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山东平原地区鼠体外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

    作者:赵玉强;公茂庆;刘新;寇景轩;程鹏

    本文调查了山东平原地区鼠体外寄生虫分布及种类组成情况,为传染病防治、媒介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山东省内平原地区的5市(县)中共捕获鼠类286只;采获鼠体外寄生恙螨、革螨和蚤952只,共计7科12属17种,其中恙螨1科3属5种,革螨4科4属6种,蚤2科5属6种.

  •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时间生态位的研究

    作者:郭天宇;许荣满

    目的了解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时间生态位的情况.方法计算寄生在7种鼠类体表的18种主要寄生虫的生态位宽度和彼此间的重叠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将重叠指数较高的寄生虫种类分在一个类群.结果时间生态位宽的种类,蚤类为特新蚤,蜱类为全沟硬蜱,革螨为巢鼠厉螨,恙螨为东方纤恙螨.季节消长曲线类型相似的物种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如东方纤恙螨和毒厉螨,二齿新蚤和特新蚤,沙百灵血革螨和特新蚤.结论鼠类体外寄生虫重叠指数较高的种类,在宿主动物体表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

  • 云南大理吸虱昆虫调查初报

    作者:王晶;郭宪国;钱体军;郭利军;董文鸽;张励;马志敏;李伟

    目的初步了解云南大理吸虱种类分布状况.方法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宿主,用全捕法采集其体表的全部吸虱.吸虱经过常规逐级脱水、透明、干燥处理、制成玻片标本后于显微镜下逐一鉴定.结果从各种生境捕获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等小型哺乳动物(小兽)22种636只,采集吸虱8 051只,经分类鉴定,隶属4科5属14种.多数小兽宿主体表仅采获吸虱1~2种,少数宿主有3~4种.各小兽宿主体表吸虱群落简单,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均很低,大多数优势虱种的相对优势度很高,优势种地位突出.结论小兽体表吸虱种类单一,物种多样性低,多数吸虱的宿主特异性较高.

  •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研究

    作者:郭天宇;许荣满

    目的:调查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感染寄生虫的情况.方法:计算该地区3类生境中不同鼠种不同蚤类、蜱类和螨类的染虫率及其染虫指数.就鼠类的性别和年龄对其体外寄生虫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大仓鼠的染虫率高,>46%;棕背NFDC2染蚤率高,为 49.37%;社鼠染螨率高,>49%;其余的均较低.各鼠种在灌丛中的染虫指数较在森林和农田中的高.结论:宿主动物的性别对其体外寄生虫没有影响,而宿主动物的年龄对其体外寄生虫有一定影响.

  • 塔里木盆地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群落结构及其聚类分析

    作者:张渝疆;曹汉礼;戴翔;艾泽孜;蒋卫;阿布力克木;李冰;阿不力米提;雷刚;热孜万;梁新海;刘鸿斌;于心;冯崇惠

    目的 掌握塔里木盆地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群落组成、结构和分类.方法 根据地理区划和生境类型选择调查点,按样方法捕获啮齿动物,对体外寄生虫进行单独鉴定,采用群落生态学技术方法,计算各鼠类、蚤类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参数,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群落进行分类.结果 在塔里木盆地共捕获啮齿动物7种351只,检获体外寄生蚤10种683只,蜱类3种321只,螨621只,虱29只,构建7个鼠类、蚤类群落;子午沙鼠体外寄生蚤的蚤指数、丰富度和多样性3项指标均较高,对该地区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群落的构成和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三趾跳鼠体外寄生虫群落与子午沙鼠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对维持塔里木盆地蚤类群落结构亦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 经聚类分析可将塔里木盆地7种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群落聚类为4个类型:(1)短耳沙鼠、小林姬鼠、灰仓鼠和小家鼠体外寄生虫群落;(2)三趾跳鼠体外寄生虫群落;(3)大耳跳鼠体外寄生虫群落;(4)子午沙鼠体外寄生虫群落.

