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중화신경외과질병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97
  • 国内刊号: 61-13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介导NA抑制螺旋神经元GABA电流作用受体的研究

    作者:查定军;乔莉;薛涛;王智明;林颖;邱建华

    目的 探讨何种肾上腺素(NA)受体亚型介导NA抑制耳蜗螺旋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诱发电流的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耳蜗螺旋神经元,利用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NA诱发耳蜗螺旋神经元GABA电流的影响.结果 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he)和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均不能模拟出NA的作用.而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Clo)能模拟出NA的作用.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哌唑嗪(Pra)和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心得安(Pro),对NA的抑制效应没有明显影响.而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能完全阻断NA对IGABA的抑制作用.结论 快嘴愣头愣脑这些结果 表明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介导NA对IGABA的抑制效应.

  • 脑膜瘤瘤周水肿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张煜辉;岳志健;王来兴;徐舒;周晓平;刘建民

    目的 从影像学和病理学角度研究影响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因素.方法 收集103例首发脑膜瘤的头颅磁共振、病理学资料、32例脑血管造影资料,根据磁共振资料计算获得脑膜瘤瘤周水肿指数.分别研究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肿瘤与脑组织间蛛网膜下腔间隙是否消失、脑皮层血管是否参与肿瘤供血对脑膜瘤瘤周水肿指数的影响.结果 瘤周水肿指数与肿瘤大小无关,与其它研究因素相关.相关因素中,脑组织间蛛网膜下腔间隙是否消失和脑皮层血管是否参与肿瘤供血这两个因素与瘤周水肿指数关系更密切.结论 肿瘤与脑组织间蛛网膜下腔间隙消失和脑皮层血管参与脑膜瘤供血是形成脑膜瘤瘤周水肿的重要因素.

  • 脊髓髓内畸胎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王晓刚;魏学忠;薛洪利;梁勇;许在华

    目的 探讨12例髓内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2例髓内畸胎瘤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颈及颈胸段脊髓内4例,胸髓内2例,圆锥部6例.结果 髓内畸胎瘤患者脊椎平片多见脊柱骨性畸形,MRI检查肿瘤多为混杂信号影,术中见肿瘤呈囊实性,与正常脊髓组织无明显分界,肿瘤全切困难,可次全切除,术后肌力障碍恢复良好.结论 脊柱平片及MR/对髓内畸胎瘤有定性及定位意义,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癫痫再次手术的探讨和启示

    作者:邢亚洲;雷町;张召;曾义军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手术后无缓解或缓解一段时间后症状再次加重的原因以及再次手术的预后,为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法 选择提供经验.方法 对1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其中11例初次手术后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再次手术主要采用皮层电极监测下癫痫灶切除,对于功能区采用软膜下热灼或多处软膜下横切的方法 .再次手术前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术中采用皮层脑电监测.术后口服抗癫痫药物至少1年.随访至少2年.结果 9例患者二次手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4例患者完全缓解.结论 再次手术前应结合脑电、影像学以及初次手术的病理结果 进行严格筛选,术中对癫痫灶进行彻底处理.

    关键词: 复发性癫痫 再手术
  • 海绵窦区颅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丰育功;周运波;王雅栋;孙虎

    目的 海绵窦区显微手术的不断开展,迫切需要海绵窦区颅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资料.方法 借助手术显微镜对4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的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海绵窦段分支及颅神经血液供应进行了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的近段主要由小脑幕动脉供血、外展神经近段主要由脑膜背侧动脉分支供血.三者的远段主要由海绵窦下动脉前支供血;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及远端分支主要由海绵窦下动脉供血.结论 海绵窦下动脉是供应所有入眶颅神经重要的供血动脉,在海绵窦区进行显微手术时,保护好各颅神经的血供是减少术后颅神经损伤、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后GFAP和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卢培刚;冯华;王宪荣;卢佳友;胡胜利;夏勇智;储卫华;宫国旗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55只,雌性,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高压氧预处理组、正常损伤组各25只(n=5),对照组5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模型,分别于伤后1d、5 d、7 d、10 d和14 d取材,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组织中GFAP和巢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显示除脊髓中央管周围可见到少量巢蛋白表达外,其它部位几乎不表达;GFAP在脊髓各个部位均有表达;正常脊髓损伤组:1 d损伤区域巢蛋白和GFAP表达增加;5 d表达显著增加;7 d达高峰;10~14 d逐渐下调,与对照组差异明显;高压氧预处理组:各时间段均与正常损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可诱导巢蛋白高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及损伤程度的评价

