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

    作者:杨振纲;杨琳;高英茂;孙晋浩;李振华

    目的从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管中分离神经上皮干细胞并诱导其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方法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单细胞克隆技术分离神经上皮干细胞;采用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新生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单标或双标染色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和分化后特异性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用纹状体组织提取液,诱导神经上皮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结果从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管中分离的细胞可以连续传代,表达nestin,它们分化后可以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与对照组3%相比,纹状体组织提取液可以诱导这些细胞中的12%分化成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结论分离自脊髓神经管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multipotent),是增殖能力很强的神经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在一定的体外环境中能被诱导成为特定的神经元,提示其可以为神经移植提供材料.

  • 甘油二酯激酶γ参与大鼠胚胎脑神经上皮细胞的发育

    作者:牛宝贝;崔慧林;曹锡梅;师亮;马晋峰;乔从进

    目的 探讨甘油二酯激酶γ(DGKγ)在大鼠胚胎脑神经上皮发育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8只胎龄(E)11.5、E12.5、E14.5、E16.5、E18.5大鼠胚胎用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DGK-γ在大鼠胚胎脑组织的表达,E9.5~E18.5大鼠胚胎各5只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DGKγ在大鼠胚胎脑的分布以及DGKγ与Ki67、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细胞内共定位.结果DGKγ蛋白含量在E11.5~E14.5表达逐渐增多,E16.5表达较E14.5显著减少,E18.5表达显著增多且高于E14.5水平.E10.5~E12.5,DGKγ在脑泡壁出现表达,并随着脑泡的发育表达在端脑、除大脑脚外的中脑、后脑和末脑;E13.5~E14.5,DGKγ的强阳性表达从海马及周围的新皮质、苍白球、嗅脑和大脑脚阳性延伸到除新皮质外的脑的各区域;E15.5至出生前,DGKγ在新皮质阳性表达增强,但在大脑脚和脑桥表达减弱.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14.5,与海马和苍白球相比,嗅脑的DGK-γ阳性细胞中Ki67阳性率较高(87%),ChAT阳性率较低(9%)(均P<0.05),中脑顶盖的DGKγ阳性细胞中62%为TH阳性;E16.5,新皮质的DGKγ阳性细胞中Ki67阳性率为26%,较E14.5时(49%)显著降低(P<0.05),ChAT阳性率为70%,较E14.5时(45%)显著增高(P<0.05);DGKγ多位于神经上皮细胞的胞质,也可见于胞膜上,或者同时位于胞质和胞核.结论DGKγ在胚胎脑的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分布,提示其参与了胚胎脑神经上皮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后神经元的发育.

  • 体外诱导的皮肤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大鼠受损伤脊髓内的存活和分化

    作者:张伟;曾园山;陈雅云;吴武田;陈穗君

    为寻找新的神经干细胞来源用于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本实验采用绿色荧光大鼠(GFP转基因鼠)有毛皮肤在体外经剪碎,胰酶消化,过滤细胞,无血清培养液培养分离细胞,用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去除生长因子后用含血清培养液培养细胞等过程,采用神经上皮于细胞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MAP2)、神经丝蛋白(NF-200)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培养细胞的分化状况进行鉴定.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南云;周晓军;金行藻;孟奎;马恒辉;郑晓刚;姜少军;孙桂勤

    目的研究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对18例DNT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中14例进行了随访.结果患者年龄3~46岁,平均年龄22.8岁,男14例,女4例,主要症状为顽固性癫痫发作,术前癫痫病史长达17年.MRI检查示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周围无水肿及占位效应.18例肿瘤除2例位于小脑外,其余均位于大脑皮质.本组全切除者10例,大部切除者8例.随访14例,13例生存者中,生存1年4个月~11年,平均已生存5.5年,其中已生存10年以上者2例.术后无1例复发.肿瘤呈结节状分布于大脑或小脑的皮质内,部分累及白质."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为DNT病理形态学特征,是由不同比例的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OLC)、成熟神经元和星形细胞组成,肿瘤有明显的微囊变,单个神经元漂浮在微囊的黏液样基质中,本病多伴有肿瘤周围脑皮质发育不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神经元及部分OLC突触素、神经微丝及S-100染色阳性,OLC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阴性.电镜示OLC有早期神经元分化、星形细胞分化及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结论 DNT属良性肿瘤(WHOⅠ级),手术切除即可治愈.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确诊DNT.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

