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移动健康生态研究

    作者:陈阳;金新政

    为了对移动健康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本研究利用生态系统理论的方法,从政治、技术、需求等方面研究移动健康发展所处的生态环境。指出移动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动力,利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能促使移动健康更长远的发展,并能更好关注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 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虫调查研究

    作者:刘国平;李东力;王继群;刘希真;陈春田;谢怀江

    目的调查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种的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帐诱、挥网和灯诱收集蚊虫.结果在东北中俄边境10市(县)采获蚊虫4属39种,大兴安岭亚区(2县)分布25种,长白山亚区(8县)分布37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不同生境和月份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刺扰伊蚊的活动季节为12旬,刺螫伊蚊仅为6旬;刺扰伊蚊在整个活动季节有2 次高峰,即6月下旬和9月中旬,刺螫伊蚊仅有1次高峰,在5月下旬.两种伊蚊昼夜24 h均有刺叮活动,一日有2次活动高峰,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1~2 h.结论为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虫的区系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 西藏南部边境地区吸血蠓的生态研究(双翅目:蠓科)

    作者:邓成玉;张有植;薛群力;陈川;刘国平

    目的研究西藏南部边境地区吸血蠓的生态习性.方法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挥网法采集蠓.结果在西藏南部边境5县采获吸血蠓3属65种,其中察隅县30种,聂拉木县26种,错那县24种,定日县10种,亚东县7种.优势种群为西藏库蠓(53.0%)和多斑库蠓(40.1%).不同场所、海拔高度和季节其种属组成有所不同.多斑库蠓和西藏库蠓的活动季节均达14旬,多斑库蠓在整个活动季节出现2次高峰,西藏库蠓仅出现1次高峰.多斑库蠓和西藏库蠓昼夜24 h均有刺叮活动,在日出和日落前后1~2 h出现晨、昏2次活动高峰.顶端库蠓为白天活动,在11时和16时出现2次刺叮活动高峰.结论所获资料为该地区吸血蠓的生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吸血蠓的区系和生态研究

    作者:刘国平;王春梅;金斗星;王静云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种群的生态习性。方法: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挥网法。结果:在6个市县采获吸血蠓412 989只,计2属35种,刺螫库蠓(36.5%)和不显库蠓(36%)为优势种群。不同生境、场所和月份的蠓种组成有所不同。主要蠓种的活动季节分别为:刺螫库蠓14旬,兴安库蠓10旬,不显库蠓8旬,灰黑库蠓和淡角库蠓6旬,端斑库蠓5旬。刺螫库蠓、兴安库蠓和不显库蠓在整个活动季节出现2次高峰,灰黑库蠓、淡角库蠓和端斑库蠓只出现1次高峰。刺螫库蠓、兴安库蠓、不显库蠓和灰黑库蠓昼夜24h均有活动,在日出、日落前后1~2h内出现晨、昏2次高峰。结论:基本查清调查地区吸血蠓种的分布及主要种群的生态习性,为有效地开展吸血蠓的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类的调查研究

    作者:任清明;刘国平;杨国平;王峰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的种类组成和生态习性.方法 采用笼日法和夹日法捕鼠.结果 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5个市(县)共捕鼠3461只,计3科8属11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58.3%),室内优势种为小家鼠(75.9%),野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43.4%).不同生境、场所和月份的主要鼠种组成有所不同.灌丛和阔叶林生境的鼠类均出现2次高峰.野外的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均出现2次高峰;室内的小家鼠和褐家鼠均出现1次高峰.结论 为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深入开展鼠类的生态和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 黑瞎子岛鼠形动物及染体外寄生虫调查研究

    作者:杨丽炜;呼满霞;李明;杨军;裴立君;孙建健;李贵昌;栗冬梅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抚远县黑瞎子岛鼠形动物种类分布、种群组成、季节消长和染体外寄生虫情况.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收集体外寄生蚤和革螨.结果 在黑瞎子岛共捕获鼠形动物899只,计3目5科7属8种,总捕鼠率为24.1%,优势种为红背(鼠平)(36.7%)、黑线姬鼠(33.8%)和东方田鼠(21.4%);不同生境和月份鼠形动物种群组成有所不同;2种生境中鼠形动物在4--10月均有活动,高峰期均在9月;东方田鼠在6和9月出现2次高峰,红背(鼠平)和黑线姬鼠均在9月出现1次高峰;褐家鼠的染蚤率(42.9%)及指数(2.1)高;褐家鼠的染革螨率(57.1%)及指数(4.3)也高.结论 摸清了黑瞎子岛鼠形动物种群组成,为开展鼠类的生态学、鼠类与疾病及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 鼠类体外寄生虫生态学研究现状

    作者:郭天宇;许荣满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依据不同的组织层次结构,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生态学.由于从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的层次转变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相应层次生态研究就越来越复杂,研究难度越来越大.鼠类体外寄生虫是一类寄生于动物或人体的节肢动物,有蚤类、虱类、蜱类、革螨和恙螨,它们种类多,分布广.1 个体生态学研究生态学属于宏观生物学范畴,生态学研究的低层次是个体,而生理学研究的高层次也是个体,因此,个体生态学按其研究内容应属于生理生态学的范围.个体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滞育、扩散等生理行为与所处的生态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降水、植被等一系列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各类寄生虫生活史、产卵习性、昼夜活动节律、栖境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均包括在个体生态学研究的范畴.鼠类体外寄生虫个体生态学所涉及的种类十分广泛,研究也较为深入.