  • 湛江口岸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种群和消长本底调查

    作者:莫冠英;陈劲;斯武;蔡传烈;林康胜

    目的:调查了解湛江口岸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种群和消长的本底情况.方法:笼捕法.结果:有鼠形动物2目2科4属8种;寄生虫主要有3大类:蚤3科3属3种,革螨2科3属4种,恙螨1科6属9种.年度动物染蚤、革螨、恙螨率分别为33.2%、55.3%、45.0%;感染率高的动物分别是黄胸鼠、黄毛鼠和板齿鼠.年度动物染带蚤、革螨、恙螨指数分别为0.8、4.8、32.9;感染指数高的动物分别是褐家鼠、黄毛鼠、板齿鼠.动物体蚤、革螨、恙螨感染率高及低月份分别是4,8,11月及6、7,7,12月;感染指数分别是4,8,8和3,7,12.结论:具备鼠疫疫源地的条件和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的可能.

  •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群落种-多度分布

    作者:郭天宇;许荣满

    目的:了解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方法:1998年6月至1999年5月在该地区的3类生境按常规方法共捕获鼠类7种568只,采集体外寄生虫48种3 859只,其中蚤类16种582只,蜱类3种416只,革螨22种1 081只,恙螨7种1 780只.结果:3类生境鼠类体外寄生虫群落中低度物种(个体数<11)数多,约占总物种数的58%~88%,中度物种(个体数在11~100之间)少,较富集物种(个体数>100)更少.结论:鼠类体外各寄生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度随宿主动物种类不同而变化较大.

  •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营养生态位的研究

    作者:郭天宇;许荣满

    目的:了解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营养生态位的情况.方法:计算寄生在7种鼠类体表的18种主要寄生虫的生态位宽度和彼此间的重叠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将重叠指数较高的寄生虫种类分在一个类群.结果:营养生态位宽的种类,蚤类是窄板额蚤,蜱类是全沟硬蜱,革螨是巢鼠厉螨,恙螨是东方纤恙螨.寄生虫群落中组成较高的物种相互间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如毒厉螨和土尔克厉螨,巴氏下盾螨和厩真厉螨,二齿新蚤和东方真厉螨,特新蚤和东方纤恙螨,西米迪狭蚤和巴氏下盾螨.结论:鼠类体外寄生虫重叠指数较高的种类在宿主动物的选择上基本一致.

  • 塔里木盆地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和流行病学意义的探讨

    作者:黎唯;于心;付虹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石油基地的开发,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人员日趋增多.为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现将该盆地的有害媒介生物,特别是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流行病学意义进行初步探讨,以利于预防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

  • 西宁市实验动物寄生螨调查初报

    作者:郑谊;陶元清;汪元忠

    目前螨类已成为实验动物危害性较大、分布较广的主要体外寄生虫类群,它直接影响了实验动物的质量,不同程度地干扰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再现性。为此,于1996~1998年对西宁市部分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实验动物寄生螨进行了调查。1 材料所选4种实验动物均来自西宁市科研和教学单位,其中KM系小鼠50只,SD大鼠50只,豚鼠20只,兔100只。2 方法 (1)透明胶带粘取法,按载玻片长度剪取胶带,一端贴上宽度相当的纸条,另一端轻轻粘于玻片上。检查时提起纸条端,按反毛生长方向,在取样部位粘取或用镊子拔毛粘于胶带上,显微镜检查。(2)手术刀刮取法,即在螨寄生病变部位,用带柄手术刀刮取病变组织,直至微见血为止,将病变组织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甘油使其透明,显微镜检查。(3)处死法,即将实验动物处死,单个置于方瓷盘内,周边障以双面胶带,以防螨虫爬出瓷盘,经10h左右,仔细检查尸体被毛和瓷盘内的螨虫,用小毛笔蘸水将螨从被毛端和瓷盘内挑出,Hoyer's液封片,镜下分类。

  • 青海孟达地区小型哺乳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调查

    作者:刘永令;张广登;马立名

    1988和1991年,曾2次对孟达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1 自然概况孟达位于循化县东北,总面积 9 544 hm2,海拔约 2 500 m,主峰 4 178 m,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有种子植物560余种,蕨类植物10余种,珍禽异兽60余种.有群山环抱的天池,池水清澈碧绿,水深20~25 m,面积约20 hm2,周围林木葱茏,怪石嶙峋,瀑布垂挂,景色宜人.

