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1-3个月
1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论文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勿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
2 文稿 论著全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正文前应附300字的中文摘要、25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关键词3~8个,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结构式书写,文题和作者单位须英译,姓名及省、市名用汉语拼音。综述、讲座、专家笔谈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要求综述类文章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则及这些规则是如何应用的,数据综合的最主要的结果和结论。也可写成指示性摘要。论著、综述、讲座、专家笔谈等应附有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 论文 分类号,可选用1~3个,主分类号排前,分类号之间用“;”分隔。临床经验、短篇报道、个案报告等以1000左右为宜。
3 图表 图、表须分别绘制,附于文内(不得使用复印件)。图、表要少而精,表格应使用三线表,线条图请用硫酸纸或标准绘图纸绘制,图、表的题目要写清楚并打字。照片应选用典型的治疗前后和实验过程的对比照片(黑白、彩色照片均可),并提供清晰的原始照片。病理和组织学照片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照片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作者姓名、图序、图题、图的上下方向。图、表、照片均应在文中的准确位置标引。
4 计量单位 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书写方式参照中华 医学 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 医学 上的应用》(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5 统计学处理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选择依据和所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6 参考文献 引用公开发表的近2~3年的研究原著,勿引用译文、文摘、转载、内部资料(可在文中用脚注说明),引用的文献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和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右上角的方括号内。 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条数不限。参考文献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对电子版文献内容,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按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的有关规则处理。作者是3名以下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发文量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影响因子:0.60
1-3个月
官网网址:http://www.apsjournal.com/Web/CommonPage.aspx?Id=6
这个问题,要根据你的文章质量,质量高,就容易,不确定,我们有免费的文章评估,详情请咨询我们专业老师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皮瓣移植修复术是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的首选方法之一,但移植皮瓣的血运循环障碍时有出现.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具有促进缺血性皮瓣血管生成、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皮瓣血运、提高皮瓣成活率等作用.现对应用ADSCs防治移植皮瓣血运障碍、促进皮瓣血液循环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旨为临床上防治移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构建血管丰富、成活率高的大面积移植皮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泪液循环是泪液产生、流动、排出的过程,具有保护、润滑、冲洗眼部以及杀菌和屈光等作用.整形外科眼部手术涉及改变眼部的诸多结构,都可能导致正常的泪液循环受损.轻者会出现眼部不适,如干涩、烧灼感和沙粒感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功能损伤,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后的舒适感和对手术的满意度.可见理解整形外科眼部手术与泪液循环的关系,对保护泪液循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整形外科医师应掌握整形外科眼部手术对泪液循环的影响,重视对正常泪液循环的保护.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于2017年6月因左下肢及左足背多处破溃反复结痂伴红肿渗出1个月余收入院治疗.患者平素体弱,6年前因血液全系减少曾于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嗜血综合征”,此后需定期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维持治疗.患者于就诊前1个月余,因发热伴左下肢浮肿、水疱引起皮肤红肿、破溃及感染且逐渐加重,遂要求治疗.专科检查:双下肢肌肉废用性萎缩,肌力3级,各关节活动尚可,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左下肢肿胀明显,双小腿皮肤呈黑褐色;左小腿共7处创面,其表面均为厚硬的坏死样黑褐色痂皮,且痂皮周围已与创基分离,有脓血性渗出液,创周红肿明显,创面大小分别为:左足背7.0 cm× 5.0 cm,左外踝6.0 cm×4.0 cm,左小腿远端胫前3.5 cm×2.5 cm,左小腿余处有约3.0 cm×1.0 cm的4处创面(图1a,b).