    作者:王辅林;李向红;桂秋萍;刘琳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DN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果患者年龄范围12~51岁,平均32岁,大部分病例以癫痫小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个别伴有一过性失语、失写、视力下降等,1例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中发现.神经系统检查无运动和感觉缺损体征.病变部位均位于幕上结构,以皮层为主,影像学检查无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额叶4例,颞叶4例,额顶叶1例,2例呈囊性.病理组织学DNT分为两型:单纯型3例,复杂型6例.单纯型DNT肿瘤仅由神经胶质-神经元成分构成,周围有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复杂型DNT除了神经胶质-神经元成分和(或)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外,还具有其他低级别胶质瘤成分.结论 DNT是一种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良好,不易复发,复杂型DNT需与各种低级别胶质瘤相鉴别.

  • 颅内多发病变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张晓娟;朴月善;陈莉;汤国才;隗立峰;杨虹;卢德宏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治疗病例中,影像学上为颅内多发病变的6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中男32例,女30例,平均发病年龄37.4岁,平均病程11.6个月。病灶可累及大脑半球各叶、基底节区、脑干和小脑等部位,以幕上受累较为多见。病理检查结果为:胶质瘤13例,转移瘤1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例,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8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5例,血管炎3例,线粒体脑病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Rosai-Dorfman病2例,放射性脑病2例。其中,线粒体脑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皮层受累为主,转移瘤和血源性感染主要累及灰白质交界区,胶质瘤、脱髓鞘疾病和放射性脑病以白质病变为主,血管炎表现为皮层和皮层下白质的病变。结论 多种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在影像学上可以表现为颅内多发病变,其中以胶质瘤、转移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为多见。积极开展颅内多发病变脑组织活检,临床、影像与病理学密切结合,是提高颅内多发病变诊断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 大脑半球胶质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霍真;梁智勇;李媛;沈捷;毕娅兰;孟云霄;张淑英;罗玉凤;曹金伶

    目的 分析大脑半球胶质肉瘤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0例大脑半球胶质肉瘤病例,通过光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10例胶质肉瘤患者平均年龄54岁,男6例,女4例,临床表现以头痛(6/10)、恶心呕吐(5/10)及肢体感觉障碍或活动障碍(4/10)为主.9例为原发性,均为单发占位性病变,肿物大径2.4~5.5 cm(平均4.2 cm);1例为继发性,病变广泛累及颅底及颅外.术中见肿瘤距皮层1.5 ~4.0 cm(平均2.4 cm),4例边界不清.镜下均见2种成分.6例术后有随访,5例随访3~17个月死亡(平均生存9个月),1例随访45个月无复发,4例失访;免疫组织化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10/10)、p53(6/10)、p16(4/1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10)、CD68(1/10)阳性表达,10例Ki-67阳性指数15% ~70%,平均34%;组织化学染色网织纤维均阳性.结论 胶质肉瘤主要位于大脑实质深部,肿瘤生长快,病程短,临床发现时肿瘤病灶已很大.免疫组织化学GFAP结合组织化学网织纤维染色有助于胶质母细胞瘤和肉瘤两种成分的确定.部分病例p53、p16阳性表达,EGFR罕见表达.病变广泛,手术不易切净,预后较差.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与皮质发育不良

