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钟国平;孙文勇;甘梅富;袁马驰

    目的 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通过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所选用抗体为:CK(AE1/AE3)、S-100蛋白、CD1a、CD21、CD23、CD35、CD34、CD68、波形蛋白、结蛋白、HMB45、p53]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对5例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5例均获随访.结果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37岁.肿瘤均位于头颈部淋巴结.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呈片巢状、束状或旋涡状排列,瘤细胞卵圆形或梭形,胞质丰富淡嗜酸性;核卵圆形或胖梭形,趋向不规则成簇分布,散见多核巨细胞;核染色质稀疏,核仁小而清楚;核分裂象数目不等,有时显示明显的核异型.瘤细胞CD21、CD23、CD35阳性,少数瘤细胞CD68、S-100蛋白阳性,CD1a、CD34、HMB45、CK均阴性.电镜下瘤细胞有长而明显的绒毛状胞质突起及特征性的桥粒样连接,未见Birbeck颗粒.随访5~52个月(平均26个月),无复发或再复发及转移.结论 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不确定.正确诊断需要病理组织形态、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并应与朗格汉斯细胞肉瘤、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黑色素瘤、梭形细胞癌等相鉴别.

  • 指状树突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甘梅富;卢洪胜;张建伟;余心如

    目的 探讨指状树突细胞肉瘤/肿瘤(IDCS)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例IDCS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结果 大体检查肿瘤呈灰白、灰黄色,质实.1例发生于左肺,1例原发于脾脏伴全身淋巴结累及,1例发生于淋巴结.光镜下肿瘤组织呈边界不甚清楚的巢片状,部分呈束状、旋涡状排列,周边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质透亮或轻度嗜酸性,核卵圆形,呈空泡状,可见不明显的小核仁,部分见有核沟.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表达S-100蛋白.结论 IDCS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应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炎性假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恶性黑色素瘤、未分化癌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鉴别.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等标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 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的病理诊断

    作者:马韵;何如崑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亦称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8例AIDS病相关淋巴结病的病理形态学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HE观察和做D-PAS、抗酸、Giemsa染色查找病变组织中病原体和进行免疫标记分类.结果 18例AIDS病相关淋巴结病中,15例为淋巴细胞衰竭期(83%);在合并病原体感染的16例中,12例为马尔尼菲青霉菌(75%)感染,4例为分枝杆菌感染.另外1例未发现病原体,1例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早期AIDS病相关淋巴结病易漏诊,对临床出现持续发热及多处或全身淋巴结肿大者应提高警惕;对淋巴结严重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应注意合并AIDS病的可能;进行AIDS病相关淋巴结病的病理诊断应注意淋巴结功能状态、病原体的鉴别.

  • B淋巴细胞增生性疑难病例中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分析

    作者:王倩;李小秋;朱雄增;朱晓丽;陆洪芬;张太明;周晓燕

    目的 探讨IgH基因克隆性重排对B淋巴细胞增生性疑难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77例B淋巴细胞增生性疑难病例中IgH基因的克隆性重排情况,均采用BIOMED-2系统IgH克隆性试剂盒中FR1、FR2、FR3三组家族引物进行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后观察,并对照终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77例病变的终病理诊断:B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12例,不能排除B淋巴细胞不典型增生或淋巴瘤20例,B细胞性淋巴瘤45例.三组中FR1、FR2和FR3至少有一个为阳性的比值分别为2/12、11/20(55%)和36/45(80%).B细胞性淋巴瘤中,FR1、FR2和FR3的阳性率分别为60%(27/45)、60%(27/45)、56%(25/45),其类型有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20例(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8例,结内边缘区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例,滤泡性淋巴瘤7例,套细胞性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1例,浆细胞瘤4例,不能分型5例.FR1、FR2和FR3三者检测均为阴性但仍诊断为淋巴瘤9例(20%),其中1例后来出现肝脏B细胞淋巴瘤.对IgH基因重排阳性的B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14例的随访结果,4例重新取活检后诊断为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3例IgH基因重排检测为阳性.结论 联合检测IgH基因FR1、FR2和FR3克隆性重排对B淋巴细胞增生性疑难病变诊断有重要的辅助价值;对形态改变和免疫表型诊断淋巴瘤依据不足而基因重排阳性者,重取活检或随访有一定价值;对阴性病例有必要补充IgH基因重排及IgK和IgL基因重排的检测以提高检测敏感性.

  • 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580例诊断分析

    作者:孙海斌;郑晓芙;张剑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及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58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其中161例在原部位取活检,分析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 580例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26例,特异性炎202例,恶性淋巴瘤45例,转移癌107例.161例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4.4%.107例转移癌中96例经临床及病理检查确定了原发灶.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有9例误诊,针吸细胞学误诊主要原因是吸取组织量少,对病变了解不全面;误诊病例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均有考虑到其他疾病的可能性.结论 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可疑病变及原发肿瘤的分型,针吸细胞学仅可给予提示件初步诊断,需经组织学活检,必要时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分型.

