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肾脏病诊断的作用

    作者:王宏书

    目的:探讨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在肾脏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20例新鲜尿液标本离心沉淀物用显微镜进行其有形成分分析.进行尿干化学试纸法和尿沉渣镜检法的分析对比.结果:尿沉渣显微镜检查能区分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尿沉渣有形成分分析对肾脏病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发现尿干化学试纸法在尿潜血和尿白细胞的测定中均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的结果.结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是尿液分析中不可替代的必要手段,在肾脏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分析

    作者:韩冰;董伟华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特别示有些细胞形态、大小染色技术.对泌尿系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多种检测方法对尿液中红细胞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吴连杰

    目的 强调在使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全自动沉渣仪常规检测红细胞时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收集患者新鲜晨尿800例,分别使用显微镜检查、干化学分析仪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红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 干化学分析仪法红细胞阳性率31.3%,尿沉渣仪法红细胞阳性率27.0%,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阳性率为21.0%,结论 干化学法和沉渣分析仪法在检测尿液红细胞时均出现一定的假阳性分别为10.6%和9.0%和假阴性分别为2.7%和2.5%,因此,当红细胞结果出现异常,就必须对异常标本依据显微镜检查的标准化程序进行显微镜检查以确诊,力争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结果,避免造成误诊误治.

  • UF-100尿流式细胞仪应用于脑脊液细胞计数

    作者:张建英;管卫;姜晓燕;王燕蓉;石成威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仪计数脑脊液标本细胞的快速、准确、直观的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患者脑脊液标本,使用UF-100流式细胞仪分别对117例脑脊液标本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数计数,并与采用镜检法检测相同脑脊液标本所得的结果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流式细胞仪法与镜检法计数脑脊液中的血细胞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流式细胞仪计数脑脊液中的血细胞快速、结果准确且重复性好,适合临床常规检测脑脊液标本.

  • 影响恶性疟原虫显微镜检查的因素

    作者:黄前川;李津婴

    恶性疟疾现在依然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由于其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往往易被贻误诊断和治疗,显微镜检查仍然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采用调节常规Wright's染色的缓冲液pH,结合外周血BPC的改变,分步读片的方法,发现对恶性疟原虫检出率有较大提高.

  • 肝窦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体外生长规律的观察

    作者:吕文良;徐晨光;张莎莎;杨佼;李娟梅

    目的:建立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EC)的分离培养的方法,观察SEC体外培养的生长特点。方法通过门静脉插管进行胶原酶原位灌注,结合离体消化、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EC;应用Ⅷ因子和CD14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SEC表面分子的表达进行细胞鉴定;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并首次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体外培养状态下SEC的超微结构及形态学变化。结果 SEC获得率为每只大鼠(2.95±0.31)×107,细胞活力好。免疫荧光法鉴定CD14阳性率约达99%,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阳性率约为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典型,并持续增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典型的由成簇窗孔组成的筛板样结构;AFM下实现了对SEC的三维结构的观察,细胞骨架清晰。结论高纯度、活力好的SEC的成功培养及体外生长规律的观察,为研究SEC在肝脏生理病理过程中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 疟疾检测技术研究概况及其评价

    作者:王少海;郭亮

    疟疾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病原形态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DNA探针检测和PCR检测.以形态学检测为主要内容的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是一种传统的检测技术,迄今仍是多数基层医疗单位主要或唯一的诊断手段,其检测敏感度可达到10~20个原虫/μl血[1],方法简便、经济,适于基层应用;缺点是结果判断受检验人员镜检水平和视力疲劳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低原虫血症或混合感染病例容易漏诊或误诊,且检查效率不高.一个镜检员每天多只能检查70~80张血片[2].免疫学诊断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为疟疾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 浓湿法血检疟原虫的实验观察

    作者:李朝品;王健

    目前显微镜检查疟原虫仍然是疟疾实验诊断和疟疾流行病调查的一种常规的、不可缺少的方法[1~3].为了提高诊断速度和检出率,李立等[4]首次进行了疟疾快速诊断-湿血片染色法(以下简称湿片法)研究,并获得了较好效果,检出速度和检出率均优于常规薄片法,但逊于厚片法.为进一步提高疟原虫检出率,探讨其在疟疾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作者采取增加采血量,经溶血、离心处理后,湿片染色法(简称浓湿法)检查疟原虫,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西宁市实验动物寄生螨调查初报

