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空腹血糖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研究

    作者:王朝霞;杨慧平;苏伟;杨静毅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在我国西北地区糖尿病初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陕西省宝鸡市某三甲医院进行FPG测定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6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找出糖尿病患者的佳FPG指标诊断截点.结果 没有一个确定的FPG值能完全准确地筛查出糖尿病患者,但FPG水平与糖尿病的患病概率呈正相关.结论 在糖尿病初步诊断中,FPG指标的佳诊断截点为5.64 mmol/L,即患者FPG水平大于该值可初步诊断为糖尿病.

  • 体重指数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探析

    作者:朱丽冰;王济;朱燕波;李英帅;李玲孺;郑燕飞;张惠敏;白明华;王琦

    目的:探析体重指数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从中医体质角度调节异常体重或从体重角度调理偏颇体质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9省市横断面调查的21948例中医体质分类与健康调查数据库中,筛选出有完整身高、体重及中医体质类型记录的20513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体重指数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气虚质与肥胖之间呈正相关(OR,1.20;95%CI,1.01~1.41);阳虚质与超重、肥胖之间呈负相关(OR,0.84;95%CI,0.72~0.98)(OR,0.58;95%CI,0.50~0.67),与体重偏轻呈正相关(OR,1.37;95%CI,1.17~1.59);痰湿质与肥胖之间呈正相关(OR,2.37;95%CI,2.04~2.75),与体重偏轻呈负相关(OR,0.76;95%CI,0.63~0.91);血瘀质与体重偏轻呈正相关(OR,1.16;95%CI,1.01~1.34),与肥胖呈负相关(OR,0.66;95%CI,0.57~0.76);气郁质与超重、肥胖呈负相关(OR,0.86;95%CI,0.75~1.00)(OR,0.75;95%CI,0.65~0.87)。结论体重指数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未明晰,仍需设计科学严谨、样本量充足的研究予以证实。

  • 气管插管时间与成人院内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喻文;罗红敏

    ?心肺复苏(CPR)指南指出,院内心搏骤停(IHCA)气管插管的理想时机目前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近期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评估了2006年至2014年发生IHCA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与预后结局的相关性。插管时间定义为从第一次心脏按压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术完成的时间。结果显示:共有702例IHCA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插管时间为8.8?min。95例(13.5%)患者存活出院,其中44例(6.3%)出院时显示有良好的神经功能状态。气管插管时间被证明对神经预后有利〔优势比(OR)=0.86,95%可信区间(95%CI)=0.80~0.93,P<0.001〕。延迟插管时间对非可除颤心律患者的生存结局不利(OR=0.95,95%CI=0.91~0.98,P=0.005)。在8.8?min内完成气管插管对患者良好神经预后(OR=7.28,95%CI=2.98~20.52,P<0.001)和出院存活率(OR=2.09,95%CI=1.27~3.52,P=0.004)有显著影响。该研究证实,对于IHCA患者,在CPR过程中早期气管插管可能对临床预后有利;在8.8?min内插管对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有利。尽管如此,CPR早期气管插管这一目标应该由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操作,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和危害。

  • 回流性回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中结肠直肠癌有密切关连

    作者:

    一般认为疾病持续的时间和程度是溃疡性结肠炎中结肠直肠癌(CRC)的危险因子.为了确定尚不了解的危险因子,调查策略可能需要进一步改进.Henschen UA等进行一项研究,调查回流性回肠炎是否也是与溃疡性结肠炎中CRC有关连的一个因子.Henschen等将590例患溃疡性结肠炎而施行修复性直肠与结肠切除术的连续病人分为3组:(1)伴有回流性回肠炎的全结肠炎,(2)无回流性回肠炎的全结肠炎,和(3)左侧结肠炎;并分析3组病人与CRC的关连.研究者们调查疾病持续时间、发育异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疾病诊断时龄、疾病的活动性和性别以寻找更多的危险因子.此项研究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全部病人有11.2%诊断为CRC.1组(107例病人)中有29.0%患CRC,而2组(369例)和3组(114例)分别有9.0%和1.8%患CRC(P<0.001).1组癌症病人有多发性肿瘤生长者(45.2%)明显多于2组(24.2%)和3组(0%,P=0.041).多变量分析评价CRC相对危险性显示,1组患者优势比明显高于2组和3组者(优势比为19.36对比9.58对比1,P<0.001),高度发育异常,低度发育异常,疾病持续时间超过10年及45岁以上患者疾病持续时间少于10年为另一些因子,其危险性明显升高(优势比:21.69,6.30,3.63,4.37),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不是危险因子(P=0.082).然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与回流性回肠炎有密切关连.总之,溃疡性结肠炎施行直肠与结肠切除术患者的回流性回肠炎与CRC有密切关连.作者们提出,今后的研究应当在结肠镜检查监视下调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回流性肠炎对CRC和恶化前的发育不良的预兆价值.(摘译自Gastroenterology,2001,120:841)

  •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门诊医疗不公平现象及社会经济状况与呼吸病住院的关系:加拿大某城市人口学研究

    作者:周淑新

    目的:由于门诊照护敏感性,原本可门诊治疗的病症,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哮喘患者,低社会经济状况的个体住院率要更高。此研究对患者人口学、门诊照护利用或医生特征的差异能否用来解释可避免住院治疗的这种差异进行了调查。方法提取加拿大马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的住院数据,将年龄18~70岁COPD或哮喘阻塞性呼吸道病患者纳入研究。用家庭均收入法,将患者分入人口普查收入五等分位。控制患者人口学(社会经济状况、年龄、性别及并发症)、门诊照护利用情况(流感疫苗接种和专科医生转诊)以及患者家庭医生的特征(如收费机制、性别和从医年限)协变量后,完成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社会经济状况与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住院风险变化有着怎样的关联。结果研究含34741例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有相关诊断的729例(2.1%)患者2年中有过住院史。与高收入患者相比,低收入患者更有可能采取住院治疗。控制其他变量后,此社会经济状况依照未发现有实质上的变化。全校正模式下,与高五等分位的患者比较,低收入五等分位的患者住院概率高出近3倍〔OR=2.93,95%CI(2.19,3.93)〕。结论在普遍的医疗保健领域内,用住院数据测量的门诊照护利用直接相关因素,并不能用来解释门诊照护敏感的呼吸病症因收入所产生的住院差距。研究提示还需寻找不限于医疗保健系统的更为宽泛的社会健康决定因素,以减少贫困人群患无需住院病症的住院数量。

  • 年轻挪威女性对面容外科手术感兴趣的心理学可预测性因素: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

    作者:Iiná Márjá Javo;Tore S(φ)lie;魏峰;高景恒;袁继龙;石杰;张晨

    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将探讨与被调查者对美容外科手术感兴趣情况相关的心理学因素.设立相关分析因素如下:类似身体畸形恐惧症、人格、交际安全依赖性、自尊心差、体像差、性生活不满意、饮食习惯不良、情绪悲痛、受教育程度低、与父母和朋友的关系差、嘲笑外貌史、公众对美容外科手术认可度和体育锻炼水平低(较少),并分析各因素与被调查对美容外科手术感兴趣情况的相关联系.方法 对挪威北部两个郡的18~35岁的有代表性的3500位挪威女性发出问卷调查,并对1880份已回复的问卷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多重回归分析显示,被调查者对美容外科手术感兴趣情况与以下因素有正相关联系:类似身体畸形恐惧症、对体像有特定要求、已育有子女、因外貌被嘲笑过、得知其他人做过美容外科手术、被推荐做美容外科手术.被调查者对美容外科手术感兴趣情况与以下因素有负相关联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体像评估、受教育程度、与父母间的关系.结论 本研究对寻求美容外科手术者的相关可预测性心理因素给出了新的见解.在以往对美容外科手术感兴趣者可预测性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被嘲笑过外貌和已育有子女作为正相关可预测性因素,而受教育程度和与父母间的关系作为负相关可预测性因素.此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个体寻求美容外科手术动力来源的多方面因素.

