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热衣拉·色衣提;王伟

    目的:深入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22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系统地治疗,研究所选取的22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5眼(22.73%),视力不变17眼(77.27%),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减少和消失19眼(86.36%),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各类并发症,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结论:采用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不仅能够稳定或提高患者的视力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血管瘤

    作者:戴森;陈青山;李志;刘桂琴;古询清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经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B超声检查确诊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7例7只眼,TTT采用810 nm半导体红外激光,光斑直径≤2mm,根据肿物范围大小采取连接光斑照射,从远离黄斑中心处开始光凝,功率450~550 mW,照射时间60~80 s.治疗3~5次,两次治疗间隔时间1个月.随访3~2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中心视力提高6例6只眼,中心视力不变1例1只眼.治疗后6例6只眼黄斑视网膜下液吸收,肿瘤色泽由橘红转为灰白瘢痕形成,B超声检查显示肿瘤厚度变薄.无一例出现视神经萎缩.结论 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具有比激光光凝治疗疗程短,并发症少及费用少优点.但TTT治疗要根据脉络膜血管瘤的范围、厚度、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程度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附71例报告

    作者:彭志华;金小琴;宋艳萍

    目的 评价经瞳孑L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对确诊为"中浆"患者71例71只眼进行激光治疗,光斑直径为0.8、1.2、1.5、2.0mm,相应功率为100、120、150和200 mW,照射时间60 s;同时设对照组65例65只眼,13服卵磷脂络合碘(淡丽汀)、石斛夜光丸治疗.治疗后第2、4、8和24周随访,进行视力、光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和Amsler方格枪查.结果 治疗组病人的痊愈时间明显缩短,视功能恢复好,无不良反应.结论 TTT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经瞳孔温热疗法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的初步观察

    作者:李昂;陈蕾;温晓霞;柳力敏;刘哲丽

    目的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临床疗效. 方法使用 IRIS 810 nm半导体激光对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RMD)14例 15只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3例 14只眼、外伤、高度近视 2例 3只眼典型 CNV病人进行治疗,根据病灶确定光斑直径 (0.5、 0.8、 1.2、 2.0和 3.0 mm),照射时间为 60 s,输出功率 100~ 350 mW,以照射区无可见的颜色变化至颜色轻度发灰为准. 结果 ARMD组:术后 2只眼 (占 13.3% )视力提高, 11只眼 (占 73.3% )视力不变; 7只眼 (占 46.7%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渗出减少.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组:术后 5只眼 (占 35.7% )视力提高 ,8只眼 (占 57.2% )视力不变;所有眼术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均见渗出减少.其他原因引起的 CNV组:治疗后 2只眼视力提高, 1只眼视力不变; 3只眼 FFA示眼底渗出均减少. 结论经瞳孔温热疗法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 CNV的新方法,它的近期治疗效率高,并发症少,其优越性需进一步证实.

  • 经瞳孔温热疗法作用后兔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组织学变化

    作者:柳力敏;陈蕾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实验性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组织学改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对5只有色家兔(10只眼)进行眼底光凝,诱导出CNV,每周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3周后采用波长810 nm半导体激光进行TTT治疗,术后随访2~11周,不同时间点处死家兔,行光镜检查.结果光凝后第3周部分光凝斑出现荧光素渗漏.TTT治疗后1~8周光镜观察,可见病灶局限,视网膜与脉络膜粘连,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论 TTT治疗后,加速了CNV损伤的瘢痕修复.

  • TTT联合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黄鹏程;宋艳萍;金中秋;丁琴;赵霞

    目的 总结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联合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15例24只眼,平均年龄59岁.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14只眼,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牛血管10只眼.在TTT治疗3个月复查后,针对仍存在的CNV行PDT治疗.其中19只眼接受2次PDT治疗,5只眼接受3次PDT.结果 8只眼(33.3%)视力提高>2行,12只眼(50.0%)视力波动在1行,4只眼(16.7%)视力下降>2行.眼底荧光素造影检查联合眼底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渗漏停止7只眼(29.2%),渗漏减少14只眼(58.3%),渗漏无明显变化2只眼(8.3%),1只眼(4.2%)出现新的新生血管出血.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出血水肿吸收13只眼,无明显变化10只眼,加重1只眼.结论 TTT联合PDT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维持视力稳定的有效方法.

