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중화신경외과질병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97
  • 国内刊号: 61-13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脑膜瘤中EGFR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家刚;刘艳辉;刘雪松;蔡进;宋伟正;黄奕;毛庆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类似物(PTEN)表达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脑膜瘤标本的EGFR和PTEN表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在90%(54/60)的脑膜瘤中EGFR过表达,非典型脑膜瘤及间变性脑膜瘤中EGFR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典型脑膜瘤(P<0.05);PTEN在各病理级别脑膜瘤中的阳性率为100%,而且各病理级别脑膜瘤中PTEN的染色强度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EGFR的表达强度与脑膜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抑癌基因PTEN在脑膜瘤中未见缺失,可能与脑膜瘤的发生、发展无关.

  • 锌指蛋白A20 RNAi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作者:郭庆东;张伟;王春梅;李兵;曹卫东;李侠;章翔

    目的 我们前期的实验结果显示A20 mRNA和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细胞系(U251、U87、BT325)中高表达,本研究拟构建A20 RNAi载体,并检测其对U251细胞A20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三种针对人A20基因的真核干涉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将其分别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以RT-PCR、蛋白印迹法检测各干涉载体对U251细胞中A20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三种针对A20基因的RNAi载体,经RT-PCR、蛋白印迹检测筛选出对A20基因干涉效果佳的载体,命名为pSilencer3.1-A20R1.结论 成功构建A20基因干涉载体,为进一步探讨A20与脑胶质瘤恶性增殖、血管形成以及抗凋亡的关系奠定实验基础.

    关键词: A20 脑胶质瘤 RNA干涉
  • 颈动脉体瘤的MRA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马中;边杰芳;袁时芳;李晓军;王廷;常英娟;贺洪德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外科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确诊的CB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RA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结果 MRA清楚显示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实质性肿块及其与周围动脉的关系,24例CBT均为Shamblin Ⅰ型和Ⅱ型;CBT单纯剥离18例,CBT联合颈外动脉切除3例,CBT联合颈内动脉切除颈外动脉转流2例,CBT联合颈内动脉切除自体静脉移植1例.全部患者术后无偏瘫及严重颅神经并发症.经1~8年随访,24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MRA是临床诊断CBT的重要手段,可疑CBT患者术前应常规行MRA检查.外科手术是治疗CBT的有效方法,大限度地保留或重建颈内动脉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 显微手术治疗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胆脂瘤

    作者:郑鲁;郑瑛;刘妍;陈援朝;吕福林;楚燕飞;方丹东;常书锋;刘华;李雅斌;张宗昆;刘志兴

    目的 总结72例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与技巧,并提出胆脂瘤切除分级标准.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与大小、手术入路与技巧、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三叉神经痛均消失.全切除38例,次全切除25例,大部切除5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9例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术后并发症以暂时性颅神经功能障碍多见,无菌性脑膜炎7例,治疗后痊愈;外展神经损伤1例未恢复;复发5例.结论 胆脂瘤导致的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多不很典型,术前确诊率较低.常用的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和颞枕枕下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入路.胆脂瘤切除程度可分为全切除、次全切除、大部切除和部分切除4级.肿瘤切除后三叉神经痛即停止,无需特殊处理.

  • VEGF、uP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庆原;张剑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血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uP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VEGF和uP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VEGF和uPA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正相关.其中uP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强度高于VEGF.结论 VEGF和uPA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相关.

  • 中枢神经细胞瘤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魏梁锋;王如密;刘峥;王守森;赵琳;郑兆聪

    目的 探讨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诊疗水平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位于侧脑室前部或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与侧脑室壁或透明隔相连.肿瘤边缘及内部可见多发囊泡,常见钙化,MRI检查T1WI、T2WI相均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神经突触素阳性.显微外科手术治疗5例,其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4例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是术前诊断的重要参考.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佳的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作者: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熊剑;宋守智;唐超

    目的 总结岩斜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 岩斜区肿瘤18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6例脑膜瘤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脑膜瘤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4例脑膜瘤、1例听神经瘤和1例胆脂瘤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2例脊索瘤和1例转移瘤经口鼻蝶入路切除.结果 12例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有效方法.

