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金屏;刘洋;唐嘉佑;符显明;金振晓;金艳;杨剑;俞世强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青少年及成人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术的20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7.68±13.45)岁.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室间隔缺损(VSD).收集并分析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0例CoA患者均成功实施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每位患者CoA处经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一枚,CoA处窄平均直径由术前(4.35±2.61)mm增至术后即刻(16.84±1.99)mm(P<0.05),平均跨缩窄收缩压压差由术前(81.29±18.72)mm Hg下降至术后(15.52±7.47)mm Hg(P<0.05).平均右上肢收缩压由术前(182.05±38.99)mm Hg下降至术后(141.95±32.11)mm Hg(P<0.05);平均下肢动脉收缩压由术前(121.52±27.84)mm Hg上升至术后(131.81±32.39)mm Hg(P<0.05).合并PDA和VSD的2例患者同期行介入封堵术,术后无分流.患者术后住院及随访期间,末见明显相应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青少年及成人CoA近中期疗效满意,相关并发症少,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 覆膜支架治疗下肢创伤性动静脉瘘

    作者:王海涛;姜维良;孙庆峰;张英男;张天华;吴旻凯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下肢创伤性动静脉瘘(TAVF)的方式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5例T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产覆膜支架(BARD(R))进行腔内修复术.结果 5例患者术后动静脉瘘口均封闭良好,动静脉血流状态完全恢复;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5例患者支架均通畅,无支架移位及血栓形成.结论 TAVF应早期诊断,采用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 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与随访

    作者:李治仝;汪忠镐;王克勤;陈兵;季锋;李建新;李震;佟铸;高翔;张成超;宁雅婵;胡志伟

    目的 评价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12月对3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行覆膜支架治疗,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半年、1年时进行电话随访并定期复查CT血管造影(CTA),以后每年随访一次,对其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4例(11.1%)患者出现Ⅰ型内漏,放置球囊后内漏均消失;1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无术后截瘫、下肢缺血症状.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34例(94.4%)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7±25.1)个月,定期复查CTA,假腔无明显增大,内有血栓形成.随访期间死亡4例(11.8%).结论 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AD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住院期间症状和死亡率,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初探

    作者:谭正力;田然;陈欣;缪鹏;姚辰亮;郁正亚

    目的 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8例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静脉造影检查,18例血液透析患者确诊为中心静脉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发生弹性回缩或残余狭窄>30%,或伴有PTA术后短期出现再狭窄,植入Viabahn覆膜支架.一期植入18枚Viabahn血管内覆膜支架,二期再狭窄植入2枚.随访2~21个月.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一期支架通畅率为85.2%和75.8%,一期辅助通畅率为100%.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治疗首选PTA,但PTA和金属裸支架(BMS)通畅率较低,对于中心静脉再狭窄的患者使用新型Viabahn血管内覆膜支架近期通畅率令人满意,远期通畅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 覆膜支架治疗人工血管血透通路闭塞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作者:朱峥嵘;罗灿华;邹岚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透析通路(AVG)闭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本中心应用置管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或覆膜支架植入技术治疗AVG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共16例患者行置管溶栓及PTA治疗,15例手术成功(93.8%).15例患者中,7例患者(A组)行覆膜支架植入术,8例患者(B组)未行覆膜支架植入术.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5±3.4)个月.随访期内,A组患者中5例保持通畅,通畅率为71.4%.2例术后出现再狭窄,均予PTA治疗后血流通畅;B组患者均再闭塞,平均通畅时间为5.1个月.两组一期通畅率比较,A组优于B组(P=0.001).结论 腔内治疗AVG闭塞是安全、有效的手段,覆膜支架植入可以提高一期通畅率.

  • 裸支架与覆膜支架治疗透析通路吻合口狭窄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金勇;樊雪强;马博;刘鹏;叶志东

    目的 评价裸支架与覆膜支架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AVG)静脉端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上肢AVG患者因静脉端吻合口狭窄及血栓形成而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共40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所有患者行Fogarty导管取栓+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术后6、9、12个月的动静脉瘘初级通畅率、累积次级通畅率.结果 32例患者行Fogarty导管取栓+球囊扩+裸支架植入术(裸支架组),8例行Fogarty导管取栓+球囊扩张+覆膜支架植入术(覆膜支架组).临床成功率和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围术期死亡率为0.裸支架植入后6、9、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为与覆膜支架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8.8%、59.4%、56.3%与75.0%、75.0%、62.3%,P=0.209);而裸支架植入后6、9、12个月的的累积次级通畅率为87.5%、84.3%、78.1%,覆膜支架为87.5%、87.5%、87.5%;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42).结论 对于AVG术后血栓性静脉端吻合口狭窄患者,裸支架和覆膜支架植入后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及累积次级通畅率无明显差异.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以及新的治疗手段提高移植物内瘘的通畅率.

