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本刊宗旨:遵循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国境口岸地区及相关延伸后续管理方面卫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紧密围绕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重点领域的中心工作,同时面向食品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医院检验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积极组织相关医学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使预防医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促进口岸卫生工作的发展。三大作用: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发表论文的园地;对外宣传扩大检验检疫系统影响的窗口。面向三大领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学检验。
(本稿约中规定的中英文作者及单位署名相关要求与格式适用于发排稿):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更。作者应是:
(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1)、(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作者单位应该署至科室,邮政编码、单位所在城市名、单位全称以角注形式置于文题页左下方。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影响因子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发文量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
杂志是省级普刊。
-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可以评职称吗?
杂志是正规的学术性期刊,但是是否可以评职称,还是要看单位的规定,有些单位会出具体期刊目录,作者投稿前要了解清楚。
-
口岸卫生控制投稿需要多久?
杂志目前是普刊,审稿周期还是挺快的,有作者说审稿周期大概在半个月左右,如果有合适的文章可以投稿。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关于国境口岸卫生行政许可“放管服”的思考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及海关总署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通过口岸与地方关于对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现行模式的对比,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口岸卫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何有效实施行政许可中的“告知承诺制”和“优化准入制”.
关键词: -
GIS技术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前景探索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不断爆发新的传染病疫情,地域政治经济差异、气候变化、战争、恐怖主义日渐成为影响传染病扩散传播的重要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以下简称GIS)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地图分析和数学模型分析功能,可以综合分析地理、人文、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为口岸疫情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海关卫生检疫业务,综合探讨GIS在口岸传染病风险预警、媒介生物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广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毒株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分析广西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者中HIV毒株遗传特征.方法 收集2017年广西各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者血液样本,提取病毒RNA,运用巢式PCR的方法对env区和pol区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获得C亚型2例,AE亚型5例,BC亚型2例,AD亚型1例等10份样本的亚型,其中中国、越南与泰国的毒株聚集成一簇流行簇,具有较高的遗传同源性.结论 广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毒株主要以CRF01-AE流行为主,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各口岸要加强出入境人员HIV的监测,防止HIV毒株亚型在国内进行传播及重组,引起国内HIV毒株亚型流行的复杂化.
-
微流控技术在口岸呼吸道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呼吸道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在人流和物流集中的国境口岸传播风险极高.因此当务之急是口岸卫生检疫部门寻找一种多通量、检测速度快、特异性高和准确性好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技术.方法 目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技术主要有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血清免疫学和核酸检测技术,但是存在检测时间长、通量小和不适合口岸现场检测等缺点,不能满足口岸现场检测要求.结果 总结分析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技术,微流控技术应用在口岸呼吸道传染病检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结论 微流控技术具有通量大、便携性和准确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口岸呼吸道传染病检测的方法要求.
-
渤海新区库蠓采集与初筛方法讨论
目的 本文旨在讨论渤海新区库蠓采集与初筛的优方法,做好标本制作与种类鉴定的前期工作.方法 分别使用帐诱法、人诱法、挥网法和灯诱法进行采集,采用1 mm孔径(16目)分样筛进行初筛,对调查结果予以对比.结果 2017年使用四种采集法在综合港码头、隔离场、屠宰场均未捕获库蠓,2018年4-6月采用挥网法、灯诱法配合分样筛成功捕获库蠓2056只.结论 采用网扫法、灯诱法配合1 mm孔径分样筛能有效分离出库蠓样本,对标本制作和种类鉴定提供样本保障.
-
恙虫病东方体与莫氏立克次体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在鼠类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TaqMan-MGB探针技术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用于鼠类携带恙虫病东方体和莫氏立克次体的检测工作开展.方法 依据恙虫病东方体56-kDa蛋白基因序列设计恙虫病东方体引物及Taqman-MGB探针,参照文献合成莫氏立克次体引物及Taqman-MGB探针,建立恙虫病东方体及莫氏立克次体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 利用本文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288份鼠肺脏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普通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本文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满足国境口岸鼠类携带恙虫病东方体及莫氏立克次体的监测检测工作需要.
关键词: 双重实时荧光PCR 恙虫病东方体莫氏立克次体检测 -
应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发热患者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应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发热患者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诊的86例小儿发热患者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3)与对照组(n=43),予以对照组小儿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小儿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小儿患者家属相关护理知识(体温测量、降温措施、药物选择、发热初期处理、小儿发热知识)的总及格率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发热患者中,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小儿发热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小儿患者家属正确了解小儿发热后的各项处理措施.
-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价值
目的 探索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摄片,整理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型准确率等.结果 CT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诊断的符合率为94.0%,分型准确率为90.0%,X线摄片的诊断符合率为76.0%,分型准确率为71.0%,两种方法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的检查中:X线摄片检出32.0%患者有关节面塌陷情况,平均塌陷程度(1.79±1.02)mm,CT三维重建检出46例患者有关节面塌陷情况,平均塌陷程度(2.69±1.15)mm,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有利于术前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并进行骨折分型,利于手术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同时在术后应用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手术效果,观察关节面有无塌陷情况,为术后综合治疗、功能锻炼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探究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配合效果,并总结相应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87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引导患者参与功能锻炼,并实施同步的护理配合.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等实验数据.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测量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后分别对患者实施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可得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配合,其临床效果较好.
