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40例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郭云财;温准;林希龙

    目的:对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临床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患者4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患者致伤的主要原因为重物压砸伤、意外车祸伤、走路滑倒导致扭伤以及高处坠落伤等,其中11例车祸致病,19例扭伤,10例跌落致病;患者进行联合分离手术治疗后,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骨折现象逐步好转,显效的占72.5%,有效的占25.0%,无效的占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通过采用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愈率.

  •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唐江龙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疗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病患共60例,按照所行的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行常规手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内固定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手术可以有效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

  • 陈旧性下胫腓连接分离17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超;彭树进;李家祥;朱昌鼎

    我院自1988年10月~1997年2月以来共收治踝部各类损伤226例,其中合并下胫腓连接分离56例,经治疗后随诊观察,其中有17例病人存在陈旧性下胫腓连接分离.12例行切开复位,5例行踝关节融合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强调宜早期处理下胫腓连接分离及距骨脱位,以免产生严重并发症.

  • 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作者:庞志宏

    目的 阐明踝部骨折脱位的分类方法和正确的治疗原则方法通过4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并随访40例.结果 按照lange-Hansen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作出正确的治疗,外踝长度和下胫腓关节稳定性得到恢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lange-Hansen在踝关节损伤的分类方法能全面反映损伤的人部结构,又能指导临床治疗.

  • Bosworth骨折一例

    作者:王玮;沈惠良;刘利民

    Bosworth骨折是一种罕见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早期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当将导致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笔者于2009年8月收治1例典型Bosworth骨折,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下楼梯时不慎扭伤右踝,4h后来院就诊.查体:踝关节于外旋外翻位畸形,肿胀严重,足背动脉可及,无感觉障碍,X线片显示踝关节骨折.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复位并固定三踝骨折后,发现距骨有向后脱位趋势,外踝整体感觉位置偏后,但下胫腓骨间膜非常完整,关闭伤口,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术后复查X线片,正位像未见明显异常,侧位像显示外踝偏后.进一步复查CT,发现腓骨骨折近端已整体移位于胫骨远端腓切迹的后方,确诊为Bosworth骨折,遂行二次手术.

  • 踝关节骨折

    作者:姜保国;徐海林

    1 踝关节局部解剖1.1骨性结构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远端关节面穹窿部、内外踝与距骨组成.主要包括距骨体马鞍形顶与胫骨远端关节面所构成的关节和下胫腓间的关节,另外距骨体两侧的关节面还与相应的内、外踝构成关节.

  • 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泽;靳云龙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固定螺钉)与观察组(固定螺钉),每组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后不同时期下胫腓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距离(TBOL)水平,术后TBCS、TBOL、踝关节功能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947,P<0.05),经X线摄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12个月TBCS、TBOL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TBCS、TB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期TBO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TBC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TBC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TBCS、TBOL、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49±0.23)mm、(8.55±0.18)mm、(89.7±6.7)分,对照组患者术后TBCS、TBOL、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62±0.39)mm、(8.15±0.23)mm、(80.3±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满意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有利于关节面解制复位,有利于更好地治疗软骨和韧带损伤,提高临床手术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三角韧带加强修补治疗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及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

    作者:孙旭;李庭;孙志坚;李绍良;孙宁;曹奇勇;李宁;杨明辉;朱仕文;武勇;吴新宝

    目的 探讨在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及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中使用三角韧带深层加强联合浅层修补替代传统下胫腓螺钉固定技术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使用缝合锚加强缝合修补三角韧带治疗合并三角韧带及下胫腓复合体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38±10)岁(21~57岁).运动伤9例,生活伤4例,交通伤3例.根据Weber分型,B型6例,C型10例;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损伤6例,旋前外旋型损伤9例,旋前外展型损伤1例.通过外踝接骨板、内侧三角韧带深层加强的术式治疗,而不行下胫腓螺丝钉固定.观察此术式的疗效.结果 患者平均随访(24±12)个月(6 ~ 40个月).患侧踝关节背伸平均为17.8°±6.8°(5°~30°),平均较健侧差3.8°±6.0°(0°~15°);踝关节跖屈平均为46.9°±7.9°(40°~70°),平均较健侧差1.9°±3.9°(0°~10°).Philips&Schwartz评分平均为(96.8±5.1)分(82 ~ 100分),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评分平均(97.4±4.6)分(84 ~100分).结论 在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及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中,三角韧带深层加强联合浅层缝合可替代下胫腓螺钉.配合科学的康复指导,患者可获得良好功能恢复.

  • 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欧阳葵

    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本文着重阐述该类病变的解剖与生物力学作用、下胫腓联合损伤分度与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等。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谢斌;贺永祥

    目的:对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固定组患者20例,在术中没有进行内固定治疗;固定组患者20例,在手术中进行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骨不连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疗效评分显著优越于非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在术中进行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可显著提高骨折预后优良率、降低骨不连发生比例、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提高术后疗效,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愈合,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 小腿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损伤16例分析

    作者:李树革;郭桐春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病率高,约占10%.其诊断虽无困难,但是有些严重的合并症却不容忽视,其中下胫腓关节损伤,改变了踝部的正常解剖关系,踝关节失稳.如不能早期发现或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障碍.

