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现代医用影像学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Modern Medical Imagelogy 현대의용영상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肿瘤医院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7035
  • 国内刊号: 61-128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医用影像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窦克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消化道造影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底贲门癌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梦盈

    目的:分析消化道造影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底贲门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59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均行消化道造影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检测结果及影像学表现检出情况.结果:联合诊断及消化道造影诊断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诊断,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造影检查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及黏膜病变检查率均高于CT诊断检出率;胃壁增厚检出率低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胃壁增厚、食管下端狭窄、恶性龛影及黏膜病变检出率高于消化道造影及CT单一诊断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造影在胃底贲门癌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与多层螺旋CT联合应用,可提高不同影像学表现检出率,诊断价值更高.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瑞胜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T分期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1例直肠癌患者,均于入院后行常规MRI扫描及DWI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直肠癌T分期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常规MRI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为72.55%(37/51),DWI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为92.16%(4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肿瘤ADC值随DWI直肠癌分期进展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DWI技术检查,有利于对直肠癌T分期作出准确诊断,具有较高运用价值.

  • 甲状旁腺腺瘤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超声定位配合体会

    作者:李云霞;陈刘飞;王茂林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甲状旁腺腺瘤射频消融治疗术的临床价值及该术式的术中超声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甲状旁腺腺瘤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过程均顺利,其中1例患者进行第2次消融;所有患者术后一周复查血清PTH、血清钙浓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该术式手术创伤小,治疗后结果安全可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瘤体定位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探讨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齐玉晓

    目的:探讨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患者23例,23例患者均采取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检查方式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并且分析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检查方式在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23例患者经MRI检查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全部患者的胆道系统均能良好显示,患者的左右肝管均能全部显示,患者的胆囊部分显示,患者的肝总管、胆总管均能良好显示.23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胆道轻度扩张,8例患者胆道重度扩张.23例患者中,5例为肝门梗阻,其中左肝管梗阻2例,右肝管梗阻3例;13例为胆总管末端梗阻.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5% (22/23).其中有1例胆管炎伴随小结石患者被误诊为壶腹癌.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提供的是胆道系统内部的病变,而MRI检查则能够很好的提供患者胆道系统外的病变信息,两者联合使用,相辅相成,才能够显著地提高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 CT检查对胸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黄广

    目的:探讨胸部良恶性肿瘤的CT检查特点,并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本院经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的胸部患者89例,对CT诊断胸部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胸部各部位肿瘤的检出率以及良恶肿瘤的CT表现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CT诊断胸部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8.64%,特异度为82.22%,准确度为85.39%;肺部、食管、胸壁、纵隔、乳腺良性肿瘤CT检出率分别为93.75%、100%、83.32%、100%、100%;肺部、食管、胸壁、纵隔、乳腺恶性肿瘤CT检出率分别为83.33%、94.74%、50%、100%、100%;良恶肿瘤CT表现在部位、形态、边界、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CT检查手段对胸部良恶性肿瘤进行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检出率,且胸部良、恶性肿瘤在部位、形态、边界、侵犯及淋巴结转移CT影像方面均有显著性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胡示超

    目的:探究核磁胰胆管成像以及腹部CT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4例2014.4-2016.6入诊我院治疗的肝外胆结石患者,将其入院诊断过程中的腹部CT资料设为A组,将其入院治疗过程中的核磁胆管成像设为B组,对比两组胆石总结出率以及< 8cm结石检出率.结果:B组检出率85.29%高于A组62.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后续治疗发现所有204例患者中共有<8cm结石134例,B组< 8cm结石检出率92.65%高于A组37.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外胆结石患者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可以获得更好的检测率,且其对< 8cm结石检出率更优.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诊断价值评价

    作者:李博;郭振

    目的:更进一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诊断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11-2016.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患儿分别进行X线检查与CT诊断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检查手段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的差异.结果: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病灶于左肺、右肺以及两侧均有的患儿各有30例、68例、22例.同时,无论在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面,还是准确率方面,CT诊断的临床特异性更强、准确率更高,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行CT诊断检查不仅临床准确率高,而且影像学效果更佳,能够准确反映病灶部位及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周围型囊泡状肺癌CT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陈团结

    目的:探讨周围型囊泡状肺癌CT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62例经病理证实存在单囊、多囊泡状结构的周围型肺癌患者,患者均行CT检查,统计各种CT征象检出率,分析CT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62例患者疾病细胞分型为:鳞癌1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肺泡癌5例,腺鳞癌16例,腺癌37例;按照囊泡数量可分为:多囊泡状病灶19例,单囊泡病灶43例;病灶CT影像特征主要包括:囊泡壁较毛躁、厚度不均并且< 3mm占96.77%,边缘存在毛刺、分叶占90.32%,血管聚集征占77.42%,囊泡内壁结节占72.58%,囊泡合并磨玻璃结节占54.84%,囊泡周围胸膜凹陷症占45.16%等.结论:囊泡状结构为主肺内肿瘤多属于肺癌,且细胞类型以腺鳞癌与腺癌居多,在CT图像上病灶多数均具有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囊泡有可能代表着肿瘤生长某一阶段征象;对含有的囊泡状结构及其周围改变予以分析有助于疾病鉴别、诊断.

  • 经会阴超声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康复评估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旺英;杨媛嘉;张琼丽;张华珍;李丽珍;张健;胡远远

    目的:评估盆底超声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的基本资料,产后3月内进行会阴超声对膀胱颈,宫颈外口,肛管-直肠连接部分别在静息状态和大Vals状态测量的位移,同时进行盆底肌力的常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30例临床无明显症状的初产妇作为参照组.结果:治疗前、后盆底超声测量膀胱颈,宫颈,肛管-直肠静息状态和Vals状态的位移有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经会阴超声和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和康复评估提供简便、有效的临床依据.

  • 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分析

    作者:黄少科

    目的:整理我院肺内炎性肿块或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采用CT检查手段对肺内炎性肿块或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3例肺内炎性肿块患者,并另选取周围型肺癌患者63例,将其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CT鉴别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并对两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差异,分析CT检查对肺内炎性肿块或周围型肺癌的具有价值.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93.65%,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95.24%,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肿块个数84个,其中典型肿块48个,占58.54%,不典型肿块36个,占41.46%,对照组肿块个数82个,其中典型肿块18个,占21.95%,不典型肿块64个,占78.05%,两组肿块分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患者在日常诊断与治疗当中容易混淆,通过CT检查能够有效区分两种疾病,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帮助巨大,指导临床应用.