  • 中国吸虱昆虫研究现状

    作者:裘学丽;郭宪国

    吸虱(sucking lice)是寄生于真兽类哺乳动物体外的一类专性体外寄生虫,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虱目(Anoplura).业已证明,吸虱中的人体虱(Pediculus humanus)能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回归热及战壕热.寄生于其他兽类的吸虱虽然不能直接在人与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人兽共患病,但却可以在近缘动物宿主之间传播和保存如鼠型斑疹伤寒、野兔热乃至鼠疫等疾病的病原体,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保存、扩展疫源地的特殊意义[1,2].

  • 鼠类体外寄生虫生态学研究现状

    作者:郭天宇;许荣满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依据不同的组织层次结构,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生态学.由于从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的层次转变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相应层次生态研究就越来越复杂,研究难度越来越大.鼠类体外寄生虫是一类寄生于动物或人体的节肢动物,有蚤类、虱类、蜱类、革螨和恙螨,它们种类多,分布广.1 个体生态学研究生态学属于宏观生物学范畴,生态学研究的低层次是个体,而生理学研究的高层次也是个体,因此,个体生态学按其研究内容应属于生理生态学的范围.个体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滞育、扩散等生理行为与所处的生态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降水、植被等一系列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各类寄生虫生活史、产卵习性、昼夜活动节律、栖境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均包括在个体生态学研究的范畴.鼠类体外寄生虫个体生态学所涉及的种类十分广泛,研究也较为深入.

  • 野生滇西亚种树鼩体内外寄生虫感染及其致病性的分析

    作者:黄璋琼;王文广;李晓飞;黄晓燕;孙晓梅;代解杰

    目的 调查分析野生滇西亚种树鼩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种类及特征,分析其可能对动物的致病性,为人工饲养树鼩的质量控制和保护树鼩群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0只野生滇西亚种树鼩,分别用活体漂浮法和直接拔毛法制片,置于体视镜和显微镜下鉴定体外寄生虫种类;体内寄生虫分别采用粪便漂浮法和粪便沉淀法进行检测,并在显微镜下鉴定.结果 野生滇西亚种树鼩体外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虱20.5%、蚤5.5%、螨3.0%、颗粒硬蜱1.0%、黄蛛甲1%、圆胸皮蠹1%、水蛭1%、蛛甲0.5%;体内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线虫14%、线虫卵33%、绦虫9%、绦虫卵20%、变形虫2%.结论 野生滇西亚种树鼩体内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种类繁多,对树鼩群体的影响不可低估,应该引起重视.

  • 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许琴;许永华;王兴敏

    目的对几种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拔毛法、刮皮法、处死法三种方法.结果处死法检测四组小鼠样本的体外寄生虫感染率分别是75.5%、90.0%、73.3%、85%,拔毛法和刮皮法分别为19.8%、27.3%、10.0%、75.0%与19.8%、60.6%、40.0%、65.0%.用处死法测得豚鼠体表长虱和新西兰兔体表疥螨的感染率均为100%.结论处死法检测实验动物体表寄生虫效果较好,但处死法与其它两种方法结合,可使检测结果更具科学性.