    作者:陈莉;徐庆中;朴月善;张国君;遇涛;杨小平;杨虹;卢德宏

    目的 观察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探讨其与皮质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来源.方法 应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14例DNT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肿瘤位于颞叶的有11例,镜下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成分混合构成,9例可见"特异的胶质神经元结构".1例为简单型,8例为复杂型,5例为非特异型.11例标本充足的病例10例伴有皮质发育不良改变,表现为分子层和(或)白质内异位神经元数量增多(7例),分子层内可见成行的外颗粒细胞层残留(4例),脑皮质的结构异常(10例),以及出现异常形态的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少突胶质样细胞(OLC)均呈现Olig2的免疫反应性,部分OLC表达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但神经元核抗原呈阴性.癫痫控制结果Ⅰ级12例,Ⅱ级2例,无肿瘤复发.结论 DNT与皮质发育不良关系密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DNT和皮质发育不良的诊断.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建国;胡文忠;李玉;赵瑞皎;孔令非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特征、治疗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的DNT患者资料,归纳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临床均以顽固性癫痫为主要症状,肿瘤位于颞叶5例、额叶3例、顶叶2例.CT扫描病灶呈低密度影,MRI呈T1WI低信号,增强后无强化,T2WI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检查瘤内可见等信号分隔,边缘环状高信号;无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肿瘤由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构成,包括少突胶质样细胞,“漂浮”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OLC阳性表达Olig2和S-100蛋白,神经元和部分OLC表达NeuN、突触素;Ki-67阳性指数均<1%.治疗:9例行肿瘤全切术,1例为次全切,术后未行放疗和化疗.预后:均获随访,9例无复发,1例复发.结论 DNT确诊需结合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影像学检查.手术效果良好,术中脑电图描记可有效切除癫痫灶,术后无须放疗和化疗.

  • 松果体实质肿瘤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作者:方静宜;罗麟;李敬军;孙淑清;袁艳华

    目的探讨松果体实质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分化及其发病和预后的特点.方法应用HE染色对21例松果体实质肿瘤进行组织学分型,对其中20例行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神经母细胞瘤(N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 21例松果体实质肿瘤标本中,松果体细胞瘤9例,松果体母细胞瘤4例,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8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突触素、NSE 20例阳性,NF 14例阳性,GFAP 15例阳性,NB 2例阳性;结蛋白和CK全部阴性.结论松果体实质肿瘤中明显具有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两个阶段特点以及具有中间分化、移行特征者应归于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该肿瘤可向神经元分化,未发现向上皮及肌肉分化;术后1年内死亡率较高.

  • 激光技术在法国眼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

    在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广泛应用激光技术.(1)通过热效应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激光光凝和经瞳孔温热疗法.原理:激光主要作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通过色素上皮转化为热能,但热量传递过程中没有选择性,同时传递到脉络膜和神经上皮.

  • MRI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楠;李坤成;秦文

    目的评价MRI在大脑胶质瘤病(GC)的诊断和立体定位活检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大脑胶质瘤病的MR表现特征,并与病理切片进行对照;其中7例用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扫描用于立体定位活检.结果 GC病变广泛,除1例病灶累及大脑2 叶外,其余10例均累及三叶以上,同时伴胼胝体侵犯9例, 基底节和丘脑侵犯5例,脑干侵犯2 例,小脑和脊髓侵犯各1例.病变区脑组织肿胀、脑沟变浅,周围正常脑组织结构仍可辨识.病变在T1WI上均以低信号为主,其中2例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2WI、FLAIR上均为高信号,信号均匀,无囊变、钙化和肿块形成.9例无强化,2例斑片状强化,血管及脑沟裂可见局限性强化.本组7例在MRI导向下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均一次成功,准确取到病变组织.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因活检手术造成的并发症.结论 MRI能清楚反映病变的范围和病理特点,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立体定向活检和放疗具有指导意义.

  • MRI诊断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

    作者:徐丽艳;钱银锋;刘斌;余永强

    目的 分析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不同组织类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以星形细胞瘤(14例)为主,其次为室管膜瘤(4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T1WI均呈稍低信号,中枢神经细胞瘤呈等信号,少突-星形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等及稍低信号;星形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T2WI均呈稍高信号,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稍高及高信号;增强扫描室管膜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度至明显强化,少突-星形细胞瘤中度强化,中枢神经细胞瘤轻至中度强化,室管膜下瘤轻度强化.结论 不同组织类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在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常规 MRI 与 DWI 特征