  • X线片上乳房动脉钙化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的标记

    作者:

    20多年前,一些研究就提出乳房动脉钙化(BAC)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危险增加的标记。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BAC的准确率也大大提高,目前的X线技术可以检测出直径<100μm的微动脉钙化。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BAC作为预测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的价值。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865例常规X线筛选检查的女性,全部完成包括年龄、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家族史、高脂血症、绝经等内容的调查问卷。ASCVD家庭史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史、冠脉造影异常、冠脉搭桥手术或卒中。乳房X线片上的细小动脉存在线性钙沉积者诊断为BAC。左侧、右侧或两侧均出现BAC者判为BAC阳性。分析BAC与上述危险因素及ASCVD之间的联系。  结果 856例中存在BAC者152例,平均年龄65±8岁为A组;无BAC者713例,平均年龄54±9岁为B组。与B组相比,A组的平均年龄大(P<0.0001)、高血压(P<0.0001)、高脂血症(P<0.02)、糖尿病(P<0.005)、绝经(P<0.0001)、心绞痛(P<0.0001)、心肌梗死史(P=0.008)、冠脉造影异常(P<0.0007)、冠脉搭桥手术(P=0.04)或卒中(P=0.002)者多,而ASCVD家庭史(P<0.007)和吸烟(P<0.0001)者反而较少。危险因素和BAC与ASCVD相关性的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ASCVD与BAC(OR22.11,P=0.008)、年龄(OR1.06,P<0.001)、ASCVD家庭史(OR3.38,P<0.001)糖尿病(OR1.11,P=0.035)和绝经(OR1.08,P=0.007)等明显相关,与高血压、吸烟和高脂血症等则无明显相关。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存在BAC的女性ASCV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BAC的女性。本研究中BAC发生率为17%,而以往报道仅为8%。本研究中BAC发生率高可能与现代影像技术分辨率增高有关。此外本研究中存在诸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较多,这些危险因素亦可促进BAC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提示,BAC是预测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良好指标。(廖建平 陈清江摘)

  • 运动试验无诱发胸痛或ST段压低患者运动后QT离散度预测明显冠脉狭窄的价值

    作者:

    踏车运动试验的心电图变化是检测冠心病常用的无创伤性方法之一。然而,有些明显冠脉狭窄患者踏车运动试验时并未诱发胸痛或ST段压低。有研究报道应激期间因暂时心肌缺血的发生,从而增加了心室复极的不一致性,其表现为QT离散度(QTd)增大。作者计算运动试验无诱发胸痛或ST段压低患者运动试验前、后的QTd和QTcd,7d后做冠脉造影,旨在探讨运动试验无诱发胸痛或ST段压低患者运动试验后的QTd预测明显冠脉狭窄的价值。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135例无心肌梗死史、运动试验时既无明显ST段压低亦无胸痛者。全部患者进行症状限止踏车运动试验,以50mm/s走纸速度记录运动试验前(基础值)、运动试验后(即刻)12导联心电图。自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测量QT间期,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均值,存在U波时,以T波与U波间的切迹为T终点。大QT间期(QTmax)—小QT间期(QTmin)=QTd(ms)。以Bazzetts公式对QT间期进行心率校正,即校正QTd(QTcd)=QTmax/RR-QTmin/RR。运动试验前、后QTd及QTcd的差异分别为△QTd及△QTcd。自J点后60ms处测量ST段水平。停止运动后2min内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1.00mm或上斜型压低≥2.0mm者判为明显ST段压低。计算运动试验后QTd≥60ms(阳性预测值)和≤60ms(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价值及运动心电图参数的诊断准确性。选择研究对象时已剔除有心肌梗死史、运动试验诱发胸痛或ST段压低、室内差异传导、左室肥厚、心房纤颤、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地高辛、先天长QT间期综合征者。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标准,冠脉内径狭窄≥75%者判为明显冠脉狭窄。服用β-阻滞剂者试验前2d停药。运动试验中出现心绞痛、疲劳、ST段压低和持续性心律失常时停止运动试验。以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评价年龄、性别、冠脉危险因素(血压≥21.3/12.7kPa、空腹血糖≥140mg/dl、总胆固醇≥220mg/dl或吸烟)、踏车运动心电图参数(心率、收缩压、大ST段压低和运动后QTd)预测明显冠脉狭窄的因素,而后进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记录运动心电图后平均7±4d进行冠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135例患者中无明显冠脉狭窄者97例(女35例),平均年龄55±9岁,为A组;明显冠脉狭窄者38例(女3例),平均年龄57±10岁,为B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点、服用药物、运动试验前及后的心率、收缩压、大ST段压低、QTd、QTcd、△QTd、△QTcd的差异。  结果 A组男性显著多于B组(P<0.001),而糖尿病则显著少于B组(P<0.03)。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所用心血管药物等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运动试验前的心率、收缩压、QTd和QTcd等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运动试验后A组的心率显著快于B组(P=0.04),QTd(P<0.0001)、QTcd(P<0.0001)、△QTd(P<0.0001)和QTcd(P<0.0001)等均显著小于B组,收缩压和大ST段压低等两组均无显著差异。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明显冠脉狭窄与男性[比率比(OR)6.59,P=0.001]、糖尿病史(OR2.34,P=0.04)、运动后心率(OR0.81,P=0.04)和运动后QTd(OR2.54,P<0.0001)等相关,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5.94,P=0.02)和运动后QTd(OR 2.33 P<0.0001)是明显冠脉狭窄的独立预报因子。运动后QTd和QTcd检测明显冠脉狭窄的敏感性均为74%、特异性分别为85%和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主61%、阴性预测值均为89%、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81%和79%。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运动试验末诱发胸痛或ST段压低的明显冠脉狭窄患者中男性、糖尿病较多。与无明显冠脉狭窄患者相比,虽然运动试验前两者的心率、收缩压、QTd和QTcd等两组均无显著差异,但运动试验后明显冠脉狭窄患者的心率较慢(P=0.04),QTd值(P<0.0001)、QTcd值(P<0.0001)、△QTd值(P<0.0001)和△QTcd值(P<0.0001)等均显著大于无明显冠脉狭窄患者。单、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亦均显示,男性和运动后QTd是明显冠脉狭窄的独立预报因子。运动后QTd对明显冠脉狭窄患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虽然运动后QTd改变的机理尚不清楚,但其似乎可能与因心肌缺血引起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和心室复极期的不均一性有关。(陈清江摘)

  • 城乡过渡社区就诊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调查

    作者:马晓俐;曹勇;张云

    目的 描述青岛市城乡过渡社区就诊慢性病患者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影响社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到社区就诊的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目前在社区进行慢性病管理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群,达到就诊人群的75.2%,并且有36.0%患者并发两种及以上慢性病.高血压就诊患者占65.2%,居于各类病种的首位,同时总体来看女性就诊患者要明显多于男性患者.逻辑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已办理社区门诊大病、罹患高血压是促使其定期就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疾控部门应提高慢性病的控制率,预防已患病人群第二种疾病的发生;加大对中青年人群慢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独居居民的慢性病筛查工作.

  • 深圳市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和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王铁兵;陈海霞;杨飞鹏;钟逶迤;汪东篱

    目的 探讨深圳市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和感染高危因素,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07年1月-2011年1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435份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标本进行乙肝DNA定量检测,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人群的易感高危因素和流行趋势.结果 HBV-DNA定量检测显示,435份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标本中检测出24份HBV-DNA定量阳性标本,对24份HBV-DNA定量阳性标本结合血清学结果统计分析得出9种模式,其中模式3和5为高危模式,该人群感染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几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经济条件是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感染高危因素.结论 隐匿性乙型肝炎在人群中呈一定的流行趋势,年龄和经济条件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感染相关.

