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目测斜刺法行小儿股静脉穿刺取血体会

    作者:李艳平

    临床上小儿股静脉穿刺取血,大多采用触摸直刺法,即通过触及股动脉搏动定位股静脉后垂直进针,此方法常出现定位困难、易污染等缺点.笔者采用目测斜刺法进行定位穿刺,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方法患儿取蛙腿状卧位:大腿外展外旋30°~45°,膝关节呈直角屈曲,膝盖转向外侧,穿刺侧臀下髋关节处垫小垫,使股三角后壁凹陷处的肌肉将股动脉和股静脉托起,暴露腹股沟区.

  • 股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危重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许艳丽

    我科自1998~2003年对昏迷、术后、躁动、有精神症状及表浅静脉不充盈难以输注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配合临床用药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 静脉留置针股静脉穿刺输液在综合ICU的应用

    作者:杨兴芝;段红林;肖学芹;杨李;陈妮娜

    目的:探讨抢救危重患者,快速建立有效静脉输液途径.方法:用静脉留置针经皮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结果:能快速建立有效静脉输液途径,穿刺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成本价格低廉.结论:静脉留置针行股静脉穿刺输液能保证有效的抢救治疗,且能减少患者静脉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

  • 婴幼儿股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张巧贇

    对婴幼儿股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 失败原因1.1 患儿方面的原因由于患儿合作性差,对护士陌生而恐惧、哭闹,故不能配合操作,进而致使进针部位不准造成抽血失败;穿刺成功后,由于患儿突然无规律的活动使针头滑出血管外,造成抽血量不足而失败.

  • 股静脉穿刺置管法常见的失败原因及对策

    作者:姜稳妮

    我科自2003年以来行股静脉穿刺置管8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次穿刺成功50例,2~3次穿刺成功19例,失败13例,失败率15.8%.穿刺失败主要表现为穿入股动脉7例,无回血2例,送管不畅3例,血肿及导管阻塞1例.

  • 小儿股静脉采血127例的护理

    作者:孟丽

    小儿静脉采血是临床中常进行的护理操作,由于小儿静脉较细,外表显露不清晰,同时由于生病,进食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造成血管充盈度差,给采集血标本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结合我院2006年127例股静脉采血患者分析如下.

  • 摸"窝"进针法在小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体会

    作者:张金梅

    小儿血标本的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科采用四肢静脉、颈外静脉、头皮静脉以及股静脉采血.头皮静脉及四肢静脉采血量少易溶血;颈外静脉位置不固定,家属不易接受.股静脉与以上血管相比较有以下优点:位置固定,静脉粗,不易溶血.只要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较高.本人经过多次失败的教训,然后通过解剖学分析和实践摸索到佳的定位穿刺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 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尖端位置和流量的关系

    作者:张熙熙;赵旭明;陆明晰;李华

    目的 研究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尖端位置和流量的关系. 方法 选取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5例.根据X线检查观察导管远端尖端对应椎体的位置进行分组,以第3腰椎(third lumbar vertebrae,L3)为中心分为A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下缘以下),B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位置),C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上缘以上).记录首次使用TCC血液透析1h内导管动静脉端实际泵流量(ml/min),比较各组间流量. 结果 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W检验,x2=11.5,Df=2,P=0.003 (P<0.05).3组间血流量是不同的,A组平均血流量235.3±25.5ml/min,B组平均血流量249.5±18.1ml/min,C组平均血流量234.7±26.8ml/min.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P(A组/B组)0.013,P(B组/C组)0.001,P(C组/A组)0.722,其中P(B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股静脉置入TCC流量与导管远端尖端位置有关,导管尖端在腰椎L3位置血流量佳.腰椎L3水平可能是导管尖端在下腔静脉的佳位置.各组导管尖端位置流量不同可能与下腔静脉解剖结构有关.

