形态有所变化,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能力也显著增加,300IU/mLIFN-γ处理的黑素细胞72h刺激指数(SI)可达到峰值.黑素细胞经IFN-γ作用后,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IL-8、IL-10的浓度无变化(P>0.05).经IFN-γ预处理的黑素细胞经SCD40L配基化后,能显著上调CD80、细胞间粘附分子1(P<0.01),且这种作用能被特异性的CD40L的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结论IFN-γ体外能够诱导黑素细胞功能性地表达CD40分子及增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这对于认识黑素细胞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CD40分子上调后,黑素细胞可能不经过CD4+细胞而直接刺激活化CD8+的杀伤性T细胞(CTL).

  • 皮肤淋巴瘤与EB病毒潜伏感染的关系及病毒亚型的分析

    作者:徐子刚;赵佩云;马圣清;岩月启氏;金子史男

    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感染及其亚型与皮肤淋巴瘤的相关性.方法标本来源于41例淋巴瘤患者的皮肤组织和38例健康成人咽部洗漱液.采用原位杂交、PCR、巢式PCR、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及其亚型.通过Southern杂交对5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病例中EB病毒末端重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8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4例皮下脂膜炎型淋巴瘤、1例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增生症、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恶性淋巴瘤和1例组织细胞样淋巴瘤EB病毒原位杂交和PCR结果均阳性.38例正常人中有14例咽部携带有EB病毒.15例蕈样肉芽肿、5例Sézary综合征病例中,EB病毒原位杂交和EB病毒BMRF1基因PCR扩增均为阴性.除1例淋巴细胞增生症患者为EB病毒亚型1和2双重感染外,其它病例均为亚型1感染.正常人群咽部携带亚型1EB病毒.5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末端重复序列特异性探针杂交后,均只产生一条杂交带.结论EB病毒潜伏感染与皮肤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及皮下脂膜炎型淋巴瘤相关,但与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无明显相关性.肿瘤细胞中的EB病毒与正常人群咽部所携带的病毒亚型相同,均为亚型1.肿瘤细胞单克隆增殖发生于EB病毒感染之后,此结论支持EB病毒在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中的致病作用.

  • 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韩钢文;汤占利;涂平;赵俊郁;武玲慎;朱学骏

    目的探讨桥粒相关蛋白与皮肤肿瘤的关系,对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果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正常皮肤表皮全层细胞间呈现较强的染色,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无表达,日光性角化病表皮正常区域表达正常或下调,细胞间变区域无染色,角化棘皮瘤和脂溢性角化病表皮中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的表达非常近似.结论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恶性皮肤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皮肤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 1996-2001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和质粒介导耐药株流行趋势

    作者:刁鑑兴;郑和科;曹文苓;吴兴中

    目的研究1996-2001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和质粒介导耐药株流行趋势.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和质粒介导的四环素耐药淋球菌(TRNG),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6年来,共检测了793株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发现青霉素的耐药率由1996年的57.2%上升到2001年的81.8%,PPNG的流行率则由2%升至21.8%;四环素耐药率较高且稳定,但TRNG流行率由1996年1.5%增至2001年的27.2%.结论广州地区质粒介导的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株流行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这些抗生素耐药株的高流行区.

  • 亚砷酸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毕新岭;顾军;陈志强;米庆胜

    目的研究亚砷酸对不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株为对象,不同浓度的亚砷酸处理细胞后,用MTT比色分析法反映细胞增殖变化,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峰的出现,Annexin-V染色荧光照相证实凋亡的发生.结果0.5~10μmol/L亚砷酸对良性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而该浓度砷剂对A431细胞无明显影响.光镜及HE染色后观察均显示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凋亡细胞增多.高于上述范围HaCaT细胞变性死亡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G2M期细胞比例及亚G1期凋亡峰明显升高,Annexin-V法显示有绿色荧光的阳性细胞.而A431细胞无明显形态和细胞周期分布变化.结论一定浓度的亚砷酸可抑制HaCaT细胞增殖,并具有诱导凋亡作用,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无明显影响,提示良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对亚砷酸的处理比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更敏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核因子-κB表达水平的初步研究