  • 难治性肺结核的CT影像特点及临床分析

    作者:蒋卫权

    目的:探究难治性肺结核的CT诊断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化疗疗效不理想的肺结核患者进行CT影像分析,同时结合T淋巴细胞抗体检测来确诊结核.并对难治性肺结核进行CT影像的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难治性肺结核病变常侵犯多个肺叶或肺段,病变形态特征为增值性病变为主,进展时表现为炎性渗出性病变为特征.常常伴有空洞.结论:难治性肺结核影像上具有多发肺叶和炎性渗出性病变、空洞的特性.肺结核一定要遵循早期、适量、联用、规律和全程的原则,否则很容易发展为难治性肺结核.对于CT影像上表现为胸腔积液和胸膜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胸水引流,从而很好地避免发展成为难治性肺结核的局面.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研究

    作者:卢方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疑似前列腺癌患者50例,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经病理检查确诊5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24例前列腺癌患者,26例为前列腺增生.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特点,并比较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ADC值.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恶性组织平均ADC值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正常组织平均ADC值分别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区和外周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ADC值可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特别是发生在前列腺中央区和尖部早期前列腺癌,与T2WI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

  • 对比不同CT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

    作者:景建超

    目的:对比评价常规CT扫描与胸部能谱成像应用于临床检查时的射线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方法:将医院2017年1月~4月收治因病情需要行胸部CT检查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常规CT平扫与胸部能谱成像扫描,并对两种CT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进行比较,以评价佳扫描方式.结果:不同CT扫描方式比较可见,常规CT平扫与能谱动脉期成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相当(P>0.05);而能谱静脉期成像虽然比常规CT平扫有较高辐射剂量,但所提供的图像质量也更佳(P<0.05).结论:与120kVp常规CT平扫相比,胸部动脉期能谱成像的辐射剂相当,胸部静脉期能谱成像虽然有较高辐射剂量,但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可在临床酌情考虑应用.

  •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混合瘤的MSCT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徐志锋;雍昉;潘爱珍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混合瘤的MSCT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病理证实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混合瘤患者各1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其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混合瘤的MSCT特征以及CT定量测量结果.结果:平扫图像基底细胞瘤呈现出不均匀的等密度结节,病灶囊变率高达80%,高于混合瘤的60%,但两者不具有统计学异常(p =0.329).增强扫描时,基底细胞腺瘤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均为明显强化,其强化幅度值明显高于混合瘤,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混合瘤MSCT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MSCT能对两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

  • X线诊断及介入治疗在慢性胃扭转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敏荣

    目的:研究X线诊断及介入治疗在慢性胃扭转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07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慢性胃扭转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4例慢性胃扭转患者的X线诊断情况以及介入治疗临床效果.结果:54例慢性胃扭转患者的X线表现情况为:41例患者为器官轴型胃扭转,经过介入治疗后38例(92.68%)患者得以恢复;12例患者为网膜轴型胃扭转,经过介入治疗后,6例(50.00%)患者得到恢复;另外1例患者为混合型胃扭转,介入治疗后没有患者(0%)整复成功.结论:X线是慢性胃扭转诊断的主要方法,降低了误诊、漏诊的发生率,诊断效率较高.同时,慢性胃扭转患者中,器官轴型胃扭转较为常见,网膜轴型以及混合型的胃扭转较为少见.通过介入治疗后,整复成功率较高,本次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1.48%.因此,X线诊断及介入治疗是慢性胃扭转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适合推广应用.

  • X线和CT在桡骨远端粉碎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方红雷

    目的:比较X线和CT在桡骨远端粉碎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和CT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X线和CT检查对尺偏角改变和桡骨缩短在>5mm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对掌倾角改变、背侧半脱位、关节面粉碎性骨块≥3、关节面压缩塌陷以及关节面分离的检出率明显高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相比,CT对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更加清晰的反映患者患肢骨折类型、严重程度、损伤程度,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准确的依据.

  • 磁共振成像在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价值

    作者:郭玉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有前置胎盘的孕妇40例,其中胎盘植入的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结果;将前置胎盘的患者按照有无胎盘植入,分为凶险性前置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结果:磁共振成像的检查符合度为100%,超声检查的成像符合率7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凶险性前置组与对照组在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对比分析,得出凶险性前置组与对照组在子宫下段变形或局部隆起、T2WI像出现低信号暗带、植入局部增多、流空血管影、胎盘信号不均、宫颈内口出血、子宫肌层变薄等特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对前置胎盘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尤其是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检查,且凶险性前置胎盘在磁共振成像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具有良好的前期预测,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 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评估现状

    作者:王义钦

    本文集中介绍了现有影像学检查设备在肾动脉狭窄(RS)诊断中的检查方式和应用价值,从不同设备各自成像原理出发,分析不同检查方式在RS诊断中的各自的特点、局限性及其之间的互补关系,总结目前针对RS的影像学检查水平,为临床诊断RS提供了多元化视角.

  • 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作者:王维策;简国登;敖颖;罗锦麟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接受前列腺活检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的患者66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和常规超声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当成标准,对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常规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76.9% (30/39)、敏感度为77.8% (21/27)、准确度为77.3% (51/66);超声造影检查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91.4%(32/35)、敏感度为87.1%(27/31)、准确度为89.4%(59/66);在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方面,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峰值强度方面,前列腺癌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P<0.05).结论:在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时,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而且能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十二指肠壅积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杨青;张昆

    目的:通过对十二指肠壅积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总结其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证实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资料及消化道造影检查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4例患者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均显示造影剂在通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受阻,可见笔杆样压迹,蠕动和逆蠕动频繁发生,造影剂来回徘徊呈钟摆样,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使造影剂通过而减轻壅积.结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十二指肠壅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并具有很高诊断价值.

  • 乳腺X线摄影与MRI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探析

    作者:刘春梅;何之彦;王庆兵

    目的:分析乳腺X线摄影与MRI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致密型乳腺内病变患者76例,分别行乳腺X线摄影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7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乳腺癌28例,良性疾病48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敏感度为64.29%,特异性为70.83%,MRI诊断的敏感度为89.29%,特异性为91.67%,两种方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MRI可对肿瘤的整体情况予以显示,检查无创,且能够同一时间反映生理特征与解剖特征,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

  • 对腔隙性脑梗死进行CT、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对照探析

    作者:宋跃锋;孙军娜

    目的:对CT诊断和贺词共振诊断在腔隙性脑梗死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腔隙性脑梗死疾病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编码,单数号码患者为CT组,采用CT诊断对患者的临床疾病进行诊断;双数号码患者为MRI组,采用的是MRI诊断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疾病进行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诊断时间以及检查所需要费用等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MRI组患者诊断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检查费用要少于CT组,且MRI组患者的诊断病灶平均直径大小也要优于CT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疾病的诊断,采用MRI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且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间以及所花费的费用也要低于CT诊断,因此,在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MSCT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李俊华;金少华

    目的:探讨和总结原发性小肠淋巴瘤MSCT表现,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原发性淋巴瘤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MSCT特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21例中,有14例位于回肠,6例位于空肠,1例位于十二指肠.在CT上表现为肠壁不同程度的增厚,9例伴肠腔狭窄,6例肠腔扩张呈“动脉瘤样改变”,3例见息肉样肿块块突向肠腔.增强扫描后肿瘤呈轻-中度强化或不强化;13例见肠系膜增厚,6例见邻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PSIL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高频超声联合钼靶对乳腺微小癌早期诊断及病理分型的研究

    作者:张月玲;杜立新;陈建成;李贤华;吴敏;朱策军

    目的:高频超声联合钼靶对乳腺微小癌早期诊断和病理分型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36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于患者的高频超声诊断及高频超声联合钼靶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超声组及联合组,行高频超声诊断患者为超声组,行高频超声联合钼靶诊断患者为联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联合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4.44%显著高于超声组患者的66.67% (P <0.05);联合组患者漏诊率为5.56%显著低于超声组患者的22.22% (P <0.05);联合组患者误诊率为0.00%明显低于超声组患者的11.11%(P <0.05);超声联合钼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钼靶对乳腺微小癌具有积极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早期诊断中,对提高乳腺微小癌的检出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PVP与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王森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 us Kyp hoplasty,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虞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12月治疗的5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PVP治疗,观察组采取PKP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测定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VP相比,PKP更利于恢复OVCF患者椎体高度,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可作为临床上治疗OVCF的优选术式.

