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缩宫素应用时机对剖宫产术中羊水栓塞的预防作用

    作者:颜伟兰

    目的:探究缩宫素应用时机选择对剖宫产术中羊水栓塞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接受剖宫产的女性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胎盘取出前注射缩宫素,观察组患者在胎盘取出后注射缩宫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羊水栓塞的产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1例呼吸困难,1例恶心呕吐,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2例呼吸困难,3例恶心呕吐,1例休克,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在胎盘取出后注射缩宫素的时机,能够明显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的时机对预防羊水栓塞发生的疗效探讨

    作者:苏彦梓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的时机对预防羊水栓塞发生的效果.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剖宫产孕妇68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其中常规组(n=34)在胎儿娩出后立刻予以缩宫素注射,研究组(n=34)则在取出胎盘、清理瘀血后,且宫腔内出现羊水后予以缩宫素注射.统计分析两组异常症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异常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5.88% VS 20.5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在取出胎盘、清理瘀血且宫腔内出现羊水之后,在予以缩宫素,有助于预防羊水栓塞,确保剖宫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 试论清热解毒法

    作者:李刘坤

    清热解毒法是温病重要治法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其概念、常用药物、适用病证、应用时机等认识不一,致使温病临床上有盲目滥用而遗祸者,有当用不用而误人者,严重影响其效用的发挥,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曾莉

    阐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的理论基础、俯卧位通气的优越性和改善效果, ARDS患者氧合状况的机制。分析了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适应证、应用时机、禁忌证、并发症及治疗时间,提出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实施方法和护理,以期为临床俯卧位通气治疗提供参考。

  • 机械通气的不断进步与危重病治疗面临的挑战

    作者:邱海波;刘又宁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机械通气逐渐成为呼吸衰竭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普遍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机械通气技术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机械通气的应用时机、实现通气方式、通气模式以及与患者的协同性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临床医生、特别是从事危重病学的医生,应对机械通气予以足够的重视,使危重患者从机械通气中更多地获益.

  • 正确掌握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时机

    作者:吴学思

    随着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这种曾禁用于心衰患者的药物,在慢性心衰中的治疗地位逐渐被认可,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其卓越的疗效.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比,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有效改善心脏重构,还能显著减少猝死.依据心衰大型研究的结果,ACEI与安慰剂相比使死亡率降低25%~26%,而β受体阻滞剂在已经应用了利尿剂和ACEI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使死亡率降低34%~35%.且能显著降低猝死率41%~44%.可见,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可能更强于ACEI,尤其在降低心性猝死方面.

  • 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应用方法探讨

    作者:李桂华;庄树良

    我院自2004年4月~2007年4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0例,经急诊抢救绝大部分脱离危险,少部分因阿托品应用时机不当而致死.本人仅就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之前或之后应用阿托品所致的不同效果加以探讨.

