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完全腔内修复术在主动脉弓部扩张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陈逸钿;常光其

    主动脉弓部完全腔内修复术目前已成为血管外科领域发展的重点与热点,因其微创、高效等优势将是未来治疗主动脉弓部扩张性疾病的发展趋势.但每种技术都存在一些缺陷,无法完全攻克主动脉弓部疾病这一难题.本文对"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及"分支支架"技术在主动脉弓部扩张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开窗技术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国义;郭伟

    临床上,复杂近端瘤颈是限制腹主动脉瘤常规腔内修复术(EVAR)的主要原因.随着开窗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成为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CNAAA)腔内治疗的首选方案.然而,实施CNAAA开窗治疗需要经过仔细术前评估、周密器材制定及精准手术操作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由于整个实施过程较复杂,本文主要对开窗技术处理CNAAA的关键步骤进行阐述,为开窗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说明.

  • 腔内修复术治疗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合并逆撕性壁间血肿的主动脉夹层

    作者:朱健;郗二平;朱水波;张瑜;汪海波;许贵华;李雪梅

    目的:分析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合并逆撕性壁间血肿(RIMH)的临床特征以及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36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合并RIMH的主动脉夹层,且经TEVAR治疗的患者资料,包括影像学表现、术前处理措施、手术时机、预后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先控制血压、心率后依据病情需要行TEVAR,完整封闭主动脉夹层破口,RIMH予以密切观察,其中11例在发病2周内行TEVAR,术后2例患者发生进一步逆撕或新发主动脉弓部夹层;25例在发病2周后行TEVAR,1例发生术后进一步逆撕。结论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合并RIMH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仅应用TEVAR封闭主动脉夹层破口是可行的,但应尽量在发病2周后进行。

  • 主动脉弹性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伟

    目前随着血管腔内器械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R)在降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发生在升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弓部的病变确仍然没有较可靠的系列产品投放临床.为了设计适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病变的支架型血管,我们需要了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的血管弹性特点,所以研究主动脉弹性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于主动脉弹性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肾上与肾下固定的选择

    作者:陈忠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逐渐成为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腔内技术的经验积累,器械耗材的不断改进,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对AAA的临床治疗效果逐渐提高。腔内治疗容易入门,但是真正做好却不容易,其关键在于技术细节,需要引起大家重视和掌握,本文重点就EVAR中肾上与肾下固定的选择进行探讨。

  • 髂内动脉重建在EVAR中的意义

    作者:张涛;王峰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以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的时间短等优点,已经逐渐地成为AAA的首选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高危患者。根据文献统计43%AAA患者病变累及一侧髂总动脉,11%AAA患者病变累及双侧髂总动脉,而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IIA)受累是孤立性髂动脉瘤和AAA合并髂总动脉瘤病变中常见的现象。IIA承担着臀肌、盆腔以及脊髓等组织或者器官的血液供应,对于此类患者进行EVAR时往往需要考虑如何认真处理单侧或者双侧IIA。

  •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腔内治疗现状

    作者:张婉;史振宇

    自1999年Dake等[1]报道首例应用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以来,技术已经逐渐趋向成熟。TEVAR适应证是复杂型TBAD[2]。但是,国内临床上大部分非复杂型TBAD患者也接受了TEVAR治疗,并且近期治疗效果良好[3,4]。因此,TEVAR已经成为TBAD的首选治疗措施。

  • 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累及髂动脉的自发性腹主动脉夹层2例

    作者:刘鹏;孙自强;颜井伟

    据报道,绝大部分主动脉夹层位于胸主动脉,依据DeBakey分型,70%的主动脉夹层发生在升主动脉,20%发生在降主动脉,7%发生在主动脉弓[1],发生在腹主动脉的夹层较少见,自发性腹主动脉夹层发病率甚低,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仅占不到2%[2]。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采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2例累及髂动脉的自发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台上4开窗EVAR技术腔内修复胸腹主动脉瘤1例报告

    作者:杨鑫;戴向晨;朱杰昌;罗宇东;范海伦;冯舟;张益伟;胡凡果

    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TAAA)的腔内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的难点.腹主动脉内脏分支血管重建的困难是限制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应用于TAAA治疗的重要原因.开窗支架技术可以保留各个分支血管的血供而不改变其解剖结构,理论上减少了内漏和分支支架因受压而闭塞的问题,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腔内手术方式.台上体外开窗支架具有不需要定制、随时获取、制作简单和释放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医疗条件下可以应用的治疗方法.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尝试了多例应用体外开窗支架技术的治疗,现对1例应用4开窗EVAR技术治疗CrawfordⅢ型TAAA的病例报道如下.

  •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管移植物感染1例

    作者:丁焕宇;江敏纯;罗淞元;朱屹;李捷;范瑞新;罗建方

    近年来,随着主动脉疾病诊治技术的不断提高,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血管移植物感染也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极为棘手的难题.本文将报道 1 例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血管移植物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并且进行文献复习.