目的 评价采用肛门外括约肌修补术治疗女性损伤性粪失禁术后的疗效.方法 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对12例损伤性粪失禁患者采用弧形(3例)或蝶形切口(9例)修复,游离两侧肛门括约肌断端约1 cm及两侧肛提肌断端约1 cm,采用叠瓦式缝合肛门外括约肌断端及肛提肌断端;弧形切口予V-Y缝合,蝶形切口予Z形缝合.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围手术期无血肿及肠管损伤发生;3例术后发生感染,其中泌尿系感染1例,会阴切口感染2例.12例患者术后采用Wexner评分为0~3分,客观治愈率达100%(12/12).随访3~ 50个月,患者总体印象评分(PGI-C)维持在4~5分.结论 采用肛门外括约肌修补术治疗损伤性粪失禁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主客观疗效较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美容心理咨询师胜任力对防范美容医疗纠纷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00例容貌有缺陷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美容心理评估、干预与咨询管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容貌有缺陷的患者,美容心理咨询师良好的胜任力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整术后效果预期,提升术后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软骨颗粒纠正鼻翼基底凹陷的可行性.方法 取自体肋软骨行鼻畸形调整,将搭建鼻尖结构支架后剩余的自体肋软骨,用23号刀片切割成0.50 ~ 1.00 mm的软骨颗粒,移植到切掉前端针乳头的1 ml注射器内,并推注到提前预制鼻翼基底的腔隙内.通过测量手术前后鼻翼至耳口切迹的距离变化,以明确鼻翼基底抬高的程度.结果 本组共20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鼻翼基底部平均抬高3.75 mm (2.00 ~ 6.00 mm),凹陷程度均获得改善,效果较满意.结论 应用自体软骨颗粒纠正梨状孔周围鼻翼基底凹陷,手术效果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矫正梨状孔周围凹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目的 探讨慢性难治性创面的程序性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242例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的创基准备程序性治疗过程,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的创面经清创换药、VERSA JETⅡ水刀系统或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小部分患者直接痊愈(占21.9%),大部分患者创面明显改善(占78.1%),为二期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创造了条件,临床效果较满意.结论 难治性创面创基准备程序性治疗,可以缩短治疗疗程,减少患者的痛苦,术后效果较满意.同时为较多慢性难治性创面的规范化处理,提供了较为便捷、有效的方法.
目的 探讨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中对浅静脉采用两种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皮瓣的愈合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40指指端缺损行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的患者,对其中20例患者皮瓣的浅静脉断端与指端创面浅静脉行断端吻合,定义为吻合组;另20例患者皮瓣的浅静脉干在进入皮瓣时予以结扎,定义为结扎组.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皮瓣术后1周内发生水疱情况,以及远期患者的手功能满意度、指端寒冷耐受程度、指活动度、皮瓣感觉(痛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进行评分.结果 结扎组患者术后1周内皮瓣出现水疱率为35%;手功能满意度为(35.74±6.50)%;寒冷耐受评分为(59.20-10.50)分;指关节活动度为(86.38±10.25)°;两点辨别觉为(12.52-±2.15) mm.吻合组患者术后1周内皮瓣出现水疱率为5%,手功能满意度为(52.05±8.90)%,寒冷耐受评分为(62.32±15.50)分,指关节活动度为(94.32±12.24)°,两点辨别觉为(8.21-1.90) mm.吻合组术后1周皮瓣出现水疱率、手功能满意度和皮瓣两点辨别觉均优于结扎组(P<0.05);两组的指关节活动度、寒冷耐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中浅静脉断端与指端创面浅静脉断端吻合,可获得较好的皮瓣愈合效果.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不同原因所致的面部瘢痕患者,根据瘢痕的厚度、形态选择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适合的治疗参数,如波长10600nm,能量20~ 175mJ,功率1~60W,频率30~300 Hz,密度3%~5%.同时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及数码拍照和疗效判断,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73例患者,共进行了95次治疗.治疗前VSS评分为(6.35±3.51)分;治疗后VSS评分为(3.27±2.07)分,与治疗前比较总分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患者治疗后的外观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7.3%;2例患者无效,其中1例发生感染,1例不满意.