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检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GM1-ELISA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波;张锦海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是重要的致病因子不耐热肠毒素(LT),由一个具有5-腺苷二磷酸二钠盐(ADP)糖基化活性的A亚单位(LTA)和神经结苷脂(GM1)有特异性高亲和力的B亚单位(LTB)构成.

  • 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及其生物学效应

    作者:黄海燕;庄志雄

    真核生物体内蛋白质表达后均需经过一系列的修饰过程才能发挥作用,主要包括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糖基化等.ADP-核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重要修饰方式之一,分为单-ADP-核糖基化,聚-ADP-核糖基化2种,其与染色质的功能与调节、肿瘤的发生、细胞死亡、细胞分化与信号转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等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动相关[1-2].笔者将重点介绍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酶促的单-ADP-核糖基化反应和聚-ADP-核糖基化反应,以及这些反应的主要生物学效应.

  • UDP-糖基供体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作者:尹森;孔建强

    糖基化是生物体中重要的生化反应,它可发生于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的糖基化[1];也可发生于小分子化合物,如各种天然产物苷元的糖基化[2]。执行化合物糖基化反应的催化酶为糖基转移酶。糖基转移酶的底物分为糖基受体和糖基供体。糖基受体可以为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还可以为小分子化合物如各种植物或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3-5]。糖基受体通常含一些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羧基、巯基等用于形成糖苷键,同时有少数糖基转移酶还可以催化 C-C键的形成,生成碳苷类化合物[6-7]。糖基供体为糖的活化形式,通常糖基供体中存在一个或多个高能磷酸键,这些高能磷酸键在糖基转移酶执行催化反应时能通过能量转移而形成化合物与糖的糖苷键。常见糖基供体为尿苷二磷酸糖(UDP-糖)、胸腺苷二磷酸糖(TDP-糖)、鸟苷二磷酸糖(GDP-糖)、一磷酸糖等。这些糖基供体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代谢酶进行相互转化(图1)。

  • 糖尿病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作者:Amy G.Huebschmann;罗说明;王安平;周智广

    一般认为糖尿病死亡归因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尽管大血管并发症已经受到很大的关注,但是微血管并发症特异于糖尿病,高血糖促成了两大并发症的发展.解释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假说机制大多数与高血糖相关.包括醛糖还原酶介导的多元醇通路,氨基己糖通路,蛋白激酶C的激活,氧化应激反应的产生,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的激活以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聚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尤其重要,它产生于细胞内外,来源于食物和烟草,是有害的并且不依赖于高血糖.与大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都有关联.有研究表明纠正AGEs可以改善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因此,AGEs为治疗糖尿病降低死亡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作用靶点.

  • 尿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婷;夏大胜;何强;叶绪英;梁景一

    目的 探讨血尿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并按照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1例和对照组69例,患者于术后1周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ADP%)、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AA%).同时记录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的大幅度(MA值)和血凝块形成的速率(α角).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的R值[(5.88±1.50)min vs (7.16±2.06)min,P=0.001]、K值[(2.15±0.63)min vs (2.58±0.88)min,P=0.007]、ADP%[(53.94±24.62)% vs (73.26±18.56)%,P=0.000]、AA%[(60.06±23.43)%vs (79.59±15.98)%,P=0.000]显著降低,MA值[(65.57±3.15)mmvs (59.01±6.99)mm,P=0.000]、α角[(64.69±5.24)°vs (56.51±4.86)°,P=0.000]显著增高.血尿酸与R值、K值、ADP%、AA%呈负相关(P<0.05,P<0.01),与MA值、α角呈正相关(P<0.01).血尿酸与ADP%、AA%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活性高,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高.