  • 应急小分队现场医学救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静;郝艳华;吴群红;焦明丽;陈海平;崔新明;董雷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医疗机构应急小分队人员的突发事件现场医学救援能力现状,对影响救援能力的因素进行诊断,为提高突发事件现场医学救援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47个医疗机构,对807名医疗机构应急小分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定性访谈.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出影响医疗机构应急小分队现场医学救援能力的因素大小依次是实战经验、个人防护能力、培训、装备、医院级别和工作年限,且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为提高医疗机构应急小分队现场救援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实战经验,提高个人防护能力,重视培训内容、方式与效果,合理储备利用装备等.

  • 核苷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作者:姚立鹏;闫晓虹;徐萍;胡建利;林飞蕾;陈杨杨

    目的 探讨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ACLF)患者近期预后因素,对核苷和核苷酸类似物(NUCs)抗病毒治疗在HB-ACLF患者近期预后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500例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住院的HB-ACLF患者,以是否选用NUCs抗病毒治疗为根据将所有HB-ACLF患者分为未加用NUCs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NUCs治疗组(NUCs治疗组),应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对两组HB-ACLF患者进行匹配,得到两组间各协变量均衡的样本,评价NUCs抗病毒治疗对HB-ACLF患者近期预后造成的影响,并采用多变量逐步分析法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混杂因素纠正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两种治疗方法对HB-ACLF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次数、MELD评分、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肝性脑病分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P<0.05)以及是否应用NUCs为影响HB-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结论 高MELD评分、高患者年龄、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肝性脑病分级、高总胆红素水平及低胆碱酯酶水平是影响HB-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不利因素;而NUCs抗病毒治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及其次数是影响HB-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有利因素;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两种治疗方法对HB-ACLF患者的近期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中国宁夏成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

    作者:王志忠;秦英;张毓洪;张波;李林;李涛;丁莉

    目的:比较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和汉族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方法,以村(居)委会为初级抽样单位,抽取城乡18岁以上的居民5880人。采用复合型国际诊断交谈表-计算机辅助中文版入户进行面对面访谈。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自我报告的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有4789(81.4%)完成访谈。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分别为5.30%(95%CI=4.66-5.93%),1.52%(95%CI=1.17-1.86%),和0.77%(95%CI=0.52-1.02%)。以穆斯林为主的回族组(n=1955)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年龄标准化率显著高于以无神论为主的汉族组(n=2834);回族的自杀未遂发生率仅仅具有较高的趋势(p=0.200)。与自杀意念相关的独立因素有女性(OR=2.07),离婚或寡居(OR=2.02),农村人口(OR=1.95),过去一年有心境障碍(OR=1.96),过去一年有其他精神障碍(OR=2.99),以及自述过去一年身体健康欠佳(OR=2.21)。通过这些因素的调整后,种族并没有与自杀意念独立相关,但是族裔群体的分层分析显示回族和汉族受访者的自杀意念相关因素的一些差异。
      结论:与以往研究相比,我们发现自杀意念在宁夏穆斯林族组比非穆斯林族组常见,但是经过性别、精神障碍以及其他因素的校正后的多因素分析,这种差异就不存在了。

  • 武汉地区视力残疾人群的抑郁症状:一项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李文学;钟宝亮;刘修军;黄先娥;戴晓燕;胡琼芳;张惠实;徐汉明

    背景:在中国目前还缺乏针对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代表性研究。
      目的:在中国武汉具有代表性的严重视觉障碍的人群中,评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注册的22000名严重视力残疾的人群中抽取1200例。训练有素的调查员使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修订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中文版对样本人群进行评估。
      结果:成功完成调查的1003个人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状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8.8%(95%CI=5.7-11.8%),15.6%(95%CI=12.8-18.5%)和16.0%(95%CI=13.7-18.3%)。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与严重抑郁症状显著相关的因素有(按重要性顺序)情绪不稳定(OR=5.84,CI=4.19-8.14),内向性格(OR=2.94,CI=2.10-4.12),有宗教信仰(OR=2.03,CI=1.06-3.90),失明(相对于那些仅有视力受损)(OR=1.52,CI=1.09-1.95),未婚(OR=1.51,CI=1.06-2.15),以及文化程度低(OR=1.49,CI=1.06-2.10)。
      结论:武汉残联注册的所有视碍人员有超过三分之一存在显著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这些人几乎没有接受治疗。针对有严重视觉障碍患者的服务,也包括对其他严重的身体或感官残疾患者的服务,应包括开展改善心理健康的活动,定期筛查心理问题,以及必要时对精神障碍进行专业的治疗。