  • 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

    作者:胡丹;惠延年;张鹏;白建伟

    目的观察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对高度近视性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使用IRIS 810 nm半导体激光对26例28眼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为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了激光经瞳孔温热治疗.男10例11眼,女16例17眼,平均年龄40.2岁.屈光度-6.00~-12.00,均伴有不同程度矫正视力下降、注视性暗影、视物变形等临床症状.采用光斑直径为1.2、2.0及3.0 mm光斑,功率为100~300 mW的激光照射60 s.6眼进行了2次治疗.随访4~40周,通过视力、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10眼(36%),无变化者16眼(57%),视力下降者2眼(7%).12眼注视性暗影及视物变形等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眼底检查出血渗出完全消退或减轻者共6眼.复查眼底造影者中7眼脉络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出血减轻.结论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出血有一定的效果,该法较安全、经济.但其治疗参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仍需更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 激光技术在法国眼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

    在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广泛应用激光技术.(1)通过热效应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激光光凝和经瞳孔温热疗法.原理:激光主要作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通过色素上皮转化为热能,但热量传递过程中没有选择性,同时传递到脉络膜和神经上皮.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关晋英;雷春涛;樊映川

    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是近年来眼科激光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一种新方法.报告了18例18眼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充分散瞳.术中配合医生固定好患者头部,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治疗.术后给予眼部用药,预防感染,做好健康宣教.本组获随访3个月至2年,视力明显提高4例,保持稳定9例,视力下降5例.

  •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作者:张士胜;张琼;王康孙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是一种发生于眼后极部的少见的良性血管瘤,无症状者只需定期随访,一旦因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出现症状时,则要进行治疗.激光在眼科的应用为其治疗提供了更准确,更方便的手段.本文就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及光动力学疗法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眼底病

    作者:张凡;张承芬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眼底病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正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其发展史、原理、适应证、方法、并发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较全面的综述.

  • 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士胜;王康孙

    经瞳孔温热疗法因其效率高、损伤小,已被应用于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要对其疗效进行全面评价,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及长期随访研究.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

    作者:

  • 经瞳孔温热疗法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崚;姜利斌;李志华;王怀洲;彭晓燕;李彬;王宁利

    目的 研究低阈值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BN大鼠.方法 采用810 nm二极管激光机对10只大鼠视网膜进行热刺激,照射光斑1.2 mm,能量50 mW,照射时间20 s,干预后3 d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70、HSP27在视网膜组织表达.采用上述激光参数,照射视网膜后3 d,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TTT+I/R组,n=10),采用TUNEL法检测RGC层细胞凋亡数量,及计数高倍镜下RGC层细胞数,与未干预的急性高眼压模型组(I/R组,n=10)、单纯TTT干预组(TTT组)及正常对照组(n=6)进行比较.主要指标 免疫组化染色RGC细胞数及RGC层细胞凋亡数.结果 采用低阈值TTT可诱导BN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HSP70及HSP27表达,且光镜下未出现明显视网膜脉络膜形态的改变.TTT+I/R组RGC层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少于I/R组(P=0.048),且前者RGC层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后者(P=0.016);TT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GC层细胞凋亡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882),但RGC层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低阈值TTT可诱导BN大鼠视网膜HSP70、HSP27表达,并在急性高眼压损伤下对大鼠RGC凋亡具有抑制作用.(眼科,2007,16:48-51)

  • 经瞳孔阈值下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作者:侯乒;肖建华;李太平;张贵华;陈伟奇