结论 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疗效良好,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菱形皮瓣修复老年患者颞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例颞部基底细胞癌的老年患者行扩大切除后,采用菱形皮瓣修复颞部缺损.所有患者经入院全身检查(超声、CT、生化检查)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结果 11例老年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无坏死发生,皮瓣与周围组织的色泽及质地一致,无明显瘢痕,无同侧外眦及眉尾牵拉变形,无抬眉受限,外形较满意.随访6~1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采用菱形皮瓣修复老年患者颞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操作简单方便,创伤较小,皮瓣血运良好,后期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探讨网络平台围手术期护理宣教工作对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34例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实验组应用微信和手机APP移动网络平台在术前的术式介绍和围手术期心理准备,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跟踪随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为5.88%,对照组为23.53%;满意度:实验组平均为3.41分,对照组平均为2.76分;焦虑自评量表:实验组为(45.23±2.48)分,对照组为(32.34±3.01)分,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网络平台的围手术期护理宣教工作的延伸,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眶周眼轮匝肌节制韧带(orbicularis retaining ligament,ORL)起于眼眶眶缘骨面与眼轮匝肌交织处,后终止于眼部皮肤,是固定眼部皮肤软组织的重要结构.ORL沿眶缘一周呈环状完整分布,既往的研究由于关注于ORL的某一部分,所以不同区域的ORL又有其他的解剖学名称,例如眶颧韧带、泪沟韧带、外眦韧带浅层等.现通过系统回顾ORL的研究历史,对已有各局部ORL的介绍进行整合,并通过对实体解剖学操作的研究,尝试构建完整的ORL全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解;同时介绍我们基于ORL结构致密、强度稳定的特点进行的包括上睑下垂矫正、下睑皮肤缺损修复等眼整形手术,以及在注射填充面部年轻化方面的创新尝试.因此,继续深入探讨ORL将会促进我们了解眼部解剖,为眼整形重建外科的一种手术以至眼周年轻化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
目的 对比观察睑缘劈开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复杂上睑倒睫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41例(72眼)复杂上睑倒睫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睑缘劈开后行上睑睑板固定.A组(21例,38眼)行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B组(20例,34眼)行带蒂皮瓣转移术.随访时间≥6个月,平均(7.0±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倒睫矫正、转移瓣存活情况和预后转归,以及外观和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倒睫矫正、睑缘切口恢复及转移瓣存活良好,但均有轻度增厚,其中眼轮匝肌桥状瓣表面黏膜化,但外观几乎不受影响,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B组有2例因转移皮瓣上的毛发刺激有轻度不适感.两组中均有部分患者诉眼干及眼酸胀不适.结论 采用睑缘劈开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或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复杂上睑倒睫均有确切的疗效,但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法更适用于皮肤毛发较多不宜行皮瓣转移的患者.
目的 探究上穹窿Check韧带悬吊法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提升睑板的原理机制.方法 对10具中国成年人新鲜尸体共20眼截取眼眶标本,分别在模拟生理状态下、建立上睑下垂模型状态下和上穹窿Check韧带悬吊法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状态下,观察上直肌、上睑提肌收缩情况,并测量各种情况下上睑提升的幅度.结果 在生理情况下,提升眼睑的主要动力源在于上睑提肌,而上直肌对眼睑也能够提供一个小幅度的提升;在上睑下垂模型中,上睑提肌与上直肌提升眼睑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弱,而二者在此状态下对眼睑提升的作用接近;对上睑下垂标本进行Check韧带悬吊后,眼睑于术后即刻提升,且上睑提肌能够在更短的收缩状态下提供与生理情况下一样的睑板提升量,同时上直肌的功能也得到了加强.结论 模拟上穹窿Check韧带悬吊法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睑提升的机制是由静态悬吊力量与肌肉收缩动态悬吊力量两部分组成.