  • 主动脉壁间血肿误诊3例报告

    作者:杨继涛;李鹏;傅庆涛;张思宁;李泽树

    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发病较急,进展迅速,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既往有学者 [1-2] 认为 IMH 是主动脉夹层(aorta dissection,AD)的特殊类型或先兆病变,随着对该病的认识逐步加深,目前人们认为其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与穿透性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AD 合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 AAS)[3].IHM 的典型表现为急性胸痛或背痛,为切割样痛、撕裂样痛或钝痛,但是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腹痛或其他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该病容易出现延误诊断或漏诊,因此,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近确诊的 4 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 IHM 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生,尤其是急诊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特点,减少误诊率.

  • 同期胸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曾庆龙;郭曦;黄小勇;吴文辉;李铁铮;刘光锐;孙立忠;黄连军

    目的:评价同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与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9—2015-06北京安贞医院大血管诊治中心21例多水平主动脉病变(multilevel aortic diseases,MLAD)患者资料,男性20例,女性1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5±7)岁。患者术前均行胸腹主动脉CTA明确诊断,于局麻下行同期胸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1、3、6个月及每年定期CTA随访。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胸主动脉支架覆盖长度范围为15~27 cm,平均长度为(20.4±4.7)cm。无术后30 d死亡病例,无严重心肺并发症及造影剂肾病发生。2例(9.5%)患者术后出现脊髓缺血表现,予积极升压、静脉大剂量激素及脑脊液引流治疗后缓解。随访2~59个月,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为急性主动脉破裂死亡,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与48个月出现Ⅰb型内漏,1例植入髂腿延长支架后缓解,1例因为严重合并症行保守治疗。结论同期TEVAR和EVAR为MLAD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并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 体外开窗EVAR技术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作者:罗宇东;朱杰昌;张益伟;冯舟;范海伦;戴向晨

    目的:初步探讨体外开窗EVAR技术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6例应用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的短瘤颈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术前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数据预定或者自制体外开窗支架,行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和内脏动脉分支支架植入术。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一过性肾功能损伤,经内科治疗后改善。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8.6个月(范围为1~24个月)。1例左侧肾切除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右侧肾动脉通畅,腹主动脉支架通畅,无内漏。其余5例患者术后复查C TA ,均显示主体开窗支架和内脏分支支架通畅,无内漏。结论体外开窗EVAR技术是一项治疗短瘤颈AAA的可行方法。

  • 体外开窗TEVAR技术治疗不良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范海伦;汤凯丰;胡凡果;朱杰昌;张益伟;冯舟;罗宇东;戴向晨

    目的:探讨体外开窗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TEVAR)治疗不良(短或不健康)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7例不良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体外开窗TEVAR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即时血管造影结果。术后随访4~9月,于7~30 d、90 d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以手术成功率、存活率和分支支架通畅率为有效性观察指标,并统计相应的不良事件。结果7例患者术中支架全部释放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55±12) min,围手术期Ⅰa型内漏1例,与开窗直径过大有关,经封堵器封堵后消失。随访期7例患者无死亡,无支架近端内漏,夹层假腔均血栓化,无LSA支架闭塞。结论体外开窗TEVAR技术治疗不良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期效果良好。

  •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效果和并发症处理分析

    作者:沈俐萍

    目的 腔内修复术(EVAR)对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主要处理方法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EVAR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输血情况、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在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情况、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AR可以改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不同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疗效及主动脉重塑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明辉;李兴东;李世杰;付江华

    目的 研究不同期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TEVAR)后的疗效比较及胸主动脉的重塑情况.方法 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并行TEVAR的患者共110例,其中亚急性期实施TEVAR的患者32例,慢性期实施TEVAR的患者78例,手术均顺利进行,对2组患者术后内漏、逆行性主动脉夹层和截瘫等并发症发生率、假腔血栓形成、胸主动脉重塑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亚急性期患者假腔血栓形成情况优于慢性期患者,血栓完全吸收率高,且亚急性期患者胸主动脉重塑情况优于慢性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在亚急性期实施TEVAR具有更好地临床效果,更有利于主动脉的重塑,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经皮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作者:张亮;汤蓉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胸主动脉腔内高速高压血流从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膜与外膜分离,外膜继而扩张膨出而形成夹层动脉瘤[1].临床上常以胸部或背部剧烈撕裂样疼痛为典型症状,是发病急剧、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一种疾病.主动脉腔内带膜支架的植入术,以其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被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接受.2005年9月~2011年4月共开展此项手术199例,除1例死亡,1例血管畸形未放成支架外,其余均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进展与覆膜支架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聂红林;刘道志;罗七一

    回顾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手术的发展,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总结腔内修复术仍然存在的临床问题,提出未来腔内修复术器械的技术研究发展方向.

  • 覆膜支架腔内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作者:周海宁;张永恒;夏洪韬;杨波;刘建平;陈权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Stanford B型丰动脉夹层的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覆膜支架释放均成功,封闭左锁骨下动脉4例,接受治疗者无围术期死亡.随访过程中,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方法,近、中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需进一步大样本观察.

  •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进展

    作者:王勤宁;李旎;邵国丰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是一种致命性主动脉疾病.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通常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避免夹层破裂或者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腔内修复术的发展使得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从开放手术迈向微创手术.由于腔内修复术能够促进主动脉重构和预防远期动脉瘤样扩张,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EVAR)治疗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切实有效.

361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