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药效试验及施用技术研究

    作者:赵瑾;钟平生;詹玉海;李静美;郭国汉;张颂声

    目的 观察氟虫腈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控效果,并制定其施用技术规范.方法 采用野外小区试验和单蚁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0.0005%、0.005%、0.05%3个浓度梯度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0.05%氟虫腈饵剂的杀灭效果理想,供试小区内每巢投药量6g,施药3 d后即可见效,活动蚁巢校正减退率为9.52%,工蚁校正减退率为43.94%;施药6d后即可达到明显的控制效果,活动蚁巢校正减退率为74.03%,工蚁校正减退率为98.05%;施药27和30 d后,工蚁减退率和活动蚁巢减退率均达到100%,并且该药剂对其它节肢动物类群没有明显影响.单蚁巢试验结果表明,0.05%氟虫腈饵剂对25~30 cm成熟蚁巢的适施药量为5 g/巢,夏季红火蚁取食活跃时间为17:00以后,冬季为9:00-17:00,将饵剂均匀撒施在蚁丘表面的施药方式工蚁搬运时间短.结论 0.05%氟虫腈饵剂具有作用快速,杀灭彻底,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安全的特点.其施用技术规范为25~30 cm的成熟蚁巢的适施药量为5 g/巢,并应以此为标准视蚁巢大小增减施药量,夏季适施药时间为17:00以后,冬季为9:00-17:00,佳施药方式为将饵剂均匀撒施在蚁丘表面.

  • 降雨对红火蚁蚁群行为的影响

    作者:赵瑾;钟平生;黄檀;张颂声

    目的 研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雨前、雨中和雨后的行为习性以及雨季期间蚁巢消长情况,为防控红火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实地观察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红火蚁能够感知降雨的到来,在雨前采取加厚蚁丘表土层、加固蚁巢内部结构来防护蚁巢;雨中与雨后工蚁通过蚁巢出口孔向外搬运潮湿土粒、蒸发蚁巢内水分来修复蚁巢.大雨时红火蚁将未成年蚁集中搬运到地势较高的蚁丘表土层下,防止未成年蚁受到雨水的浸泡,而在短时暴雨时工蚁迅速聚集起来,用身体将蚁巢出口孔堵塞,阻止雨水灌入巢中.小雨和长时间大雨对工蚁觅食无明显的影响,而短时暴雨将严重抑制其觅食行为.此外,持续性强降雨可促进蚁群的迁巢、分巢,使蚁巢数量迅速增加.结论 红火蚁具有应对降雨的适应行为,这些行为使红火蚁能够在高强度和长时间的降雨中保持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每年的红火蚁防治应安排在雨季到来之前,此时采取措施压低红火蚁蚁巢密度,能够降低全年红火蚁防控的压力.

  • 广东省某村入侵红火蚁伤害及控制调查

    作者:韩佳音;林立丰;卢文成;易建荣;张巧利;卢秀萍;陈建东

    目的 了解广东省T村村民被红火蚁叮咬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该村环境中红火蚁情况,为预防控制红火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抽查村民户,用一览表问卷调查访谈,了解T村村民被红火蚁叮咬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 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28日期间,抽取60户村民有45户发生过被红火蚁叮咬事件,户叮咬率为75.0%.共抽查241人,被蚁叮咬过的有72人,被叮咬率为29.9%(72/24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村民的叮咬率>50%.在天气炎热的6月被叮咬人数明显增加.在农田务农或绿化带工作时被叮咬的机会较大,农民、绿化工人的被叮咬率分别为42.3%和28.3%.双足被叮咬的比例高达65.0%,其次为手;临床表现以轻微的痒痛(100%)、红晕(45.8%)、皮疹(78.6%)、丘疹(54.2%)多见,水(脓)疱(33.3%)常见,少见发热(1.4%)和头晕(1.4%)等症状,98.6%的病例自行处理.村中红火蚁蚁巢散存.结论 村民被蚁叮咬的现象近年较普遍,临床表现较轻.应加强农民与绿化工人预防红火蚁咬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科学防控红火蚁的力度.

