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Lingnan Modern Clinics in Surgery 령남현대림상외과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976X
  • 国内刊号: 44-151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现代临床普通外科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捷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中的研究

    作者:杨四清;司丕成;徐建国

    目的 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6年收治86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采用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8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全结肠灌洗组(39组)及单纯肠道减压组(47例).结果 全结肠灌洗组并发症发生6例,发生率15.4%,死亡1例,死亡率2.6%.单纯肠道减压组发症发生8例,发生率17.0%,死亡2例,死亡率4.3%.非灌洗组和灌洗组并发症发生率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8).结论 左半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靠的,疗效满意.不同术中肠道准备不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不灌洗肠腔是可行的.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附53例报告)

    作者:王小康;梁柳森;陈绵龄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其中(1)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4例;(2)行肿瘤切除、结肠远端封闭、近端造瘘术16例;(3)肿瘤未能切除,行结肠造瘘术3例;发生切口感染6例;术后死亡4例(7日内).结论 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手术期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 多层螺旋CT、MRI、DS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附8例报告)

    作者:林笑丰;谢榜昆;陈玥瑶;黄云海;杨绮华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外科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成功的CCF共8例,行MSCT检查5例,MRI检查5例,两者同时检查2例,所有病例均行DSA检查.结果 MR、CT主要表现:所有患者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患侧眼上静脉扩张,部分患者眼下静脉、内眦静脉、面静脉、小脑半球上表面外侧脑膜静脉扩张,岩上、下窦扩张,眼外肌肿胀,眼球壁增厚.DSA主要表现:患侧海绵窦扩大,患侧眼上静脉充盈扩张,并可发现瘘口、引流静脉及盗血现象.结论 CT、MRI、DSA检查均可独立作为诊断CCF手段,CTA和MRA技术在诊断领域内一定程度上可替代DSA.但DSA提供CCF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仍是诊断CCF的金标准,不可完全取代.

  • 逆行静脉腔内射频闭合并点状抽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作者:张志华;王肃生;梁刚;冀航;杨斌

    目的 探讨逆行静脉腔内射频闭合并点状抽剥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本组在2005年3月-2007年5月对25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8条患肢的曲张大隐静脉采用数控射频静脉闭合系统逆行闭合大隐静脉主干并同时用点状抽剥法治疗小腿散在曲张浅静脉.结果 随访1~24个月,所有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均闭合良好,无复发,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逆行静脉腔内射频闭合并点状抽剥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术式简便、创伤少、疗效可靠、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Mammotome旋切系统对乳腺不可触及的微小病灶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赵长啸;钟青

    目的 探讨Mammotome旋切系统对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病灶进行组织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对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67例进行组织活检,术后应用钼靶X线摄片检查防止活检遗漏,并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67例病例,77处病灶.平均每处病灶旋切9~17条标本不等,共842条.术后病理结果示:乳腺导管内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复合性浸润癌1例,均发生于Ⅳ级伴钙化或伴结构紊乱病例;腺病21例,囊性增生22例,不典型增生3例,囊肿3例、囊肿伴钙化2例,乳头状瘤病5例,乳腺纤维瘤7例.术后并发局部血肿2例.操作全部成功,无病变组织遗漏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对不可触及乳腺内微小病灶进行穿刺活检,能够明确病灶组织病理学性质,对术后进一步治疗有指导意义.手术简便、创伤小、定位准确,是目前乳腺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

  • 踝关节骨折治疗体会

    作者:余升华;胡汉生;张华焕;安庚;李穗;杨展翔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于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30例踝关节骨折病人,12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18例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非手木组10得到随访,其中优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占80.0%.手木组16得到随访,其中优12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占87.5%.结论 踝关节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样有效.

  • 肾筋膜扩张器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袁源湖;邹晓峰;黄明;肖日海;伍耿青;王晓宁;刘佛林

    目的 探讨肾筋膜扩张器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肾筋膜扩张器对35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狭窄扩张术.31例尿道未闭锁者直接留置斑马导丝,4例尿道闭锁者应用输尿管镜电切针刺切打通尿道后留置斑马导丝,循序用8F至22F肾筋膜扩张器扩张狭窄尿道.11例狭窄段较长或有较多瘢痕组织者采用电切镜行经尿道电切修整.结果 3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假道形成.随访6~42个月,均排尿良好,大尿流率由治疗前1.60~8.00(4.80±3.20)ml/s上升至18.00~34.80(26.40±8.40)ml/s,B超检查膀胱无剩余尿.结论 利用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狭窄扩张术是安全、简便、有效的新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胃肠道创伤303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阳;余小舫;江捍平;郑群;戴丽萍