  • 六岁以下患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德行;李娟;朱宇航;张秋英;朱昭琼

    目的 分析6岁以下患儿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普、胸、泌、骨及矫形外科患儿267例,对术前评估中所有可能造成麻醉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因素进行定义和记录,包括:性别、年龄<6岁、体重、术前住院日、手术实施季节、术前是否合并轻、中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手术操作部位是否对呼吸具有潜在影响及麻醉维持时间.不良事件包括:咳嗽多痰、SpO2静息状态下<95%、腋窝T>38℃、舌后坠、气管导管移位、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对影响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OR值.结果 年龄<1岁的患儿,1种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OR=2.66,95%CI:1.50~4.71),2种及以上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OR=2.44,95%CI:1.29~4.60);术前合并上感症状的患儿,1种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OR=2.81,95%CI:1.47~5.39),2种及以上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OR=2.57,95%CI:1.31~5.03),而其余因素对发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1岁及术前合并上感仍是发生麻醉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体重、术前住院日、季节、手术部位及麻醉维持时间等独立因素并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 综合医院心理疾患的误诊资源浪费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周敏娟;姚立旗

    我国行政指令三级综合医院须开设心理门诊已多年,但仍有很多心理疾患辗转于普通内科、神经科、消化科、心内科就诊,导致误诊率居高不下.已有一些学者,对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主要心理疾患分布作了研究[1-4],而对误诊及资源浪费的相应研究尚缺乏,本研究回顾性调查了1062例患者,在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前的误诊、误住院、误诊治疗费用、初诊科室等情况,并对可能影响误诊的相关因素作了逻辑回归分析,为减低心理疾患的误诊率、设置相应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隐匿性乙型肝炎血清学特点和高危感染因素调查

    作者:陈海霞;王铁兵;李芳芳;唐曙明

    目的 对隐匿性乙型肝炎流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HBV隐匿性感染血清学特点和高危感染因素.方法 对1023例2007年1月-2013年1月深圳市人民医院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样本进行乙肝DNA定量检测;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展开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感染高危因素.结果 核酸检测结果显示:1023例HBsAg(-)样本中检测出65例HBV隐匿性感染病例,携带率为6.4%.血清学分析显示HBeAg(+)+HBcAb(+)的血清学模式感染隐匿性肝炎的风险较高.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6)、职业(OR=1.7)、经济条件(OR=3.0)和合并感染(OR=6.8)是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感染高危因素.结论 隐匿性乙型肝炎在人群中呈低流行趋势,HBcAb(+)+HBeAg(+)是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血清型;年龄、职业、经济条件、合并感染.是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因素.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作者:姚立鹏;胡爱荣;蒋素文;应豪;邓勤智;周文红;熊陶;欧宏亮;廖庆华

    目的:比较3组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的近期疗效,并根据入院时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和治疗结果构建回归模型,以分析影响CSHB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976例CSHB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加用NUCs治疗组(NUCs治疗组)和未加用NUCs治疗组(对照组),比较NU-Cs不同治疗方法(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CSHB近期预后的影响;并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纠正混杂因素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3种治疗方法对CSHB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HB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MELD评分、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肝性脑病分级、NUCs应用与否、HBV DNA水平、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次数、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P<0.05).结论:NUCs抗病毒治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及其次数是影响CSHB近期预后重要的有利因素,而高MELD评分、高年龄、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肝性脑病分级、高HBV DNA水平、高总胆红素水平和低胆碱酯酶水平是其不利因素;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3种方法对CSHB的近期预后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新生儿窒息的产前危险因素:危险几何