  • IgG4相关性淋巴结病与淋巴瘤

    作者:王文生

    IgG4在IgG中是小的亚群,近年来一种并不多见的以淋巴结及一系列结外部位出现硬化性损害伴随受累部位IgG4亚型浆细胞增多、血清IgG4水平升高以及经常出现自身抗体等表现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经常被报道,该病现在一般被称为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一些研究者认为IgG4-RD有可能终发展为淋巴瘤。本综述阐述了与IgG4-RD相关的淋巴结病变,探讨了病变淋巴结中 IgG4阳性浆细胞增多的意义,同时结合文献讨论了与IgG4-RD相关的淋巴瘤以及IgG4-RD患者发生淋巴瘤风险。

  • 新生儿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古锐;周伟;陈晓文;黄晓虹;陶莉;赵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multisystern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的临床特点. 方法 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2013年3月收治的1例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该例患儿生后不久以黄疸和皮疹起病,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血常规异常.淋巴结活检显示朗格汉斯细胞灶性增生,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a/S-100(+),确诊为新生儿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放弃治疗.文献共报道了62例新生儿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这62例患儿在新生儿期均有皮疹表现,其他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皮疹、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及影像学改变、血常规异常、消化道症状、淋巴结肿大,常受累的器官依次为肺、肝、脾、骨髓、骨骼、胃肠道、淋巴结、黏膜,其中风险器官(肝、脾、血液系统和肺)受累占88.7%(55/62).结论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在新生儿期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特别是肝、脾、血液系统、肺和皮肤.对于临床怀疑并除外宫内感染的患儿,除了皮肤活检外应动态观察淋巴结肿大情况,尽早行淋巴结活检,可早期明确诊断.

  •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彩超表现

    作者:苏福斌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或称猫抓病是一种被猫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后引起的以近端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家庭饲养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此病发病率有所增加.本组收集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18例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猫抓病性淋巴炎患者的彩超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 腹膜后Castleman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贾宗师;周逢强;高峰;丁宝忠;徐宏

    报告2例Castleman病患者,并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发病、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对Castleman病进行讨论.结果表明Castleman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手段多样.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淋巴肿瘤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临床和细菌学分析

    作者:王婷玉;李增军;林青松;苏东;吕瑞;邓书会;隋伟薇;傅明伟;黄文阳;刘薇;刘宏;邱录贵

    目的 探讨淋巴肿瘤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细菌学及药敏结果,为抗感染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细菌性血流感染淋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107例患者发生134例次血流感染,其中粒细胞缺乏112例次,106例次为严重粒细胞缺乏(ANC< 0.1×109/L).原发病治疗方案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27例次;化疗100例次[33例次采用VD(Ⅰ)CP±L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环磷酰胺+泼尼松±左旋门冬酰胺酶),41例次采用Hyper-CVAD/MA或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强化疗方案,26例次采用其他化疗方案];未化疗7例次.10例患者放弃治疗出院,120例次患者感染控制好转,2例患者死于脓毒血症,1例患者心源性猝死,1例患者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共分离出病原菌1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8株(75.0%),革兰阳性菌36株(25.0%).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为98.00%,治疗调整率为3.0%;对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为60.30%,治疗调整率为90.5%.革兰阳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为49.3%,对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将所有经验性用药与血培养药敏结果比照,80.1%初始用药即为敏感药物.结论 发生血流感染的淋巴肿瘤患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样方案化疗后常见.致病细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治疗调整率更低.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敏感性高.

  • 滤泡性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陈易华;罗克枢;简燚;罗艳;范严严

    目的:探讨滤泡性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对5例滤泡性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结果: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片状、旋涡状或席纹状.瘤细胞胞浆丰富,呈淡嗜酸性,胞核卵圆形或胖梭形,核染色空淡,可见细小的核仁,常见多核或单核瘤巨细胞,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局部可有高级别,间质常有淋巴细胞浸润,核分裂象多少不等.所有病例瘤细胞均表达CD21、CD35和clustefin.结论:滤泡性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不确定性,明确诊断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标记,并应与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淋巴上皮瘤样癌、异位胸腺瘤等多种肿瘤相鉴别.