    目的 探讨胃肠道创伤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03例胃肠道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7例(74.9%)合并腹部其他脏器或血管损伤.行破裂口缝合修补术213例(70.3%)、空腔脏器部分切除吻合术35例(11.6%),余保守治疗,对合并伤均作相应处理.结果 本组男女伤员比例为9.6∶1;平均年龄28.2岁;以工人为主.主要致伤原因为锐器切割、交通事故及钝性击打,合计占67%.治愈294例(97%),余9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准确全面的早期诊断、正确处理胃肠道破裂、重要脏器合并伤以及MODS是腹部创伤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男性青壮年工人是胃肠道创伤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院诊治水平有望降低此病的社会危害.

  • 病灶清除及闭合冲洗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

    作者:张硕凌;叶伟;李春海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及闭合冲洗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灶清除及闭合冲洗引流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7例,其中髌骨1例,股骨3例,股骨截肢术后2例,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后1例.结果 7例患者均获Ⅰ期愈合,随访10个月~5年无复发性肢体肿痛、窦道流液.结论 病灶清除及闭合冲洗引流法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外伤性结肠破裂27例治疗体会

    作者:梁浩凡;吕永添

    目的 探讨创伤性结肠损伤的处理方法以及一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27例结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合并多发伤患者21例.全部病例均经急诊手术,23例(85.2%)行一期手术,其中17例行单纯修补术,切口感染2例;6例行破裂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1例.4例(14.8%)行单纯近端结肠造口+局部引流术,切口感染1例.除1例因胸腹部严重复合伤死于MODS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创伤性结肠损伤一期手术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创伤 结肠损伤 手术
  • 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作者:尹耀新;龙光辉;刘晓平;熊沛;钟立明;周晓初;叶建宇;彭毅

    目的 探讨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3月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膈下感染者1例(8%),腹腔脓肿1例(8%),胆漏2例(16%),1例合并乙肝患者术后一过性肝衰(8%),均经抗感染、止血、引流,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而获痊愈.结论 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术是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段.

  •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作者:蒋晓松;周新华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营养等状况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40例)和PN组(40例).于术后48 h内开始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营养和免疫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营养及免疫指标明显改善(P<0.05),EN组前清蛋白和免疫指标较PN组明显提高(P<0.05);EN组较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更早,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减低.结论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 超声刀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清波;王卫东;冯剑平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刀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效果.方法 对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4月,106例良性甲状腺疾患(Ⅱ°)采用颈部小切口及超声刀下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50 min(40~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 ml(5~40 ml),术后24 h平均切口引流量20 ml(10~40 ml),术后1例出现口角麻木、低钙血症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3~5 d).结论 超声刀在甲状腺中应用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切口小,而且具有美容效果.

  • 乳腺癌组织中HER2、BCRP基因表达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良峰;袁建辉;何劲松;谢妮;王先明;王秀;伍建春;李戎;朱国献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Ⅱ(HER2/neu)与乳腺癌耐受蛋白(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的HER2、BCRP的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HER2和BCRP阳性率分别是29%(14/48)和33%(16/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2/48)和6%(3/48),P<0.001];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发现HER2和BCRP的表达率分别为30%(12/40)和33%(11/34),与RT-PCR结果一致,且9例HER2表达阳性的组织中BCRP表达均为阳性,二者的表达高度相关,P<0.001.结论 HER2和BCRP在乳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有明显增加的表达率,且两基因的表达相关,提示两基因表达的上调在乳腺癌的发生及恶性表型维持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乳腺原位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林红;张琳;施莹莹;黄铃

    目的 探讨对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29例乳腺原位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6例乳腺癌中乳腺原位癌29例,占14.08%;术前乳腺钼靶摄片27例,其中20例阳性,阳性率74.07%;15例有单孔乳头血性溢液,行乳腺导管造影均为阳性;乳腺彩超15例中9例阳性,阳性率60%.术后病理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23例,小叶原位癌6例.行改良根治术15例,单纯乳房切除术10例,保乳手术4例.所有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0个月~6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乳腺原位癌的早期诊断需要在临床和乳腺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的基础上通过手术活检来实现.保乳手术将是治疗乳腺原位癌的趋势.