  •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光耀

    目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 2016年10月平舆县人民医院51例AVM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1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及SWI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AVM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度.结果:SWI检查敏感度96.08%与准确度98.04%均高于常规MRI敏感度80.39%、准确度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特异性100.0%与常规MRI 9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技术可有效提高AVM诊断准确率,进而为疾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的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加美;李伟;刘晓波;杨龙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予以CT及MRI检查,实行CT扫描设为对照组,MRI扫描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及征象情况.结果研究组检出阳性83例,阴性3例,阳性率为96.51%;对照组检出阳性70例,阴性16例,阳性率81.39%;研究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结节、椎间盘真空像及椎间盘游离检出符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检出脊髓变性、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等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在积气、钙化等检出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I或CT检查准确率均较高,且二著各具优势,应依照患者实际状况予以适合方法,降低误诊、漏诊率,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预后.

  • 3.0T磁共振动态与增强扫描对术前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对比研究

    作者:马龚宝

    目的:研究比较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术前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脑胶质瘤患者磁共振资料,其中包括低级别脑胶质瘤21例、高级别脑胶质瘤27例,所使用序列包含动态增强扫描LAVA序列、DWI、常规平扫,分别对肿瘤感兴趣区域DCE-MRI的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量(ve)、转运常数(Ktrans)等渗透性参数以及DWI的肿瘤ADC值(tADC)、相对ADC值(rADC)进行测量,统计比较低级别脑胶质瘤、高级别脑胶质瘤两组上述参数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ve值、Ktrans值、rADC值、tADC值对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特异性、敏感性、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组ve值、Ktrans值均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rADC值、tADC值均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值、Ktrans值、rADC值、tADC值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907、0.886、0.827、0.769,当佳阈值分别为0.143、0.067/min、1.259、1.151×10-3 mm2/s,其特异性为90.48%、80.95%、85.71%、80.95%,敏感性为85.19%、92.59%、74.07%、62.96%.结论: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ve值、Ktrans值等渗透性参数以及扩散加权成像的rADC值、tADC值对高级别与低级别脑胶质瘤均具有一定鉴别价值,特异性、敏感性较高.

  • BMI指导下改变对比剂流速对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梁健华;宋国军;林永开;吴洁瑶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指导下对比剂不同流流率对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16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40例.A、B、C组注射剂量采用BMI指导下的对比剂剂量,注射时间分别为9s、10s、11s,计算相应流率;D组注射剂量为BMI指导下对比剂剂量+20ml,流率为C组流率.记录4组患者监测时ROI达到阈值时的监测时间、监测次数、达到阈值时的CT值和有效辐射剂量(ED).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AO)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以及左冠状动脉主干(LM)、右冠状动脉近段(RCA)的CNR,并对血管节段进行主观评分.结果:4组达到阈值时的监测时间分别为(6.6±1.8)、(7.5±2.2)、(8.2±2.3)和(9.0±2.8)秒,ED分别为(0.120±0.047)、(0.141±0.051)、(0.152±0.064)和(0.179±0.075)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间AO、RCA和LM的SNR和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MI指导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适当改变对比剂的流速对图像质量无明显改变,增大对比剂用量不能提高冠脉CT值;相对注射速度越快,阈值监测时间越短,所受辐射剂量越少.

  •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DWI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尹雪军;牛富业;刘林;何东雷;徐才国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8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磁共振DWI检查,根据二者的影像学信息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比较二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常规核磁共振成像、磁共振DWI诊断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21%、92.86%,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磁共振DW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结肠癌术前及术后复发应用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评价

    作者:许江兵

    目的:探究结肠癌术前及术后复发应用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评价.方法:将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进行CT诊断检查,后再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结肠癌阳性,并且对所有患者术后六个月均进行复诊,计算比较比较术前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术后六个月两种诊断方法的复发诊断符合率.结果:120例患者的术前病理切片检查均为阳性,而在CT诊断检查中,有115例患者诊断为阳性,CT诊断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所有患者术后六个月的复查中,病理切片检查有38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而CT诊断检查有36例患者为结肠癌复发.CT诊断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诊断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大,结肠癌术前诊断符合率以及术后六个月复发诊断率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樊春凯;马明娟

    目的:研究探讨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X线、CT影像学诊断结果,总结其各自的影像学特征,并据此对患者进行分级,比较其不同分级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患者的X线、CT的影像学特征,可见除关节面模糊检出率有X线高于CT的情况外,其余主要特征的检出率均为CT高于X线,特别是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以及关节相邻软组织肿胀等的检出率差异比较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结果比较上,除0级的检出率差异较大外,其余各级的检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过程中能对其细小病变进行更为清晰的显示,有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明确分级,误诊率低,颇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CT、MRI对比在宫颈癌诊断中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刘燕飞

    目的:探讨CT、MR1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该疾病的更好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术后病理检查.观察在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下宫颈癌患者的检查情况以及局部病灶侵犯情况的检出情况.结果:MRI在宫颈癌Ⅰb期、Ⅱ期和Ⅲ期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检查的结果,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MRI检查对于宫颈癌Ⅳ期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从差异,P>0.05.另外在宫体、宫旁、阴道等组织侵犯的检出符合率中,MRI比CT更具有优势.结论:对于宫颈癌的患者,术前采用MRI影像学检查方式,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治疗和预后.

    关键词: CT MRI 宫颈癌 临床诊断
  • MSCT短期延迟扫描对颅内结核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张全喜

    目的:探讨MSCT(多层螺旋CT)短期延迟扫描对颅内结核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周口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颅内结核患者35例,所有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行常规平扫后静注对比剂行螺旋扫描(动脉期),延迟5 min后二次扫描(延迟期).统计病灶类型及数量,对比各类型病灶动脉期、延迟期图像质量及病灶与血管断面区分能力.结果:病灶共538个,其中脑膜增厚27个、脑膜结核瘤248个,脑实质结核瘤263个;延迟期脑膜增厚、脑膜结核瘤、脑实质结核瘤病灶大小评分及病灶边缘清晰度评分均高于动脉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脑膜增厚、脑膜结核瘤、脑实质结核瘤病灶与血管断面区分能力评分均高于动脉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短期延迟扫描可明显提高颅内结核病灶图像质量,更有利于区分病灶与血管断面,诊断价值较高.

  • 256层CT高心率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时相选择研究

    作者:杨小军;杨广夫;汤少杰;霍蛟;冯斌;张明

    目的:探讨256层CT高心率冠状动脉成像的时相选择的方法,前瞻性心电门控或回顾性心电门控.方法:收集2014.1-2014.6在我科行256层冠状动脉CTA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RECGT-CTA)的病人264例(心率稳定组253例,心率不稳定组11例),重建收缩期、舒张期冠状动脉图像,研究优良率与心率(65-75/76-85/86次/分以上)、时相(单纯收缩期/单纯舒张期/既包括收缩期又包括舒张期)、性别、年龄(31-50/51-60/61-84岁)的关系.结果:1、心率稳定组冠状动脉图像总体优良率(收缩期加舒张期)92.49%(234/253),不稳定组总体优良率54.55%(6/11),(P =0.001).2、稳定组总体优良率92.49%,收缩期(单纯收缩期+收缩期并舒张期)优良率83.4%(211/253),舒张期(单纯舒张期+收缩期并舒张期)优良率67.98% (172/253)(P=0.001).3、随心率(65-75/76-85/86次/分以上)上升,稳定组总体优良率下降,96.06%(122/127)/91.67%(77/84)/83.33%(35/42),(P=0.035).全时相(收缩期与舒张期同时)优良率下降,77.95% (99/127)/47.62% (40/84)/23.81%(10/42),(P=0.001).收缩期优良率上升,6.30%(8/127)/34.52%(29/84)/59.52%(25/42),(P =0.001).心率在65-75次/分时,男性舒张期优良率高于女性(P =0.043).4、各年龄段(31-50/51-60/61-84岁)图像质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结论:心率65-85次/分时,可用256层CT PECGT-CTA收缩期采集,其中心率65-75次/分且为男性者宜用PECGT-CTA舒张期采集;心率大于85次/分时,推荐RECGT-CTA收缩期采集.心率不稳患者,建议进行药物控制后,待心率稳定后(心率变化小于10次/分)再进行扫描.