    作者:陈自励;何锐智;彭倩;郭可瑜;张玉琼;袁惠华;刘建新

    目的 新生儿窒息是全球新生儿的第三位死因和主要致残原因,防重于治.此前文献多限于回顾性调查某些产前危险因素与低Apgar评分的关系.该课题前瞻性研究46项产前危险因素与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关联,单个和多个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筛查对新生儿窒息有意义的危险因素,以便制订预防对策.方法 连续纳入该院分娩的活产婴10 376例,将产前46种危险因素印成表格,由产、儿两科密切配合,逐一查询、记录.拟诊窒息的标准:兼备①1分钟Apgar评分≤7分;②脐动脉血pH<7.20;③至少一个脏器受损;④排除引起低Apgar评分的其他情况和疾病.统计单种和多种危险因素在整个样本中出现的例数、出现率、构成比及其对窒息发生率的影响,依次采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和多重logistic回归前向性逐步纳入法(forward stepwise conditional),以选人界值α≤0.05、剔除界值α≥0.10为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筛查对发生窒息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并计算其相对风险比(OR)和95%的可信区间(CI).结果 10 376例活产婴中8 530例(82.2%)有危险因素1~9种不等,共发生新生儿窒息117例(1.13%);无危险因素的1 846者中无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χ2=25.6,P<0.01).窒息发生率随具有危险因素种数的增加而升高,由具有1种危险因素时的0.23%逐渐升至具有9种危险因素时的14.3%(r=0.96,P<0.01);有意义的12项危险因素为胎心监护图型异常(OR=17.1,95%CI:11.2~25.9)、胎盘早剥(OR=15.2,95%CI:4.5~51.8)、母肺脏病(OR=11.5,95%CI:1.4~91.3)、胎儿酸中毒(OR=6.1,95%CI:1.5~24.1)、前置胎盘(OR=5.0,95%CI:1.5~16.9)、臀位分娩(OR=4.5,95%CI:2.1~9.9)、羊水粪染(OR=3.2,95%CI:2.2~4.8)、产钳助娩(OR=3.2,95%CI:1.1~9.9)、产程延长(OR=2.94,95%CI:1.5~5.8)、宫缩异常(OR=2.8,95%CI:1.7~4.6)、早产(OR=2.5,95%CI:1.4~4.8)、剖宫产(OR=0.6,95%CI:0.4~0.9),均P<0.05.结论 产前全面筛查危险因素,对有危险因素尤其是前述有意义的危险因素或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加强监护和必要时给予干预对预防围生儿窒息具有重要意义,而合理的符合指征的剖宫产似可降低窒息的发生率.

  • 流感免疫接种与心梗复发危险的减少

    作者:

    Naghaui Morteza 等 Circulation 102:3039,2000大量研究结果提示,微生物感染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又有较小的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个危险因了。作者提出假说:流感免疫接种可能减少确诊冠心病患者的MI复发。方法及结果 1997年10月-1998年3月流感季节,以Memorial Hermann医院的218例冠心病人为对象,开展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新发生心肌梗死病人,对照组为未发生新MI或不稳定心绞痛。按先已拟定的内容与病人面谈,随后又通过电话询问。标化近年流感预防接种的情况,经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表明MI危险与当时的高血压(OR4.96%CI20.6~11.96,P<0.0001)、高胆固醇血压(OR4.08,95%CI 1.67~9.99,P=0.002)、吸烟(OR。.75,95% CI 1.76~7.98,P=0.001)和流感预防接种(OR0.33,95% CI 0.13~0.82,P=0.017)相关联。多种维生素治疗及体力活动,虽然单变量分析反映与再梗死危险相关联,但多变量分析未见与再梗死危险相关联。结论慢性冠心病患者,在同一个流感季节里,流感预防接种与新MI的发生呈负相关。但需要开展前瞻性研究才能推论说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转载自中国医科医学信息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展望”2001年第21期余国膺摘译)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