    作者:方春红;梁虹;李建军;徐红新;熊腊元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皮损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及与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取15例SLE患者典型皮损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阳性表达颜色的深浅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5例SLE患者典型皮损中14例NF-κBp65表达阳性,8例,3例,3例+,阳性细胞见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单一核细胞,其中以棘层细胞及颗粒层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较强,而非SLE患者正常皮肤中则未见明显的NF-κBp65表达阳性细胞,且皮损中NF-κB表达与疾病活动无明显关系.结论SLE患者皮肤损害的发生与局部NF-κB的异常激活有一定关系,但似与疾病活动无关.

  • 天疱疮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作者:骆肖群;苏玮;侯爱琴;翁孟武

    目的研究天疱疮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31例急性发病期和治疗后缓解的天疱疮患者以及15例正常人对照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IL-2受体(sIL-2R)水平,并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抗体滴度,同时用烧伤面积九分法记录皮损面积.结果天疱疮患者急性发病期IL-10水平低于正常人(P<0.05),且与皮损面积呈负相关(r=-0.25,P<0.05);sIL-2R和IFN-γ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且与皮损面积呈正相关(分别为r=0.60,P<0.05;r=0.41,P<0.05);天疱疮抗体滴度与皮损面积无相关性(P>0.05).结论天疱疮发病中存在细胞因子的异常,IL-10、sIL-2R和IFN-γ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水平的检测可用于监控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 慢性光化性皮炎8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英;陈昆;朱登平;常宝珠;张小华;陈琴芳;郑治菊;杨夕芳;郑家润;李光中

    目的探讨慢性光化性皮炎诱发因素、临床和光生物学特征以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男女比率11.29∶1,平均发病年龄57.1岁.20.9%有明确诱发因素,78.9%日晒可诱发或加重皮损.初次发病多在春季,随病程延长,季节性逐渐消失.皮损分布于光暴露部位,急性发作表现为红斑、丘疹、渗出、结痂,病情迁延后出现浸润肥厚的苔藓样丘疹(45.5%)、斑块(37.3%).光生物学试验中77.9%患者中波紫外线小红斑量(UVB-MED)降低,范围4~20mJ/cm2.95.3%患者长波紫外线MED(UVA-MED)降低,范围0.2~15J/cm2.光斑贴试验证实了14例患者的光敏物.避光和去除光敏物,急性发作期外用或口服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可控制病情.反复发作后部分患者自然缓解.结论光生物学试验是诊断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主要依据,避光和去除光敏物是治疗关键.

    关键词: 皮炎 光变应性
  • 联合手术清创治疗坏疽性脓皮病

    作者:武艺;张德春;武斌;崔丽丽;段琼;葛咏梅

    目的为了提高坏疽性脓皮病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瘢痕形成.方法在坏疽性脓皮病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手术清创术清除局部溃疡病灶及坏死组织.结果手术清创组20d治愈率94.3%,未进行清创术组20d治愈率为65.7%,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手术组治愈后不遗留严重的瘢痕,且病程缩短.结论坏疽性脓皮病局部清创可促进病灶修复,缓解疼痛,缩短病程.

  •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

    作者:姜薇;杨勇;朱学骏;王德进;王一玲;许爱娥

    目的鉴定一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基因突变,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根据突变位点设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用PCR来检测突变位点以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克隆测序进一步确定该家系的致病原因.结果该家系中患者COL7A1基因的87号外显子存在剪接位点突变,导致87号外显子被剪切,Ⅶ型胶原的胶原区合成后缺少了23个氨基酸.健康对照不存在此突变.结论COL7A1基因剪接位点的突变是引起该家系临床症状的特异突变,而非多态性改变.