  • ZT胶栓塞兔门静脉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庄树彤;陈斌;程书榜;倪勇;周汝明;高海斌;王成友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ZT胶栓塞兔门静脉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分为三组,A组、B组分别为ZT胶:碘油1∶1、1∶2混合物组,对照组C组为碘油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对门静脉左支进行栓塞,术后检测门静脉压力、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术后30 d DSA下门静脉造影.结果 门静脉栓塞(PVE)后门静脉压力、ALT、AST呈一过性升高.术后5 min门静脉造影,A组表现为门静脉大分支栓塞,B组、C组为周围性栓塞.术后30 d门静脉造影,A组、B组呈永久性栓塞.结论 不同浓度ZT胶可选择性栓塞到门静脉各级分支,并造成永久性栓塞.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金林;刘捷安;庞泓;简建文;袁崇德;罗北京;郭健;肖芳红;廖启伟

    目的 研究再灌注期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onoclonal antibody,简称 VEGF mAb)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18只分为两组(每组n=9).C组:实验对照组,常规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V组:VEGF mAb处理组:在再灌注期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于术后2 h、24 h分别取血测肝功能,术后24 h切取缺血肝叶检测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简称HSP70)RT-PCR表达、肝病理组织学改变,观察生存状态1周.结果 与C组比较,V组HSP70的RT-PCR表达未见明显改变;V组ALT、AST在术后明显下降,肝病理组织学改变有所减轻,1周生存率提高(55.56% vs0).结论 再灌注期使用VEGFmAb有助于减轻大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预后.

  • 腹腔镜下胆囊旁肝癌的微波消融治疗

    作者:方和平;邓美海;潘卫东;任杰;郑荣琴;许瑞云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微波消融治疗胆囊旁肝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6例有胆囊旁肝癌的病例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总共27个癌灶中的18个被彩超和/或CT证实为贴近胆囊.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作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术前AFP升高的12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9例显著降低,3例无改变;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造影和增强CT,25个病灶完全坏死,2例残留癌灶,1例新发癌灶,再次行经皮微波凝固术后完全坏死.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下微波凝固术使胆囊旁肝癌患者获得了微创治疗的机会,扩大了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范围.

  • 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胡汉生;余升华;张华焕;范震波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经6~24个月随访,18例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髋关节功能,生活可自理,2例需借助行器行走,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远期疗效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 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急诊腔内镜治疗体会

    作者:宾开云;温晖;刘克龙;王细生;吴传林;余贇贇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急诊的腔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2001年9月~2006年4月,对11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急症的患者行急诊腔内镜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肾绞痛、发热等急症症状经治疗后完全消失.结石一次取净者8例.残留结石者3例,留置双J管至分娩后.无发生先兆流产或早产等情况,所有11例患者均顺利生产,婴儿健康.无输尿管穿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技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阻塞是安全和有效的.

  • 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旺林;曹杰;张伟健;王辉;杨平;谭明华;陈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68例结肠癌,26例结肠腺瘤及26例正常结肠组织中MMP-9的表达情况和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同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MP-9在结肠癌组(75%)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38.5%)和正常结肠组(15.4%),其在结肠癌组中的表达率也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 检测MMP-9表达水平对评估结肠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MP-9的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 骨外尤文氏肉瘤诊疗进展

    作者:黄智邦;梁伟雄;宋卫东

    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是骨科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一种高度恶性的小圆细胞原发肿瘤,在青少年骨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位.是人体骨组织第三位好发的恶性肿瘤.

  • 脊柱侧凸中脊椎旋转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作者:殷海东;丁悦;黄东生

    脊柱侧凸是一种在三维空间发生和发展的畸形,脊椎的轴向旋转是脊柱侧凸的基本畸形之一.虽然脊椎旋转在脊柱侧凸的发病机理中的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脊柱侧凸的进展、胸廓的继发畸形及外观的改变都与脊椎的旋转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将对目前测量脊椎旋转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 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的药物治疗

    作者:代文莉;丁悦;梁九根

    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随着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脆性骨折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的致死率及致畸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 肠外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作者:林志强;王在国