  • 三峡库区兴山县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生态学研究

    作者:王承全;王大军;杨绍金;李新发;吕全勇

    目的 调查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种类、感染率、生态环境.方法 在三峡库区兴山县各主要水系的小溪沟捕捉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类送中科院北京动物研究所鉴定种类,解剖镜检短尾蚴阳性率,在捕捉螺的同时记录、测定孳生溪沟生态环境、海拔、水温、流速、PH、密度等.结果 标本经鉴定为1科3属4种,隶属于螺科小豆螺属湖北小豆螺,拟小豆螺属拟小豆螺(Sp),拟钉螺属齿拟钉螺,泥泞拟钉螺,其中湖北小豆螺为我国新发现的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共解剖湖北小豆螺、泥泞拟钉螺、拟小豆螺12192只,阳性80只,阳性率为65.62/万,湖北小豆螺阳性率高为193.33/万;湖北小豆螺、拟小豆螺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500m、泥泞拟钉螺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的小山溪;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和聚集性,主要孳生小山溪在的中、上游,水深5~10cm,水流缓慢的小水潭或常年滴流不断的滴湿水域的风化石块底面;泥泞拟钉螺、湖北小豆螺高密度分别达560/市尺2、340/市尺2,结论湖北小豆螺、泥泞拟钉螺、拟小豆螺为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平均阳性率为65.62/万,海拔、温度、水量、环境为影响螺类孳生繁殖的四要素.

  • 蚂蚁的治理

    作者:陈驹;阎丙申

    一、城市化与蚂蚁生态系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了城市生态学,随着工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的环境开始受到工业污染的威胁,人们的生态环境受到大的变迁.因之城市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体系,于是城市和城市昆虫互成为相关生态学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同学科研究城市中昆虫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其本身代表着多学科综合性和横向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化中生态研究只是其中一个类别.城市生态学要以城市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蚂蚁生态和治理离不开城市生态学,其主要内容,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二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变化的客观规律;三是城市和环境的结构.这个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系指自然环境,小环境系指所在房屋居室的环境,因此,研究蚂蚁和其他害虫一样,先研究生态条件下促进的繁殖和分布,再研究如何治理.

  • 纤维织物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残留测定

    作者:陈军;柳艳;孙成

    纤维织物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残留的持续释放在纺织品生命周期会持续地透过供应链、产品流和服务方式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的环境问题和健康安全已引起公众的关注[1].欧盟2002/371/EC生态标签(Eco-1abel)和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的Oeko-Tex Association)生态纺织品(O)ko-Tex(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 roh and Testing in the Field of Textile Eoology,标准100已对VOCs在纺织品生产和制造中的使用和释放进行了限制[2].目前有关的VOCs残留检测方法有顶空法(HS)、固相萃取(SP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和吹扫-捕集法(PT)[3-6].本文采用超声波抽提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7],参照(O)ko-Tex标准100对纺织品VOCs释放设定的限量控制[8],采用气质联用(GC/MS)方法检测毛织物中的VOCs残留并确定相应的检测限量和适用范围.

  • 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摘要

    作者:闻玉梅

    1.关于微生物生态研究,有2组学者分别报道了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地域间存在负相关的联系.Nature发表了Green等报道,在102~1010平方米距离间真菌的种类有明显不同,细菌分布也如此.这是首次证明微生物与植物和人类一样,群体间距离相近的更为相似.然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因素导致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的多样性",因为未能发现地域的植被不同与微生物生态性相关.有学者认为造成多样性的因素是多重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空间异源性的"口袋"(pocket).目前认为微生物的生态性是由一个群体中不断因自然环境选择而出现的变异所构成.此外,由于横向基因传递也可导致新的遗传特性的生态群体出现.

