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호흡여위중감호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1.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6205
  • 国内刊号: 51-163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2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刘春涛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核因子-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内的表达及泼尼松对其的影响

    作者:关键;郑碧霞;程德云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在COPD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PD组和激素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单纯熏香烟法建立COPD模型,激素组于熏香烟前予泼尼松隔日灌胃.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并对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和肺泡腔面积与总面积比(PAA).对大鼠肺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3组大鼠肺组织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COPD组MLI和PAA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泼尼松干预后下降(与COPD组比较,P<0.01或0.05),而COPD组MAN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1.64±0.12)×108/L比(5.76±0.29)×108/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099±0.065)×108/L比(1.26±0.25)×108/L]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泼尼松干预后上述指标均下降(P<0.01).COPD组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为(29.02±1.25)%,与正常组[(12.17±1.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素组为(19.23±1.18)%,与COPD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F-κB与COPD的气道炎症密切相关,泼尼松治疗可以通过调节NF-κB的表达,抑制粒细胞趋化和脱颗粒,增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抑制活性,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其对气道的损害,延缓COPD的进展.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肺癌患者中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皮佳俐;徐平;宋卫东;刘媛媛

    目的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放射法(IRMA)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4例健康人外周血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GFBP-3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FBP-3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Ⅲ~TNMⅣ的肺癌患者血清中,IGFBP-3的下降比无转移者及TNM Ⅰ~TNMⅡ期者显著(P<0.05).肺癌组血清中IGFBP-3浓度分别与BALF中IGFBP-3浓度呈正相关(r=0.415,r=0.355,P均<0.01).结论 检测患者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GFBP-3的表达水平对肺癌的诊断、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 高频振荡通气在成人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夏金根;詹庆元;孙兵

    高频通气(HFV)是一种高通气频率和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其通气频率至少为机体正常呼吸频率的4倍,而潮气量近于或小于解剖死腔.其主要类型包括: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和高频振荡通气等.其中,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目前公认的先进高频通气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 肺泡上皮细胞与急性肺损伤水肿液清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维;王导新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是指非心源性的各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

  • 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

    作者:张静;席修明

    在过去二十年间,麻醉技术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使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术后并发症仍是主要问题.

  • 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刘树人;罗显荣;骆丽敏;余宙耀;李灼亮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53例肝移植受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和相对危险度,肺部感染发生的时间、相关因素、临床表现、致病菌种类和分布、细菌耐药性.结果 53例肝移植受者,33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62.3%,死亡6例,死亡率18.2%,肺部感染死亡相对危险度是非肺部感染的1倍.感染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常见于术后第1周.移植前后有多种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有关或提示肺部感染.痰液、咽拭子和气道吸引液中致病菌多,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常见.G-菌大部分对氨基糖苷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碳青霉烯类敏感,G+菌仅对糖肽类敏感,均对喹诺酮类、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率、死亡率高,时间早,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致病菌种类多,分布广,对常用抗生素耐药.

  • 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16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延斌;黄建安;凌春华;雷伟;陶岳多;何广胜

    目的 探讨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的病原谱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患者的基础疾病、外周血粒细胞计数、血培养时的体温、治疗及转归.结果 160例患者中,8例发生2次败血症,3例为复数菌败血症,共检出病原体17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7株(21.6%)、革兰阳性杆菌6株(3.5%)、革兰阴性杆菌113株(66.1%)、真菌15株(8.8%).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为主,分别为17株和14株;革兰阳性杆菌以棒状杆菌属为主,有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分别为60株、20株和15株.17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2株,均对甲氧西林敏感(MSSA);11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7株、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和产酸克雷白杆菌1株.真菌败血症均由念珠菌属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4株、非白色念珠菌11株.中性粒细胞减少者120例(75%),其中103例为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患者.70%的败血症患者出现高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广谱抗生素治疗,58.8%的患者同时采取了抗真菌治疗.死亡20例,19例因病情恶化而放弃治疗,治愈好转率为75.6%.结论 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中,细菌感染是首要病因,真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粒缺是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高热是其重要体征.

  • 北京地区6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及基因同源性分析

    作者:邓笑伟;刘长庭;郑静晨;梁立武;李艳;梁惠;王海燕

    目的 对北京地区6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5年1月~2006年2月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分子同源性检测,了解其耐药趋势与传播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分型,明确是否为同一菌株的克隆.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敏感性超过50%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多西环素、加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经PFGE指纹图谱分析显示7~18条大小不等的DNA片断,同源性在85%以上的有4对发生在同一医院ICU病房,其中解放军第一附属医院有3株菌属于同一克隆,来自不同医院的2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为80.6%、79.6%同源,其余菌株则显示了较低的同源性或无同源性.结论 北京地区6家医院ICU病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由72种不同克隆构成,表现为基因多态性.该菌对常用抗生素呈多重耐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存在院内感染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优势克隆.PFGE是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的有效手段.