    关键词: 红火蚁 伤害 调查 控制
  • 广东省吴川红火蚁的形态特征及其鉴别

    作者:林立丰;段金花;卢文成;易建荣;张贤昌;蔡松武

    目的了解广东省吴川红火蚁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其与其他国家入侵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异同,初步建立其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广东省吴川红火蚁蚁巢和各个虫态的基本形态特征.结果广东省吴川红火蚁卵、幼虫、蛹、成虫的基本形态特征及成虫的鉴别特征用图片的形式给出.蚁巢中可见蚁后、工蚁和兵蚁,生殖季节可见雌雄婚飞蚁;成熟蚁巢为蜂窝状,并突出地面形成高大蚁丘,随机测量30个,平均高(26.00±7.42)cm,平均直径(82.00±41.04)cm.结论广东省吴川发现的红火蚁与我国台湾省、美国等地入侵红火蚁形态特征极为相似,形态学鉴定为入侵红火蚁.

    关键词: 红火蚁 形态特征
  • 入侵红火蚁预防控制及其防治研究

    作者:杨天赐;钟石

    红火蚁是世界上重要的害虫,目前在我国也有零星分布,据预测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其适生区.因此,今后我国有必要做好入侵红火蚁预防控制工作,各地进出口岸要加强红火蚁检验检疫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红火蚁综合防治研究,增强本地蚁种的竞争力,保护当地生物物种,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 63例入侵红火蚁蜇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新球;谭文立;李玉霞

    目的 进一步了解入侵红火蚁蜇伤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并对蜇伤经过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急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 年3 月至2011 年6 月收治63 例红火蚁蜇伤患者的临床病历进行回顾分析整理.结果 显示从蜇伤引起红肿水泡,脓泡开始到症状完全消失痊愈大约需要20d 左右的时间,轻型患者32 例,重型31 例,63 例均痊愈.结论 红火蚁蜇伤人体皮肤后,受伤部位很快产生中毒症状,过敏者会发生全身性反应、循环障碍、休克甚至死亡,治疗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主,加用抗组胺类等对症处理,及时内科综合性治疗,预后良好.

  • 浅谈进出境集装箱场站登记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海林;何腾瑞;韦旭东;苏文瑞;岳建华

    近年来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人类传染病疫情和非洲猪瘟、红火蚁等动植物疫情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严重危害或威胁着我国公共卫生和生态安全.随着社会发展,集装箱运输方便快捷,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数量越来越多.集装箱也因此成为人类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加强进出境集装箱场站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对于防止疫情疫病传入传出、保障国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卫生防疫静电喷雾器的研究与开发

    作者:付虎;罗建国

    1 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向深层次发展,国际间人流和物流越来越频繁,这样给国际间的疫情疫病传人传出、传播扩散带来了便利.近年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埃博拉病毒、西尼罗热、登革热等新发生、再出现的传染性疾病不断涌现,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红火蚁等疫情疫病肆虐成灾,这就对口岸卫生防疫除害处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一起红火蚁伤人事件的调查

    作者:许桂锋;孙立梅;王惠敏

    目的了解高州云潭镇某地被红火蚁咬伤病例的患病率、三间分布、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情况,为预防控制红火蚁伤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览表问卷普查方法,逐户调查该镇村民被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被调查的3个村委会共有991名村民被蜇咬伤,被蜇咬率为18.55%(991/5 342).被蜇伤对象女性比男性多,被蜇咬率高年龄段为41~50岁,螫咬率为24.68%,在农田蜇咬伤占80.63%.临床表现以痒痛(100%)、红肿 (98.89%)、水(脓)疱(63.07%)为主,全身过敏很少见(0.71%).咬伤部位以四肢为主(57.32%),89.41%的伤者不做任何处理或用皮康霜自行处理,有1.82%的伤者就医,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红火蚁病区的检疫,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在红火蚁无法根除情况下,做蜇伤后的科学处理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红火蚁 伤害 调查
  • 0.5%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防治城市绿地红火蚁效果研究