  • 股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庄峰;卢建新;陆伟;丁峰;王应灯

    目的 探讨股静脉半永久留置导管在维持行透析(MH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0例行股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留置的患者,与同期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患者52例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导管使用寿命、并发症、透析血流量及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结果 股静脉组留置时间>6个月者为70.0%(7/10),颈内静脉留置时间>6月者为86.5% (45/52);两组间导管感染和导管功能不良等并发症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导管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在两组间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血管条件不佳或一般情况较差、留置颈内静脉困难的透析患者中,股静脉留置半永久性导管亦可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 改良颈外静脉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袁芳;彭佑铭;陈星;朱笑萍

    近年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被广泛应用,插管的部位主要有: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其中尤以颈内静脉置管具有血流量佳、保留时间长的优点,而被多家大的血液透析中心推荐为首选[1,2].但颈内静脉置管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并有可能发生血气胸、纵隔血肿等严重并发症而一定程度限制了使用范围.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近两年来开展改良的颈外静脉置管术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本研究主要是对颈外静脉置管术与颈内静脉置管术作一比较研究,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提供参考.

  • 深静脉留置导管纯肝素封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丁瑾

    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选择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期间,接受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3.4(16~81)岁;插管部位颈内静脉5 4例、股静脉2 6例,插管均使用美国ARROW公司的双腔导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时间、插管部位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间接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右肺动脉和右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作者:吴新淮;常钧;张文敏;袁芳;尹致庆;王志文

    患者男,73岁,因"冠心病10年,活动后双下肢疼痛2年余,加重3天"主诉就诊入院.查体:双下肢中度水肿,其中右下肢周长较左下肢多2cm.超声检查:范围从股骨中下1/3水平面至胫腓骨中下1/3水平面,股静脉下段,腘静脉、胫后静脉内充满低回声,部分欠均匀,血流消失,管腔闭塞,考虑右下肢部分深静脉血栓形成.

  • 直接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小儿右侧髂外静脉、股静脉血栓1例

    作者:吴新淮;常钧;张文敏;袁芳;尹致庆;王志文;史小湘

    患者女,1岁2个月,因咳嗽15天余,右下肢肿胀4天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中小水泡音.右下肢肿胀伴有皮温减低.彩超显示:右髂外静脉及股静脉壁粗糙,增厚,腔内充满低回声,欠均匀,范围约达80mm,考虑右髂外静脉血栓形成,管腔有闭塞.行直接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显示:大隐静脉怒张;股静脉(图1)和髂外静脉内可见匍萄样的充盈缺损区,范围以髂静脉到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的下方,诊断为右髂外静脉、股静脉上段血栓.经溶栓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再次行直接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显示髂外静脉、股静脉(图2)未见扭曲及充盈缺损,患者治愈出院.

  • 下肢股静脉带戒环缩术后的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陈国强;万志水;强巍

    下肢静脉曲张,肿胀,甚至伴色素沉着,溃疡为下肢静脉疾病的常见表现.其主要原因为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所致.经手术后(高位大隐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曲张静脉剥脱)常能治愈.但下肢股静脉瓣功能不全,单纯剥脱和结扎后常引起下肢静脉疾病的复发[1].本文总结我院1998-10~2000-06共12例(15支)股静脉带戒环缩术后下肢静脉顺行法造影复查的资料.着重分析其股静脉瓣术后的功能情况.

  • 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的静脉造影诊断

    作者:王小平;董丽琴

    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疾病之一,按照血流动力学变化属于下肢静脉血液向心回流障碍所致的临床综合征[1];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其先天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的下肢静脉系统淤血及高压状态 [2];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下肢肿胀和皮肤营养障碍,长期下肢静脉曲张易并发淤积性皮炎、静脉淤积性溃疡、小静脉自发破裂出血、继发淋巴管阻塞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等,有一定的致残率和癌变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 目前根据病史及物理检查尚不足以完全了解下肢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系统的情况. 下肢静脉造影作为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金标准[4],可准确提供下肢静脉系统影像,显示股静脉全程和下肢静脉全貌,明确诊断,并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梗阻患者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研究