    作者:潘亚文;袁贤瑞;刘庆;段磊;张建生

    目的 对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的经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操作,在乙状窦后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每个手术步骤完成后,按Ammirat标准进行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及其扩大后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用Horgan法计算出显露面积,并根据损伤程度评分评价经乙状窦后及其扩大后的损伤程度.结果 经乙状窦后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后的显露程度评分均为3分,显露面积分别为(401.80±75.02)mm2、(609.42±122.17)mm2和(769.86±155.38)mm2,每一步扩大后显露面积均较前明显增加(P<0.001,P=0.003);经乙状窦后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后的损伤程度评分分别为3分、7分和10分.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肿瘤其显露范围广泛,损伤程度小,且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发展方向进行扩大显露,有利于大程度的保护面神经和耳蜗神经,同时全切肿瘤.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与神经分化

    作者:孙洪涛;刘晓智;张赛

    目的 原代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并就其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潜能予以研究,为脑创伤后神经组织再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原代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MSCs,取第4代UCMSCs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UCMSCs表面特异标志物表达;经神经诱导后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和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MAP-2)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 显示UCMSCs强表达CD29、CD44、CD105,极低表达CD31、CD34、CD45,检测结果 符合人UCMSCs特征.细胞免疫荧光结果 显示UCMSCs经诱导后GFAP阳性表达率为56.23%,NSE阳性表达率为22.15%,MAP-2阳性表达率为27.34%.结论 采用原代细胞贴壁培养法可成功分离培养人UCMSCs,在适当诱导条件下,UCMSCs可实现向神经细胞方向的成功分化,为脑创伤后神经组织修复、再生提供可能.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刚;李俊;秦尚振;龚杰;徐国政;潘力;马廉亭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及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夹闭瘘口,其中经全椎板切除入路9例,经半椎板切除入路4例.结果 瘘口位于上胸段2例,中胸段3例,下胸段6例,腰段2例.全部病例手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均未见异常瘘口及迂曲引流静脉.随访2~36个月,13例中症状基本消失、痊愈5例,症状改善、好转7例,无变化1例.结论 脊髓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定位瘘口位置,是诊断硬脊膜动静瘘的金标准.手术夹闭瘘口方法 简单,夹闭瘘口确切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

  • 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组织、血清蛋白质组分析

    作者:张相彤;谢春成;尚振德;战华

    目的 评价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脑组织、血清同时筛选损伤标记物的意义;对比出两种组织之间相同的差异蛋白质,以直接利用血清中的蛋白质来评估颅脑损伤.方法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比较创伤组和对照组皮层组织之间、血清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筛选出血清、脑组织之间相同的差异蛋白质.结果 每例患者脑组织、血清之间比较出13~39个相同差异蛋白质峰.创伤组脑组织、血清之间比较出8个相同差异蛋白质峰:m/z3178、m/z3412、m/z4201、m/z4692、m/z8605、m/z8676、m/z9387、m/z9607.结论 脑组织、血清同时筛选差异蛋白质,发挥出两种组织各自对比的优势,克服彼此的缺点,为直接利用血清中的差异性蛋白质评估颅脑损伤奠定了实验基础.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秦家振;李运军;罗永春;戴宜武;赵春平;魏群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开展.术后再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为凶险的并发症,且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现就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手术治疗的162例脑出血中的19例术后再出血进行临床分析.

    关键词: 脑出血 手术 再出血
  • 脑内窥镜下手术清除铸型脑室内出血

    作者:王海东;零达尚;马永会;谭国伟;王占祥

    脑室出血脑室铸型是脑出血的常见类型,既往多采取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或采用经侧脑室额角、三角区或枕角入路清除血肿.但我们发现穿刺引流患者死亡率高、病程长、疗效差,而外科开颅手术的致残率高,因此脑室出血尤其脑室铸型在临床治疗上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一类脑室出血.神经内窥镜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侵袭神经外科重要领域,我们尝试采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16名重犁脑室出血脑室铸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 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

    作者:陈为涛;卜博;王绪堂;李爱峰

    颅内生殖细胞瘤占颅内肿瘤的l%~2%[1],发生部位绝大多数在颅内松果体区和鞍区,发生在基底节区较少,Nagata报道[2]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约占颅内生殖细胞瘤的10%.我们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收治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3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杜浩;徐国政;马廉亭;杨铭;郭再玉

    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我科共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67例,63例行去骨瓣减压术,其中19例采用新的硬膜切开方法,无一例出现术中恶性脑膨出,现报告如下.

