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LIF加RF-Ⅲ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霍国森

    腰椎滑脱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治疗方法颇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自2003年1月~2010年1月,我们采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加脊柱RF-Ⅲ固定器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

    作者:程德根;谭毅贤;李文基

    目的:观察腰椎板切除减压、自体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板切除减压、自体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23例,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2例,腰椎滑脱7例(均为Meyerding I度),腰椎节段不稳4例.随访观察近期临床疗效、椎间隙高度及融合率.结果:23例获得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术后3~8个月(平均5个月)X线示椎体间植骨融合,融合率100%,无高度及复位丢失.椎间隙高度增大3.6mm,腰椎前凸角增大6.2°.结论: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有效恢复脊柱生理弧度及椎间隙高度,达到即时稳定,椎间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临床研究

    作者:吴竟

    目的 探讨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特点,并以腰椎弓根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为例,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特点,并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和腰椎弓根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术(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弓根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单节段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陈晓东;易小波

    目的 探讨胸腰椎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单节段椎间融合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6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单节段椎间融合结合伤椎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29~54个月,平均38个月,16例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Frankel神经分级有显著提升(P<0.01).术前伤椎前缘高度10~18mm,平均14mm,术后25~40mm,平均32mm,末次随访同术后;伤椎Cobb角术前19~32°,平均22°,术后3~-2°,平均2°,末次随访同术后,X线结果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动力位X线片及CT重建显示腰椎融合率100%,未发现钛网移位、螺钉松动.结论 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单节段椎间重建融合用于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融合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短期疗效确切.

  • 自体植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作者:朱国兴;杨玉生

    目的 探讨节段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植骨(椎间扩孔结合自体椎板骨粒、棘突骨块植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节段性下腰不稳或潜在不稳91例.结果 9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优74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8%.X线片显示椎体间植骨融合良好,无高度及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可矫正滑移,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达到即刻稳定,增加植骨的融合率,提高了融合率,节省了医疗费用.

  • 斜向单个椎间融合器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祝海炳;李展振;龙亨国

    Cloward[1]于1953年首先采用了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不稳及椎管狭窄的患者.以后该方法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后路双枚融合器椎体间融合(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该方法需广泛切除椎板及关节突,从而降低了融合器植入后的后柱稳定性,且术中需极度牵马尾神经及神经根,使手术增加了潜在的危险性,我院自1998年6月起设计一种经后路单个斜向融椎器椎体间融合的方法,治疗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 腰椎全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忠海;赵杰

    腰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是脊柱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间,腰椎间盘切除加椎体间融合术一直是治疗DDD的"金标准".但由于椎体融合牺牲了关节的活动性,并使得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速,因此,保留关节的活动和腰椎生理运动对于术后的远期疗效非常关键.

  • 同一患者应用自体骨植骨和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研究

    作者:任磊;孙永青;郝敬东;崔准

    背景:目前国内外公认椎体间融合术(PLIF)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佳手术方式,但椎间融合器的应用尚存争议。目的:比较同一患者应用自体骨植骨和椎间融合器行PLIF治疗不同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两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61例,两个病变节段分别应用自体骨植骨和椎间融合器行腰椎后路PLIF。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功能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估;Tailland指数、Boxa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Suk法进行椎间融合评估;测量比较各节段的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
      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47个月,平均28.4个月。JOA评分治疗改善优良率为91.8%,术后JOA评分、ODI、VAS、Tailland指数、Boxa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1),且末次随访无丢失(P>0.05)。应用自体骨植骨的融合时间为(8.8±3.4)个月,融合率为93.4%;应用椎间融合器的融合时间为(9.4±2.9)个月,融合率为95.1%,两种椎间融合方式的融合时间及融合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腰椎间隙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平均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但两种椎间融合方式术前和术后的腰椎间隙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平均高度及椎间孔高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骨植骨椎间融合方式末次随访的椎间隙前缘高度、平均高度及椎间孔高度与术后比较丢失明显(P<0.05)。
      结论:两种椎间融合方式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椎间融合,而椎间融合器在维持椎间高度方面表现优异,其联合前方自体骨植骨可以作为PLIF的理想椎间融合选择。