    作者:冯向阳;方宁烨;黄永幸;冯东;王勇

    目的 观察0.5%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对城市绿地的红火蚁的现场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单蚁巢表面施药方法施药.每巢按10 g~15 g的剂量施药,施药后每次观察时段对仍有活蚁的活动蚁巢进行补充施药.观察7d、15 d、30d、45 d、60d和75 d的杀灭效果.结果 0.5%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对现场的红火蚁杀灭效果良好,试验区施药7d后红火蚁活动蚁巢明显减退,施药15 d、30 d的活动蚁巢校正减退率分别为64.8%和95.1%,施药60d后活动蚁巢减退率均达到100.0%,工蚁校正减退率为100.0%,达到控制效果;75d观察未发现新的活动蚁巢.结论 0.5%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单独使用能快速控制城市绿地的红火蚁.

  • 浅谈红火蚁

    作者:

    当前,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各国间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伴随着货物的运输,往往会有一些新的有害生物从境外带入,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新的危害.今年初,我国广东省吴川市等部分地区发生了红火蚁伤人事件.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将红火蚁定为我国入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侵入性有害生物进行了解.

    关键词: 红火蚁 有害生物
  • 吴川市红火蚁伤人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容剑东

    目的:查明吴川市红火蚁叮咬伤村民的分布情况,为综合防治红火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投诉有红火蚁伤人的自然村为中心.5公里半径范围的自然村进行整群抽样入户现场问卷调查,了解红火蚁伤人的原因、分布、临床特征及初步治疗情况.结果调查5个自然村4908人,被叮咬多的是2004年7至9月,男女无差别,各年龄人群均被叮咬,农民多见;伤者中,85.6%是被叮咬四肢,所有伤者均有烧灼痒痛感,96.3%出现荨麻疹或丘疹,95.9%出现水(脓)疱,10.3%出现发热(大于37.5℃)或头晕、头痛,1%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结论该蚁是入侵红火蚁,国内大陆首次在吴川市发现,其叮咬过程中给人体注入了蚁酸及毒蛋白,主要引起机体局部伤害或全身过敏性反应.

  • 红火蚁生物学特征、入侵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刘义;吴德森

    红火蚁(Red imported fire and,RIFA)是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和巴拿马运河一带的一种昆虫,喜欢群居生活,蚁群内分工十分严密;它喜欢整群攻击周围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建筑物,对其栖居地周围的环境、生物具有很大威胁,人、畜等被它叮咬后,会产生火灼般疼痛感,并在相应部位出现水泡,严重的会引起过敏性休克而导致死亡;此外它还会大规模地破坏工业、农业、电力等设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红火蚁对周围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具有繁殖迅速的特点,大量的红火蚁很容易通过夹带在含有泥土的物品中,通过运输的方式,而波散到世界上许多地区或国家,2005年初,我国广东吴川地区首次发现了红火蚁并出现了伤人事件.为防止红火蚁在我国太面积扩散而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现就红火蚁的生物学特征、入侵危害以及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防治对策综述如下.

  • 入侵红火蚁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威胁及防制措施

    作者:杨春林;郭瑞萍;林锡奎

    入侵红火蚁入侵我国之后,可能会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其不断蔓延有可能成为我国农业生态和人民财产健康的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红火蚁在全球生物入侵的基本情况,根据东西半球生物类型逐渐趋同的原理,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分析了红火蚁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以及红火蚁的防制措施等相关国内外的研究.