    作者:郑谊;陶元清;汪元忠

    目前螨类已成为实验动物危害性较大、分布较广的主要体外寄生虫类群,它直接影响了实验动物的质量,不同程度地干扰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再现性。为此,于1996~1998年对西宁市部分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实验动物寄生螨进行了调查。1 材料所选4种实验动物均来自西宁市科研和教学单位,其中KM系小鼠50只,SD大鼠50只,豚鼠20只,兔100只。2 方法 (1)透明胶带粘取法,按载玻片长度剪取胶带,一端贴上宽度相当的纸条,另一端轻轻粘于玻片上。检查时提起纸条端,按反毛生长方向,在取样部位粘取或用镊子拔毛粘于胶带上,显微镜检查。(2)手术刀刮取法,即在螨寄生病变部位,用带柄手术刀刮取病变组织,直至微见血为止,将病变组织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甘油使其透明,显微镜检查。(3)处死法,即将实验动物处死,单个置于方瓷盘内,周边障以双面胶带,以防螨虫爬出瓷盘,经10h左右,仔细检查尸体被毛和瓷盘内的螨虫,用小毛笔蘸水将螨从被毛端和瓷盘内挑出,Hoyer's液封片,镜下分类。

  • 汉逊酵母表达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构研究

    作者:刘闯;朱亭玉;李津;王钊;马锐;王曦;尹长城

    目的 解析汉逊酵母表达重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空间结构,给出其颗粒大小、结构对称性方面的信息.方法 整合adr 亚型 HBsAg的基因到汉逊酵母染色体上,建立重组汉逊酵母菌.经过发酵扩菌、诱导表达、精制纯化等步骤得到纯化的HBsAg.滴加5μl浓度为80 μg/mlHBsAg溶液到亲水处理的纯碳膜铜网上,用2%醋酸铀染色,放置24 h后,通过透射电镜得到汉逊酵母表达HBsAg颗粒的二维电镜图像.运用EMAN软件包完成图像选择、颗粒框取、颗粒全同性处理、初始模型构建和结构精修等HBsAg重构步骤,获得HBsAg颗粒的三维结构.结果 汉逊酵母表达HBsAg颗粒大小服从高斯分布(P=0.45),均值为(28.4.±2.6)nm;汉逊酵母表达HBsAg是-中空的"鱼笼"状结构,蛋白亚基分布在球状结构的表面;蛋白的表面分布大小为1~2 nm的孔状结构和围绕孔状结构的突起;不具备八面体对称性.结论 汉逊酵母表达的 HBsAg与血源性的 HBsAg 在大小和结构对称性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 真性组织细胞肉瘤一例

    作者:张文燕;李甘地;刘卫平;徐缓

    患者女,33岁.因左颈部淋巴结长大4个月于2001年5月8日首次就诊.术中见:左颈内静脉旁有数枚肿大的淋巴结,质中、活动.取淋巴结检查.病理检查:暗红色淋巴结一个,大小为1.2 cm×1.2 cm×0.8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质嫩.显微镜检查:淋巴结结构部分破坏,可见残存的淋巴滤泡;肿瘤细胞在滤泡旁及副皮质区散在、成簇或成巢浸润,部分区域弥漫成片;窦内浸润明显(图1,2).部分肿瘤细胞巢周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瘤细胞体积大,界限不清;胞质丰富,嗜酸性,少数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多数的空泡,呈泡沫状,未见确切吞噬现象;

  • 尿道前列腺部绒毛管状腺瘤一例

    作者:侯传玲;蒋雄玲;刘芳;陈菁;孙爱静

    患者男,71岁。2009年11月因进行性排尿不畅10余年,排尿困难10 d入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就诊,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时发现尿道前列腺部肿物。入院体检:膀胱区叩浊,双肾区叩痛阴性。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中间沟变浅,质韧,无明显结节,无触痛。实验室检查: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HP;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662μg/L(参考范围0~4.0μg/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0.252μg/L(参考范围0~0.934μg/L),前列腺抗原比值0.155(参考范围0.2~0.5);肿瘤相关指标除铁蛋白升高328.8μg/L(参考范围4.6~274.6μg/L)外均正常。经直肠超声检查( TRUS)示:前列腺增大并钙化,前列腺内囊性结节。磁共振成像示尿道前列腺部肿物突入膀胱(图1)。