  • 覆膜支架及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对比研究

    作者:甄雅楠;张建彬;郑夏;陈洁;马博;刘晓鹏;秦红云;杨煜光;王非;叶志东;刘鹏;樊雪强

    目的 评价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AVG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覆膜支架组(20例)和球囊扩张组(23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围术期及术后30天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覆膜支架组的6个月及12个月一期通畅率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组(6个月:60.00%vs 30.34%,P=0.034;12个月:20.00%vs 0%,P=0.005).覆膜支架组6个月辅助一期通畅率优于球囊扩张组为(70.00%vs 34.78%,P=0.019).两组6个月及12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00%vs 100%,P=0.999;12个月:90.00%vs 95.65%,P=0.491.覆膜支架组12个月的通路功能指数高于球囊扩张组(6.90±2.71 vs 4.96±1.15,P=0.003).结论 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治疗AVG失功与单纯球囊扩张相比,可以明显提高6个月及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但对AVG是否应常规进行监测及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

  • 覆膜支架在周围动脉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成军;赵渝;张矛;黄文;刘杨东;任为

    目的 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周围动脉血管损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共收集20例患者资料,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7例.其中,尖锐物穿通伤8例,顿挫伤导致动脉闭塞5例,创伤后假性动脉瘤形成3例,医源性动脉损伤4例.动脉管壁损伤较轻者直接使用覆膜支架进行腔内隔绝治疗;针对管壁破损严重、断裂或血管内膜严重挫伤闭塞者则多采用顺、逆行途径相结合的方法开通血管后成功实施腔内重建.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无肢体丧失和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2.8个月.上肢动脉损伤者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患肢血循环良好,患侧与健侧上肢血压差小于10%,下肢血管损伤患者患侧ABI由术前平均0.37±0.16提高至术后0.96±0.08.仅2例患者术后随访CT血管造影发现支架两端存在轻度狭窄.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周围动脉损伤,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 覆膜支架治疗肾下主髂动脉闭塞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房杰;陈学明;李晨宇

    目的:总结腔内治疗肾下主髂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的1例TASC-ⅡD级肾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采用双覆膜支架的kissing技术进行治疗,并回顾性复习相关的腔内治疗文献。结果患者手术成功,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术后复查CT血管造影显示支架位置形态良好顺利出院,术后半年门诊随访,彩超示支架内血流通畅,恢复良好。结论覆膜支架植入术已成为肾下主髂动脉闭塞的主流治疗方式,但还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采取个体化治疗。

  • 严格掌握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适应证

    作者:刘暴;刘昌伟

    随着1991年阿根廷Parodi医生首先采用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以来,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随着腔内治疗材料(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复杂、困难的EVAR术病例不断涌现,腹主动脉瘤适应证也在不断的扩大.

  • 累及内脏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杂交手术肯定比开放手术获益大吗?

    作者:戈小虎

    累及内脏动脉的腹主动脉瘤解剖形态与Crawford法分型的Ⅳ型胸腹主动脉瘤相似,是指病变累及全部腹主动脉,从膈肌处主动脉至腹主动脉分叉处,传统手术方法与Ⅳ型胸腹主动脉瘤相同。1991年,Parodi等[1]应用覆膜支架成功地修复了肾下腹主动脉瘤,从此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血管腔内微创方式在肾下腹主动脉瘤治疗上逐渐替代了传统手术。然而,累及内脏动脉的腹主动脉瘤由于需要重建内脏动脉,其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及开放手术死亡率高,是血管外科治疗困难的疾病之一,因此血管外科医师们也在探索应用腔内技术治疗此病。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全程腔内根治性修复术:概念与方案

    作者:赵珺

    近二十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已得到国内外广泛应用[1-5],多种指南以及多个临床中心的报道中该技术应用的核心步骤是采用覆膜支架及相关辅助器具从主动脉腔内消除主动脉近端的裂口(假腔入口或主裂口),而其他裂口旷置观察[6-8]。

  • 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白塞氏病致胸主动脉多发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赵晓晨;吴继东;车辙

    患者,男性,57岁.因胸背部疼痛、胸闷、心悸半年,突发背部撕裂样疼痛加重一周就诊.查体:巩膜黄斑,口唇发绀,颊黏膜处多个疱疹样破溃,阴囊处有2处破溃,均为2cm×2cm大小.血、尿、粪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胸片、腹部B超、心脏彩超均未查及明显异常,梅毒血清学检查阴性.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显示胸主动脉3个直径为2~4 cm大小的假性动脉瘤,右锁骨下动脉异位发出(开口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见图1).诊断为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于2010年9月1日收入院.入院检查:C反应蛋白为203.7 mg/L(9月3日),212.4 mg/L(9月6日);血沉:98 mm/h;皮肤针刺试验阳性(在无菌条件下用20号针头斜行刺入皮肤,24~48 h后针刺局部出现脓疮或毛囊炎,周边红晕).

  •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后并发感染3例

    作者:师天雄;胡锡祥;缪健航

    主动脉病变(包括主动脉瘤和夹层)是血管外科比较常见的病变,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病变血管,同时进行人工血管移植.近年来,随着腔内治疗的兴起,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很多风险,但是,随着接受腔内治疗患者的增多,其相关的并发症也时有报道.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9年1月共行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116例(主动脉夹层76例,主动脉瘤40例).其中术后发生感染3例,发生率为2.6%.