  •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建生;李强;丁永忠;任军;李兰庆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谷氨酸诱导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传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培养液即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第8 d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神经元存活率,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谷氨酸(0.8 mmol/L)可诱导细胞凋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较谷氨酸损伤组细胞成活率明显升高(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而电镜检测发现对照组无明显的凋亡细胞,谷氨酸组有典型凋亡神经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谷氨酸神经元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 14-3-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曹卫东;章翔;张剑宁;杨志军;刘卫平;李兵;王彦刚;宋蕾;王西玲

    目的 探讨14-3-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67例确诊并有随访的人脑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中14-3-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14-3-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14-3-3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而在少数的胶质细胞中仅见其弱表达.绝大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可见14-3-3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Ⅱ级76.5%(13/17),Ⅲ级76.2%(16/21),Ⅳ级79.3%(23/29).不同恶性级别的星形细胞肿瘤中,14-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14-3-3蛋白表达的强度和范围有随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5).52例14-3-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15例14-3-3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结论 14-3-3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上调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14-3-3蛋白有望成为星形细胞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Cyclin D1/D2/D3在大鼠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姬西团;章翔;费舟;张剑宁;刘卫平;蒋晓帆;宋少军;宋蕾;赵明

    目的 探讨cyclin D1/D2/D3在大鼠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细胞数为3×105个)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接种于Wistar大鼠左侧尾状核区,解剖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GFAP、cyclin D1/D2/D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cyclinD1/D2/D3均呈阳性表达.cyclin D1/D3主要在细胞胞核表达,cyclin D2主要在胞浆表达,部分在胞核表达,不同存活期荷瘤鼠瘤组织中cyclin D1/D2/D3表达量不同.结论 cyclinD1/D2/D3过分表达参与调节大鼠脑胶质瘤增殖.荷瘤鼠生存期与cyclin D家族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 去甲基药、化疗药及TRAIL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继红;佟海侠;陆春伟;李爱敏;张锦华

    目的 探讨去甲基药5-氮杂胞苷、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化疗药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SY5Y)凋亡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氮杂胞苷作用前后SY5Y细胞caspase-8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Y)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5-氮杂胞苷+TRAIL、5-氮杂胞苷+caspase-8抑制剂zIETDFMK+TRAIL及5-氮杂胞苷+化疗药+TRAIL对SY5Y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SY5Y细胞不表达caspase-8,5-氮杂胞苷作用1、3、5、7 d的SY5Y细胞caspase-8表达逐渐增加.SY5Y细胞对TRAIL不敏感,经5-氮杂胞苷诱导表达caspase-8的SY5Y细胞对TRAIL敏感;化疗药可增强SY5Y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结论 5-氮杂胞苷可通过上调SY5Y细胞caspase-8表达而逆转SY5Y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耐受,化疗药可进一步增强TRAIL对SY5Y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 机械通气在亚低温治疗高原地区重型颅脑疾患中的应用

    作者:张强;线春明;马海峰

    自2000年4月至2006年2月,我们将机械通气应用于42例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的亚低温治疗中,现总结经验如下:

  • 颅骨骨瘤切除后一期钛网修补颅骨缺损(附23例报告)

    作者:张定平;谭绪云;唐子美;袁岱军;郭和强

    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对23例颅骨骨瘤患者行颅骨骨瘤切除后一期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骨骨瘤 钛网修补
  • 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椎管髓外肿瘤显微切除术

    作者:刘洪泉;殷尚炯;王洪生;孙印臣;王立忠;孙晓峰;于学洁

    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椎管髓外肿瘤67例,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67例,男31例,女36例,平均年龄43.1岁.病程3 w~72个月,分布于颈段19例,胸段36例,腰段12例,其中哑铃型肿瘤1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38例,脊膜瘤23例,蛛网膜囊肿4例,髓母细胞瘤椎管内转移2例.

  • 1H磁共振波谱在脑胶质瘤伽玛刀术后的应用

    作者:万衡;袁树斌;雷町

    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组织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治疗该类肿瘤的主要方法,而γ-刀治疗是胶质瘤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是一项新近发现的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脑肿瘤疗效的评价.