    作者:张京慧;李雪兵;贺连香;曹立明;张彩兰;唐四元

    目的 探讨成人肺癌并上腔静脉梗阻患者超声引导下经大腿中部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临床置管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为此类患者优选血管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置管信息记录完善、住院和出院间歇期均在医院维护且能全程跟踪随访到的258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接受“超声引导下经大腿中部股静脉PICC置管”的肺癌并上腔静脉梗阻患者为实验组(n=58),以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上臂贵要静脉PICC置管”的肺癌无上腔静脉梗阻患者为对照组(n=200),比较两组的置管效果及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出血量评分(2.55±0.71)低于对照组(3.04±0.74),实验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28%)大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5%,96.00%)、疼痛评分(1.57±0.50,1.52±0.61)、操作时间(min)(31.72±2.26,31.11±2.63)、留置时间(d)(200.24±62.42,203.77±65.8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导管堵塞(5.17%,3.50%)、导管相关血栓(1.72%,4.50%)、导管穿刺点感染(1.72%,1.00%)及总并发症发生率(8.62%,9.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大腿中部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安全可行,适用于肺癌并上腔静脉梗阻患者.

  • 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留置PICC在78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赵林芳;曾旭芬;王雅萍;曹秀珠;陈香花;金向红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置管受限的患者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置入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的78例患者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置入PICC,在导管留置期间定期随访观察,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3~472)d;原发性异住发生率1.28%,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2.82%,未发生严重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治疗完成后拔管75例,意外拔管1例,因出现并发症导致非计划性拔管2例.结论 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置入PICC的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对患者活动影响小,有效解决了一些上腔静脉置管受限患者的中长期输液需求.

  • 右侧经皮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不同位置的比较

    作者:孙欣;林方才;张耀;孙玖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测定中心静脉压和肠外营养的实施及部分肿瘤患者的化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深静脉置管可经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但应用多还是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总结北京电力总医院普外科2001 年11 月至2004 年11 月经皮锁骨下三种途径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病例149 例,拟比较佳途径,现报告如下.

  • 超声引导下经不同路径床边漂浮电极临时起搏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岳

    目的 寻求适合基层医院床边临时起搏简便快捷安全的理想方法.方法 选择27例不同原因行床边临时起搏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经不同路径置管,比较不同路径放置起搏导管平均操作时间及起搏阈值.结果 全部起搏成功,即刻心脏有效起搏率100%,一次穿刺成功率96.30%,二次穿刺成功率100%,平均操作时间(7.84±3.64) min,股静脉组安置电极导管平均操作时间(8.26±3.35) min,起搏阈值(1.11±0.45)V,颈静脉组安置电极导管平均操作时间(7.43±3.21)min,起搏阈值(1.09±0.48)V,两组操作时间、起搏阈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起搏天数3.2天,所有患者均无脱位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在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上具有显著优势,超声引导下经右股静脉、右颈内静脉路径均具有植入迅速、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视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径临时起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射频消融成功治疗婴幼儿心房扑动一例

    作者:郭保静;李小梅

    患儿,男,13个月.出生后4个月家长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于当地医院诊治时心率200 bpm,经按心力衰竭治疗心率下降至150 bpm.2个月后来我科检查,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心律不整,心室率150~160 bpm.心电图显示典型心房扑动(AFL),AFL频率300~340 bpm,心室率150 bpm,Ⅱ、Ⅲ、avF导联房扑波形方向朝下,房-室呈2~3∶1传导.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右心房略扩大,心肌酶学检查正常,柯萨奇、单纯疱疹及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抗体阴性.给予胺碘酮和倍他乐克口服治疗,临床症状改善,但AFL持续存在,心室率90~150 bpm.每2~4周复诊一次调整药物剂量,随诊8个月仍为持续性AFL,来我院行射频消融手术.射频消融过程:全身麻醉后,穿刺左侧股静脉放置5F"Arrow"三孔鞘管至下腔静脉并插入相应电极3根,分别置于高右房、希氏束和右室心尖部.穿刺右侧股静脉放置7F消融电极导管,于AFL心律下行射频消融.选择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峡部之间以10~15 W功率作线样消融,AFL转为窦性心律.目前随访6个月无复发.

751 条记录 4/38 页 « 12345678...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