  •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意义探析

    作者:利建;刘富湘;吴扬燕;孙柳梅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HFEI(心衰超声指数)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进行评分,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各组受检者评分结果的差异,同时,对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HFEI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ROC曲线对HFEI诊断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判断.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心衰超声指数中各项具体参数就HFEI总的评分结果可见,治疗后患者的各项具体参数及HFEI总评分结果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各项参数的评分结果显著下降,治疗后不同时间患者各项参数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HFEI诊断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4.9%、96.1%、97.8%、87.5%.结果:治疗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HFEI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随心功能分级升高,HFEI评分不断上升的趋势,每两组患者HFEI评分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可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进行有效评价,并可用于临床治疗的指导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预测评估,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 MRI联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鉴别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达;孙亚军

    目的:探究MRI联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鉴别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10至2015-10我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70例,将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的检查结果作为参照组,MRI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结合的检查结果为探究组,将两组结果与手术后结果对比,分析其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探究组对于骨折的发现、漏诊均与参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于骨折相关情况的发现如骨质缺损、移位、粉碎等与参照组有明显差异,以及对于两组骨折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在进行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时,MRI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使用,对骨折的发现和分型,其精确度高,甚至可高达100%,推荐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前诊断.

  • 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凤祥

    目的:探究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行MRI与CT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发现脑梗死病灶数量、部位、大小、病灶检出时间及发病至检查时间,并对比两种方式检查不同梗死时间检出率、总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是否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检出率.结果: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梗死时间<24h、24 ~72h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时间、发病至检查时间较短,发现脑梗死平均病灶较小,病灶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小脑、基底节区及脑干梗死病灶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非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检出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诊断,MRI检查应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优势较为显著.

    关键词: MRI CT 多发性脑梗死
  • MRI与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进利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7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行MRI与CT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法检测结果.结果:与CT检查比较,MRI对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Ⅰ级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关节侵蚀、关节硬化检出率高于MRI检查,MRI对关节面骨质囊变、骨髓水肿及腰5骶1关节突病变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CT检查分辨率高,MRI可有效显示患者骨髓水肿、关节面骨质囊变等骶髂关节病变.

  • 重症胰腺炎的CT及MRI表现及其诊治意义

    作者:张晓柯

    目的:分析在重症胰腺炎诊断中应用CT与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5例,全部患者都应用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方式诊断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显示,应用MRI诊断时确诊患者有39例,有1例患者误诊,有5例患者漏诊;通过CT诊断,确诊患者有40例,有1例患者误诊,4例患者漏诊.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诊断中应用,可以明确患者病灶范围与大小,对渗液范围与胰腺的坏死程度进行确定.

  • 螺旋CT与X线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罗朝华

    目的:探究螺旋CT与X线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患者48例,给予所有患者X线及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眼部检查结果.结果:X线检查中眼球损伤17例,检出率为35.42%,眼眶内软组织损伤9例,检出率为18.57%,眼眶骨折14例,检出率为29.17%,总阳性检出率为83.33%;螺旋CT检查中眼球损伤14例,检出率为29.17%,眼眶内软组织损伤14例,检出率为29.17%,眼眶骨折19例,检出率为39.58%,总阳性检出率为97.92%;与对照组患者总阳性检出率相比,观察组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外伤患者使用螺旋CT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操作方便,图像清晰,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故对于眼外伤患者诊断首选螺旋CT.

  • CT血管成像用于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作者:王淳正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用于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分别采取CTA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的诊断准确性.结果:CTA检查与MRA检查对于轻度狭窄及闭塞程度的血管的诊断准确率相近,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CTA对于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血管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MRA,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TA能够避免钙化对图像信息读取的影响,准确的评估颈内动脉的狭窄及闭塞程度,在诊断重度狭窄及闭塞血管的准确性更高.

  • 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吴鹏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9例结肠癌患者,均行腹部B型超声及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检查,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结肠癌、癌肿阳性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并比较其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不同部位结肠癌检出情况.结果: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对结肠癌检出率为88.14%、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81.36%,均高于腹部B型超声检出率59.32%、5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对降结肠、升结肠、乙状结肠及横结肠检出率均高于腹部B型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依据.

  • 3D-FS-SPGR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智锋;蓝燚锋;黄钰坚

    目的:观察及分析3D-FS-SPGR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14例膝关节疼痛患者,均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对所有病例均展开矢状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以及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W1序列检查,并以Outer bridge分级标准作为依据,实施分型,再展开关节镜检查,针对检查分级情况实施比较分析.结果:矢状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获得到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98.7%,同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Kappa=0.782,具有90.5%的完全一致率;并且对于Ⅱ级及其以下的膝关节软骨损伤得到的敏感度为94.0%,特异性为95.8%,同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Kappa=0.768,具有88.3%的完全一致率;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W1序列位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为95.6%,特异性为73.4%,同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Kappa=0.612,存在70.6%的完全一致率.结论:采取3D-FS-SPGR序列的MRI检查,对于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准确度较理想,能够使诊断结果更接近于关节镜诊断结果,推广应用价值巨大.

  •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足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明柯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应用于足踝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入组患者均完善影像学检查,包括足踝部x线、透视、常规CT及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比上述影像学诊断方法应用于隐匿性骨折的检测成功率.结果:常规螺旋CT检测率为68例(85.0%),X线透视检测率为52例(65.0%),X线正侧位片检测率为0(0%),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应用于隐匿性骨折的检测率为100%,上述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应用于足踝部隐匿性骨折疗效确切,能够清晰显现骨折位置及形态,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对于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 104例癫痫患者头颅CT和MRI对比分析

    作者:王倩

    目的:探讨比较CT和MRI诊断在癫痫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共10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T诊断观察,观察组患者在运用头颅CT的基础上结合MRI诊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45例(86.54%),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51例(98.08%),观察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观察组患者中,CT诊断与MRI对患者颅内病变显示能力不同,MRI诊断率高于CT.其次,定性准确率比较中,MRI明显高于CT诊断.结论:采用CT诊断的基础上联合MRI诊断癫痫患者,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率,并且依托MRI可以明确患者血管畸形状况,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 CT MRI 癫痫 诊断价值
  • 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

    目的:分析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71例胸腹部出现创伤的急诊病患资料,分对照组(行DR诊断)和研究组(行螺旋CT诊断),分析2组胸腹部在病变部位的成像质量与诊断检出率.结果:诊断后研究组Ⅰ级图像为95.77%(68/71)比对照组Ⅰ级图像的70.42%(50/71)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检出率是为100%(71/71)比对照组81.69%(58/71)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应用在胸腹部出现创伤的急诊病患中相对于DR诊断价值更高.

