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顿服普罗帕酮治疗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作者:李凌;张金英

    目的 研究顿服普罗帕酮转复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有症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8例,无严重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电解质紊乱,并排除瓣膜性心脏病和肝、肾功能损害.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毛花甙C组:普罗帕酮组一次顿服普罗帕酮负荷量300~600 mg(6~8 mg/kg);毛花甙C组静推西地兰0.4 mg,4 h后仍为心房颤动则追加0.2 mg.在心电监护下密切观察患者心律、速率、血压及症状变化,记录从给药到心房颤动转复的时间及转复瞬间心电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4 h、8 h和12 h内房颤转复率及转复时间.结果 普罗帕酮组39例,其中4 h内转复21例(53.85%);毛花甙C组共39例,其中4 h内转复10例(25.64%).4 h内普罗帕酮组房颤动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P<0.05),4 h内平均转复时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不伴有心力衰竭、严重心肌缺血的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顿服普罗帕酮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 口服奎尼丁致额颞硬脑膜下血肿一例

    作者:袁贤奇;王国干;朱俊;宋有城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1960年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阵发性心房颤动(AF).1996年5月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服用地高辛、阿司匹林及利尿补钾等药物.1998年10月,患者出现持续性AF,为转复心律,12月13日再次入院,化验:血小板233×109/L.

  • 药物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虹;高秉新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美国Framingham对5 209人22年的随访研究,房颤在人群中总的发生率男性为2.2%,女性为1.7%[1];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升高,从30~39岁的0.2‰上升到80~89岁的39.0‰[2] .我们总结了我院1988~2002年间对非瓣膜病性阵发性房颤药物转复心律的经验,比较不同药物转复非瓣膜病性阵发性房颤的作用.

  • 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作者:金钰明

    阵发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主张尽可能复律,转律分为药物及电转律,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仍作首选.本文旨在探讨口服胺碘酮用于转复窦性心律及小剂量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

  • 经皮二尖瓣扩张术患者心房颤动复律后的随访

    作者:蓝景生;潘兴寿;陆克兴;刘忠仁;黄显南;黄照河

    目的随访经皮二尖瓣扩张术(PBMV)患者心房颤动复律后心律的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1月-1998年6月接受PBMV后心房颤动复律的患者94例进行随访调查,平均随访(5.43±2.06)年,累计随访546人年.结果本组心房颤动年再发率平均为12.4%,并发主动脉病变为14.7%(95%可信区间9.1%~20.3%),并发三尖瓣病变为18.9%(95%可信区间12.8%~25.0%).心房颤动的再发率与肺动脉压、脉压差呈正相关(P<0.01).结论PBMV患者心房颤动复律后再发率高,高肺动脉压及脉压差大可能是心房颤动的促发因素.降低肺动脉压及调整脉压差有可能减少心房颤动的再发.

  • 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疗效分析

    作者:韩忠源;朱俊泉;赵谦

    目的研究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非瓣膜病、非冠心病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有症状就诊的房颤患者89例,近房颤持续发作在48h以内,既往无心力衰竭表现及其他心外病症,并排除瓣膜心脏病、冠心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肝肾功能损害.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毛花甙C组.普罗帕酮组一次顿服普罗帕酮负荷量450mg,2例体重<45kg患者给予300mg,4例体重>80kg患者给予600mg.毛花甙C组静推西地兰0.4mg,4h后仍为心房纤颤则追加0.2mg.密切观察患者心律、速率、血压、症状等变化,记录从给药到房颤转复的时间及转复瞬间心电图情况.比较二组患者4h和8h内房颤转复率及转复时间.结果普罗帕酮组共45例,其中4h内转复23例(51.1%),平均转复时间为(1.5±0.3)h.毛花甙C组共44例,其中4h内转复11例(25.0%),平均转复时间为(2.9±0.7)h.4h内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P<0.05),4h内平均转复时间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于新近(≤48h)发生的不伴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的房颤,口服负荷量的普罗帕酮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的转复方法.

  • 心房颤动现代治疗--心率控制还是心律控制

    作者:王雄关;齐向前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据报道美国房颤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生率约占4%,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年龄>75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而国内有关发病率的报道较少,有报道可高达10%~20%.房颤大的危害是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是脑栓塞,其发生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Framingham[1]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比窦性心律高出6倍,发病率约占5%.尽管近年来外科迷宫手术、右心房内线性射频消融、左心房内肺静脉的起源灶消融及电隔离消融,或经静脉心房内安置起搏除颤器等非药物疗法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尚不成熟,故药物治疗仍为房颤治疗的主线.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转复心律
  • 胺碘酮和心律平转复阵发性心房纤颤及扑动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作者:韩清丽

    阵发性心房纤颤及扑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为0.4%~0.9%,如不及早复律可形成左房血栓导致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增加复律困难.因此,临床上主张尽早、尽可能复律.本文就静推胺碘酮与心律平对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报告如下.