  •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赵有财;李南云;周晓军;周航波;马恒辉;章如松

    目的 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对68例PA进行观察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Ki-67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获得51例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3-66岁,平均年龄20.1岁,男35例,女33例.术前病程3 d至14年,平均371 d.影像学检查有囊性变者41例,增强后有强化者43例.发病部位以小脑多见,为33例(48.5%).肿瘤全切除者35例,部分切除者31例,不详者2例.随访51例,其中生存44例,复发7例,死亡7例.生存者中,生存2个月至10年4个月,平均生存48.1个月.5年及10年生存率均为89%.组织学特征为:组织呈双相结构,由致密区梭形细胞伴Rosenthal纤维和疏松区多极细胞伴微囊及嗜酸性颗粒小体组成.部分病例出现细胞核异型性及偶见核分裂象,17例有肿瘤沿蛛网膜下腔侵犯.1例间变型PA.GFAP全部病例瘤细胞呈弥漫阳性表达,Ki-67除1例间变型PA为10%外,均表达较低.蛛网膜下腔侵犯处网状纤维染色多为阳性,EMA阴性.结论 PA属WHO I级星形细胞瘤,肿瘤全切除后无需放疗,一般预后良好.肿瘤沿蛛网膜下腔侵犯是PA的主要特点,加上部分病例瘤细胞核异形深染,常因此误诊为较高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肿瘤部分切除者复发率较高.肿瘤位于脑干部位者及间变型PA预后较差.

  • 化生性胸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金梅;刘标;王丽;许敬尧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单克隆抗体选用AE1/AE3、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EMA)、CD3、CD5、CD20、CD34、CD57、CD99、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HMBE-1、calretinin、p53和Ki-67]和透射电镜观察3例化生性胸腺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学表型和超微结构.结果3例化生性胸腺瘤均为女性,年龄为33、58和45岁.组织学表现为双相分化特征,上皮细胞区域与梭形细胞区域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区域的细胞轻度异型,有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核分裂象罕见,呈岛状和条索状排列并相互吻合;梭形区域细胞形态温和,未见核分裂象,排列成束状或席纹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皮细胞区域AE1/AE3强阳性表达,不表达波形蛋白和CD5,Ki-67指数3%~5%;梭形细胞区域波形蛋白弥漫表达,EMA阳性,不表达CD5和CD20;间质淋巴细胞CD3阳性,不表达TdT和CD99.超微结构示上皮细胞区域细胞间有桥粒和半桥粒结构,而梭形细胞区域缺乏.结论化生性胸腺瘤是一类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胸腺上皮来源肿瘤.

  • 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钟国平;孙文勇;甘梅富;袁马驰

    目的 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通过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所选用抗体为:CK(AE1/AE3)、S-100蛋白、CD1a、CD21、CD23、CD35、CD34、CD68、波形蛋白、结蛋白、HMB45、p53]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对5例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5例均获随访.结果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37岁.肿瘤均位于头颈部淋巴结.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呈片巢状、束状或旋涡状排列,瘤细胞卵圆形或梭形,胞质丰富淡嗜酸性;核卵圆形或胖梭形,趋向不规则成簇分布,散见多核巨细胞;核染色质稀疏,核仁小而清楚;核分裂象数目不等,有时显示明显的核异型.瘤细胞CD21、CD23、CD35阳性,少数瘤细胞CD68、S-100蛋白阳性,CD1a、CD34、HMB45、CK均阴性.电镜下瘤细胞有长而明显的绒毛状胞质突起及特征性的桥粒样连接,未见Birbeck颗粒.随访5~52个月(平均26个月),无复发或再复发及转移.结论 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不确定.正确诊断需要病理组织形态、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并应与朗格汉斯细胞肉瘤、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黑色素瘤、梭形细胞癌等相鉴别.

  • 肾球旁细胞瘤五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任国平;余心如;黎永祥;王丽君;王金泉;施红旗;叶慧慧

    目的研究肾球旁细胞瘤(JGCT)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提出诊断要点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采用光镜、电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结合临床资料对5例肾球旁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同时与血管外皮瘤、皮肤血管球瘤各5例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JGCT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2.2岁,均有高血压症状.4例行肿瘤切除术,1例行肾根治术,随访4~66个月(平均27个月),5例均无复发和转移.肿瘤位于肾实质,界清,平均大小4.4 cm,组织学上有以下特点:(1)瘤组织实性片状分布,细胞圆形、小多边形,大小较一致,胞质淡伊红,部分细胞含PAS阳性的嗜酸性颗粒;(2)核分裂象罕见或无;(3)间质富含薄壁血管,少量玻璃样变小血管,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散在肥大细胞分布.电镜下找到特征性的菱形分泌颗粒.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JGCT瘤细胞强阳性表达肾素、CD34、肌动蛋白和calponin,而血管球瘤肾素表达阴性,血管外皮瘤肌动蛋白表达阴性.结论 JGCT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良性肾肿瘤,起源于演化了的动脉平滑肌细胞.确诊JGCT的关键是证实肾素分泌颗粒,对肾占位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免疫组织化学CD34、肌动蛋白和calponin阳性在诊断中也具重要意义.