  • 应用螺旋CT(多排)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效果评价

    作者:杨猛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应用螺旋CT(多排)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应用螺旋CT(多排)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其结石的数目、大小以及密度等.结果:5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泥沙样结石的患者为12例,2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混杂密度结石,19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高密度结石,不同患者胆结石大小密度以及数目均有所不同,并发症的CT表现为下肺炎症14例,胸腔积液患者18例,出现腹水的患者7例,5例患者出现肝囊肿,21例患者出现肝内管的结石等.结论:肝外胆管结石常见的类型为混合密度结石,容易发生的部位为胆总管中下段,较易发生胆管炎症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 16排螺旋CT在胸部开放性和闭合性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贵超;丁毅;张书仁;贾少志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胸部开放性与闭合性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胸部创伤性患者200例,将200例胸部创伤性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DR技术检测,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胸部创伤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皮下气肿、肋骨骨折、胸椎骨折及胸骨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与研究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针对其他类型的胸部创伤性病变诊断,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CT诊断胸部创伤的诊断符合率要高于DR技术,通过螺旋CT检查可以更为清晰的观察到胸部创伤性病变的具体症状,螺旋CT检查胸部开放性与闭合性创伤的诊断效果较佳,是作为胸部开放性与闭合性创伤的首选方法.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食管癌显示及恶性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武东杰;侯亚静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食管癌诊断及恶性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佳b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我院首诊的食管癌患者40例,均进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并DW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分别在500s/mm2、800 s/mm2和1000 s/mm2的b值范围下对食管癌患者进行DWI扫描,并分析所获得的DWI和ADC图像.依据术后或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对上述患者进行病理分级,并比较不同分级之间的患者其ADC值变化及佳b值.结果:在不同b值下,对食管癌进行DWI扫描获得的图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在同-b值下,高分化病灶的ADC值显著高于低分化病灶,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b值的增加,ADC值逐渐降低(P<0.05).食管癌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均随着b值的升高而下降(P<0.05).通过对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显示,当b值为500 s/mm2时,曲线下面积(AUC)大,相应的ADC值为1.72×10-3 mm2/s,特异度为82.4%,敏感度为85.7%.结论:磁共振DWI扫描可对食管癌病灶进行准确显示和恶性程度评估,其中ADC值测定可以反映病灶的病理分级,当b值为500 s/mm2时可获得佳的检出效果.

  • 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

    作者:朱笑年;胡晓萌;郭振

    目的:以56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胸部CT检查影像的表现特点.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受试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胸部CT检查影像表现特点.结果:56例受试患儿的腺病毒抗原检测仅为阳性,且所有受试患儿的一般临床表现均符合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56例受试患者中肺实变患者56例,其中44例患者为双侧受累,27例患者为向心分布,42例患者为团簇状影,27例患者为胸膜病变,15例患者为淋巴结肿大,2例患者为气胸,2例患者为纵膈气肿.另有39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或者治疗后的随访过程中出现小气道改变.结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变改变方向为多发团簇状肺实变,并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胸膜病变、纵膈气肿等临床表现,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小气道改变则可诱发患者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红金消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X线钼靶疗效评估

    作者:尚文博;张鹏天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在评价红金消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皮肤乳腺病门诊治疗的124例乳腺增生患者行钼靶乳腺摄片,依据胡永升四型十亚型方法进行影像学分型,给予一疗程(3个月)红金消结片口服治疗后,再次行钼靶摄片,结合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分型改变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钼靶摄片在评估乳腺增生疗效中的价值探讨.结论:红金消结片对乳腺增生有较好的疗效,乳腺钼靶X线片联合胡永升乳腺分型可较好得评估乳腺增生症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可作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 高场磁共振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作者:吴志涛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高场磁共振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影像诊断与鉴别的运用价值.资料和方法:对本院近年来确诊的8例XG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这8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这8例患者病变处的高场磁共振的诊断结果.结果:本次研究8例患者中有1例胆囊壁弥漫均匀性增厚,7例患者胆囊壁明显不均匀增厚或局限性增厚,胆囊壁增厚1.12 ±0.19cm.上述7例胆囊结石患者中6例存在胆囊结石,其中3例患者的结石位于胆囊颈部,有2例患者的结石与周围组织粘连,有2例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患者胆囊壁内见结节影,呈T1、T2较长信号,in-phase等或略低信号、out-phase低或较低信号.8例患者胆囊边缘模糊,其中1例患者邻近肝实质信号不均.2例患者发现肝门区小淋巴结,直径约0.51±0.12cm.此外,再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时,发现8患者胆囊黏膜层、浆膜层相比于胆囊肌层强度程度明显,呈夹心饼干样分层强化,8例患者粘膜层均连续,无中断或破坏表现.结论:使用的高场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的将XGC患者病变处的具体情况表现出来,以此来保证XGC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对XGC疾病的治疗也能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 CT和MRI在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作者:谢开琼

    目的:对比研究CT和MRI诊断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为非典型脑膜瘤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术前CT、MRI诊断资料,观察并分析不同诊断方法获得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非典型脑膜瘤的边缘多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经强化扫描后,CT和MRI均表现出不均匀强化的情况.同时,通过MRI检查能够观察到肿瘤内流空的血管影与脑膜尾征的存在.结论:在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过程中,虽然其影像学表现并无显著特异性,但是通过CT或MRI均可以对其主要影像学表现进行有效识别和判断,二者各有优势,特别是通过MRI检查能够对肿瘤进行准确定位,并充分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肿瘤与相邻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侯鹏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3例肋骨骨折患者,均实施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正斜位X线摄影(Digit radiography,DR)及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获取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结果: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图像优良率为95.24%,可用图像为100%,DR获取图像优良率为92.06%,可用图像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低剂量诊断准确率为96.83%,高于对照组6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的临床探讨

    作者:李富建;秦雪青;宋留存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表现.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10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CT检查,对比肺部CT影像表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灶在肺结核少见部位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且病灶在多个肺叶、多个肺段、两侧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大片状影及虫蚀样空洞、厚壁空洞、空气支气管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在肺结核常见部位的发生率以及病灶腺泡结节、树芽征等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病灶分布范围较广,少见部位病灶发生率高,多肺叶、肺段分布大片状影及大片状影内多发虫蚀样空洞与空气支气管征等特点.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CT
  • 子宫内膜癌的MRI影像特点、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孙婷;张朝勤;黄玉芳;胡振洲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MRI)影像特点、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6例(2014年4月21日~2016年4月期间4月21日)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影像特点,并总结其诊断价值.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标准,将患者的术前分期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使用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1.67%,共检出33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P>0.05.其中弥漫型子宫内膜癌14例、局限型子宫内膜癌19例.术前,MRI的诊断分期中,Ⅰ期、Ⅱ期、Ⅲ期分别检出22例、11例、3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Ⅰ期的符合率为91.67% (22/24)、Ⅱ期的符合率为81.82%(9/11)、Ⅲ期的符合率为100.00% (3/3).结论:将MRI影像诊断方法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术前病理分期中,效果显著.可鉴别子宫肌层的受侵犯程度、范围等情况,且分期符合率较高.其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显著.