    作者:季学满;张宗军;张志强;卢光明;印洪林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常规MRI、DW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的常规MRI、DWI及病理学表现.在ADC图上测肿瘤及对侧正常脑实质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MRI上肿瘤多见于额叶和顶叶.11例肿瘤呈尖端指向脑室的三角形或扇形,8例呈类圆形,4例呈脑回状,1例为大脑半球内弥漫结节状病变.17例肿瘤位于大脑半球凸面,9例肿瘤邻近颅骨受压变薄.23例单发肿瘤呈T1WI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18例患者接受T2W FLAIR序列检查,其中12例肿瘤周围见薄环状高信号.13例肿瘤未见明显强化,9例肿瘤内见强化.肿瘤周围未见明显水肿.20例肿瘤平均ADC值(1.98×10-3 mm2/s)大于对侧正常脑实质(0.83×10-3 mm2/s,t=20.44,P<0.01).24例肿瘤内均见特殊的胶质神经元成分,7例病理诊断为单纯型DNT,17例为复杂型DNT.结论 DNT的常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与肿瘤内特殊的胶质神经元成分有关;DNT的ADC值明显增高,有助与其他脑皮质区肿瘤相鉴别.

  • 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

    作者:王建辉;李晓新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 G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胶质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以性格改变、精神异常、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偏瘫为主.

  • 脑胶质瘤预后相关因素的探讨

    作者:徐秋实;彭芳;佟鑫;房晓萱

    脑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60%[1],被认为是人类恶性肿瘤中预后差的肿瘤之一[2].目前各项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神经外科的发展,然而对于胶质瘤特别是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美国大宗病例统计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1年生存率就没有提高过,其5年生存率不足5%[3].因此,如何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摆在全世界神经肿瘤医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棘手的问题.对影响胶质瘤预后相关因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为临床医师评估患者预后及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脑胶质瘤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疗效观察

    作者:杨富存;王云杰;武霞

    目的:评价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引导脑胶质瘤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CBCT图像引导下SIB-IMRT技术,计划肿瘤区(PGTV)同步加量62.5 Gy/25次,33 d完成。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疗,60 Gy/30次,40 d完成。放疗过程中及放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毒性反应,放疗结束后、放疗后1年评价两组肿瘤局控率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放疗过程中及放疗结束后放疗毒性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BCT图像引导下SIB-IMRT技术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肿瘤局控率及生存率,这对于脑胶质瘤患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MRI表现

    作者:唐广山;马林;赵征宇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MRI特征,提高对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及第三脑室其他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MRI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脊索样胶质瘤患者,男4例,女1例,发病年龄25~6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视物不清,1例女性患者月经不调。4例病灶位于第三脑室内,1例位于第三脑室前下方;5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5例病灶与周围脑组织边界清。结论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参考价值,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 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术后残留脑胶质瘤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洪林;陈剑;朱虹;夏怡;肖锋;李永春;张义;李文钢;陶莉

    目的评价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7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给予适形调强放疗和同步化疗。放疗总剂量50~60 Gy/25~33次;同步化疗采用口服替莫唑胺,尼妥珠单抗用放疗期间每周注射,记录治疗反应,治疗后每3月评价一次疗效。结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没有Ⅲ级以上不良反应。主要反应多为骨髓抑制(37.8%,14例)、恶心呕吐(8%,3例)、肝功能异常(5.4%,2例)。治疗后评价:1年、2年、3年、4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8%、56.76%、29.73%、13.51%和5.41%。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肿瘤病理分级、放疗剂量、后续化疗疗程对OS有影响。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和并发症少,值得收集更多病例进一步研究。

  • 中枢神经细胞瘤囊变特征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王丽宁;朱明旺;杜铁桥;赵殿江;张旭妃;李红亮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属于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由Hassoun等于1982年首次报道,为发生于年轻人的生长缓慢的神经上皮类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25%~0.5%[1-5],本病发病率低,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资料,旨在提高认识.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包括2007年6月至2012年3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7例CNC患者,男9例,女8例,年龄19~52岁,平均(30.23±8.3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9例),视物模糊(3例),肢体麻木、面部麻木、鼻塞伴嗅觉丧失、外伤后突发抽搐等.病程10d至5年.

9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