  • 斜向单枚BAK植入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作者:赵杰;王新伟;侯铁胜;张春才;海涌;张秋林

    目的:对作者设计的单枚融合器后斜向植入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行生物力学评价及临床观察.方法:生物力学研究:12个小牛脊柱运动节段分为2组,每组6个.实验组行单侧小关节突、半椎板切除术,经侧后方斜向植入加长BAK融合器1枚;对照组行常规后路双侧小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后前向植入双枚融合器.分别测试两组的纵向压缩、屈曲、侧方弯曲、伸展及双向扭转刚度并进行比较.临床研究:经后路斜向植入单枚融合器行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共40例,平均随访18个月,进行临床评价.结果: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实验组的垂直压缩刚度、左侧(融合器植入侧)弯曲刚度、双侧扭转刚度均较双枚融合器组增大(P<0.05).临床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2%,术后1年融合率88%,主观满意率90%,所有患者均无融合器的移位.结论:经侧后方斜向植入单枚融合器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能满足后路椎体间融合的生物力学要求,有损伤小、脊柱后柱稳定性好、可同时行椎管减压等优点,可以较理想地取代后路双枚融合器植入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 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贺宪;黄东生;梁安靖;彭焰;孔畅

    目的: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A组)和单纯髓核摘除术组(B组).A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6~58岁,平均40.77±10.27岁,病变节段L4/5 17例,L5/S1 14例,采用后路单侧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入融合内固定术(简称椎体间融合术).B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8.48±9.77岁,病变节段L4/5 15例,L5/S1 16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简称单纯髓核摘除术).两组病例数、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病变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完成术后6、12个月的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共54例患者(A组28例,B组26例)获得随访,腰腿痛均明显减轻.每组术后6、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A组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A组优20例、良6例、可2例,B组优10例、良12例、可4例;术后12个月,A组优22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10例、可3例;A组优良率大于B组(P<0.05).结论: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

  • 前路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比较

    作者:曹正霖;陈逊文;吴增晖

    目的:比较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m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7年3月收治31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其中14例行ALIF,17例行TLIF,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模拟疼痛评分(VAS)、椎体间高度、椎体间角度,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融合情况和并发症.结果:AUF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10ml,TLIF组分别为160min、620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UF组出现2例腹膜撕裂,予缝合后愈合:3例发生腹膜后血肿、麻痹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完全恢复正常.TLIF组出现2例硬膜撕裂,予缝合后愈合;2例神经根牵托伤,经脱水、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完全恢复正常.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每组术后1年时ODI和VAS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椎间高度、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1年ODI、VAS、椎间高度、椎间角度无明显差异(p>0.05);ALIF组疗效优良率为85.7%,TLIF组为82.4%.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椎间融合率均为100%.结论:AUF和TLIF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均可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效果,ALIF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出血量相对较少.

  • 下腰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烽;段广超;金国华

    目的:观测腰椎侧方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分布,为下腰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vertebra fusion,XLIF)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30具成人尸体的腰椎侧方血管和神经,观察腰动、静脉的位置及走行;测量椎间孔外口处L3~L5脊神经距相邻下位椎间盘、腹主动脉后缘(左侧手术窗)和下腔静脉后缘(右侧手术窗)的距离.结果:L1、L2、L3节段血管走行、分布比较恒定,走行于相应椎体的中央偏下水平;但L4动、静脉走行变异较大,其中36.7%(11例)走行于L4/5间隙表面;L3~L5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距下位椎间盘的距离逐渐增大;L3~L5左、右侧手术窗均逐渐增大,且同一节段左侧手术窗大于右侧.结论:XLIF在L3/4、L4/5间隙可以顺利进行.