  •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24例

    作者:谢建民;吕龙

    本文旨在探讨口服胺碘酮用于转复窦性心律及小剂量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为2000年1月-2004年3月住院经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42~74岁,平均(60.5±7.6)岁.给药方法:①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②行心电图、X线胸片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③给予国产胺碘酮.负荷量600mg/d,口服3~5d.心律转复为持续窦性心律,即减量为400mg/d,口服,2/d,5d后减量为200mg/d,1/d,口服维持.以后视情况可以进一步减到200mg/d,口服,1/d,每周4~5d,停药2~3d.④门诊随访每月1次,确认心律状态及有无毒副作用.

  • 经旁路前传的宽QRS心动过速3例误诊分析

    作者:林晓杰;慈晓;王仁福;赵秀香

    例1,男,49岁。风心病、房颤,心电为心律不均齐、室率快、QRS呈宽窄不一,增宽的QRS波连续出现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在较长的R-R后有正常的QRS波,增宽的QRS程度不一样,但起始部和I、avL、V2~V6上升支有明显预激波,短R-R为220ms,V1呈QS形,V6呈大R形,Ⅱ、Ⅲ、avF呈QS形,曾考虑为房颤合并差传,认为是洋地黄不足,给西地兰0.4mg静推无效,反见宽QRS增多,仔细分析系房颤经旁路前传,旁路可能位于右后间隔,给心律平140mg分二次静推后宽QRS消失,转为窄QRS的房颤。 例2,男,9岁。心电为宽QRS心动过速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心律规整,室率215次/分,V1呈rS形,V6呈大R形,V6起始部及上升支可见预激波,可见P波(Ⅱ倒置、avR直立),室∶房比例1∶1,Ⅱ、Ⅲ、avF的QRS呈rS形,曾考虑为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合并左束支阻滞,静推西地兰及异搏定无效,分析为经旁路前传的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静推心律平30mg转复为右束支阻滞图形的心动过速,心律规整,室率120次/分,V1呈rsR形,V6呈rS型,Ⅱ、Ⅲ、avF R波略小于S波,未见明显P波,考虑房室结前传型房折返型心动过速伴旁路同侧束支(右束支)阻滞,3h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可见预激波,V1呈rS形,V6呈Rs形,Ⅱ、Ⅲ、avF呈QS形,分析旁路位于右后游离壁。 例3,男,55岁。冠心病5年,胸骨后疼痛1h入院,心电表现宽QRS心动过速,室率不规整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1呈大R形,V5呈Rs形,Ⅱ、Ⅲ、avF呈Qrs形,短R-R 200ms,可见预激波,Ⅱ、Ⅲ、avF、avR ST段抬高,V1、V3、V5、Ⅰ、avL ST段下移,曾认为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h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V1呈R形,V5呈大R形,可见预激波(Ⅲ向下,avF双向,Ⅱ向上),更正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经旁路前传,旁路位于左后壁。 讨论宽QRS心动过速是指QRS≥0.12s,心率≥100次/分的心动过速,包括:①室速;②室上速合并原有的一侧束支阻滞;③室上速伴差异性室内传导;④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经房室旁路前传。从3例经旁路前传的宽QRS心动过速诊断处理中,有以下经验及教训值得深思:①宽QRS的心动过速发作时应仔细分析心电图改变,用Wellens和Brugada提出鉴别诊断方案尽力区分室速还是室上速。②在所有1∶2房室关系的心动过速,不论其QRS形状如何,及在所有的宽QRS心动过速,应考虑到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或旁路自观者作为参加者的心动过速可能性,并加以肯定或否定,心电图可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③不规则的宽QRS心动过速,在较前的R-R后有正常的或中间型(融合波)QRS波,表明房颤伴以占主导地位的经旁路前向传导。④宽QRS波形态变异大,可见预激波,提示经旁路前传,发作前后心电呈预激图形支持旁路存在的诊断。⑤宽QRS的心动过速时ST段改变为继发,合并冠心病时可出现心绞痛症状,不要轻易诊断为急性心梗。但也可与急性心梗同时存在,注意区分和诊断,预激综合征可酷似急性心肌梗塞。⑥鉴别不清时,不可用西地兰、异搏定等加快旁路前传的药物,使本来高危病人危险性加重,可静推心律平或乙胺碘呋酮减慢旁路前传转复心律或电击转复心律。

  • 室内传导阻滞伴电轴左偏掩盖心肌缺血1例

    作者:彭继晖

    患者男性,61岁.入院诊断:①高血压3期(极高危);②冠心病;③心房颤动(Af).入院后复查心电图示Af,从间歇性室内传导阻滞转变为完全性室内传导阻滞,经抗凝、降压、营养心肌等治疗同时服用胺碘酮转复心律,心电图示Af→心房扑动(AF)→阵发性房速呈2:1~3:1下传→窦性心律.