且在上睑提肌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术后动态悬吊的主要力量由上睑提肌收缩所提供,上直肌基本不提供额外的动力;当上睑提肌功能为轻、中度或较差时,术后动态收缩力量以上睑提肌或上直肌力量较强者为主,次者为辅;当上睑提肌功能完全丧失时,手术后仅能依靠上直肌收缩来动态提升睑板.故在临床中对具有不同肌肉功能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目的 探讨上睑内侧皮肤瘢痕组织内注射自体乳糜脂肪辅助修复重睑过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治疗上睑内侧高于内眦赘皮切口的重睑过宽患者138例(260眼),其中30例(60眼)患者常规行高位瘢痕粘连松解(A组),释放眶隔脂肪阻隔异位粘连后,再低位重新固定形成新的重睑;108例(200眼)患者在A组术式的基础上,对上睑内侧皮肤瘢痕组织采用27 G锐针按多点、多层、少量、多次的原则直接注射自体乳糜脂肪,并对眉下组织较薄者采用1.0钝针于眼轮匝肌下层注射乳糜脂肪(B组),以增加上睑饱满度.随访3~ 30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A组:30例60眼,30眼(50%)一次获得成功,30眼(50%)在重新松解高位粘连同时注射自体乳糜脂肪,效果较满意.B组:108例200眼,180眼(90%)一次获得成功,20眼(10%)同法再次补充注射自体乳糜脂肪后,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术后保留的上睑内侧皮肤瘢痕组织变软,弹性及重新形成的重睑弧度良好,形态自然,外观较满意.结论 对上睑内侧皮肤瘢痕组织内注射自体乳糜脂肪,对预防瘢痕增生,改善皮肤弹性,增加上睑容量及辅助重睑过宽的修复,效果较确切.
目的 探索一种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9例(35眼)先天性或复发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改良联合筋膜鞘悬吊术进行矫正;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估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随访6~12个月,术后患者睁眼迅速有力,眼睑及眼球运动协调;35眼中有30眼治愈,5眼基本治愈,治愈率为100%(35/35);无一例出现复发或上睑回缩.29例患者中,24例效果满意,3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3.1%(27/29).结论 采用改良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先天性及复发性重度上睑下垂,操作安全、有效,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Z成形术在美容性外眦开大术后外眦蹼状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2年来就诊的11例外眦开大术后外眦蹼状瘢痕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外眦的解剖和外观特点,按照Z成形术的原则设计皮瓣修复畸形外观.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延迟愈合.其中,10例外眦角圆钝患者术后外眦形状明显改善,患者较满意;1例溢泪患者症状有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1例结膜炎患者术后症状有改善.结论 与内眦开大术不同,外眦开大术因破坏了局部解剖结构易导致外眦蹼状瘢痕形成.采用Z成形术修复外眦蹼状瘢痕畸形的方法简单有效,并能尽量维持外眦开大幅度,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探讨采用眶缘韧带松解、眶内脂肪释放、眶隔重置矫正伴泪槽沟睑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对收治的睑袋伴泪槽沟畸形求美者106例采用松解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及泪槽沟韧带,术中视情况保留眶隔脂肪,并于眶隔与眶下缘连接处打开眶隔筋膜,将脂肪平铺后与眶隔筋膜一起固定于眶骨骨膜下3~5mm及泪槽沟畸形处;沿外眦垂线水平处提紧缝合眼轮匝肌.结果 本组共10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下睑外翻及睑缘退缩发生,外观形态自然,未见明显的瘢痕形成.随访3~12个月,睑袋及泪槽沟矫正效果较满意.结论 采用眶缘韧带松解、眶内脂肪释放、眶隔重置矫正伴泪槽沟睑袋畸形,术后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效果较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0月投稿,两周后通过外审,11月收到录用通知,编辑老师认真负责,有问必回,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很感谢。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这个期刊的速度很快,审稿流程很规范,我是11月4号投的稿件,历经一次修改,于12月8号录用,审稿专家给出的参考意见很中肯,对文章的修改有很大的帮助,从中学习到快乐很多。
在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投了一篇有关实验研究的文章,审稿速度很快,历时一个月的时间被录用,审稿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中肯,极大的帮助了修改文章,很赞。
7月6号投的稿件,8月10号收到录用通知,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推荐大家投稿。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9月19号投的稿件,25号审稿返回,10月8号修改提交,10月18号录用,前后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