  • 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早期救治

    作者:谭绪云;张定平;袁岱军;郭和强;彭绪昆;侯冬梅

    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往往病情危重,发展快,病残(死)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治的31例侧裂区脑挫裂伤病例,并将其伤后临床表现及早期处理总结如下:

  • 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邢鹏辉;张学新;卞留贯

    颅咽管瘤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颅内先天性肿瘤的60%.颅咽管瘤位置深在,手术切除易损伤视神经、垂体以及下丘脑等重要结构,造成严重后果.尿崩症是颅咽管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2000年至2005年间我们手术切除的34例颅咽管瘤病例的资料,旨在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症预防和治疗的经验.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蒋建刚;胡国汉

    随着医疗条件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不断改善,但若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则显著影响患者预后.五年来,本科室在救治重型颅脑外伤的各类手术中共处理急性脑膨出5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 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

    作者:徐颖峰;佟岩

    脑出血的发病率和致残(死)率很高,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出血临床救治主要包括内科保守和外科手术两种方法,但均有尚需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关键词: 脑出血 动物模型
  • 周围神经组织工程进展

    作者:何宇;杨述华

    周围神经损伤以后的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自体神经移植的方法进行修复.但自体神经移植会造成供体功能丧失,且修复长度受限,大小难以匹配,可能形成神经瘤等,这些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 手术治疗脑灰质移位继发难治性癫痫1例

    作者:郝继恒;雷町;毛伯镛;李三中

    灰质移位是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一种,多以癫痫为首发症状,部分伴有较少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目前国内手术治疗该病的报道较少,我科手术治疗脑灰质移位继发难治性癫痫1例,术后癫痫完全缓解,报告如下.

  • 左额叶星形细胞瘤术后高剂量放疗并化疗的临床病理研究1例报告

    作者:李方明;田增民;孟宇宏;聂青;于新;张昭臣;张军;朱奇

    为提高脑肿瘤放疗疗效,国外正在开展放射剂量递增试验[1].我们对一例左脑额叶肿瘤自愿患者高剂量放疗并化疗.随访4年,未见肿瘤复发,脑损伤轻微.希望为脑恶性肿瘤放化疗提供参考.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垂体增生:附7例报告

    作者:孟喜军;李文涛;刘守勋;夏明;淡泳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所致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分泌减少而引发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由于TH分泌减少,可反馈性地引起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分泌增加和垂体TSH细胞增生,临床上易误诊为垂体瘤.

  • 交通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管的选择探讨

    作者:俞苏寰;郭国炳;李志强;江普查;袁先厚

    交通性脑积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也以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为主.由于V-Ps的再手术率高达28%~58%[1],分流管选择一直是引起广泛争论的话题.现对我院1999年2月至2004年12月间,27例V-Ps中分流管的选择作一探讨.

  •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

    作者:刘伟国;曹飞

    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程度具有显著关系,如果狭窄的颈动脉存在形态不稳定的斑块及溃疡型斑块,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明显增高[1].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术后几年内发生卒中的危险.

  • 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对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时忠华;蔡学见;王玉海;陈铮立

    目的 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4年1月期间因颅内动脉瘤而住院手术的病例,探讨术后并发症对颅内动脉瘤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Logist回归模型对46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病时的神经系统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手术治疗486枚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患者446例,多发动脉瘤患者19例(40枚动脉瘤).患者发病时的血糖水平及各种并发症与患者预后有关,而年龄、性别、术前Fisher分级、术前GCS、术后是否静脉使用抗痉挛药物、动脉瘤破裂次数、手术时机、以及术中阻断供血动脉时间等因素与预后无关.本组病死率8.11%,预后良好率74.99%.结论 通过对血糖水平、术后并发症等动脉瘤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可预测动脉瘤患者预后,并有效指导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 鞘内应用罂粟碱治疗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

    作者:冯东侠;徐卫东;周新民;高恒;周良辅

    目的 回顾性分析鞘内应用罂粟碱治疗破裂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于临床常规处理无效、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经颅多谱勒(TCD)检查证实存在严重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在腰穿释放30 ml血性脑脊液后,缓慢注入0.3%(60 mg/20 ml)罂粟碱溶液20ml.每次注药后行TCD动态检查以明确治疗效果.结果 经鞘内灌注罂粟碱治疗,血管痉挛缓解率达90%(40/4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达84.4%(38/45).用药后发生一过性低血压者3例,短暂性偏瘫1例.全部患者得到随访,存在与血管痉挛相关的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者占6.7%(3/45).结论 鞘内应用罂粟碱对大部分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罂粟碱 血管痉挛
  • 人脑Willis动脉环后循环变异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徐涛;薛绛宇;陈炯;比诺德;崔宇辉;高文伟;王韧;曹合利