  • ICD植入后服用胺碘酮诱发电风暴1例

    作者:王慧;屈百鸣;车贤达;洪银维

    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晕厥2年伴尿失禁1次收住入院.当时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描记术及电解质检查均未见异常.外院心电监测示窦性心动过缓,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于我院顺利植入EPICTM VR V-196型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中进行除颤阈值测试,诱发心室颤动后10J一次除颤成功.ICD参数设置:程控设置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两种识别类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识别频率为160次 / min,12个间期;心室颤动诊断参数设置200次 / min,12个间期.一旦识别室性心动速,先给予3次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未能转复心律则予电击(CV:15J,20J,30J×2)治疗,一旦识别心室颤动立即电击治疗(15J,20J,30J×4).临床诊断: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综合征?出院后嘱患者继续辅酶Q10、倍他乐克、阿普唑仑等药物治疗.患者经植入ICD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无晕厥发作.ICD植入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均无心动过速事件发生.

  • 静脉应用异搏定与西地兰转复房颤66例报告

    作者:刘文和

    笔者1987~1998年静脉应用异搏定+西地兰于房颤转复心律66例,疗效满意,总有效率78.9%,好于单纯用西地兰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 三种药物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效果观察

    作者:杨成奎;王治中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多由劳累和情绪波动等而诱发,其心室律规则,频率在150~250次/min,射频消融技术是根治此类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该技术要求设备投入大、技术含量高,一般基层医院很难达到,加之起病急骤,可致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多需紧急处理转复心律,所以药物复律仍为基层医院治疗的必要手段.自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药物治疗室上速患者68例,现就其药物选择、临床疗效及副作用作一回顾性报告.

  • 心跳紊乱促成脑中风

    作者:王黎生

    郭老先生50多岁时就患有心脏病,心律不齐,房颤,一直吃药维持着.家人对郭老先生的病情也比较熟悉,一发病就赶快用胺碘酮药物转复心律.近家里有些不太和睦,几个儿女因为觉得老人偏爱小儿子,争来吵去,弄得郭老先生的房颤频繁发作,用胺碘酮效果也不好.这天吃饭时儿女们又吵了起来,郭老先生一激动,当时就晕倒在饭桌上.家人急忙打120求救,医生赶来后,当即诊断郭老先生是脑梗塞,需要立即抢救.郭老先生交给了医生救治,几个儿女在一旁嘀咕:不是心脏病发作吗,怎么变成了脑梗塞呢?

  • 静注心律平过快致电-机械分离1例

    作者:石娴静;周健;张文菊

    患者,女,35岁.因阵发性心悸8年,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曾多次在本科静注心律平转复心律,曾有一次因静注心律平过快(总量140 mg)出现窦性停搏,发作阿-斯综合征,经胸外心脏接压很快恢复窦性心律,1995年5月再次复发入院,在心电监护下给心律平70 mg+10% GS 20 ml静注无效,接着又给心律平70 mg+10% GS 20 ml静注仍无效,约5~10 min后再次给心律平70 mg+10% GS 20 ml静注,约5 min后患者突然四肢抽动,神志丧失,口吐白沫,口唇紫绀,颈动脉搏动消失,此时心电监护仍示窦性心律,频率80次/min,急给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约10 min后呼吸恢复,持续心脏按压半小时后接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频率70次/min,测血压14/10 kPa,1 h后神志恢复,住院观察2 d好转出院.

  • 2000年国际ECC和CPR指南介绍Ⅲ.自动体外除颤

    作者: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等,以下以室颤为代表)是导致心血管意外的常见原因,早期除颤转复心律,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是抢救此类患者并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抢救过程中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s)就显得尤为重要.2000年公布的“国际ECC和CPR指南”中辟专节对AED的历史、发展、临床应用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在国内的心血管疾病和急诊医学领域中,AED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为此本文编译了“指南”中的有关内容重点介绍.

  • 不同药物即时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比较

    作者:张远政;赵崇瑜;钟伟言;张婉英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为常见临床心脏急症,需紧急转复心律以止其急性发作,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如何选择转复率高、转复时间短、疗效持久及安全的药物治疗PSVT,是临床医生常面临的难题.本文结合文献对比分析我院1980年1月~1997年1月使用6种药物治疗PSVT的即时疗效,以期对PSVT复律药物的选择有所裨益.

  • 031 心律处理心房纤颤随访研究(AFFIRM)试验窦性心律、治疗与生存间的关系

    作者:谢磊;柯华;曾朝荣

    心律处理心房纤颤随访研究(AFFIRM)试验对卒中或者死亡高危患者的心房纤颤(Af)两种长期治疗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该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心律控制组,即转复心律并以控制心律失常药物(AADs)维持窦性心律(SR),和控制心室律组,即AF持续,控制心室对AF的反应.两组均使用抗凝剂,即使SR也强调应用.AFFIRM初意向性治疗分析证实控制心律对生存率的影响并不优于心室率控制,而心室率控制组药物不良反应反而低于心律控制组.但是此前丹麦多菲利嗪心律失常死亡研究(DIAMOND)发现不管是否应用AADs的SR患者预后均优于持续AF者,也许AAFIRM的原始分析结果是受SR的存在与否影响.而与治疗策略并不相关,因此本文试图对AFFIRM试验中心律,治疗与生存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