  • 入侵红火蚁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治对策

    作者:毛润乾;吴华;黄鸿;欧剑锋;黄建勋;杨玉珍

    红火蚁是世界上重大危险性害虫,近年入侵我国,并在我省发生红火蚁伤人事件,为有效防控该入侵害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该文综合相关文献,对红火蚁伤人的临床表现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新应对策略和防治技术.

  • 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的毒力测定

    作者:赵瑾;钟平生;詹玉海;李静美;张颂声;蒋洪

    目的 测定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的毒力,开发新的红火蚁防控药剂.方法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野外单蚁巢毒力测定方法.结果 室内毒力测定中供试工蚁6d后全部死亡,表明该饵剂对红火蚁具有慢性胃毒的效果.同时选择性试验表明该饵剂对红火蚁没有明显的驱避性.野外试验中施用氟蚁腙饵剂的蚁巢的第5天和第10天的工蚁减退率分别是35.93%和68.18%,第30天工蚁减退率达到90.93%,第50天蚁巢级别由3级降为1级或0级,级别降低率达到77.67%,蚁巢中未发现蚁后和有翅繁殖蚁.结论 该饵剂对红火蚁没有明显的驱避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慢性胃毒效果和良好的毒力传递性,具有开发成红火蚁饵剂的可能.

  • 氟虫胺饵剂对红火蚁现场灭治效果研究

    作者:高道蓉;刘瑞桥;冯昌杰;高文;吴兆泰;陈国来;邓强

    目的 测定氟虫胺饵剂用于公园和公共绿地等对红火蚁的灭治效果.方法 现场实验.结果 氟虫胺饵剂对红火蚁的杀灭效果达98.26%以上.结论 氟虫胺饵剂灭治红火蚁效果极佳,杀灭率高,可有效控制红火蚁的蔓延.

    关键词: 氟虫胺 饵剂 红火蚁
  • 变电站内红火蚁防治效果观察

    作者:赵瑾;钟平生;张颂声;宋新像

    目的 采用红火蚁克星Ⅳ型饵剂对多个变电站进行红火蚁防治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大而积撒施和单蚁巢处理相结合进行统-灭治.结果 1个月后,11个变电站中有7个已经诱集不到红火蚁;2个月后,只在2个变电站外围发现蚁巢;3个月后,各个变电站均没有诱测到活动工蚁.结论 红火蚁克星Ⅳ型饵剂能够快速杀灭红火蚁,除个别变电站初次施药后需要进行1次补施之外,多数变电站内一次施药后就能够杀灭红火蚁种群.在施药后18个月的监测调查中,各变电站内均未再诱测到活动工蚁,表明变电站内的红火蚁防治效果满意.

  • 一种红火蚁饵粒的研制及现场试验的研究

    作者:胡文涛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诱杀红火蚁的饵粒,它既可杀灭工蚁,又能抑制种群的繁殖能力,达到有效控制或彻底根除红火蚁.方法 通过红火蚁对不同饵粒的取食情况分析,获得饵粒的佳配方;并对研制出的饵粒进行现场诱杀效果试验与综合评价.结果 以0.65%氟虫胺·B饵粒,对工蚁的减退率为14 d>95%,27 d>99%;活动蚁巢的减退率为27 d>95%;蚁巢幼虫蛹的减退率为18 d达100%;退化羽化蚁的观察结果为10 d没有发现有羽化蚁.结论 0.65%氟虫胺·B饵粒在现场投药27 d后达到防治红火蚁的满意效果.

    关键词: 红火蚁 氟虫胺 饵粒
  • 外来红火蚁灭治方法与效果的研究

    作者:刘瑞桥;刘锦裕;吴兆泰;高道蓉;陆镇明

    外来红火蚁:昆虫纲,膜翅目,蚂蚁科,火蚁属.红火蚁是社会性昆虫.社会性昆虫的生物学行为具有:成虫照顾幼虫;两个世代或者更多世代的成虫同巢(穴)而居;每一群体的成员分为有生殖能力"王后级"和无生殖能力"职虫级".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