  • 覆膜支架隔绝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王涛;杨牟

    患者,男性,56岁。2012年11月5日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移植肾与右侧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术后恢复良好。2013年3月27日来我院行彩超复查时发现移植肾动脉主干收缩期大流速(Vmax)为73 cm/s,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0.79,叶间动脉Vmax为39 cm/s,RI为0.75(略增高),肾盂轻度分离,肾门处无回声,怀疑为假性动脉瘤或真性动脉瘤,遂以“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收入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高200/110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药物治疗。查体:血压140/87 mmHg,右下腹部可见陈旧手术瘢痕,长约10 cm,愈合良好。双股动脉搏动可及,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入院后经CT增强检查提示肾移植后表现、考虑移植肾动脉瘤形成,动脉瘤与移植肾动脉关系密切(见图1)。2013年4月7日移植肾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右侧髂总、髂内动脉形态正常,右侧髂外动脉中段局部可见假性动脉瘤,基底宽。动脉瘤下方可见移植肾动脉自髂外动脉发出,起始段受动脉瘤挤压变细(见图2)。

  • 覆膜支架在颈动脉爆裂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1例

    作者:张蕴鑫;刘建龙;贾伟;田轩;蒋鹏;程志远;沈余明

    患者,女性,63岁。因“舌鳞状细胞癌”于2013年11月13日在外院行“舌部分切除术+舌瓣转移修补术+舌成形术”,术后6个月发现右颈部包块,行针吸活检提示转移性癌细胞,于2014年7月8日行“右颌下肿物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多次接受大剂量放疗,右颈部皮肤逐渐破溃,持续不愈合,软组织缺损变大,来本院烧伤科就诊时见颈部放射性溃疡,大小约12 cm ×12 cm ×8 cm (见图1)。因软组织缺损距离右侧颈动脉较近,为保护右颈动脉就诊于本院血管外科。完善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检查:可见溃疡底部清晰的颈动脉,溃疡基底中心位于颈动脉分叉,且上下累及颈总动脉中远端及颈内、颈外动脉起始部分(见图2)。诊断:软组织缺损(右颈部)、颈动脉爆裂综合征(carotid blowout syndrome , CBS )、颈部软组织感染、舌鳞状细胞癌、右颈部转移性鳞状细胞癌。

  • 栓塞和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

    作者:高海军;陈光;王浩;杨颐馨;王鹏辉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假性动脉瘤栓塞和支架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5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瘤行栓塞和支架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并发症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假性动脉瘤发生于肝内动脉的2例,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发生于肝外动脉的3例,1例采取介入栓塞治疗,2例采用覆膜支架治疗.介入治疗全部取得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介入治疗后1个月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和内支架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Viabahn覆膜支架急诊封堵手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作者:王文亮;魏宁;徐浩;祖茂衡;张庆桥;许伟;崔艳峰;高志康;肖晋昌;王勇;王洵;吕墩涛;神斌

    目的 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封堵外科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7例外科术后并发腹腔大出血急诊血管造影确诊HAPA后置入Viabahn覆膜支架封堵载瘤动脉的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 7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HAPA,全部为肝外型.Viabahn覆膜支架封堵成功率100%.1例支架近端肝动脉出现一过性痉挛样改变.术后1周内复查肝动脉CTA,7例均未提示再次出血.术后随访1个月,病情稳定.结论 应用Viabahn覆膜支架封堵HAPA载瘤动脉是一种微创、简单、有效的急诊止血治疗HAPA的方法.

  • 组合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的随访结果

    作者:赵世录;王昌明;傅军;栾景源;李天润;赵军;董国祥;李选

    目的 探讨组合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1年4月~2017年5月对61例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或难治性腹水行TIPS.采用组合支架建立门腔分流体系,即裸金属支架连接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精确定位分流道肝实质段后,再以一定长度覆膜支架覆盖肝实质段,观察分流前后门体静脉压力梯度值的变化、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以及生存率. 结果61例手术全部成功.随访截止2017年5月.61例术后随访5~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34例随访>24个月,18例随访>36个月,7例随访>60个月:9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晚期恶性肿瘤2例、肝性脑病1例、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再出血率、支架累积通畅率、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6%、83.58%、19.60%、82.88%.52例长期生存者术前Child-Pugh评分(7.47 ±1.60)分,随访结束时(7.04 ±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1,P=0.055). 结论 组合支架(裸支架+覆膜支架)建立门腔分流通道在技术上安全可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难治性腹水效果满意.

  • 覆膜血管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

    作者:张喆;杨碧波

    目的 探讨覆膜血管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6年7月,经CT增强扫描确诊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31例.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检查.结果 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可造影27例无内漏,4例轻度内漏.术后早期1例出现左上肢缺血,1例截瘫,其余患者无支架移位与远端脏器缺血.术后半年复查CT增强扫描,31例均示支架段内假腔消失,血栓形成.术后半年4例轻度内漏均好转;1例术后4年出现支架近端严重内漏,行开胸手术治疗.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457 条记录 4/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