  • 铜绿假单胞菌慢性肺部感染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杨青梅;张苹;沈策

    目的 建立大鼠铜绿假单胞菌(PA)慢性肺部感染模型.方法 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与对照组.将铜绿假单胞菌包被的硅胶管(3Fr,直径1.0 mm,长3.0 mm)置入感染组大鼠的一侧主支气管处;对照组置入生理盐水浸泡的无菌硅胶管.接种后28 d处死大鼠,分离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结果 硅胶管置入后28 d,感染组肺组织培养出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匀浆菌落计数超过103cfu/g;大体病理表现为纤维增生、肉芽肿形成,镜下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未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病理上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包被的硅胶管置入大鼠一侧主支气管,可成功建立慢性肺部感染模型.该方法造价低廉、可操作性较强,易于推广,为PA肺部感染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愉生;谢宝松;林明;许能銮;林章树;李瑞慧;李鸿茹;林立芳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25例CAP患者治疗前后情况及1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的水平.结果 CAP组患者治疗前sICAM-1和sVCAM-1分别为(2.658 4±0.259 7)ng/mL、(2.680 9±0.255 4)ng/mL,对照组sICAM-1和sVCAM-1分别为(2.472 8±0.077 6)ng/mL、(2.426 3±0.307 2)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AP组患者治疗后sICAM-1和sVCAM-1分别为(2.518 3±0.205 2)ng/mL、(2.523 0±0.279 4)ng/m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ICAM-1水平表达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02,P<0.001);sVCAM-1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036,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sICAM-1和sVCAM-1水平随肺炎治疗显效后下降,动态检测血清sICAM-1及sVCAM-1水平有助于判断肺炎病情的转归.

  • 29例肾移植受者肺炎临床特点研究分析

    作者:彭振丽;卢冰冰;高占成;曲星珂;曹照龙;董霄松;王晓峰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肺炎的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历资料完整的29例肾移植受者肺炎病例.结果 肺炎29例,其中,院内获得性肺炎1例(3.4%,1/29),社区获得性肺炎28例(96.6%,28/29).巨细胞病毒肺炎19例,细菌性肺炎10例,真菌性肺炎3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病原体不明肺炎5例.24例查明病原体的肺炎受者中,9例(37.5%,9/24)为多重病原体感染.29例受者中,重症肺炎27例(93.1%,27/2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51.7%,15/29).住院治疗的24例患者中,死亡4例(16.7%),治愈20例(83.3%).肾移植术后第2~6个月,尤其在第2~3个月,是肺炎发生的危险时期.结论 肾移植受者肺炎以多重感染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主,巨细胞病毒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是主要类型和死亡原因,真菌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病死率高.适当的诊治策略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 对于慢性咳嗽诊断治疗的几点考虑

    作者:何权瀛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诉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慢性咳嗽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欧美国家对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先后制订了相关的诊治指南.

  • 肺炎短程治疗

    作者:姜红妮;瞿介明

    细菌耐药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而滥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核心包括以下三点: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有效、经济、毒副作用小和使用方便);②采取合适的给药方法(给药剂量、间期和途径);③采取合适的疗程.

  • 降阶梯治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地位

    作者:印洁;施毅

    抗生素的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是近年来提出的用于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一个策略,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能够有效地提高重症感染治疗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是感染治疗策略的一大进展.本文就这一策略的概念演变和应用时机作一介绍.

  • 呼吸道感染的序贯治疗

    作者:刘劲;陈佰义

    呼吸道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细菌性肺炎是呼吸道感染中的主要代表性疾病,重要的治疗措施是抗菌治疗,用药选择及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的成败.

  • 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肺炎的抗感染治疗

    作者:曹彬

    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容易产生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院内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定义相对简单,只要对一种有代表性的抗生素产生耐药就可以了.

  • 单肺患者机械通气方式的研究

    作者:周营营;刘莉;胡莉娟;侯静静;朱蕾

    临床上常见的"单肺"情况有肺结核所致毁损肺、一侧肺不张和一侧肺手术切除,由于显著的气道-肺容量变化和呼吸力学改变,其通气特点应与常规通气有明显不同.现将3例单肺患者报告如下.

  • 咪唑安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紧急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楷容;甘蓉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并可引起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重者危及生命.

  • 过氧化氢对A549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冬梅;丁宇;应斌武;蒋飞;徐丹;美朗曲措;范红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对A549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用过氧化氢建立体外A549细胞损伤模型,MTT法检测过氧化氢对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过氧化氢作用不同时间后A549细胞TGF-β1和Smad 3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过氧化氢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浓度为1.0 mmol/L时,其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46.34%;A549细胞在过氧化氢(1.0 mmol/L)的刺激下,TGF-β1和Smad3磷酸化的表达量逐渐升高,24 h时达到高峰,48 h下降.结论 氧化损伤早期,A549细胞表达TGF-β1和Smad3磷酸化增加,这可能与肺损伤后依赖Smad3的组织修复有关.

  • 吸入前列腺素E1对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Th1/Th2的影响

    作者:付明生;肖晓辉;万毅新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前列腺素E1(PGE1)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Th1/Th2的影响.方法 尾静脉注射LPS复制大鼠ALI模型,PGE1雾化入宽大玻璃瓶内让大鼠自由吸入,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及IFN-γ/IL-4比值.结果 LPS组外周血及BALF中IFN-γ/IL-4比值较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显著升高(P<0.01),PGE1组外周血IFN-γ/IL-4(Th1/Th2)比值在6、12及24 h时间点显著低于LPS组(P<0.01),而BALF中各时间点IFN-γ/IL-4(Th1/Th2)比值显著低于LPS组(P<0.01).结论 雾化吸入PGE1可使LPS所致大鼠ALI失衡的Th1/Th2趋于平衡,减轻LPS所致大鼠ALI.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4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