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腹痛为临床表现的Abernethy畸形1例

    作者:李坤;翟水亭

    患者女,25岁,因“间断左下腹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91×109/L,红细胞3.44×102/L,血红蛋白87 g/L,血小板87×109/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8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35 U/L,血氨71 μmol/L.超声检查肝脏未见异常,肠间隙可见肿大淋巴结,脾大.肠镜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下腔静脉、左肾静脉宽大,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较宽大,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支相对较细;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处向上发出一支粗大侧支静脉(图1),向左下走行,汇入左肾静脉,该侧支静脉局部狭窄.

  • 覆膜支架TIPS分流道狭窄病理基础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曦彤;姜宏;徐克;刘晋;关超;范世刚;邱雪杉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防治TIPS分流道狭窄的有效性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11只家猪建立TIPS模型,7只植入国产覆聚胺酯膜Z型不锈钢支架,4只植入覆聚酯膜镍钛合金支架,术后4、8、12周行门脉造影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例因术后死亡未行造影复查(大体观察分流道仍通畅).术后4周复查4例,1例分流道通畅,形成纤维组织,表面覆盖扁平上皮细胞.6例在术后8、12周分流道内均无血流通过.其中,4例分流道两端有明显组织增生导致闭塞.9例均伴有血栓形成.4例支架伸入静脉内不足或嵌入肝实质内,1例于分流道门脉端可见胆汁染色.分流道三个部位的组织增生厚度对比,以门脉端厚(P<0.05).结论覆聚胺酯膜支架可有效防止增生组织向TIPS分流道的长入.带聚胺酯膜支架未能提高TIPS通畅率,血栓形成是其闭塞主要原因;纤维组织增生反应可导致分流道两端闭塞,以门脉端明显.

  • 256排螺旋CT对Abernethy畸形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丹;刘建滨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对Abernethy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bernethy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6例均经CT扫描及血管重建明确诊断.其中1例为Ⅰb型,5例为Ⅱ型.结论:256排螺旋CT扫描及血管重建诊断Abernethy畸形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介入治疗五例门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初步经验

    作者:罗剑钧;颜志平;王建华;刘清欣;陈颐;李说;王用刚

    门脉系统血栓形成(PVT)包括发生在门静脉和肠系膜上、下静脉及脾静脉内的血栓,临床上可引起门脉高压以及腹涨、腹痛、腹泻等肠道淤血症状,严重的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肠坏死等致命的并发症,因而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治疗成为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随着操作技术、器械的不断提高、改良,介入性溶栓成为治疗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新手段[1-4].我院自2006年1月经颈静脉至肝内门腔分流(TIPS)途径为5例症状性PVT患者进行介入性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先天性肝外门腔分流--Abernethy畸形(文献综述)

    作者:陈国庭;尹浩然;朱正纲

    先天性肝外门腔分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门静脉畸形,属异常门体性分流,表现为先天性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异常吻合,无门脉血流向肝脏灌注,迄今国外文献报道只有20余例.本文旨在加深对Abernethy畸形的认识和了解.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在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作者:程留芳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由Colapinto等于1982年首先应用于临床,是一项在肝内建立门体分流的技术.经颈静脉、肝静脉向门静脉主要分支穿刺后,扩张肝内穿刺道,并植入支撑架,形成门体分流.TIPS降低门脉压的效果可靠、创伤性小,1992年国内引进后曾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广泛应用.

  • 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作者:王卫东;陈小伍;吴志强;梁智强;冯剑平;刘清波;何威;陈坚平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保留食管旁静脉完整的同时离断各条穿支静脉,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又保留了机体自发性门腔分流,具有分流加断流的作用,是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我们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基础上,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对5例肝硬化患者行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现报道如下。