  • 小儿大面积烧伤应用悬浮床时机探讨

    作者:尚若愚;林国安;尚新志;肖荣;闫甜甜;胡东升;林之琛

    目的 探讨应用悬浮床治疗小儿大面积烧伤的合理时机.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原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107例大面积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悬浮床的时机不同分为2组,伤后3d以内应用悬浮床的为对照组(n=49),伤后第4天至第6天应用悬浮床的为试验组(n=58),比较2组休克期补液总量及胶体、晶体和水分各成份补液量、尿量、休克期复苏指标及伤后内脏并发症、高钠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创面成痂、脱痂及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脓毒症发生率,并对2组的悬浮床床沙板结时间和床沙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对数据行£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儿伤后第1个24h晶体、胶体、水分补液量、补液总量分别为(0.97 ±0.10) mL·kg-1·%TBSA-1、(0.67 ±0.13) mL· kg-1 ·%TBSA-1、(1 233.00±254.00) mL、(2 265.00±958.00) mL,对照组患儿伤后第1个24h晶体、胶体、水分补液量、补液总量分别为(1.18±0.13) mL·kg-1 ·%TBSA-1、(0.97±0.10) mL·kg-1·%TBSA-1、(1 635.00±283.00) mL、(2 979.00±973.00) 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85、13.617、7.736、3.811,P值均小于0.01);试验组患儿伤后第2个24h晶体、胶体、水分补液量、补液总量分别为(0.53 ±0.07) mL·kg-1·%TBSA-1、(0.49 ±0.06) mL·kg-1·%TBSA-1、(1 110.00±229.00) mL、(1 755.00±649.00) mL,对照组患儿伤后第2个24 h晶体、胶体、水分补液量、补液总量分别为(0.74 ±0.10) mL·kg-1 ·%TBSA-1、(0.75 ±0.12) mL·kg-1 ·%TBSA-1、(1 542.00±288.00) mL、(2479.00±771.00) mL,试验组较对照组患儿补液量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29、13.653、9.635、5.279,P值均小于0.01);2组休克期各项复苏指标除尿量无明显差别外,试验组心率(115.00±5.00)次/min、平均动脉压(MAP) (53.00±2.70) mmHg、中心静脉压(CVP)(8.00±0.80) cmH2O、血乳酸(2.00 ±0.60) mmol/L、剩余碱(-2.10 ±0.70)mmol/L、红细胞比容(Ht)(0.42±0.02)、血白蛋白(35.00±1.40) g/L,与对照组心率(126.00 ±5.00)次/min、MAP(56.00 ±3.30) mmHg、CVP (9.80±1.50) cmH2O、血乳酸(3.80±0.60) mmol/L、剩余碱(-4.40±0.60) mmol/L、HT(0.53±0.03)、血白蛋白(33.00±2.10) 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34、5.585、8.214、16.117、-17.451、20.448、-3.989,P值均小于0.01);试验组患儿高钠血症、内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10.3%,较对照组(18.4%、26.5%)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0、4.765,P值均小于0.05);病死率对照组为4.1%,试验组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脓毒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创面成痂时间对照组较试验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9,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创面脱痂、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60、4.212,P值均小于0.01);悬浮床床沙板结时间和床沙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对照组的床沙板结时间明显早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10,P<0.01);床沙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6,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儿首次应用悬浮床的时机应选择在伤后第4天至第6天,既有利于休克期的平稳度过,降低病死率,减少创面损伤及并发症发生,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又能增加悬浮床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率.

  • 危重症患儿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时机探讨及评估

    作者:臧平;卢秀兰;唐亮;祝益民;黄娇甜;肖政辉;张新萍

    目的 研究 PICU 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NCPAP在危重症患儿中的使用时机及范围.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7 年6 月入住我院 PICU,在鼻导管给氧1 h 后仍存在呼吸急促改用NCPAP 的192例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NCPAP 的氧分压不同,将患儿分为A组[呼吸急促(PaO2≥70 mmHg,1 mmHg =0. 133 kPa)], B 组[呼吸急促合并氧分压减低( 50 mmHg < PaO2<70 mmHg)],C组[呼吸急促合并呼吸衰竭(PaO2≤50 mmHg)],比较3组患儿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变化,明确 NCPAP 的临床效果.结果 192 例患儿原发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共 161 例(83. 85%);重症手足口病14 例(7. 29%),严重脓毒症10 例(5. 21%),其他多脏器异常混合性疾病7例(3. 65%). PaO2/FiO2在使用NCPAP 1 h、4 h后逐渐上升,A组氧合改善情况明显,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组患儿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在使用NCPAP 1 h、4 h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患儿通气失败2例(失败率3. 57%);B组患儿通气失败9例(失败率11. 11%);C组患儿通气失败30 例(失败率54. 55%),3 组患儿无创辅助通气失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 684,P<0. 001);3组患儿出院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NCPAP对于常规吸氧仍存在呼吸异常的危重症患儿有明显疗效;鼻导管给氧下仍存在呼吸衰竭的患儿,在使用NCPAP 时易导致无创辅助通气失败,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动态监测病情.

  • 充气加温毯在结肠癌患者手术不同时机的应用

    作者:红霞;佟婉云;韩志强

    目的 探讨手术不同时机应用充气加温毯对结肠癌患者体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9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临床附属医院收治的488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4例.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间时立即采用充气加温毯并保温至术毕,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给予充气加温毯保温至术毕.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T2、T5和T6时间点体温均高于T1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T2~T6时间点体温均低于T1点,除T6点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T2~T6时间点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寒战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可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头孢唑林不同应用时机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王秀丽

    剖宫产是导致机体局部感染的重要因素,发生感染后不仅影响产妇的正常恢复、加重疾病负担,而且对产妇的心理和新生儿的哺乳喂养均产生负面影响[1]。如何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是摆在每一位妇产科医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作者观察并比较了不同时机应用头孢唑林在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为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子宫复原和缩短住院时间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 浅析CT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明新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颅内病变之一.常常导致患儿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近些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B超、CT、MRI已相继在新生儿科领域广泛使用.对该病的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该病患儿生存率和减少致残率起到关键作用.笔者总结了45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着重探讨CT在该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时机、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 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时机探讨