  • 超声造影在诊断浅表淋巴结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文

    目的:针对浅表淋巴结疾病采用超声造影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针对40例患者的72个浅表肿大淋巴结(27个为良性,38个为转移性,7个为淋巴瘤)实施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灰阶超声造影,结合病理对淋巴结造影剂的灌注特征进行观察,对比超声诊断在造影前后的准确性。结果:良性淋巴结中造影表现为均匀增强型有15个,占55.6%;造影表现为淋巴门不均匀增强型的有9个,占33.3%;转移性淋巴结中造影表现为实质不均匀增强型有28个,占73.7%,造影表现为微弱增强型有7个,占18.4%。常规超声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性72%,特异性87%,准确性76%;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86%,特异性92%,准确性88%,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可准确识别淋巴结疾病的不同灌注特征,为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疾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崔淑范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近年才发现的少见性病,1972年由日本学者报道,儿童发病,发病原因不明,属于免疫器官受累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2006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坏死性增生淋巴结病30例,报告如下.

  • 西医联合青蒿素抑制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发热20例临床观察

    作者:崔淑范;翟佳佳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一种病毒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持续多日,长达2~3个月,伴淋巴结增大疼痛[1].2006-05 -2008-05,我们采用西医联合青蒿素抑制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发热2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1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西医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18例临床观察

    作者:崔淑范;翟佳佳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1]是一种免疫器官受累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抗生素治疗无效.2007-01-2008-05,我们采用西医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18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1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颈部淋巴结增大二例超声诊断

    作者:王健

    1 病例资料[例1] 男,21岁.因间歇高热(Pel-Ebstein热)、盗汗、消瘦、瘙痒、乏力来我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颈部多个淋巴结增大;心、肺、腹无明显异常.查血中性粒细胞13×109/L,淋巴细胞1.0×109/L;红细胞沉降率32 mm/h,血清乳酸脱氢酶256 U/L;免疫学检查R-S细胞CD15及CD30抗原表达阳性.行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颌下、锁骨上窝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回声,右侧颈部近颌下区淋巴结大,约3.9 cm ×2.6 cm大小,边界清,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结门显示不清,内部结构紊乱,部分结节相互融合,内回声减低、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示丰富粗条状血流信号.因疑诊淋巴瘤可能,加扫双侧腋下及腹腔淋巴结发现与上述相似的淋巴结构.

  • 胸腺淋巴体质注射Hib疫苗后死亡尸检报告

    作者:曾晓燕

    1病例资料男,3个月.因日常接种计划,患儿由其母亲抱至我院公共卫生科进行预防接种,医护人员按常规向家长询问患儿出生后无特殊疾病及过敏史后,经家长同意,9:03于婴儿右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接种过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接种后留观30 min余,婴儿无异常反应,回家.其母诉患儿回家后哭闹,哺乳后患儿入睡,约2h后发现患儿面色、口唇青紫,呼之不应,口角有少许粉红色泡沫,立即到我院儿科急诊就诊.

  • 淋巴结炎性假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作者:黎金庆;邹继珍;董玉君;李竞贤;李渊;周家琴;武淑兰

    淋巴结炎性假瘤是一种良性淋巴结病,由于少见,许多医师对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缺乏了解,容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本文结合文献复习,报告1例淋巴结炎性假瘤误诊误治的经过,望引起同道注意.

  • 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超声诊断结果

    作者:韩治宇;李欣;邵秋杰

    目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超声鉴别诊断.方法:对171例经穿刺病理及随访证实良恶性的浅表淋巴结声像图进行分析,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良恶性鉴别诊断的超声检查指标,并检验这些指标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前进法逐步回归的多变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引入方程的超声检查指标包括:有无淋巴门结构、长短径比值的赋值、是否有透声区、血流是否丰富、血流类型以及协变量年龄和性别,所有这些指标均为良恶性淋巴结比较x2检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同时显示,血流信号类型变化,淋巴结为恶性可能性也有变化.结论: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元分析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和分析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鉴别诊断的过程,并能筛选出有意义的鉴别诊断指标.

  •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MRI诊断分析

    作者:胡海菁;黄飚;李春芳;李良;张应和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病变的MRI表现.方法:对68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常规用化学位移饱和法脂肪抑制成像(Fat Sat),分析病灶的形态学表现和信号特点并与病理对照.结果:在确诊的2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3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1例恶性淋巴瘤的MRI图像上,圆形淋巴结(长径比横径小于2,即L/T<2)45例(结核性8例,转移癌28例,淋巴瘤9例),长圆形淋巴结(L/T>2)19例(结核性12例,转移癌5例,淋巴瘤2例).T1WI及T2WI出现中心淋巴结坏死灶和T1WI薄壁的环状强化35例(结核性6例,转移癌27例,淋巴瘤2例).淋巴结边缘模糊和邻近脂肪组织受侵35例(结核性5例,转移癌28例,淋巴瘤2例).9例恶性淋巴瘤MRI图像上均为均质表现.结论:MRI对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评估具有相当重要性,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