  • 外踝粉碎的踝关节骨折脱位疗效分析

    作者:夏冬升;魏学杰

    外踝粉碎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损伤.通常伴有平踝穴顶部水平的内踝撕脱骨折,距骨向外侧脱位.由于距骨移位,腓骨在下胫腓联合水平或近端粉碎骨折,还可有踝穴顶部外侧的嵌压骨折.该骨折类型的重要性在于继发于粉碎骨折而形成的骨不连续,造成恢复腓骨长度和定位上的困难.如治疗不当,易致早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 内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损伤对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预后的影响

    作者:潘茂圣

    目的:内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损伤对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试验组,全部患者均存在内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资料完整.另择取同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单纯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跟踪随访.治疗前及随访期间以AOFA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踝-后足功能,探究内踝、后踝和下胫腓损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末次随访AOFAS得分(82.07±9.81)分,对照组患者末次随访AOFAS得分(94.32±8.7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内踝和下胫腓损伤与否对患者AOFAS评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后踝损伤患者AOFAS评分(76.35±8.06)分,明显低于后踝未损伤者(P<0.05).结论:内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损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预后,阻碍踝关节功能恢复,特别是后踝损伤阻碍效果明显,临床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时需对此加以注意.

  •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15例分析

    作者:林郁;叶清寿;李均保;叶永光

    踝关节损伤是创伤骨科常见的损伤,踝部损伤常合并内侧三角韧带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存在争议,部分医师认为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后,可在外踝骨折或下胫腓韧带修复后,使三角韧带自行恢复.但是,临床观察大部分患者后期存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和慢性踝部疼痛.笔者收集我科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5例,均采用外踝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同时应用带线锚钉在三角韧带内踝止点处拧入,并修复和重建三角韧带.现报告如下.

  • 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沈延东;潘凌霄;干开丰

    [目的]探讨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2~ 58岁,平均40.6岁.依据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Ⅱ度1例,Ⅲ度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6例;旋后-外旋型Ⅳ度3例.按照常规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法进行切口选择和内固定.12例均行Hook试验、外旋应力试验证实下胫腓联合有分离,采用纽扣钢板线缆系统行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固定,经钢板孔固定6例,单独固定6例,均未加用下胫腓螺钉.[结果]术后8周扶拐部分负重,12周完全负重.随访3~24个月,平均12.7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优6例,良5例,可1例.除1例局部感染外,均未出现断线、断板、应力性骨折、骨不连及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1年后行内固定拆除,5例单独固定者未拆除.[结论]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操作简单、免除二期取出内置物、半刚性生物力学特性、容许关节微动、无断钉风险及提早负重等优点,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有确切疗效.

  • 成人Tillaux-Chaput骨折1例报告

    作者:蒋毅;张丛笑;王东;宋华伟;杨明连

    1 病例摘要患者, 男,21岁,踢球扭伤左踝1周,急诊行X线片检查提示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欠佳,遂入院治疗.查体见踝关节肿胀,前外侧压痛,内踝无压痛,主动活动受限,跟骨叩击痛阳性,足趾活动、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无异常,足背动脉可扪及.X线片示右胫骨远端骨折,涉及关节面,台阶约8 mm(图1).诊断:Tillaux-Chaput骨折.入院后行三维CT检查示骨折部位为胫骨前结节,4 cm×3 cm大小,远端关节面粉碎,下胫腓间隙良好.

  • 人工踝关节的发展和展望

    作者:毛宾尧

    1第三代人工全踝关节假体的应用和疗效从Richard Smith(1963)设计应用球窝性人工全踝关节假体以来,世界上已有不下20余种全踝假体相继问世和应用.嗣后,Oregon(1976)模仿踝穴形态的假体,由于增加了关节的限制性和剪切应力,伴同下胫腓关节活动时,尤易引起假体松动,故失败率高而放弃(1989).

  • 介绍一种胫骨远端外侧骨软骨瘤切除法

    作者:刘兴才;张春建

    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骨软骨瘤临床较为常见,治疗方法亦较简单.而发生于胫骨远端外侧,下胫腓之间的骨软骨瘤,因腓骨遮挡,对软骨帽的完整切除有一定的困难.自1992年3月以来,作者自行设计了一种较为简单的切除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

    作者:高经学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外科治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自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 我们共收治踝关节骨折脱位42例, 按Lange-Hansen分型法, 旋后内收型(Ⅰ型)7例,旋后外旋型(Ⅱ型)9例,旋前外展型(Ⅲ型)12例,旋前外旋型(Ⅳ型)10例, 垂直压缩型4例.采用切开复位, 螺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或钢板等固定. 结果:35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65个月, 结果:优19例, 良11例, 可5例,优良率85.7%. 结论:切开复位, 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损伤具有解剖复位、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特点, 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分析

    作者:韩金龙;安占天

    目的 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价值.方法 择选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53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A组(n=27)和B组(n=26),A组予以下胫腓螺钉固定,B组不予以腓螺钉固定.对两组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在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其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除Maisonneuve骨折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者,若可将损伤情况作为内、外及后踝结构修复的主要依据,那么是否采取下胫腓螺钉固定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