  • 3D-CTA在颅内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治民;陈晓红;边军;陈天立;潘亚文

    CT血管造影应用于颅内病变,不仅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且能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供更精确具体的解剖图像,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CT血管造影因其无创、简便等优势给传统的血管造影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薄层扫描以及在相同时段内扫描范围显著扩大并可进行动态旋转[1,2]等优点,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后期处理技术也显著提高.现报告我科以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an~ography,3D-CTA)对32例神经外科疾病进行诊断的资料,并通过与手术的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颅骨成形术78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志杰;闫金磊;李云翔;王福田

    对我院1996年元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78例颅骨缺损的患者行颅骨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评价

    作者:张国庆;商建军;韩战庆;马先贵

    奥拉西坦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羟基氨基丁酸环状衍生物,能促进学习记忆能力.本研究采随机对照的方法,以吡拉西坦对照药物,观察奥拉西坦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缺失的疗效,报道如下.

  • 颅脑外伤后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作者:陈建江;时国兵;胡曦;周翔;朱政鸣

    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达1.9%[1].是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CT及MRI等临床检测手段的不断普及,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检出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文利用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收治31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资料,根据年龄、性别、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颅脑损伤类型,有无脑疝发生等因素,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因素,同时探讨其发生机制.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梗死
  • 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基因和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作者:付朋;赵洪洋

    垂体腺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绝大部分垂体腺瘤属良性,但部分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向鞍区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破坏正常结构,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完全切除困难,且术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差,常需综合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关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对与侵袭性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分子研究作一综述.

  • 组蛋白乙酰化与癫痫相关基因转录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陈刚;邓艳春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发生机制至今不明.对痫性发作所引发的分子生物学变化的深人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癫痫的认识和理解.基因的表达调控,尤其是转录水平的调控,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组蛋白乙酰化是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形式之一,参与了癫痫发生.本文就近期相关文献作一系统回顾和总结.

  • 腰椎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作者:张凌;付洛安;白万祥;郭子运

    腰椎穿刺留置导管,是进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由于其安全、简单、经济,近年来在临床上不断应用、发展,使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就腰椎置管在神经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原理、方法、应用范围、禁忌症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 颈胸段硬脊膜内巨大结核性纤维肉芽肿1例

    作者:张文德;吴勤奋;郑玺;殷捷;李建刚;田琴

    患者张某、女性、40岁、汉族、农民.因双下肢感觉麻木、无力伴大小便障碍10月,于2005年12月25日入院.自诉于2005年2月起感觉双足麻木及发凉,随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下肢感觉麻木、发凉及无力、大小便障碍,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故于2005年12月25日入我院.既往无结核病史.

  • 垂体外鞍旁垂体腺瘤引起的库兴病2例报告

    作者:幸兵;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杨义;马文斌;李永宁

    垂体外鞍旁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e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腺瘤引起的库兴病临床上罕见,由于肿瘤位于垂体腺以外的部位,也称为异位库兴综合征(ectopic Cushing's syndrome,ECS).本文总结2例该病的诊治经验并复习文献,报道如下.

  • 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

    作者:韩杨云;徐宏;周增俊;罗小强;刘之一;曾义

    弄清胶质瘤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对深入研究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不同恶性程度的人胶质瘤细胞系CHG-5(WHO分级Ⅱ级)和SHG-44(WHO分级Ⅳ级)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胶质瘤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以期改善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VEGF表达的定量分析

    作者:刘科;唐文渊

    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已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认为TBI后VEGF的表达和上调与脑组织的自身保护有关.本研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对脑伤后动态VEGF表达进行荧光定量分析,以获得更为准确的VEGF表达时像,为应用VEGF治疗脑外伤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 重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

    作者:章翔;干小强

    近年来,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来说,仍具有挑战性[1,2].有关IPA的治疗策略,除部分对溴隐停等药物敏感的泌乳素瘤之外,几乎均是采用手术切除和/或术后行放射外科治疗.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

    作者:郭韬;郭非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早有报道,具有定位精确,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疗效好、安全、无创等优点.近年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的发展,国内外报道SR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病例明显增多.现结合文献,就SR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在治疗机制、癫痫灶定位、靶区设定、照射剂量等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 垂体腺瘤经鼻蝶手术与伽玛刀治疗后激素变化比较