  • P16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在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作者:符刚;张信江;杜辉;周运书;袁伟;徐海环;郑庭铭;贾曹刚

    目的研究P16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在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P16和Rb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P16蛋白的表达缺损率为59.7%,其表达随病损的加剧而减低,并与临床分级和病理分型明显相关(P<0.01).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9%,与临床分级相关(P<0.0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Rb蛋白呈负相关(P<0.01).结论P16蛋白表达降低和P16-Rb通路的失活可能与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的发生密切相关.

  • 甲氧沙林对人毛囊黑素细胞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作用的研究

    作者:周春丽;叶庆佾;郝飞;刁庆春

    目的研究甲氧沙林对人毛囊黑素细胞活化、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毛囊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甲氧沙林(10~500μmol/L)对毛囊黑素细胞形态、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的影响.结果50μmol/L甲氧沙林处理细胞7d后,毛囊黑素细胞树突明显增多延长,胞浆内出现较多棕褐色颗粒,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氧沙林能诱导毛囊黑素细胞树突增多延长,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增加.

  • UVB与钙离子对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表达天疱疮抗原的影响

    作者:渠涛;王宝玺;邵燕玲;曾建英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以及不同钙离子浓度对角质形成细胞表达天疱疮抗原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钙离子浓度以及采用不同剂量UVB照射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在不同时间段以寻常型天疱疮(PV)或落叶型天疱疮(PF)血清作为一抗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寻常型天疱疮抗原(PVA)和落叶型天疱疮抗原(PFA)的表达情况;提取细胞或皮肤表皮组织蛋白质,用PV和PF血清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无论是否增加钙离子浓度,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均可以检测到PV血清特异性着色.只有增加培养基中钙离子浓度后,形成的复层化角质形成细胞间隙才可以检测到PF血清特异性荧光着色.不同剂量UVB照射后的角质形成细胞均不产生PF血清的特异性着色.PF血清与160000条带反应,PV血清可与130000和160000两条带反应.结论体外培养的单层或复层角质形成细胞均可以表达PVA,提高培养基中钙离子浓度可以诱导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复层化并表达PFA,而UVB照射不能促使人角质形成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表达PFA.

  • 干燥综合征伴发其他皮肤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曼里;张杏书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与伴发其他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干燥综合征伴发其他皮肤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男1例,女12例,平均年龄35.3岁.伴发皮肤病有:扁平疣、天疱疮、扁平苔藓、白癜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论干燥综合征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所伴发的皮肤病多与免疫有关,但两者合并发生有何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氮氧化物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凤兰;王国英;李其平;吴延芳

    目的观察氮氧化物对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在无血清、低Ca(0.1mmol/L)条件下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加入H2O2,造成角质形成细胞氧化性损伤,观察在氮氧化物存在及缺如的情况下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①H2O2可直接损伤角质形成细胞,H2O2作用浓度和细胞存活率呈高度负相关;②H2O2损伤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内GSH含量降低,GSH-Px、SOD和CAT活性减弱;③预先加入氮氧化物2,2,6,6-四甲基哌啶(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TEMPO)或4-羟-2,2,6,6-四甲基哌啶(4-hydroxy-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TEMPOL)可抑制H2O2损伤引起的上述改变.结论氮氧化物对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的氧化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保护抗氧化酶活性,维持抗氧化系统平衡有关.

  • 特应性皮炎皮损微生物与外用药对比治疗研究

    作者:刘永生;马琳;尤立平;邢环;杨顶权;李燕柳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D)皮损微生物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与外用药的疗效.方法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及北京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按照Hanifin-Rajka诊断标准,共诊断AD患者71例.治疗前后于皮损处取材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SCORAD方法计分,将其中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霜与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对比治疗AD患者.结果AD患者以婴幼儿、儿童为主(≤12岁者占73.24%);皮损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51%(金葡菌阳性率为35.21%),真菌阳性率为1.41%;药敏结果显示金葡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等敏感性好;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霜与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治疗AD4周时,前者疗效优于后者(P<0.05),细菌阴转率前者高于后者(P<0.01).两组外用药治疗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具有抗感染与抗炎双重作用的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霜治疗AD的疗效优于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 表皮肿瘤细胞中β-连环蛋白的分布