  • 胃肠道间质瘤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陈丽荣;王海军;许晶虹;姚丽芳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起源和神经分化特征.方法应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对2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微结构和神经分化相关抗原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20例胃肠道间质瘤c-kit表达均阳性.其中7例超微结构存在神经分化,12例未见神经或肌细胞分化,仅有1例存在向平滑肌纤维分化.神经分化形态表现为瘤细胞胞质和胞质突起内可见散在或簇状分布的致密核心颗粒,并形成突触样结构.并可见神经元样突起、饮液空泡和团丝样纤维.神经分化伴有致密核心颗粒病例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组各有1例、1例和5例.神经分化组病例神经分化相关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D99、S-100和CD56 阳性表达分别有7例、7例、5例和4例,均高于未定分化组.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和所谓的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在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都存在相互重叠现象,神经分化超微结构观察和神经分化相关抗原分析有助于确定胃肠道间质瘤的神经分化改变以及潜在的生物学行为.

  • 上皮型钙黏附蛋白、CD44v6及连接蛋白4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宝燕;戴晓汶;陈清勇;方丽;钱斌;孙国英;崔海宏

    目的 研究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CD44v6和连接蛋白43(Cx43)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cad、CD44v6及Cx43在30例正常肝组织,25例肝良性病变和38例HCC中的表达;另在HCC组检测并分析了该3种标记物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E-cad与Cx43均在正常肝组织及肝良性病变组高表达,而在HCC组表达都明显降低,前两组与HCC组间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E-cad=879.2,FCx43=303.7,P<0.05).相反,CD44v6在正常肝组织及肝良性病变组表达较低,而在HCC中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7.2,P<0.05).HCC组E-cad和Cx43阳性表达强度在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组织学分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4v6表达与HCC的组织学分级有关,HCC分化差,CD44v6表达高(t=-2.06,P<0.05),但不同年龄、性别组HCC的CD44v6阳性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E-cad与Cx43的表达呈正相关,而E-cad、Cx43与CD44v6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HCC的发生、发展伴随着多种分子表型的改变.E-cad、Cx43的低表达与CD44v6的高表达可能参与HCC的侵袭,尤其是CD44v6的表达还与HCC的组织学分级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判断HCC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南云;周晓军;金行藻;孟奎;马恒辉;郑晓刚;姜少军;孙桂勤

    目的研究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对18例DNT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中14例进行了随访.结果患者年龄3~46岁,平均年龄22.8岁,男14例,女4例,主要症状为顽固性癫痫发作,术前癫痫病史长达17年.MRI检查示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周围无水肿及占位效应.18例肿瘤除2例位于小脑外,其余均位于大脑皮质.本组全切除者10例,大部切除者8例.随访14例,13例生存者中,生存1年4个月~11年,平均已生存5.5年,其中已生存10年以上者2例.术后无1例复发.肿瘤呈结节状分布于大脑或小脑的皮质内,部分累及白质."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为DNT病理形态学特征,是由不同比例的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OLC)、成熟神经元和星形细胞组成,肿瘤有明显的微囊变,单个神经元漂浮在微囊的黏液样基质中,本病多伴有肿瘤周围脑皮质发育不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神经元及部分OLC突触素、神经微丝及S-100染色阳性,OLC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阴性.电镜示OLC有早期神经元分化、星形细胞分化及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结论 DNT属良性肿瘤(WHOⅠ级),手术切除即可治愈.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确诊DNT.

  • 轻链肾病的病理学特点

    作者:王素霞;邹万忠;张烨;王书合;柴立军;汤秀英

    目的探讨轻链肾病(light chain nephropathy,LCN)的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断方法.方法对7例LCN进行了系统的光镜、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检查,并进行轻链蛋白(κ、λ)的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标记.结果 7例的光镜表现不一,3例系膜结节状硬化性肾小球病,1例系膜轻至中度增生;其余3例为管型肾病,肾小球病变轻微.免疫荧光检查:7例均可见单一品种的轻链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团块状,及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基底膜和小血管壁呈线性沉积.透射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系膜区和基底膜内侧、肾小管基底膜外侧及小血管壁的颗粒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电镜标记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内侧和系膜区、肾小管基底膜外侧及小血管壁的颗粒状沉积物均可被单一品种轻链蛋白(5例κ,2例λ)标记.结论典型的LCN呈系膜结节状硬化性肾小球病,电镜观察到LCN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具有诊断意义,结合轻链蛋白(κ、λ)的免疫荧光或免疫电镜检查可进一步确诊,尤其对光镜病变不明显的LCN更有意义.

1581 条记录 3/80 页 « 12345678...798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