    肠外瘘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肠管与体表之间病理性通道形成及消化液溢漏的病理生理状况,80%发生于腹部手术之后,是腹部外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肠外瘘的病死率约50%~60%[1],近期国外约5.3%~23%[2],国内约6.2%~17.0%[3]随着医学科学的飞跃发展,肠外瘘认识观念有了新的变化,诊治经验有了进一步积累,治疗效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作者对肠外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 双环套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包皮过长300例报告

    作者:陈浩深

    目的 探讨双环套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方法 对我所在1998年5月-2006年6月采用双环套联合CO2激光治疗包皮过长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每例手术时间平均为30 min,患者术中出血甚少,痛苦轻,术后不要卧床,5 d后可恢复正常活动,术后无再出血及伤口感染.结论 双环套联合CO2激光在治疗包皮过长方面具有手术时间短,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和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喉罩全麻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孝华

    目的 观察全麻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12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6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60例).观察插管(罩)期、拔管(罩)期、气腹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24 h咽痛及声嘶的发生率.结果 (1)插管(罩)期和拔管(罩)期T组HR、MAP明显升高(P<0.05),L组无明显变化(P>0.05).(2)两组PETC02、Pmean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是一致的,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均一直保持稳定.(3)T组术后24 h咽痛、声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喉罩全麻,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快,无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

  • 改良Kessler法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

    作者:邓颂波;张耀强;徐火荣

    目的 总结24例采用改良Kessler法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观察疗效.方法 对采用改良Kessler法急诊手术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且获得有效随访2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用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本组优18例,良4例,优良率91.7%.结论 改良Kessler法是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的一种疗效满意的方法.

  •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27例

    作者:蔡永捍;罗廷光;李增鸿;罗恒斌

    目的 总结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AF脊柱内固定系统、GSS、RSS脊柱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其中T10骨折2例,T11骨折3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0例,L2骨折4例.术前术后分别测量病变椎体高度,Cobb角,CT片测量椎体占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及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有效率为85%,术后脊椎序列恢复正常,平均随访13个月,植骨融合,内固定稳定,无继发后凸畸形发生.结论 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能有效恢复脊柱序列,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管容积,对神经功能恢复有效,能预防后期出现腰痛,椎体高度丢失及继发后凸畸形加重.

  • 局部真空疗法治疗感染伤口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刘铁梅;阿秀梅;张秀淋;骆彪

    目的 观察真空疗法(VAC)治疗深部感染的效果,探讨感染伤口患者护理方法的改进.方法 36例深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VAC治疗组(24例)和传统方法组(12例),观察两种方法治疗5天后切口引流量的变化、切口引流物细菌含量变化及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别.结果 VAC治疗5天,切口引流量减少量显著高于传统方法组,切口渗液细菌浓度较传统方法组下降(P<0.05),切口愈合时间较传统方法组显著缩短.结论 VAC能抑制深部感染,促进深部感染愈合,可广泛用于治疗深部感染.

  • 经胸乳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23例护理体会

    作者:何有弟;王卫东;麦燕桃

    目的 探讨经胸乳入路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3例经胸乳入路的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引流情况观察、伤口护理、并发症处理.结果 术后出现1例胸前区皮下血肿、1例皮下积液经治疗后痊愈,无切口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平均6.6 d治愈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三阶段心理护理对初次螺旋CT增强扫描病人的价值

    作者:刘静

    目的 探讨三阶段心理护理对初次CT增强扫描病人顺利完成检查上的价值.方法 一般护理组和三阶段心理护理组各62例.分别观察两组在造影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并分别计数.结果 三阶段心理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运用三阶段心理护理能有效地降低CT增强扫描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猫抓病致腋淋巴结肿大两例报告

    作者:郭庆峰;姜海平

    猫抓病致腋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上较难诊断,常仅在手术后病理检查下才能确诊,但都有动物接触和皮肤损伤史.作者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

  • 1例左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伍春蕾

    重复肾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疾病,特指一个肾有两个肾盂和两条输尿管,该畸形是由于胚胎早期中肾管下端发出两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基所造成的,大都发生于一侧,也可见于两侧[1,2].

  • 腋窝Castleman'病彩色多普勒表现报告1例

    作者:李志杰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发现左腋窝肿物2年余,于2007年5月30日入院.2年来患者自觉病灶逐渐增大,无不适.入院体检:左腋窝膨隆,可及大小约60 mm×50 mm×40 mm的包块,表面光滑,边界尚清,质中,活动性稍差,无压痛,余体征阴性.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