    作者:孙蕾

    目的 对比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不同时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3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时机不同将其分为2组,早期组(n=76)为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多点注射,晚期组(n=62)为产后出血量>300 mL时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多点注射,对比2组的术中、产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组剖宫产术中(348.5±87.5)mL、产后2h(228.7±67.5)mL、产后24h(341.3±66.7)mL的出血量统计均显著少于晚期组(503.2±112.6)mL、(393.6±79.4)mL(、520.0±85.3)mL(P<0.05);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vs 16.1%).结论 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时机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孙德利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时机的选择及临床应用.方法:将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选择不同时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相血浆清蛋白测定结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感染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撑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抗生素应用时机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海敏;张海琴;赵正杭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抗生素应用时机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的26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89例、B组88例和C组92例.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术前1.5 h、术前30 min和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切口愈合情况及产褥期感染、宫腔感染、泌尿系感染、白细胞升高及C反应蛋白异常发生率.结果 A 、B、C组孕妇手术时间[(45.3±10.3)、(43.6±12.5)、(44.3±13.1)min]及术中出血量[(131.6±19.3)、(129.1±18.7)、(128.8±22.6)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甲级愈合比例[90.2% (83/92)]明显低于A组[97.8% (87/89)]和B组[97.7% (8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产褥感染率[6.5% (6/92)]及宫内感染率[7.6%(7/92)]明显高于A组[1.1%(1/89)、2.2%(2/89)]和B组[0、1.1%(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白细胞升高及C反应蛋白异常的发生率[15.2%(14/92)]明显高于A组[4.5%(4/89)]和B组[2.3%(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褥感染、宫内感染及白细胞升高和C反应蛋白异常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术前30 min用药效果相对较佳,值得临床产科医务人员参考借鉴.

  • BiPAP无创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衰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家荣

    近年来在我科收治的35例COPD急性呼衰患者行BiPAP无创通气的治疗,通过护理干预调控以下因素:把握机械通气的应用时机、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的鼻面罩、给予合适的通气方式、调节适合的压力、氧浓度(FiO2)、提高人机同步性、加强营养支持、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应用时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孕产妇预后的影响

    作者:邱洪梅;林金凤;项金晶;赖定群;梁晓明;戴英苗;陈晓蓓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应用时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孕产妇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7分的高危孕产妇92例,用隐匿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46例于胎儿娩出后直接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B组46例孕产妇胎儿娩出后,对15min出血量超过400mL或子宫收缩不佳,胎盘剥离面活动性出血者再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妇的预后.结果 A组15min、120min、24h失血量分别为(147.6±14.8)、(201.4±29.5)、(303.8±33.7)mL明显低于B组的(259.2±32.3)、(357.6±53.7)、(432.4±4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良、输血发生率分别为10.87%、8.70%、2.17%,B组为30.43%、39.13%、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孕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即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时的应用时机分析

    作者:张任君;李金庭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合理时机。方法66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pH值≤7.25分为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组(A组),7.25<pH值<7.35为中度呼吸性酸中毒组(B组),pH值≥7.35为轻度呼吸性酸中毒组(C组),每组22例;再将ABC三组每组2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BiPAP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h后的血气分析变化。结果pH值≤7.25组(A组):两小组疗效均不理想;7.25<pH值<7.35组(B组):研究组疗效显著,对照组效果有限,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pH≥7.35组(C组):两组均有显效,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通气时,中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效果佳,对轻、重度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不明显。

  • 有关甘露醇应用问题的答疑

    作者:龚涛

    众所周知,大脑病变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颅高压导致脑疝.因此,寻求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力的药物是所有神经科医师关心的问题,也是难题.在目前所用的药物中,公认降低颅内压力好的脱水药物就是浓度为20%的甘露醇;针对脑出血急性期的脱水降颅压治疗,首选药物也是甘露醇.但在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力的机制、应用时机、治疗疗程以及用量用法方面还存在较多争议.下面就上述问题作一简单的阐述,希望对基层医生有些帮助.

  • 红细胞生成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常规的影响

    作者:刘启发;孙竞;孟凡义;张钰;郑维扬;刘晓力;徐兵;冯茹;周淑芸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出现贫血和需输注红细胞在临床上十分普遍,有关Epo在allo-HSCT后应用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时机尚存在争议.我们对我院2001年1月以来27例行allo-HSCT后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Epo和非Epo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8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