  •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关联研究

    作者:李晓利;王沛华;范利;王强;曹剑;于丽伟;石建元;刘晓庆;李思宾

    目的 分析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和P2Y12基因多态性是否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产生影响.方法 入选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d,≥1个月)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431例,根据阿司匹林抵抗(AR)诊断标准,分为AR组59例,非AR组372例,并使用美国Sequenom系统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P2Y1rs1065776(893C>T)和P2Y12 rs5853517(i-ins801A,H1/H2单体型)2个位点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 AR组血肌酐明显高于非AR组[(92.82±83.07)μmol/L vs (78.75±20.41)μmol/L,P=0.01].2组P2Y1 rs1065776突变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的TT+ CT基因型与野生型纯合子CC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2Y12 H1/H2单体型和突变的H2单体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携带突变等位基因H2的H2/H2± H2/H1基因型与野生型纯合子H1/H1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AR与血小板ADP受体P2Y1和P2Y12常见的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 野木瓜多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作者:杨之敏;谢笑龙;冯赞杰;钱民章

    目的 研究野木瓜多糖(SCP)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家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CP 17 g/L组、SCP 34 g/L组、SCP 68 g/L组、阿司匹林组,每组6只.制备家兔富血小板及贫血小板血浆,用Born's比浊法检测17、34、68 g/L SCP对胶原、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检测SCP对胶原诱导后血小板中5-羟色胺含量、肝素凝血酶凝固时间(HTCT)及对凝血酶作用后血小板释放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SCP组、阿司匹林组的胶原、ADP、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P<0.05,P<0.01),SCP 17 g/L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变化(P>0.05),SCP34 g/L组、SCP 68 g/L组、阿司匹林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SCP组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HTCT延长,呈浓度依赖性(P<0.01),除SCP 17 g/L组外,其余各组5-羟色胺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P<0.05,P<0.01).结论 SCP可以抑制由胶原、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机制与抑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血小板因子Ⅳ及减少丙二醛生成有关.

  • 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心律置入装置术后囊袋血肿的影响

    作者:陈妍;郭成军;曾哲淳;李海宴;方东平;戴文龙;张金荣;孟康

    目的:研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心律置入装置(CIED)置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接受持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需要置入心律置入装置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患者43例为血肿组,按照年龄1:1匹配入选术后未发生囊袋血肿的患者43例为无血肿组,分析围术期接受持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囊袋血肿的风险因素。结果与无血肿组比较,血肿组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3±12.16)% vs (49.81±14.96)%, P<0.05],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DP>80%患者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1% vs 13.95%,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80%为囊袋血肿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64,95% CI:0.082~0.850,P=0.026)。结论增高的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增加持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心律置入装置置入术后囊袋血肿的风险。

  • 他汀类药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作者:沈杰;张瑞岩;张奇;杨震坤;胡健;张建盛;郑爱芳;张宪;沈卫峰

    目的 前瞻性评价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 人选连续101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稳定性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支架术患者,分为普伐他汀组(228例)、氟伐他汀组(179例)、阿托伐他汀组(481例)和对照组(127例).比较各组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不同浓度(2、5、10、20 μmo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1 min(ADP-1)、5 min(ADP-5)和大血小板聚集力(ADP-M)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除年龄、高血压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率外)和冠状动脉病变和(或)支架术情况相似,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普伐他汀组0.9%、氟伐他汀组1.1%、阿托伐他汀组1.0%、对照组0.8%,P>0.05)和ADP-1、ADP-5、ADP-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0.21,P=0.001)、氯吡格雷总量(B=7.30,P=0.002)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OR=6.71,P=0.01)是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 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无明显影响,而年龄、氯吡格雷总量及低分子肝素使用是决定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独立因素.

  • PARP1及其抑制剂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开武;宋新明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在DNA损伤修复通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PARP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发挥的肿瘤抑制作用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我们对PARP1及其PARP1抑制剂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 白及不同提取部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作者:陆波;徐亚敏;张汉明;李铁军;邱彦

    目的探讨白及不同提取部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白及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可显著升高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大聚集率,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石油醚提取部位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显著影响.各提取部位对血小板数无显著影响.结论白及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性部位是白及止血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其止血作用与其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 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周玉娟;刘福林;武变英;刘春颖;王恩军;李少春;刘莉;刘新霞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Langendorff 离体灌注心脏模型.应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预灌注期、缺血期、再灌注期心肌组织的ATP含量.结果: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组缺血期ATP下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而对照组缺血期ATP下降明显与预灌注期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再灌注期AT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大鼠心脏可以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ATP含量,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 核苷酸对大鼠心肌[3H]格列本脲结合位点的影响