  • 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对大鼠肝脏损害的初步研究

    作者:蔡潮农;苏永辉;郭辉;李培平;李坚;张百萌;杨禄坤

    目的:初步研究入肝门静脉完全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对大鼠肝脏的损害程度。方法100只肝硬化造模大鼠随机分为A组(n=40),入肝门静脉完全动脉化(PVA)+门腔分流(PCS);B组(n=40),仅行门腔完全分流;C组(n=20),门静脉阻断30 min+右肾切除。分别将各组大鼠术前和术后1、2、4、8周的肝组织切片行肝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然后进行图像分析。各取8只正常大鼠,分别于PVA术前及术后4、8周行肝组织切片,马松染色后分析正常大鼠PVA手术前后肝脏纤维增生情况。结果(1)A组2只(5%)大鼠肝脏切片中常规HE染色可见汇管区明显扩张,小叶间静脉内径显著扩张,静脉壁增厚明显,壁内可见红染的纤维增生。(2)大鼠刚完成肝硬化造模时,肝细胞胞质的iNOS表达至峰值,3组平均IOD达600583±32828;3组大鼠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周内, A组仍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术后8周时,3组iNO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正常大鼠肝间质胶原纤维染色在术前及术后4、8周的总累积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8周内,PVA不会导致正常大鼠肝间质纤维化增加,可使部分肝硬化大鼠汇管区及小叶间静脉壁纤维化;PVA对肝细胞的损害主要集中在术后4周内,待肝脏对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相应的影响达到稳态后,PVA对肝脏的损害则不明显。

  • 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对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琦;李坚;关晓东;郭辉;蔡潮农;张百萌

    目的 对肝硬化大鼠利用右肾动脉行人肝门静脉动脉化+门腔分流术,研究该术式对肝硬化大鼠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硬化火鼠成模后,分为A组(动脉化组)15只,利用右肾动脉行门静脉动脉化+门腔分流术,B组(对照组)10只,单纯行右肾切除及门静脉阻断10 min后关腹.术后即刻、术后1月和术后3月分别检测门静脉压力、内径和血流量.结果 术后即刻、术后1月和术后3月A组大鼠与B组相比,人肝门静脉压力和入肝血流明显升高,随时间推移人肝门静脉压力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人肝血流量则持续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下腔静脉门静脉压力则明显下降并维持在较低压力水平(P<0.01).术后A组入肝门静脉内径较B组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宽(P<0.01),但求后1月至3月人肝门静脉在适应压力变化后,内径趋稳在一定水平.结论 门腔分流术对肝硬化大鼠可以有效降低门静脉循环压力,减少静脉曲张出血的危险性;进一步行人肝门静脉动脉化则可有效增加人肝血流量,人肝门静脉压力及血流量随时间推移可在较高水平取得新的平衡.

  • 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对肝硬化大鼠肝储备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潮农;李坚;李培平;关晓东;周文英;陈红涛;谢玉研;张百萌

    目的 研究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对肝硬化大鼠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A组(n=40),入肝门静脉完全动脉化+门腔分流;B组(n=40),仅行门腔完全分流;C组(n=20),门静脉阻断30min+右肾切除.分别检测术前和各组大鼠术后1周、2周、4周及8周动脉血酮比(AKBR)及吲哚氰氯15min潴留率(ICGR15).结果 术后A组大鼠的AKBR较术前及B、C两组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l),并于术后2周,可达到稳态;术后A组大鼠ICGR15较术前及B、C两组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于术后2周可达到稳态.结论 入肝门静脉动脉化能明显促进肝硬化大鼠肝脏储备功能恢复,有助于预防门腔分流术后肝衰竭.

  • 肝性脊髓病四例报告

    作者:王瑞金;王得新;王佳伟;冯子敬

    肝性脊髓病是慢性肝病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近年来我院共诊治4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4例病人均为中年男性,平均年龄47.5岁,临床确诊为肝硬化.有2例门腔分流术后出现肝性脊髓病症状,此前尚有肝昏迷病史.另2例发病前无分流术、肝昏迷史.4例中有3例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轻瘫,另1例双上肢亦受累,且伴双手震颤.4例病人感觉系统、括约肌功能均正常,颅神经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氨均增高,平均162 μmol/l(正常60~120 μmol/l),GPT 3例增高,1例正常,白蛋白均低,球蛋白2例增高,2例正常.2例病人行胸MRI检查未见异常,1例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 门静脉高压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的比较(附85例体会)

