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现代医用影像学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Modern Medical Imagelogy 현대의용영상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肿瘤医院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7035
  • 国内刊号: 61-128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医用影像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窦克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多层螺旋CT和X线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

    作者:杨瑞

    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与X线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SIJ)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本组均给予多层螺旋CT与X线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检查出不同级别病变,SIJ病变征象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在Ⅰ、Ⅱ级病变中检出率28.57%、45.92%比X线高(P<0.05);多层螺旋CT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征象检出率83.67%、67.35%比X线高(P<0.05);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92.86%比X线高(P<0.05).结论:与X线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具较高密度与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更加清晰地反应病变的细微结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更高,具一定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作者:余庆文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接诊的疑似脑动脉瘤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81例患者实施诊断,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1例患者的病理结果均为脑动脉瘤,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81例患者实施诊断的准确率为95.1%,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81例患者实施诊断的准确率为85.2%,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比较,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性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增强CT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作者:孙伟

    目的:探讨肝脏增强CT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及价值.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资料;研究资料均行多层增强CT扫描并详细记录CT观察指征,并对患者予以应谷丙转氨酶(ALT)、谷酰转肽酶(γ-GT)、铁蛋白(FER)三项生化指标检测;观察对比增强CT、生化指标以及增强CT+生化指标三者间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结果:50例HCC患者的各单生化指标检测的灵敏度依次为γ-GT、ALT、FER;增强CT诊断正确率则为82.0%;而增强CT联合生化指标检测诊断正确率则高达94.0%.结论:增强CT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全面提升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可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机会.

  • 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晓

    目的:分析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65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5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均实施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X线照射结合CT扫描检查进行诊断,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及X线和CT的图像特点.结果:将X线照射结合CT扫描检查和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肺部恶性肿瘤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95.24%,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肺部肿瘤患者应用放射技术进行诊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确诊率较高.

  •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定

    作者:林婷婷;骆达林

    目的:分析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8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采用输卵管再通介入器械,然后采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了解患者阻塞的程度与部位,并借助3F微导管、0.018in微导丝的物理机械作用、抗粘连、消炎作用,使患者阻塞输卵管再通.结果: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80例患者共有90支输卵管阻塞,再通成功率为95.00%,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怀孕的有70例,怀孕率为87.50%.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 磁共振DWI与MRS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黄广;蔡德总

    目的:探析磁共振DWI与MRS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3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组,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43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磁共振DWI与MRS成像检查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当扩散敏感度系数为600s/mm2、800s/mm2时,观察组患者的ADC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ho+ cre)/Cit值明显偏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磁共振DWI诊断,阳性37例(86.05%),经MRS成像检查,阳性38例(88.37%),磁共振DWI联合MRS成像检查,阳性41例(95.35%).结论:在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DWI联合MRS成像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诊断,可明确前列腺癌组织微观结构与代谢水平的关系,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早期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浅谈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中作用

    作者:陈理强

    目的:研究并探讨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2016年6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确诊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X线检查、螺旋CT及MPR重建,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的检出率,并比较X线、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garden分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93.75% (P <0.05),且螺旋CT及MPR重建可对X线无法发现的骨折予以显示,对碎骨片和骨折旋转移位情况均能清晰显示.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对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86.25%、91.25%(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螺旋CT进行检测,并进行MPR重建,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对各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进行有效区分,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参考意见.

  •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探讨

    作者:韩玉柱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纤维化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清学纤维化程度评价,给予观察组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肝纤维化评价符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的肝纤维化评价符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D MSI TIC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应用于肝纤维化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 术前放化疗对于低位直肠癌病人效果、并发症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育标

    目的:研究探讨术前放化疗对于低位直肠癌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并发症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患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25例.对实验组病患在手术前进行放化疗的处理,而常规组病患则直接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以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治疗的结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病患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之间差别并不大(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尊帅;胡秋根;杨少民;岑玉坚;黎冠丰;梁瑞莲

    目的:探析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于2016年6月~ 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检查.双源CT诊断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0.0%,准确性为90.0%,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经双源CT检查的左心室心肌灌注评分中2分占%,其次为3分,占%.结论: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CT诊断方法及准确率分析

    作者:奚燕燕

    目的:观察CT检查在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84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手术结合病理学检查已经确诊.术前对患者先后进行腹部X线检查、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准确检出率.结果:CT检查准确检出76例,检出率为90.48%;腹部X线检出52例,检出率为61.90%,两种检测方法准确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在病因诊断中检出84例,检出率为100%;腹部X线在病因诊断中检出28例,检出率为33.33%.结论: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检出率高,可以明确肠梗阻病因,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颅内巨大的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王朝文;吴华超;符有文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的MR影像表现,分析磁共振在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的MR影像表现及术前做T1W、T2WI的MR常规平扫、T2-FLAIR、DWI和增强MRI影像表现.结果:14例T1 WI呈低信号,只有1例T1WI呈高信号,T1-STIR未能抑制.所有病例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所有病例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多无强化或囊壁轻度强化,其中3例发生恶性变者局部囊壁呈结节状明显强化.结论: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MR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价值.T2-FLAIR信号对于诊断具有特征性,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良恶性鉴别.