    作者:陈翔;谢红付;杜乾君;陈明亮;陈服文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在表皮肿瘤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其意义.方法选择Bowen病(BD)、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患者各20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肿瘤细胞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表皮相比,β-连环蛋白在BCC和SCC肿瘤细胞膜上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在SCC和BD肿瘤细胞的胞浆或胞核中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SCC和BD肿瘤细胞的胞浆或胞核区的β-连环蛋白的聚集可能源于β-连环蛋白基因突变,并可能在表皮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 淋病奈瑟菌外膜Porin I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作者:岑建萍;程浩;曾凤英;方永明;周强;叶俊;高锦程;王琦

    目的构建、克隆淋病奈瑟菌外膜PorinI(PI)蛋白基因,并进行表达、纯化和鉴定.方法用PCR法克隆淋病奈瑟菌外膜PI蛋白基因,再与pGEX-4T-2载体连接成表达重组体pGEX-4T-2/PI;经大肠杆菌P2392表达后,用SDS-PAGE、切胶、电洗脱回收等方法纯化GST-PI融合蛋白;然后用特异性淋球菌外膜PI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斑点免疫层析试验鉴定该蛋白.结果成功地获取了pGEX-4T-2/PI表达重组体,经诱导表达后能获得高表达的GST-PI融合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斑点免疫层析试验显示其为淋病奈瑟菌外膜PI蛋白特异性的.结论本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淋病奈瑟菌外膜PI蛋白的功能.

  • 汞中毒诱发红皮病型银屑病一例

    作者:滕蔚;申伟民;赵旭传

    患者男,47岁.因全身皮肤潮红、脱屑2个月,发热7d于2001年8月13日收入院.2个月前因银屑病服用游医自制药丸(内含轻粉),每日2丸,7d后下腹及全身相继出现潮红、肿胀、脱屑.入院前1周肘窝、窝、颈及前胸、耳廓及眼睑周围出现渗液伴发热,体温37.5℃~39℃,遂停用该药丸.既往无肝炎史,患寻常型银屑病30年,局限于双小腿,病情稳定.患者母亲及一姐有银屑病.

  • 软纤维瘤一家族五例

    作者:李敏;方志文;郭道祥;朱维娜

    先证者(Ⅲ1),男,23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及前胸出现多个扁平丘疹,无自觉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扁平疣",给予中、西药口服和外用药等方法治疗无效,皮疹逐渐增大、增多,于2001年5月6日来我院就诊.

  • 成人麻疹误诊一例

    作者:杨夕芳;郑志菊;陈琴芳;顾恒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近年来成人发病屡有报道,且病情较重.由于成人不是好发年龄,临床表现特殊,故临床上常忽视该病的诊断,影响治疗.现将一例成人麻疹病例分析如下.

  •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一家系八例

    作者:韦昌廷;欧东文

    先证者女,37岁.因面、颈、上肢发生淡褐色角化斑23年,于2001年10月23日就诊.患者1978年在左前臂出现淡褐色斑点,渐增至黄豆大,无自觉症状.13年前颜面、颈部、前臂至手出现同样皮疹,自觉痒甚,尤以始发及出汗时明显.曾到本院经激光治疗后遗浅色痘样瘢痕.

  • 结节性硬化症伴颅内星形细胞瘤一例

    作者:莫绍隆;雷流星;周建华;何永林

    患者男,6岁.以前额、背部及大腿内侧皮疹就诊.患儿1~3岁共出现8次癫痫,后一次较重,此后未再发作.病后由右手拿东西改为左手.3岁时发现智力较同龄儿童为低,语言发育较慢,3~4岁才会说话.同时在前额、背及大腿内侧出现黄褐色坚实丘疹,并于左前额、右肩胛区、腰胝骨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稍高于皮面的斑块,无自觉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左前额发内及胸、右腰部出现白斑.性格好动,既往无头颅外伤史及其他病史.第2胎,足月顺产,其姐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家庭及亲友无此病.