-
基于手机的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依从性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手机的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依从性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51例),观察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精力状态、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及生理机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手机的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102例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共102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积极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排尿、排便以及排便所用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及排便耗时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痔疮术后患者排尿排便困难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术后患者排尿、排便,降低患者疼痛感知,降低抑郁水平,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
观察超声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咽炎的效果
目的 对比观察超声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咽炎患儿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应用的治疗药物为庆大霉素、0.9%氯化钠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应用药物0.9%氯化钠溶液、利巴韦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经3d连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内容为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急性咽炎患儿应用超声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的康复痊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MRI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MRI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方医院收治确诊的62例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患儿,针对患儿病情分为两组.30例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损伤患儿为观察组,32例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无脑损患儿为对照组.给予62例患儿进行MRI诊断,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的特征.结果 观察组血糖低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RI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90.63%,准确度91.94%.结论 MRI对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有较高的灵敏度,对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有无损伤判断评估较为准确,新生儿低血糖脑病脑损患儿的血糖明显较低,且影像学特征为双侧枕顶叶后部以及胼胝体受损较为严重,呈现为对称分布,MRI对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评估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人工泪液以及普拉洛芬联合使用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人工泪液以及普拉洛芬联合使用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11月诊治的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联合采取普拉洛芬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泪腺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泪腺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人工泪液以及普拉洛芬联合使用对于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具有极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
PDCA循环法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呼吸科的危重症患者中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 此次抽取2013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62例患者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1例.此次研究乙组患者行常规管理,研究甲组患者行PDCA循环法管理,总结抢救成功情况、院内感染情况、护理人员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满意度.结果 甲组抢救的成功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院内感染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护理人员的抢救要点评分、病情观察评分、急救技能评分、急救知识评分都大于乙组护理人员,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呼吸科的危重症患者中,PDCA循环法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
-
T-SPOT与结核菌素实验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T-SPOT与结核菌素实验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疑似结核病患者202例,经过实验组织学检验100例患者确诊为结核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SPOT检测和结核菌素实验,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 以终实验组织学检验为金标准,T-SPOT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结核菌素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监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结核菌素实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检测Kappa值为0.985,说明一致性良好,结核菌素实验检测Kappa值为0.512,说明两者一致性中等.结论 利用T-SPOT诊断结核病患者,敏感度高且特异性明显,对结核和肺外结核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生殖医学门诊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年龄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生殖医学门诊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3612例女性初诊患者解脲脲原体(U.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62.15% (2245/3612),Uu、Mh及混合感染(Uu+Mh)阳性率分别为52.99%、2.13%和7.03%;21-30岁组Uu阳性率高,≥41岁组Mh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u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85.01%,Mh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98.7%,Uu+Mh混合感染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90.16%.结论 生殖医学门诊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Uu为主要感染类型,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首选.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病原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称为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具有高准确性、高通量、高灵敏度和低运行成本等突出优势.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科研工作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解决各种生物学问题.本文即对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病原生物学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方面作以综述.
-
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
目的 分析秋冬季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局703名2018年10月中旬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官兵和职工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不良事件监测及处理情况分析.结果 703例流感疫苗接种的官兵和职工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总数为34例,发生率为4.84%,所有不良反应均在3天左右消失,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流感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可以普遍进行接种.
-
“无疫通行”背景下开展国际航行船舶动植物检疫工作的几点思考
国际航行船舶作为各国贸易往来间的重要运输工具,在方便贸易的同时也是各种卫生与动植物疫情传播的载体.如何通过检疫模式的创新实现把关成效与通关效率的双提高成为海关服务地方港口经济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无疫通行模式在国际航行船舶检疫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结合当前国际航行船舶动植物检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无疫通行背景下如何开展动植物检疫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投了一篇旅游卫生保健的文章被录用了,个人认为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不是很高,但是对写作要求极为严格,文章的结构层次必须清晰,逻辑性要强,写作上要层层递进,不能太平,语言通顺流畅,一些语病尽量避免,这样才更利于被期刊收录。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8月底投稿,半个月左右退修,两个专家对文章的创新性表示肯定,也没有提出什么大的意见,一先后时间修改后送复审,过了一周文章被退回,主要是格式上的问题进行修改,然后很快就被录用了。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以前被期刊收录了一篇文章,审稿速度很快,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修改上传后,文章就直接被收录了,整体给我的印象是审稿还是很专业的,给出的意见都很中肯,有价值,对文章的修改帮助很大。编辑也很负责,校稿时会主动和我商讨格式上存在的问题,非常敬业。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感觉口岸卫生控制这本期刊还是很专业的,三位专家审稿,每人提了5条建议,针对性的指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修改后文章的确提升了很多,让我受益匪浅。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编辑负责,论文校稿时编辑也会遵循作者的意见,外审期间,文章经历了一次大修,一次小修,专家给出的意见都很有参考价值,对文章的修改帮助很大。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外审不到一周就带意见返回了,指出了4条意见,都是比较好处理的,修改提交后,一天不到就被收录了,时间上还是很快的,文章有一定的创新,基本上还是可以被收录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审稿速度快,专家给出的意见都很中肯,提出了十来条建议,都明确的指出了文章的不足,对我修改文章帮助很大,很是感谢。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我投了一篇传染病监测的文章,编辑很快就打电话过来告诉我论文需要修改的地方,文章中的语言语句修饰上都讲的特别明细,很是负责,让我从中体会到很多,值得推荐。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审稿很负责,20几天给出了修稿意见,认真修改回答后,一周就被收录了,效率还是很高的,编辑也很热情,目前我已经在期刊上发了两篇文章了,速度上都是很快的,值得推荐。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审稿快,投稿到录用到发表一个一个月的时间,此外,编辑也很负责,耐心的给我解答疑难,处理稿件问题,审稿专家给出的意见也是很有价值的,这次投稿,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投稿到收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感觉还是很快的,第二篇文章一周这样就被拒了,主要是文章的新颖性不高,整体感觉期刊还会很好的,文章错误不是很大,录用还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