    作者:纪智礼;姚成礼;石威;张忠涛

    目的评价限制性门腔分流术、门腔分流术加断流术、联合断流术3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分别采用外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分流术(A组);门腔分流加断流术(B组);联合断流术3种术式治疗(C组).结果术后门静脉压:A组平均下降16.17cmH2O;B组16.45cmH2O;C组7.60cmH2O.显示前两种术式具有明显降低门静脉压的作用.1年食管静脉改善率:A组100%,B组100%,C组69.23%,对比有显著差异.腹水改善:A、B两组1年后腹水均消失,C组增加为9例,对比有显著差异.3年肝性脑病发生率:A组11.4%,B组9.5%,C组0%.A、B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C组与前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1年、3年向肝血流保持率:A组100%;80%;B组100%.85.2%;C组:100%,87%,3组对比显示1年、3年无差异.3年再出血率:A组3.3%;B组3.7%;C组28.5%.A、B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与C组对比差异显著.3组手术死亡病例肝功能Child分级均为C,3年生存率A组93.5%;B组92.9%;C组90%.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外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分流与分流加断流术,能够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比联合断流术能更有效的控制再出血.3种术式的手术死亡率与肝功能分级有关,与手术方式无关.

  • 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李长政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开展的介入治疗对治疗和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产生了良好效果.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包括很多方法: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EVS)、套扎治疗(EVL)、组织胶注射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经胃肾分流道逆行球囊堵塞胃静脉曲张(B-RTO)等.近期国内外学者对内镜介入治疗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再出血率.现对这些介入治疗及其进展进行回顾.

  • 肝后段下腔静脉肝内门静脉的CT及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乌吉斯古楞;云玉珍;杨宪良

    目的:分析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与肝内门静脉的解剖关系,为经肝后段下腔静脉途径建立肝内门腔分流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分析25例正常和25例肝硬化患者上腹部增强图像,并利用MPR重建并分别测量肝后段下腔静脉的长度,计算周围肝实质包绕RHSIVC的范围,以及与距门脉分叉1 cm左右的肝内门脉左支(LPV)、右支(RPV)及门脉分叉部(BPV)同层面的RHSIVC中心至上述部位的距离,并测量经肝后段下腔静脉顺行性(股静脉途径)、逆行性(颈静脉途径)至LPV、RPV、BPV的穿刺深度和角度(穿刺途径与矢状面、下腔静脉纵轴之间的夹角)以及测量拟定佳穿刺途径的深度和角度.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观测20例正常成人离体RHSIVC与肝内门静脉的空间定位关系.结果:①SCTA组和标本组70例肝后段下腔静脉平均高度为(62.89±13.27)mm(40.2~100.7mm),50%~100%RHSIVC管腔被周围肝实质所包绕,其中37.14%(26/70)在RHSIVC的上1/4与下3/4交接处完全被肝实质包绕.②肝硬化组:从肝后段下腔静脉至LPV、RPV、BPV顺行性穿刺的深度为(46.02±12.26)mm、(30.06±8.35)mm、(25.18±7.30)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20.28°±12.39°、正56.52°±14.31°、正28.84°±15.44°,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为53.92°±9.21°、57.80°±10.97°、69.32°±15.61°;而逆行性穿刺深度为(49.31±7.72)mm、(49.38±8.08)mm、(56.80±8.31)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20.08°±12.16°、正56.64°±14.28°、正28.36°±15.16°,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为45.64°±10.67°、29.88°±6.41°、24.4°±5.51°.顺行性穿刺RPV、LPV、BPV的深度及角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逆行性穿刺RPV、LPV的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从肝后段下腔静脉至LPV、RPV、BPV顺行性穿刺的深度为(41.98±10.20)mm、(29.30±7.66)mm、(25.05±6.74)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20.32°±13.33°、正48.16°±14.42°、正26.08°±18.91°,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为(53.88±9.88)mm、(58.12±11.19)mm、(69.8±12.94)mm;而逆行性穿刺深度为(48.23±7.69)mm、(50.41±9.01)mm、(56.55±10.83)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20.32°±13.31、正48.00°±14.47°、正26.20°±18.63°,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为44.76°±14.67°、30.36°±8.37°、25.00°±8.17°.正常组和肝硬化组的顺行性及逆行性穿刺RPV、BPV的深度及角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正常组的拟定佳穿刺途径的深度为(32.99±5.14)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50.16°±13.57°,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为45.04°±9.18°.肝硬化组的拟定佳穿刺途径的深度为(33.75±5.98)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56.04°±15.14°,与纵轴的夹角为44.32°±7.08°.正常组和肝硬化组的模拟佳穿刺途径的深度及角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肝后段下腔静脉长度约63 mm,且在RHSIVC上1/4与下3/4的交接处50%~100%的下腔静脉被肝实质所包绕,经RHSIVC建立肝内门腔分流安全是可行的.②佳穿刺途径应选择逆行性(经颈静脉途径)穿刺肝内门脉右支,肝后段下腔静脉的穿刺点应在RHSIVC的上1/4和下3/4的交接处,穿刺深度一般为(33.75±5.98)mm、与矢状轴的角度一般为正56°±15°,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一般为44°±7°.