  •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一例

    作者:鞠梅;陈昆;顾恒

    患者男,78岁,头皮皮疹、溃疡、出血,反复发作1年.患者1年前头皮被树枝划破后出现皮疹,当时未在意.3个月后被划破处出现紫红色斑块,持续2周后出现溃疡、出血,形成硬壳状血痂附着于表面.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皮肤溃疡",予以外用药(具体不详)治疗后,稍有好转,但病情时轻时重.有时不慎碰撞即出血,且伴有头痛.为此曾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因病情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拟诊为"血管内皮细胞瘤、Kaposi肉瘤".

  • 播散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一例

    作者:张国毅;蒋娟;林彤;王千秋

    患者男,37岁.因面部、四肢、躯干起红色丘疹、结节伴痒10年,加重2年,于2000年8月15日入院.患者10年前因蚊虫叮咬,面部、双手背、足背、四肢起米粒大小红斑及红色丘疹,皮损散在,微痒.在当地医院就诊,经对症处理皮损可消退,但停药后皮损又复发.

  • 泛发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病一例

    作者:蔡绥勍;姚丽芳;孙国均;郑敏;陈培辉

    肥大细胞增生病是一种少见的侵犯内皮网状系统的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良性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病、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病、无皮疹或内脏型肥大细胞增生病及恶性肥大细胞增生病.任何一种类型的肥大细胞增生病都不多见.我们碰到一例良性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病中的成人泛发性肥大细胞增生病,现报道如下.

  • 新生儿色素失禁症一例

    作者:刘方;刘跃华;王宝玺;马东来;方凯

    患儿女,20d,因四肢水疱20d于2001年9月17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儿自出生时四肢即有多个小水疱,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并给予氧化锌溶液外用,无明显疗效,遂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不伴发热,水疱不易搓破,二便正常,无明显烦躁不安.患者系第1胎足月顺产,无传染病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婚,无大疱病家族史.体检:女性新生儿,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精神好.臀部及四肢弥漫分布多个粟粒大至绿豆大小的张力性水疱,水疱壁厚,尼氏征阴性,部分结痂.臀部及外踝部水疱略呈漩涡状排列(图1),腰腹部有线状色素沉着.口腔粘膜未见水疱.毛发、甲板未见异常.

  • 以红斑结节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腹副神经节瘤一例

    作者:李凌;苏明;徐如君;俞小虹

    患者女,49岁,因四肢红斑、结节伴发热8d于2000年8月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d突然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结节,自发痛和压痛明显,同时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无关节痛、腹痛和腰背痛.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既往无类似皮损发作史.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裸小鼠的初步研究

    作者:付玉环;郭德玉;周伟;刘志红;路秀珍;张森;刘寿全;董小平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人类肿瘤相关病毒,目前发现并证实HPV型别超过80余种[1],其中HPV16、18型与人类子宫颈癌及其他生殖道恶性肿瘤相关[2].HPV有明显的嗜皮肤粘膜性,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性传播.HPV存在明显种属易感性,在异种动物体内难以形成显性感染.由于缺乏易感动物模型,很难评估HPV疫苗效果,也制约药物对比等其他研究.我们将含有HPV16的尖锐湿疣(CA)组织直接接种于裸小鼠,结果在接种的裸小鼠颜面部出现丝状疣样、寻常疣样增生物,且在增生物中检出HPV16DNA.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毛发生长作用的研究

    作者:吕中法;伍津津;刘荣卿;钟白玉;郑敏

    毛囊是控制毛发周期性生长的皮肤附属器官,由上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真表皮间的相互作用在毛囊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具有多向生物学活性的多肽,它对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具有刺激生长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bFGF在毛囊器官培养模型中能显著刺激毛发生长,报道如下.