    目的 了解人脑Willis动脉环后循环的变异特点,为血管和颅底外科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46例经福尔马林处理的人脑完整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测算,并作摄影.结果 46例(92侧)中,两侧后交通动脉(PCoA)管径不等超过60%,长度相差2 mm以上者约占50%;PCoA与大脑后动脉(PCA)的解剖关系中,约50%发育正常;基底动脉(BA)与两侧PCA组成的分叉角为45°~150°,平均105°,PCA交通前段内穿支出现率98%.结论 人脑Willis动脉环后循环中,约50%以上存在血管的管径、长度和解剖变异.

  • 白藜芦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MP-9蛋白的影响

    作者:高大宽;章翔;蒋晓帆;章薇;彭雅斌;王西玲;宋蕾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预治疗对小鼠暂时性脑缺血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插线法制作小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白藜芦醇溶于20%环糊精/0.9%NaCL,50 mg/kg强饲,1/d,于第7 d行MCAO.MCAO 2 h再灌注22 h取完整端脑,切成2 mm冠状厚片,2%红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灶的大小.分别于MCAO 2 h再灌注4 h、10 h及22 h取患侧或对照侧端脑,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方法研究MMP-9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白藜芦醇预治疗组MCAO 2 h再灌注22 h时的梗死灶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结果证明,白藜芦醇预治疗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诱导的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水平.结论 白藜芦醇预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得益于其抑制了MMP-9蛋白的高表达及活性增高.

  • 动脉内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研究

    作者:吴浩;吉训明;赵喜庆;郭秒;凌锋

    目的 探讨血管内低温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A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组:20℃冷盐水灌注组;C组:10℃冷盐水灌注组.各组分别检测脑梗塞体积、各项生理指标、脑组织水含量、脑温和肛温;计算48 h存活率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 灌注20℃冷盐水可迅速将梗塞区皮质温度由(36.3±0.9)℃降至(34.4±0.8)℃,纹状体温度由(37.0±0.8)℃降至(35.1±0.8)℃,低温可持续1 h以上;灌注10℃冷盐水可将梗塞区皮质温度由(36.1±0.2)℃降至(31.7±1.9)℃,纹状体温度由(36.6±0.4)℃降至(32.3±1.8)℃,低温可持续4 h以上.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有明显好转,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小,48 h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局部低温灌注治疗可靠、有效,能明显缩小缺血后梗死体积,提高大鼠存活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动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脑梗塞的对比研究

    作者:温天明;饶萍;张洪良;贾映海;刘健;周莉;蔡德成;唐宇红;郭文莉

    目的 探索早期脑梗塞的有效疗法.方法 选择发病6 h内脑梗塞患者93例,随机分为动脉组(32例)和静脉组(61例).除一般治疗外,静脉组予以尿激酶25万U/d静脉滴注,连续7 d.动脉组经股动脉穿刺,将多孔微导管插入血栓,按1万U/min注入尿激酶,每使用25万U即测凝血指标并行血管造影,血管开通后,再注入25万U以溶解迁徙性血栓.结果 两组3个月后疗效显示,动脉组有效率为87.5%,优于静脉组的60.65%(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动脉组亦优于静脉组(P<0.05).结论 采用动脉溶栓治疗早期脑梗塞的疗效优于静脉溶栓.

    关键词: 脑梗塞 溶栓
  •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曲友直;赵振伟;高国栋;邓剑平;陈玲

    目的 总结使用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与电解可脱弹簧圈结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探讨两种方法的适应症、存在问题、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2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中,19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置入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结果 以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10例完全闭塞,8例闭塞90%以上,1例闭塞90%以下.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3例完全闭塞,3例闭塞90%以上.结论 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瘤颈重塑与电解可脱弹簧圈结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宽颈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进行栓塞.

  • 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师蔚;缪星宇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神经内镜的开发研制,神经内镜技术已被众多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神经内镜技术开展的较早,每年都有很多关于神经内镜技术的培训班和学术交流;而我国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起步虽相对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国内已有数百家医院购置了神经内镜的仪器设备,并在神经外科临床不同的方面开展了此项工作,而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