    目的 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810nm红外激光通过阈值下能量照射黄斑病变区,治疗15例患者16只眼,治疗前后观察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并予散瞳眼底检查和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对治疗前后视力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视力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和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OCT检查,治疗后3个月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37.5%.本研究没有发现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瞳孔阈值下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 中药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渗出期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安;金威尔;徐朝阳;曹明芳;郑永征;张花治

    目的 观察中医药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渗出期老年性黄斑变性(exudative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ESMD)的疗效.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35例(39只眼)辨证用归芍地黄汤或六君子汤加减,配合静脉滴注血塞通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出血和渗出减轻时予以TTT治疗.对对照组患者32例(35只眼)经辨证仅用上述中医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及明确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部位.治疗1月后复查FFA判断新生血管消退情况,随访时间半年.结果 统计学显示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疗效与病程的关系比较,两组均显示病程小于3个月的患者疗效好于病程大于3个月者.两组患者治疗2月时视力改善情况接近,差异无显著性.半年内复发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医药对ESMD出血、水肿和渗出的吸收有促进作用,TTT对CNV消退有效,这是减少ESMD复发的治疗关键.

  • 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对MMP-2和MMP-9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安;郑永征;曹明芳;金威尔;曹雪艳

    目的 通过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归芍地黄汤、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和联合疗法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 青紫蓝兔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TT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药联合TTT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用半导体激光行视网膜光凝建立CNV动物模型.造模后4周经FFA等检查证实有CNV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持续到8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 造模全部成功.①造模8周后各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MMP-2和MMP-9的表达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个治疗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③中药联合TTT治疗组MMP-2表达明显低于TTT治疗组(P<0.05)和中药治疗组(P<0.01);MMP-9表达明显低于中药治疗组(P<0.01).而与TTT治疗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可能通过调节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进而调控基质的降解与合成,从而在CNV的治疗中起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 归芍地黄汤联合TTT抑制CNV的实验研究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CAO Mingfang;刘安;JIN Weier

    目的 探讨归芍地黄汤联合TTT治疗CNV对细胞因子VEGF、bFGF、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半导体激光建立CNV动物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TT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药联合TTT治疗组.于造模后4周行FFA检查,造模后8周再做一次FFA,并行HE和免疫组化VEGF、bFGF、PEDF染色.结果 造模后4周,FFA检查可见CNV的渗漏.造模后8周,FFA检查显示中药联合TTT治疗组CNV渗漏减轻显著.HE检查结果可见CNV,VEGF、bFGF染色显示中药联合TTT治疗组合量低,PEDF染色显示TTT治疗组含量高,而中药联合TTT治疗组和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VEGF/PEDF值中药联合TTT治疗组下降为显著.结论 TTT、中药对于半导体激光诱导的兔CNV动物模型可以促进其VEGF、bFGF的下调,PEDF的上调,调节VEGF/PEDF值,使CNV消退,综合来看,中药联合TTT治疗组效果为显著.

  • 经瞳孔温热疗法照射后的兔眼视网膜组织学观察

    作者:刘安;曹明芳;金威尔;徐朝阳;张洪生;魏富强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照射后青紫蓝兔眼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青紫蓝兔随机分为两组,行不同照射程度的经瞳孔温热疗法,分别于照射后即刻、1周、2周、3周和4周时观察光镜下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TTT照射后即刻、1周、2周和3周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学结构与未照射眼比较无明显差异.照射后4周时反应处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照射呈淡灰色反应处可见色素上皮层细胞排列不紧密,局部色素细胞增多,部分细胞与邻近细胞分离,突向视细胞层;脉络膜和视网膜内层变化不明显.结论 经瞳孔温热疗法照射对青紫蓝兔视网膜内层和脉络膜层组织学的近期改变不明显.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一例

    作者:张士胜;王康孙;王玲;朱彩红;石海云

    脉络膜血管瘤是在先天血管发育不良基础上发展的良性肿瘤,可孤立出现于眼底后极部,或弥漫侵入大部分脉络膜,其治疗方法包括微波治疗、外放射治疗、激光光凝等.近,我院采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TTT)成功治疗1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117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