  • 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测联合孕中期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冰

    目的:探讨胎儿畸形采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超声(NT)与孕中期四维彩照联合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我院妇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产前检查的孕妇800例,对孕(11-14)周孕妇予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测,对孕(22-28)周孕妇予以四维彩超检测,分析研究两种检查结果并随访至产后.结果:本研究中,孕(11-14)周800例孕妇妊娠产前检查中,确诊异常胎儿30例(3.8%);NT检测异常者28例(3.5%);NT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3.3%,其中淋巴管囊瘤8例、胎死宫内12例、胎儿异常发育8例;继续妊娠的800例孕妇孕(22-28)周四维彩超检测中,确诊异常胎儿33例(4.1%);四维彩超检测异常胎儿33例(4.1%),诊断准确率100.0%.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测联合孕中期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其中前者有助于对孕11-14周孕妇评估胎儿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后者有助于发现孕22-28周孕妇胎儿结构异常,两者联合检测,对筛查胎儿先天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意义

    作者:高忠博;苏丽梅;吴小玲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4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到本院体检的45名健康人,并自愿成为臂丛神经检查志愿者.两组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两组均实施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并按照臂丛神经可能出现的损伤情况,实施多角度、多切面的结构解剖式扫描,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节、神经根、锁骨上神经、锁骨下神经显示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DWIBS序列神经节、神经根显示率较本组患者STIR/Long序列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分析

    作者:杜保波;高媛;路开民;杨志宁

    目的:研究经CT检查与MRI检查干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对照分析病理分级情况,提升诊断率.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给予所有患者病理对照分析以及MRI检查.结果:经MRI对症检查之后其中42例颞顶叶,12例额叶,30例顶枕叶;卵圆形与类圆形50例,不规则形状38例.经病理对照分析后存在54例Ⅲ级患者,30例Ⅱ级患者,病理分级以及病灶水肿程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经CT检查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可以提升诊断率,MRI检查疾病之后呈现出相应的特征性.

  • 1.5T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

    作者:张红

    目的:研究观察1.5T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入的后来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其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以及扩散加权成像影像学资料.结果:所纳入的鼻咽癌患者检查结果中,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组、良性淋巴结组和转移性小淋巴结组的ADC值分别为(0.74±0.11)×10-3mm2/s、(1.05±0.18)×10-3 mm2/s和(0.75±0.13)×10-3mm2/s,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组与转移性小淋巴结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淋巴结组分别与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组、转移性小淋巴结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诊断结果中的ADC值,若取0.908×10-3mm2/s为该值的诊断阈值,其计算得出的诊断特异性高达90.9%,敏感性高达83.2%,其在此种情况下的诊断效能(即OC曲线下面积)得出为0.92,结论:对于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检查与诊断,1.5T MRI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诊断性高、临床使用方便等特点,其临床诊断价值较佳,值得大力推广.

  • 分析磁共振SWI序列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超群;杨长政

    目的:分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颅内出血患儿75例,同时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SWI序列扫描,比较常规MRI和SWI序列检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敏感性.结果:75例新生儿颅内出血SWI检出75例,常规MRI仅检出59例,在37例脑微量出血中SWI发现124个病灶,常规MRI发现102个病灶.结论: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及脑微出血病灶显示中,SWI序列比常规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能谱CT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分析

    作者:郭仲杰

    目的:探讨分析能谱CT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腮腺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均进行能谱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共发现有58个病灶(46个良性病灶及12个恶性病灶);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征象有明显差异(P<0.05);平扫期及静脉期腮腺良恶性肿瘤的碘浓度值、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期腮腺良恶性肿瘤的碘浓度值、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有明显差异(P<0.05).依据动脉期碘浓度阀值(> 18.90* 100ug/m)进行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结果显示敏感度为81.7%、特异性为79.5%.结论:应用能谱CT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起到有效鉴别作用,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及应用.

  • 腰间盘突出症的CT扫描结果分析

    作者:魏戎;武军龙

    目的: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CT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经我院确诊为腰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实施X线平片检查(对照组)和CT扫描(实验组),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出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清晰的显示出了腰间盘突出的程度、方向、硬膜囊、神经根,对于诊断腰间盘突出症具有极高的检出率,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对高龄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永春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对高龄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高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血脂、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与西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显著改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少,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付凤真

    目的:探究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在我单位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FIN、FBS明显低于对照组,IR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性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脑卒中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作者:袁艳丽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脑卒中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脂必泰,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hs-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及斑块面积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脑卒中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颈动脉斑块具有显著影响,能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效降低炎性因子.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不孕症

    作者:梁苗芳

    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不孕症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院内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以及输卵管再通率和再次妊娠率.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手术时间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输卵管再通率和再次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还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输卵管再通率和再次妊娠率,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康复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慧丽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智能发育情况和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PDI、MDI指数水平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社交、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能力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且可减少相关后遗症的发生,具有较好预后.

  • 试析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纯;舒宝童;刘意

    目的:探究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在胆脂瘤中耳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脂瘤中耳炎患者60例,将其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0例,采用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总有效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推广应用.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的临床效果

    作者:别国梁

    目的:分析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喉裂开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观察

    作者:贾琰

    目的:探讨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术患者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输注丙泊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输注舒芬太尼,对比分析两组镇痛效果、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对照组镇痛优良率为77.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术患者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镇痛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多层羊膜覆盖治疗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临床观察

    作者:王秀霞

    目的:探讨多层羊膜覆盖治疗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层羊膜覆盖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层羊膜覆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羊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羊膜水肿消退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管未生成和手动/眼前-0.1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管生成<3个象限和视力为>0.3-1.0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层羊膜覆盖治疗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儿疼痛,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手术室护理改进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秀玲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改进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25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改进组进行手术室护理改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改进组实施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改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手术切口愈合,降低感染几率.

  • 软通道及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许志杰

    目的:比较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外四科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采用软通道微创手术,B组采用硬通道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BI和GO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率(8.00%)明显低于B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手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均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较硬通道微创手术,软通道微创手术能显著降低继发颅内血肿的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 孕期实施康乐分娩教育对自然分娩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文香

    目的:为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临床探究妊娠期对孕妇进行康乐分娩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5.3 ~2015.9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同时以2016.3~2016.9期间我院收治47例孕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妊娠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间进行康乐分娩教育,对孕妇分娩情况、产程用时、胎儿情况、出血量进行记录比较,同时对孕妇分娩时的体重以及胎儿出生后的体重进行称重比较,观察两组孕妇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为95.7%、8.5%、0.0%,对照组依次为85.1%、19.1%、4.3%,观察组较对照组剖宫产少、产后出血少、胎儿窘迫出现少,P<0.05;观察组孕妇体重增加、胎儿体重较对照组轻,产后观察组孕妇恶露、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用时少、出血量少,P <0.05.结论:临床对孕妇进行妊娠期康乐分娩教育,能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减少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产程时间短.

  •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朱琳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及对照组(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各25例.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缓解较对照组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较输卵管切除术的安全性更高,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帮助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谢鹂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临颍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依据治疗术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8)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n=38)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剔除肌瘤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为44.7%,明显低于对照组84.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惊涛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于夏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的5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效果更好,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时间,且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

    作者:王云华

    目的:分析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压力尿失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TVT-O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TVT-O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尿时间、残余尿量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VT-O手术可有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降低手术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的效果观察

    作者:胡海燕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G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治疗的CGS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均47例.给予对照组宫腔镜电切术与球囊压迫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与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血清β-HCG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月经来潮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统计发现,两组均未出现较为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宫腔镜电切术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CGS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患者术后机体康复,对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葛昂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甲状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结果:7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双侧发病,有50例患者伴随着淋巴结的转移.80个病灶中,有74个病灶呈现低回声或者极低回声,有6个病灶呈现等回声,病灶的纵横比≥1的患者有45例,伴细小钙化的病灶有58个,血供丰富的病灶有56个.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为低回声或者极低回声伴随细小钙化,并且纵横比≥1,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能够提高临床该病的检出率,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价值.