  • 基于磁压榨技术的介入下肝外门腔分流器械的研制

    作者:严小鹏;吕毅;马佳;刘雯雁;李建辉;马锋;王浩华

    介绍了一种门腔分流器械,包括子、母两个钕铁硼永磁体和介入操作器械。它基于磁压榨技术原理,通过介入途径分别将子、母磁体置入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子母磁体自动对位相吸后压榨门静脉壁和下腔静脉壁。两周后,在二次介入操作下将子母磁体取出,门腔分流道即建立。主要用于门脉高压症微创分流手术。优点是介入下操作,门腔分流道建立后体内不存留任何异物,分流道可保持长期通畅,而且分流道口径不会扩张,可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

  • 无缝线化门腔侧-侧吻合磁性装置的研制

    作者:严小鹏;马佳;吕毅;马锋;王善佩;郑幸龙;董鼎辉;郭艳光;姚维杰

    目的 介绍了一种用于门腔分流的磁吻合装置.包含两对子母磁环.它基于磁吻合技术,通过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血管内外分别放入母磁环和子磁环后,子母磁环相吸并压迫并固定血管壁,从而在门/腔静脉建立磁吻合口.从而可实现无缝线化门腔侧侧吻合.该装置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吻合速度快、吻合效果理想,更重要的是门腔吻合口不会扩张,因而可显著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 关于直接性门腔分流的思考

    作者:罗剑钧;颜志平

    自1969年Rosch等[1]首先报道了经颈内静脉穿刺在肝内建立门腔分流(TIPS)的实验性研究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TIPS术已被广泛地用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肝肾综合征等门脉高压并发症的治疗.TIPS术的显著缺点之一为分流道功能的不稳定性,即难以持久地维持分流道的通畅性.研究表明:TIPS术后6个月、12个月内分流道发生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分别为17%~50%及23%~87%.许多学者认为:TIPS术后必需对患者密切随访以及时地修复狭窄或闭塞的分流道,保持其通畅性,使得TIPS成为一种多阶段的治疗措施,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使得社会医疗资源负担沉重.因此,采用有效的措施预防TIPS分流道的再狭窄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2~7]

  • 肝性脊髓病六例

    作者:马春华

    肝性脊髓病是慢性肝病晚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中少见的特殊类型.1960年Zieve首次报道1例门腔分流术后出现脊髓病症状,1963年Pant报道门脉分流所致的肝性脊髓病.随着对该病治疗的进展,患者寿命的延长,肝硬化后自然形成门体静脉分流患者也将会增多.1987年至2004年我院收治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6例,现报道如下.

  • 先天性肝外门腔分流-Abernethy畸形

    作者:李巍;杨颖强;王宏地

    患者男,44岁,因反复两下肢浮肿17年,伴反应迟钝2个月入院.患者于1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两下肢及颜面部浮肿,压之凹陷,予利尿药治疗后浮肿可消退,但病情反复发作.

  • 门静脉血栓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作者:余深平;杨建勇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病因包括炎症性、肿瘤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外伤性及原因不明性等[1].25%~30%的成人门静脉血栓病例继发于肝硬化,这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血流下降,终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随着肝硬化病程的进展,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婴幼儿门静脉血栓多继发于脐静脉脓毒血症、阑尾炎等.随着肝脏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逐步应用,文献报道门静脉血栓在肝移植的术前及术后的发生率均有增加,发生率自2.1%~13.0%不等,门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肝硬化、高血凝状态、脾切除病史、门腔分流病史等[2,3].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