  • 小鼠体外寄生虫的药浴治疗

    作者:翟青新

    目的 伊维菌素全群药浴法治疗小鼠体外寄生虫.方法 近800只自繁自用基因工程保种小鼠,伊维菌素药浴液浓度为1%(L/L),每只鼠至少药浴游泳1 min,中途用漏勺把鼠头按压入药液3~4次.10日龄内小鼠需单独人工辅助药浴.药浴后换笼,同时环境驱虫,只药浴1次.结果 全群死亡率约2%.随访18个月,未再见到体外寄生虫,鼠群健康,繁殖正常.结论 伊维菌素注射液全群药浴法治疗小鼠体外寄生虫切实可行.

  • 我国阴虱病诊疗研究进展

    作者:马勇

    阴虱(phthitus pubis)属吸虱亚目,阴虱科,是一种体外寄生虫.主要以性交传播阴虱引起阴虱病(pediculosis pubis,PP).在过去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猖獗的时代,因PP对人体危害性不大,人们未予以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才将PP列为性传播疾病(STD)之一.近些年来,PP病例日渐上升.随着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政府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对PP的防治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简述.

  • 航空器携带鼠形动物卫生处理方法实践与探讨

    作者:潘沪林;蒲爱萍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航空器携带鼠形动物时有报道.鼠类是多种疾病的储存宿主,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30多种传染病.历史上由鼠类引起的鼠疫3次大流行夺取了近1亿人的生命.航空器携带鼠类不仅可能破坏电路仪器装置,危及飞行器安全,还可能破坏被入侵地原有鼠群的生态平衡,引起鼠疫及其他传染病疫情.航空器发现鼠情时,采用器械、毒饵等常规方法灭鼠,耗时较长且效果不可靠.若采用熏蒸除鼠,则灭效彻底可靠,而且可以彻底杀灭鼠体外寄生虫.但由于航空器造价高昂、结构复杂、需确保运行的绝对安全,熏蒸处理风险极大,加之硫酰氟用于航空器除鼠尚缺乏成熟的技术措施和充分的科学依据,目前航空器熏蒸除鼠案例较少.本文试从法规依据、风险评估、实施措施等层面对航空器熏蒸除鼠进行探讨.

  • DNA条形码技术在媒介蝇类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王颖;方绍庆;刘明杰;岳巧云;邵柏

    蝇类隶属双翅目(Diptera),其医学重要性是机械传播疾病.目前已证实,蝇类能携带的细菌有100多种,原虫30多种,病毒20种,此外还可携带螨类体外寄生虫,传播疾病并危害人类健康,是重要的医学媒介生物.蝇类传播疾病的另一特点是孳生习性不同的蝇种其携带病原体的类型也不同.对媒介蝇类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鉴定和识别,因为对蝇类的鉴定和识别是监测与控制蝇类传播疾病发生的基础,是检疫、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核心步骤.

  • 深圳市罗湖区印鼠客蚤分布的调查

    作者:霍雪霞;古伟志;杨磊;陈戊申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印鼠客蚤在月份和鼠种的分布,为深圳市灭蚤预防鼠疫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12月在深圳市罗湖区某大型酒楼采用电捕鼠器每月捕鼠15只,调查染蚤率和印鼠客蚤指数,用x2比较不同鼠种染蚤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共获2种鼠种194只,其中褐家鼠146只和黄胸鼠48只,鼠类雌雄性比为1:1.02(96/98),成幼比为2.59:1(140/54).在捕获的194只鼠中97只体表携带406匹蚤,只有印鼠客蚤1个种属,蚤类雌雄性比为1:1.07(196/210).家鼠平均染蚤率为50%,其中褐家鼠49%(72/146),黄胸鼠为52%(25/4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11,P>=0.05).家鼠染蚤率大值为93%(14/15)在8月份,小值为7%(1/15)在6月份.印鼠客蚤指数大值为4.88,在9月份,小值为0.20(3/15),在6月份,平均指数为2.09.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平均蚤指数分别是2.42和1.10.结论 深圳市罗湖区蚤密度随季节而波动并呈春秋双高峰现象,褐家鼠作为印鼠客蚤的宿主动物比黄胸鼠重要.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