    作者:朱庆磊;汪海;肖文彬

    目的:研究核苷酸类物质对心肌膜[3H]格列本脲([3H]Gli)特异性结合位点的影响.方法:制备心肌膜标本,采用竞争结合和/或动力学试验,分别研究ATP、ADP、UDP、AMP和腺苷(Ade)等核苷酸物质对心肌[3H]Gli结合特性的影响.结果:[3H]Gli与心肌膜标本呈特异性、可逆性结合,非标Gli可剂量依赖性地取代[3H]Gli与心肌膜标本的结合,IC50值为195 nmol/L.在相同条件下,ATP、ADP和UDP均可抑制[3H]Gli结合,IC50值分别为1.68、0.80和2.08 mmol/L;而AMP和Ade对心肌[3H]Gli结合无明显影响.动力学试验表明:[3H]Gli与心肌膜标本的结合和解离均符合一级动力学,ATP、ADP和UDP能减慢[3H]Gli与心肌膜结合,并降低大结合容量,但不影响解离动力学过程.结论:ATP、ADP和UDP可诱导SUR构象的改变,从而对心肌[3H]Gli特异性结合位点具有负性变构调节作用.

  • 自由基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

    自由基损伤的机制过氧化物和氧化氮通过许多独立机制介导氧化损伤,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包括:脂质过氧化物、DNA损伤,激活抗多聚二磷酸核糖腺苷抗体poly(ADP-ribose)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olymerase(PARP).一旦自由基产生,自由基就可能和所有的细胞大分子反应,导致脂质体过氧化、DNA和蛋白质的氧化.导致膜损伤,蛋白质功能失损,诱导细胞凋亡等.

  •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及其生物学作用

    作者:陈锦;劳向前

    近年关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外的重视.本文就PARP及其生物学效应作一综述.

  • 哒嗪酮类新化合物9612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马兵;阚启明;王进;王世久

    研究了新型哒嗪酮类化合物9612对家兔和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发现,9612在体外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ADP)和凝血酶(thrombin)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3.20,9.44和7.10μmol/L.9612.灌胃给药(ig),能显著抑制AA和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与同等剂量(150 mg/kg)的阿斯匹林(ASA)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 六肽对人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作者:龙丽辉;郭晴;韩旭亮;简亮;米燕妮;曹永孝

    目的 研究六肽对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受试志愿者肘前静脉血,以枸橼酸钠抗凝,分为空白对照组、六肽(终浓度1×10-9~1×10-5 mol· L-1)五个浓度受试药物组,以及依替巴肽(1×10-6 mol· L-1)、氯吡格雷(3×10-5 mol· L-1)、双嘧达莫(2×10-6 mol· L-1)和阿司匹林(2.8×10-4 mol·L-1)4个阳性对照组,每组6例,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NE)、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为诱导剂,比浊法测定人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诱导时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1×10-6 mol·L1六肽组对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98.81±2.25)%、(94.58±0.73)%和(33.46±5.5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ADP诱导时,1×10-6 mol· L-1六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物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P<0.01).六肽在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的IC50分别为8.91×10-8 mol· L-1、9.33×10-8 mol· L-1和4.17×10-6 mol·L-1,依替巴肽的IC50为1.00×10-7 mol· L-1.结论 六肽在体外具有抑制人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氯吡格雷抵抗及其对策

    作者:黄震华

    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发挥重要作用.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膜上P2Y12受体的拮抗药.氯吡格雷抵抗包括对氯吡格雷无反应和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氯吡格雷抵抗者血小板聚集率高,易发生心血管事件.本文对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氯吡格雷抵抗原因及治疗对策等作一综述.

  • 氯吡格雷抵抗

    作者:黄震华

    氯吡格雷抵抗包括对氯吡格雷无反应和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氯吡格雷抵抗者血小板聚集率高,易发生心血管事件.氯吡格雷抵抗原因主要包括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影响CYP 3A4的活性,P2Y12受体和CYP 3A4基因的多态性.

  • 氯吡格雷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作者:刘萍;徐建民;王敏华;李志善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病人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59±s 10) a.给予氯吡格雷50 mg,po, qd×4 wk.在服药后8 d,4 wk后用光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ADP 诱导法),Duke 法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因子Ⅰ及血小板计数.结果:高血小板聚集率的病人使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治疗后8 d,4 wk分别下降(31±25) %,(32±21) %,(P<0.01).但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因子Ⅰ含量在使用氯吡格雷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氯吡格雷可有效拮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