  •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体蚤类的生态研究

    作者:任清明;王峰;王旭;刘国平

    目的 调查研究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蚤的生态学.方法 在阔叶林、灌丛、耕地和湿草地生境中采用笼日法捕鼠,收集鼠体外寄生蚤.结果 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3市县捕鼠1453只,采获鼠体外寄生蚤2456只,计4科12属21种,其中东宁分布16种,萝北和黑河分布均为15种.优势种群为二齿新蚤(26.6%),栉头细蚤(20.1%)和同源栉眼蚤指名亚种(18.9%).不同生境、月份和鼠种的主要蚤种类组成有所不同.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体外寄生蚤在4-9月均有活动;这2种鼠体外寄生蚤均在5月下半月和9月上半月出现2次高峰.大仓鼠的染蚤率(73.8%)及指数(5.4只)高.结论 鼠体蚤类的生态研究为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蚤的生态、蚤媒病和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研究
  • 东北中朝俄边境地区蜱的生态及防制对策研究

    作者:刘国平;任清明;王峰;孙薇;韩晓娜

    目的调查东北中朝俄边境地区蜱的种类、生态,制定防制措施.方法采用人工布旗小时法和牛诱法采集蜱.结果在东北中朝俄边境地区7县、市采获蜱30 023只,计3属5种.丘陵草地的优势种群为长角血蜱(99.7%);针阔混交林为嗜群血蜱(69.5%);灌丛、林缘和阔叶林均为森林革蜱,分别占96.1%,85.1%和41.2%.不同月份的蜱种组成有所不同.5种蜱的活动时间,嗜群血蜱13旬,日本血蜱12旬,长角血蜱10旬,全沟硬蜱10旬,森林革蜱8旬;高峰期,森林革蜱在5月上旬,全沟硬蜱和日本血蜱均在5月下旬,长角血蜱在6月中旬,嗜群血蜱在6月下旬.结论为东北中朝俄边境地区蜱的生态和防制提供了依据.

  • 吉林省东部五县市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研究

    作者:周旭;刘国平;薛万琦

    目的调查吉林省东部5县(市)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昆虫网捕法采集吸血蠓.结果在吉林省东部5县(市)采获吸血蠓25 131只,计2属22种,其中珲春市分布14种,图们市分布11种,安图县和敦化市分布均为9种,延吉县分布8种,优势种群为兴安库蠓62.2%.不同生境、场所的主要蠓种组成有所不同.兴安库蠓的活动季节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出现两次高峰在6月下旬287只和8月上旬949只.兴安库蠓在昼夜24 h内出现晨、昏2次刺叮活动高峰,晨峰在日出后1 h,昏峰在日落后1 h.牛舍7种吸血蠓的总吸血率46.2%,其中兴安库蠓的吸血率高49.1%.不同蠓种在不同月的吸血率有所不同.结论对吉林省东部5县(市)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 中朝边境地区吸血蠓的调查研究

    作者:王秀红;任清明;王峰;邵锴;王旭;刘国平

    目的 调查中朝边境地区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 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昆虫网捕法采集吸血蠓;参考相关文献.结果 在中朝边境地区采获吸血蠓52 842只,计3属42种,其中库蠓属38种,蠛蠓属3种,细蠓属1种;吉林省境内的长白分布17种,珲春分布14种,图们分布11种,延吉分布10种,集安分布7种;辽宁省境内的宽甸分布17种,东港分布17种.优势种群为兴安库蠓(70.6%).不同生境、场所的主要蠓种组成有所不同.兴安库蠓的活动季节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出现两次高峰在6月下旬(287只)和8月上旬(949只).兴安库蠓在昼夜24 h内出现晨、昏2次刺叮活动高峰,晨峰在日出后1h,昏峰在日落后1h.牛舍7种吸血蠓的总吸血率46.2%,其中兴安库蠓的吸血率高(49.1%).不同蠓种在不同月份的吸血率有所不同.结论 本项调查为中朝边境地区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 红火蚁蜇伤调查报告

    作者:肖康寿;梁康斌;李玉;朱日秀;梁结红;詹宇莲;刘付恩;樊翌明

    2004年9月23日,我们接到毒蚁伤人报告,立即开展调查工作.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鉴定,我市发现的伤人毒蚁为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1,2].

  • 运河两岸药用香蒲资源及其生态研究

    作者:吴洁洁;朱皆笑;李霞萍

    大运河两岸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征,其生态植物呈现出特有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选取了大运河从杭州至通州段均分布的药用植物-香蒲为例,在阐述其一般药用价值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因素法对影响香蒲生长的运河土壤、水质等生态因素进行实验、分析与研究,丰富香蒲的综合价值.研究表明香蒲与大运河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有利的影响,可为大运河沿岸其他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研价值.

  • 1992~1994年海口市住区蝇类监测及分析

    作者:陈琼珍

    蝇类监测是研究蝇类生态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对掌握蝇类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其季节消长规律,阐明蝇类与蝇媒疾病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海口市有关蝇类的生态研究甚少,为探讨海口市蝇类及其活动消长规律,提供制订防制对策的依据,海口市自1992年开始,由中央爱卫办指定作为蝇类监类测点之一,于1992年1月~1994年12月进行了蝇类的监测,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