  • 阿维A与他扎罗汀治疗蛎壳状关节病型银屑病一例

    作者:楚瑞琦;刘平;耿松梅;王冬云;袁景奕;谭升顺

    患者女,27岁,因全身起红斑,上覆污灰黄色厚痂伴右踝疼痛6月余到我院就诊.6个月前右踝关节内侧出现红斑、水肿,伴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及针灸疗法,疗效不佳,并于输液或针刺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渐覆白色痂皮,并逐渐发展呈蛎壳状,皮损逐渐蔓延全身,左膝、右踝、双髋关节压痛明显,活动受限.患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 两性霉素B治愈念珠菌性败血症一例

    作者:巫毅;李晓天;王岩

    患者男,45岁,因持续性发热、寒战1个月入院.该患者半年前在外科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个月出现急性肠梗阻,又行粘连松解术,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g日2次,治疗10d,梗阻症状缓解,但出现腰部阵发性绞痛,诊断为右肾结石,收入泌尿科.

  • 甘草酸二铵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

    作者:庞晓文;杨雪琴;江丽;刘文松

    我们自2000年6月至2001年8月采用甘草酸二铵联合米诺环素治疗18例掌跖脓疱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藻酸双酯钠局部注射治疗睑黄疣20例

    作者:杨仕平

    藻酸双酯钠是我国近年来研制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梗塞症、高血粘度综合症和高脂血症的高效新药.具有很强的分散乳化性能,降血脂、降血粘度及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临床已被较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脂类疾病,取得较好疗效.1999年9月至2001年8月采用藻酸双酯钠局部注射治疗睑黄疣20例,疗效满意,现初步小结如下.

  • 维胺酯胶囊治疗脂溢性皮炎

    作者:储伟芳;黄懿

    我科于2001年3月到2002年2月应用维胺酯胶囊(商品名:三蕊,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治疗脂溢性皮炎,经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米诺地尔溶液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志新;王家璧;朱学骏;季素珍;王丽;王晋英

    我们于1999年4月至2000年5月间,应用2%米诺地尔溶液(商品名:达霏欣,由中国药科大学研制、山西安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斑秃16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他克莫司外用治疗皮肤病的进展

    作者:吴贤杰;郑敏

    他克莫司(tacrolimus,又名FK506)是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其效力比环孢素强10~100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抑制人体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也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系统性用药治疗皮肤病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巨大的全身不良作用限制了它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其外用制剂的产生,拓展了它在皮肤科应用的领域,在此作简单介绍.

  • 皮肤癣菌病的诊疗

    作者:刘维达;李岷

    (接上期第416页)甲真菌病定义: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引起的甲板和甲下组织感染称甲真菌病,而由皮肤癣菌引起者则称甲癣.

  •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

    作者:唐新平;曾抗

    我院与广州南方医院皮肤科于1998年5月至2001年9月选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并以四环素作对照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制备

    作者:曾抗;江彬彬;李国峰;张三泉;孙乐栋;颉玉胜

    鬼臼毒素是足叶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治疗尖锐湿疣广为推荐的外用药物,常用的是0.5%的鬼臼毒素酊剂.脂质体是近研究较多的新型控缓释药物载体,将鬼臼毒素制成脂质体制剂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鬼臼毒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对尖锐湿疣的抗复发治疗有更好的疗效[1],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在皮肤外用药物的脂质体制剂中效果好.

  • 16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基因延长人黑素细胞生命期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志强;高天文;马翠玲;刘荣卿

    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基因能有效地使人上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永生化,为探讨HPV16E6/E7对黑素细胞的影响,本研究用Lipofectamine转染法将HPV16E6/E7基因导入正常人黑素细胞,观察其对黑素细胞生命期的影响,并就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 皮肤病的辅助治疗

    作者:骆肖群

    皮肤病的辅助治疗是一种崭新的概念.由于化妆品含有活性成分,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它在不同情况下的功效,目前已成为皮肤病辅助治疗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妆品不同于抗生素等传统医学意义上的治疗性药物,对化妆品的价值评价是基于临床和生物测量学基础之上的.我们对于辅助性治疗的化妆品的要求是:可改善皮肤的外观,并经临床双盲试验和生物测量学证实其有效性.

中华皮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2
1990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