  •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爱民

    目的:探究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存在高危因素新生儿274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检查结果.结果:与MRI检查结果相比,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室管膜下囊肿、颅内出血Ⅰ级及脉络丛囊肿检出率较高,硬脑膜及蜘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颅内出血Ⅱ级、Ⅲ级、Ⅳ级、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脑实质内出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科作为新生儿颅脑疾病首选诊断方法,为疾病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支持.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小儿阴囊急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张娟娟;于龙;王大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小儿阴囊急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132例阴囊急症患儿,患儿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45%(126/132).其中诊断出睾丸附件扭转48例,3例误诊为附睾炎,诊断准确率为94.12%;诊断出急性附睾睾丸炎37例,1例漏诊,诊断准确率为97.37%;诊断出睾丸扭转20例,2例误诊为腹股沟嵌顿疝,诊断准确率为90.09%;诊断出阴囊外伤12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超声诊断出过敏性紫癜9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小儿阴囊急症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鉴别小儿阴囊急症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 经颅彩色超声与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检测对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李素敏

    目的:探析经颅彩色超声与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检测对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58例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58例健康体检者资料进行分析,设58例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彩色超声诊断,并对两组斑块情况、IMT与Ds以及MCA血流Vs、Vd等测值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混合性回声斑块、多发斑块及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较研究组低,而研究组的平均IMT、大IMT比对照组厚,健侧及患侧的RI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彩色超声在脑梗死疾病早期诊断中具较高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效果研究

    作者:李纳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使用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肾脏外科于4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就诊的妊娠期合并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输尿管超声检查项目的结果进行查阅,探讨单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时患者的准确性.结果:患者中能够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有34例,不能单一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为6例.结论:对妊娠期合并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诊断措施,可以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价值

    作者:段晓莉;石玉琴;赵苏云;迟晔虹;穆研;杨辉;许家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检测16450例胎儿,其中发现63例泌尿系统畸形,依据超声诊断图像特征对63例胎儿进行诊断,并以经分娩后超声诊断、手术或引产尸检确诊.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发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63例,其中肾积水27例、重复肾7例、一侧肾缺如4例、异位肾3例、肾囊肿6例、输尿管末端囊肿3例、婴儿型多囊肾1例、成人型多囊肾3例、双肾发育不良3例、马蹄肾1例、一侧肾脏发育不良1例、马蹄肾1例、巨膀胱3例.此外婴儿型多囊肾1例及双肾发育不良3例均合并羊水过少或无羊水、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5例、合并侧脑室后角增宽4例、合并单脐动脉2例.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可以实现对肾动脉的追踪显示和定位,能够有效尽早筛查出畸形胎儿,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相关处理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声像特征及其对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凯

    目的: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的诊声像特征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确诊的乳腺肿瘤女性患者80例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扫描诊断,分析超声成像图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差异.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出乳腺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84% (21/25),特异性为76.7%(56/73).结果准确率为78.6% (77/9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比常规超声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判定上更为准确,建议在临床诊断上与多种超声检测联合使用已达到更高的准确程度.

  • 经阴道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杜新兴;曾娟;杨丽梅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方法(观察组)和经腹部超声方法(对照组)进行诊断,并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病理诊断出11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20例,子宫内膜炎15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0例,子宫内膜癌17例.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为93.75%、86.67%、92.11%、80.00%、100.00%;对照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8.75%、73.33%、73.68%、60.00%、76.47%.观察组总诊断准确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准确率高、简单、方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彭爱云;蒋环裕;张文艳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乳腺增生患者和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飞利浦iu22超声仪器,设定探头频率(7-13MHz),对患者进行扫查.比较单纯常规超声技术及其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1)超声诊断结果:乳腺增生性结节35例,5例疑似为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7.5%.乳腺癌24例,16例疑似为乳腺增生性结节,诊断符合率为60%(24/40).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60% (24/40),特异度为87.5% (35/40),准确度为73.75% (59/80).(2)根据UE评分情况,乳腺增生性结节组良性病变(3分及其以下)一共36例,疑似为恶性病变一共4例,诊断符合率为90%(36/40);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常规超声乳腺癌诊断为恶性病变(4分及其以上)一共32例,疑似为良性病变一共8例,诊断符合率为80% (32/40).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0%(32/40),特异度为90%(36/40),准确度为88.75%(71/80),高于单纯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度73.75% (59/80),x2=5.908,P=0.01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能够通过检测组织的软硬度准确地鉴别乳腺增生性结节和乳腺癌,为临床尽早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乳腺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摄片诊断的价值探析

    作者:罗琼

    目的:对乳腺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摄片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50例乳腺病变患者,对其进行乳腺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摄片检查以及联合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和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查则明显高于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查则明显高于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检查,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中可提高诊断准确度,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婧如;杨鑑

    目的:分析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影响特征,以提高超声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超声诊断的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8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后,其肿瘤大小在3.1cm至4.1cm之间,其中37例为囊实性肿瘤,20例为囊性肿瘤患者,11例为实性肿瘤患者,患者卵巢体积显著增加,其中有12例患者卵巢已经发生变化,失去正常形态,在附件区发现形态不规则或者规则的异常回声团块,肿瘤主要是以囊性为主,少许患者肿瘤内会出现回声组织.6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有43例患者为良性肿瘤患者,其中31例为成熟畸胎瘤,8例为浆液性囊腺瘤,4例为粘液性囊腺瘤;有25例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4例为浆液性囊腺癌,6例为粘液性囊腺癌,5例为子宫内膜样癌4例.结论:超声诊断可以清晰的显示肿瘤内部血供情况,对搏动指数、肿瘤形态、血流阻力指数等进行特征分析,这对于卵巢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作者:郭继云

    目的:探讨对比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评估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穿刺细胞学诊断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甲状腺癌2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24例、甲状腺炎24例,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为81.1%,其中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69.4%,另外有17例患者发生误诊;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声影像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准确快速、方便快捷”等诊断优势,可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但是诊断准确率还有所欠缺,在临床实践中可联合多种超声进行检查,可有效弥补单一检查方式的局限性,提高诊断准确性.