    作者:刘海涛;陈群;许建新

    目的 探讨经鼻蝶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后对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20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经鼻蝶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组,分别采取手术和伽玛刀治疗,抽血检查并记录术前和治疗后每3月激素水平.根据分泌激素类型、肿瘤大径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分组统计,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 [1]按分泌激素不同分类,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组和经鼻蝶手术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不同时段分组,12个月以内手术组疗效高于伽玛刀治疗组.12~24月内手术与伽玛刀治疗效果相当.超过24个月以后伽玛刀组疗效高于经鼻蝶手术组.[3]按肿瘤大径分组,对于肿瘤直径<1 cm者,手术与伽玛刀疗效无差别.对于肿瘤直径在1~3 cm之间者,伽玛刀组疗效高于经鼻蝶手术组.当肿瘤直径>3 cm时,经鼻蝶手术组与伽玛刀治疗组间疗效无分别.结论 [1]对于分泌不同激素的垂体瘤,经鼻蝶手术和伽玛刀疗效相当.[2]治疗12个月内,手术疗效明显高于伽玛刀,超过24个月后伽玛刀疗效高于手术,12~24个月之间两种治疗措施间疗效无明显差别.[3]肿瘤直径<1cm者,两种疗效俱佳且无差别,当>3 cm时,两组间疗效无差异,疗效均不理想.

  • 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的切口选择及其解剖学依据

    作者:王守森;张进朝;魏梁锋;荆俊杰;郑兆聪;郑和平;张发惠;王如密

    目的 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切口的合理性.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个防腐头颅标本,观察鼻中隔及其动脉血供;分析135例手术,比较不同切口的手术野和术后鼻出血问题,关注其解剖学基础.结果 在手术径路上,鼻中隔骨与软骨结合部距前鼻孔大约3 cm.鼻后中隔动脉的主干、上下分支起始部及上支越过骨与软骨结合部的平均外径分别为1.7 mm、1.1 mm、1.2 mm、0.7 mm;上支沿蝶窦口的下外侧向内侧走行,与窦口平均相距8.2 mm.发生术后鼻腔出血10例,其中超过800 ml 2例,均为鼻中隔后部切口,再次手术治愈.经扩大蝶窦口入路及鼻中隔后部切口入路手术野小而倾斜,也容易损伤鼻后中隔动脉;中后部切口入路稍宽敞,但寻找粘骨膜间隙费时;中部切口入路宽敞,解剖层面清晰,切口处血管也较细小.结论 鼻中隔中部切口可能为合理,可以推崇.

  • 106例累及鞍底硬膜的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治疗及长期随访

    作者:李俊;舒凯;王胜;徐同江;徐钰;张所军;雷霆

    目的 分析106例累及鞍底硬膜的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治疗,探讨侵袭性垂体瘤的综合治疗.方法 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106例累及鞍底硬膜的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患者,并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结果 侵袭性垂体腺瘤MRI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肿瘤全切87例(82.2%),复发6例(6.7%),化疗9例,放疗8例,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明显恢复的68例(64.2%),不明显的20例(18.9%),加重的18例(17.0%).结论 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关键,术后内分泌治疗和随访十分重要,必要时辅以放疗.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鞍底硬膜
  • 白藜芦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PRL合成的拮抗作用

    作者:胡志强;王超;初明;张尧;朱广通;关峰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雌激素诱发的垂体腺瘤细胞系(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PRL)合成的拮抗作用.方法 在无血清无酚红的条件下,将雌二醇(E2)单独或与白藜芦醇联合作用于培养的GH3细胞,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生长,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GH3细胞增殖和PRL的表达情况.结果 白藜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PRL合成均有拮抗作用,其中对PRL合成的拮抗作用较强.结论 白藜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PRL合成均有拮抗作用,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研究

    作者:张晨冉;孙青芳;卞留贯;赵卫国;沈建康;李小英;宁光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血管生成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即用型免疫试剂盒检测23例垂体腺瘤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比较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同时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F-1α和VEGF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P<0.05).结论 HIF-1α和VEGF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刺激垂体腺瘤生长和侵袭,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血清GH水平与GH腺瘤侵袭性和复发的关系

    作者:郑川玉;丁学华;吴玉萃;袁坚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GH腺瘤侵袭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119例GH腺瘤患者手术前后测量血清GH水平,并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前平均GH水平为(69.0±24.8)μg/L,>50μg/L的患者侵袭性腺瘤发生率(69.2%)明显高于≤20μg/L和20~50μg/L的患者(24.1%和31.4%,P<0.05).术后早期GH≤5μg/L患者的复发率(2.8%)明显低于>5μg/L患者(50%,P<0.001).结论 术前血清GH水平与GH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50μg/L的患者侵袭性腺瘤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GH<5μg/L可作为GH腺瘤长期缓解的预测指标之一.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