  • 极外侧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立颖;赖瑞敏;王建民

    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出现,是脊柱外科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微创化手术已逐渐成为脊柱外科发展的趋势.椎间融合由于具有稳定脊柱前中柱的生物力学优势而成为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目前微创化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有: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等.近几年出现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extreme/direct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DLIF)[1]是一种新的微创技术,它是经腹膜后行前方腰椎椎间融合入路的改良,研究认为,X/DLIF不经腹腔,不需要游离和牵开大血管,也不进入椎管,从而也避免了常规前路及后路手术的风险,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1~4].现就极外侧椎间融合术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内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红伟;梁裕

    1982年Harms等[1]首次提出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2003年Foley等[2]首次报道了微创(minimally invasive,MIS) TLIF。经过不断改良和完善,目前MIS-TLIF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内固定的目的在于提供节段的即刻稳定,促进融合。目前MIS-TLIF手术中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1)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 BPS)固定,对侧经皮固定;(2)单侧椎弓根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UPS)固定,对侧不固定;(3)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皮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and contralat-eral facet screw,UPCFS)固定。笔者就MIS-TLIF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顾勇杰;胡勇;马维虎;徐荣明

    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复发率为5%~11%[1、2],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但是再次手术的满意度要低于初次手术,因为再次手术在处理瘢痕组织过程中,容易造成脊膜破裂和神经根受损[3].2008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如何看待微创与传统开放TLIF手术开放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过时了么?

    作者:刘晓光

    腰椎的椎体间融合手术是目前临床脊柱外科的常用术式,根据手术入路不同一般分为经后路的腰椎椎体间融合和经椎间孔的腰椎椎体间融合,即常说的PLIF和TLIF。 PLIF术式起于1952年(Cloward等[1]),而TLIF术式起源于1982年(Harms等[2])。两种术式均经历了几十年的临床应用,成为经典术式。而微创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起于2003年(Foley等[3])。近十年来“开放”与“微创”的优劣势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热议话题,笔者认为目前微创椎间融合在许多方面仍不可完全取代开放腰椎椎体间融合。

  • 对人工椎间盘置换的几点意见

    作者:唐天驷

    腰椎间盘切除和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传统方法,但毕竟改变了椎间盘的正常结构功能,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加速了椎间盘进一步退变.近年来,椎间融合器(cage)提高了融合率且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然而,钛合金笼置入椎体间,虽可以利用金属的强度分担腰椎负荷,撑开椎间隙,但金属笼的下沉是潜在的并发症.因此,医学界对人工椎间盘置换已作了很多尝试,目的是维持椎间盘高度及其活动.目前已经出现几种人工椎间盘假体,并已被用于临床.

  • 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的几点认识

    作者:王建

    Harms和Rolinger于1982年首先介绍了经单侧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1],此后许多学者围绕该术式进行了临床研究.Foley等[2]开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之先河,探讨减少手术入路创伤、改进临床结果、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外科方法.在近20年MIS-TLIF临床研究及应用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就这一技术进行了广泛探索,获得诸多共识,也不乏争论[3-8].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对MIS-TLIF临床应用观察的初浅经验,谈几点认识.

  • 腰椎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杨明杰;严浩然;李立钧;祝建光;潘杰;谭军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比较腰椎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E-TLIF)与传统术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采用正常猪脊柱运动节段标本24副,随机进行不同处理后分为正常对照组(CG组)、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SG组)、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组、E-TLIF组;分别测试不同载荷时各组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侧屈时的应变、位移变化及左侧扭转稳定性等生物力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E-TLIF组的载荷-应变和位移、大载荷下轴向稳定性、扭转稳定性等生物力学指标与T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侧屈活动中,E-TLIF组[线性位移(3.40 ±0.09)mm,角位移2.57°±0.12°]稳定性优于TLIF组[线性位移(3.98 ±0.22)mm,角位移3.03°±0.18°](t=2.61,P<0.05),E-TLIF组和TLIF组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上的力学稳定性均高于SG组(t=4.17 ~4.53,P<0.01).结论 E-TLIF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式.

  • 微创腰椎间融合器材的进展

    作者:丁金勇;周跃

    微创椎体间融合术中所应用的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简称Cage)是基于"撑开-压缩"原理:利用Cage置入后的撑开力量使椎间盘纤维环和前、后纵韧带处于张力状态,而自身重力及椎旁肌肉的动态收缩,两种力作用相反,使Cage达到稳定状态;配合脊柱内固定器械,Cage能够维持融合椎间隙的高度,获得运动节段生物力学稳定,达到满意的融合率.本文拟就Cage的材料、结构研究以及微创腰椎间融合技术应用综述如下.

6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