  •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吴茹霞;姜卫波;江艳丽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为甲状腺小结节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观察组)与常规超声诊断(对照组),观察患者接受超声弹性成像鉴别的效果,与常规超声诊断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接受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小结节良性0~2分为主,恶性3~4分为主.结论:甲状腺小结节患者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能够将患者病变组织通过图表清晰的表现出来,诊断效果较高,增加诊断的准确性,让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提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超声弹性成像值的在甲状腺小结节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肉芽肿性乳腺炎62例超声声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豫平;肖嘉哲;卢志娟;林家东;李建锋;林鸣琴

    目的:研究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住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6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行超声检查,并术后行组织细胞病理学检查.观察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特点及超声声像特征.结果:62例(82个病灶)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灶位于左侧乳房47例,右侧乳房15例;肿块大小2.4-9.6cm,平均(7.4±2.3)cm;单发42例,多发20例;伴有皮肤增厚9例,合并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1例,伴皮下积液5例,出现窦道形成1例.2例术后病理显示W-S反应阳性,检测出特异性猫抓病病原菌.超声声像:82个病灶超声声像均呈不均质低回声,57例声像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其中主要表现为分叶和成角27例,主要表现为多个导管样回声延续28例,同时呈现以上2种表现2例;弥漫性腺体回声紊乱20例,其余5例病灶呈卵圆形,边界清晰.CDFI显示病灶血流丰富61例.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声像主要表现为不规则、不均匀的低回声,且多呈分叶、成角、多个导管样回声,病灶内大多有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

  •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文利

    目的: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盆底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80例患者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均应用盆底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组于静息、缩肛状态下超声结果及膀胱有关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于静息与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横径(6.22±0.60)cm、肛提肌裂孔后前径(6.14 ±0.63) cm、耻骨内脏肌厚度(0.97±0.15)cm与(6.12 ±0.53)cm、(5.90±0.78) cm、(0.98±0.25) cm均比对照组大(P<0.05);两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旋转角度及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对比均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盆底超声诊断的价值较高,能够清晰显示机体盆腔结构,且可对患者病情实时掌控,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 大动脉转位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高翠萍

    目的:分析大动脉转位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5670例,经产后证实大动脉转位胎儿21例,均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5670例孕妇经超声诊断发现大动脉转位17例,经产后证实大动脉转位胎儿21例,诊断准确率为80.95%(17/21),漏诊率为19.05%(4/21),17例大动脉转位经超声诊断发现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所占比例为23.53%(4/17),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所占比例为76.47%(13/17);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与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右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及左室流出道切面表现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大动脉转位诊断准确率高,且可对大动脉转位作出准确分型,利于疾病治疗.

  •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陈卓坚

    目的:研究并探讨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50例确诊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比较两种扫描剂量下16排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检出个数、CT征象、定性诊断结果以及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肺结节检出个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其对肺结节各CT征象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诊断方面,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肺癌、肺转移瘤、炎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不明确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优例数与常规剂量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与常规剂量扫描结果较为接近,可在保证图像质量、有效检出肺结节、对肺结节进行定性诊断的同时,减少扫描剂量,有利于减少射线辐射.

  •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研究

    作者:曹伟雅

    目的:观察四维彩色索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产前筛查孕产妇200例.所有孕产妇均接受超声检查(包括二维及四维超声),观察并对比实施不同超声检查疾病检出率及检出准确率.结果:四维超声检查检出率(6.5%)与二维超声(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检查正确率(92.3%)高于二维超声检查(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应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利于为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保证患儿预后.

  • 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筛查意义

    作者:王静

    目的:探讨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筛查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孕妇1201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内胎儿心脏发育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筛查,将所得结果与随访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产前检出率为22.98%(276/1201),检出符合率为96.50%(276/286),敏感度为93.24%,特异度为68.40%,漏诊率为6.76%;胎儿左心房、左心室及右心房、右心室内径随胎龄增长而不断升高,与胎龄呈正相关;276例心脏发育异常胎儿中,7例于引产后实施尸检,尸检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基本相符;四腔心切面检出率高于三血管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可有效检测出子宫内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情况,漏诊率低,且四腔心切面检出率高.

  • 动态三维超声对盆底松弛综合征患者肛提肌裂隙形态结构改变的评估价值

    作者:冼云开;林海龙;林淑莲;蒋双兰;余凤

    目的:研究盆底松弛综合征者应用动态三维超声对肛提肌裂隙的形态结构改变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盆底松弛综合征致便秘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Valsalva动作时应用动态三维超声进行检查,对肛提肌裂隙左右与前后径加以测量,通过针灸与生物反馈医治后,再次应用动态三维超声进行检查.结果:医治后,患者于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隙横轴、纵轴和面积均比医治前减小(P<0.05);医治后克里夫兰便秘评分比医治前低(P<0.01),且肛提肌裂隙面积、面积差值分别和克里夫兰便秘评分、评分差值呈中度关系.结论:盆底松弛综合征者应用动态三维超声对肛提肌裂隙的形态结构改变评估价值较高,属于一种无创且有效检查方法,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 彩超在早期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刘芳

    目的:探讨彩超在早期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平顶山中医院收治的经B超检查诊断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组织活检及经皮肝穿刺活检等方式检查结果作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早期肝癌的准确度,并分析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经病理组织活检及经皮肝穿刺活检等方式检查证实,本组8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原发性肝癌42例,转移性肝癌21例,肝腺瘤3例,肝血管瘤1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原发性肝癌37例,诊断准确度为88.10% (37/42);转移性肝癌18例,诊断准确度为85.71%(18/21);肝腺瘤2例,诊断准确度为66.67%(2/3);肝血管瘤13例,诊断准确度为76.47%(13/17).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肝癌进行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可有效鉴别肿瘤良恶性质及疾病类型,可为临床干预方案的及早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 原发性股骨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作者:孟蒙;王波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5+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膝关节胀痛,遂就诊我院.查体: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局限性压痛伴活动受限.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示股骨远端密度减低,内见多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欠清;骨皮质中断,见连续型层状骨膜反应(图1).CT平扫示股骨远端团块状软组织影,大小约59x60mm,其内未见分隔、坏死及脂肪密度影;骨皮质变薄、中断,周围见残存骨质结构,呈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图2);MRI平扫肿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骨皮质中断,病变累及临近肌肉组织(图3-5).

    关键词:
  • 医院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分层次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探析

    作者:李莉

    目的:主要对医院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分层次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历,将80例学生划分为两组,即本科和大专.并对带教教师进行合理的分派,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结果:通过上述的研究和分析得知:两组不同层次学生在专科护理、岗位职责、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操作等方面的考核成绩与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之前的成绩相比具有很大的提升(P<0.01);通过此次分层次带教模式,有91%的护生对带教教师给予较高的评价.结论:分层次教学模式能从注重护生自身具有的差异性,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并重视对护生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值得在今后医护人员的培养中使用和推广.

  • 经阴道介入引导MTX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杜毅勤

    目的:探究经阴道介入引导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次肌肉注射MTX,观察组患者行经阴道介入引导MTX局部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附件包块完全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及血HCG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经阴道介入引导MTX局部注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附件包块完全吸收时间和血HCG恢复正常水平时间.

  • X线透视下经口插管联合经皮穿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王雪松;苏振辉;廖冬青;刘芬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经口插管联合经皮穿胃造瘘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30例胃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透视下经口插管联合经皮穿胃造瘘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不良事件.结果:胃造瘘患者操作时间、置管时间、喂养时间、清蛋白变化数据分别为(29.03-4.52) min、(27.29±4.33)d、(24.19 ±3.07)h、(5.49±0.82) g/L,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30例患者仅出现2例肺部感染,概率为6.67%.结论:X线透视下经口插管联合经皮穿胃造瘘术,应用效果较佳,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介入诊断治疗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蒋强;张燕军;周毅;王海亭;蒋忠仆

    目的:探讨介入诊断治疗在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介入诊断检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其中对照组64例采用栓塞治疗,而试验组64例采用药物灌注治疗.分析介入诊断技术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失血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128例患者经介入诊断检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检出率为93.8%;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84.4%,治疗后试验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升高,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介入诊断治疗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有效缓解患者失血指标,值得临床选择.

现代医用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