  • 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对预测帆状胎盘孕妇预后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茂春;王琦

    目的:分析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对预测帆状胎盘孕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单胎帆状胎盘孕妇92例,按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n =48例)和妊娠结局不良组(n=44例),选择同期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S/D比值(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阻力指数.结果:妊娠结局不良组S/D比值、阻力指数均较妊娠结局良好组、健康孕妇组高(P<0.05);随着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加,胎儿分娩孕周提前,出生体质量下降,且胎儿不良结局率提高.结论:产前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S/D比值时,对预测帆状胎盘孕妇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邵菲;颜冬华;瞿国萍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及20例盆底正常女性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断层成像,观察肛门内括约肌的厚度、形态、连续性,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耻骨直肠厚度等.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断层成像技术测量所有患者肛门内括约肌厚度、缺损面宽度、盆膈裂孔大小、耻骨直肠厚度,与正常对照组数据相对比,提示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断层成像实现女性盆底影像学检查,通过测量患者肛门内括约肌厚度、缺损面宽度、盆膈裂孔大小、耻骨直肠厚度可定量分析其盆底功能障碍程度,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陈少兰;林汉楚;周飞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我院对6870名农村户籍妇女进行乳臊癌筛查研究,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超声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6870名乳腺体检者中,乳腺异常的有2360例,诊断率为34.35%,其中B超检测显示良性肿瘤有790例,乳腺癌30例;病理结果活检结果显示良性肿瘤有730例,乳腺癌25例.与病理结果活检结果相比,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的灵敏度96.76%、特异性15.76%、准确度95.87%、阴性预测值69.83%、阳性预测值94.98%,乳腺癌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100%、特异性99.87%、准确度99.87%、阴性预测值69.83%、阳性预测值100%.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率高.

  • 致缺血性自发性脑动脉夹层20例临床影像学特征分析

    作者:徐全涛

    目的:研究脑动脉夹层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0例脑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的患者,通过查体、病史、常规检查、DSA、MRI、CTA、MRA以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终诊断为脑动脉夹层.结果:患者临床表现,11例表现为偏瘫,发作时眩晕,5例伴有视物旋转,3例有头晕,1例出现同侧Honer综合征,脑动脉夹层:MRI显示6例患者壁间有血肿,新月征;经过抗凝治疗,改良的mRS评分从急性期的(3.5±1.7)降低到现今的(2.4±2.0),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夹层临床较为常见,存在特殊的影像学标准,临床诊断难度不大,经过抗凝治疗能够再通,临床预后效果较好.

  • 磁共振显示胆囊管低位的初步分析

    作者:褚法泉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序列综合应用诊断胆囊管低位汇入胆总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统计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行上腹部MRI及MRCP检查患者1450例的磁共振图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别计算2D-MRCP、3D-MRCP以及综合应用2D-MRCP加3D-MRCP加上腹部MRI图像对于胆囊管低位汇入胆总管的显示率.结果:总数1450例患者中,通过手术证实胆总管低位的有74例,其中2D-MRCP图像显示64例,显示率86%,3D-MRCP图像显示72例,显示率97%,综合应用2D-MRCP加3D-MRCP加上腹部MRI图像图像显示74例,显示率100%.综合多序列图像可以100%显示胆囊管低位.结论:磁共振多种序列图像综合应用可以明确诊断胆囊管低位,对于临床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磁共振 胆囊管低位
  • MRI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作者:王珂;任芳;徐俊卿;郝跃文;王虹

    目的:研究MRI动态增强及DW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半定量及定量价值.方法: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的MRI动态增强及DWI,研究TIC、早期强化率及ADC值的诊断效能,并联合三种指标制定综合评分系统.结果:恶性病灶TIC多呈流出型,良性多呈流入型,TIC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0.851,特异度为0.766,AUC为0.781.增强第1周期早期强化率(61.5%)的敏感度为0.882,特异度为0.816,AUC为0.802;第2周期早期强化率(92.3%)的敏感度为0.891,特异度为0.924,AUC为0.895.良恶性病灶ADC值有统计学差异,ADC值1.135×10-3mm2/s为阈值的敏感度为0.852,特异度为0.734,AUC为0.771.良性病灶综合评分明显低于恶性病灶,其评分与病理结果有明显相关性,r值=0.89,P<0.05.结论:增强第2周期早期强化率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有效的指标,联合三种指标综合评分能够明显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 脊柱骨肉瘤影像学表现

    作者:王祥辉;谭娟;李波;姚春慧

    目的:分析脊柱骨肉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区23所三甲医院14年收治的11例脊柱骨肉瘤,其中颈椎2例,胸椎5例,腰椎3例,骶椎l例.7例均行X线、CT和MRI检查,1例分别行CT和MRI增强检查.结果:脊柱骨肉瘤发生率极低,主要发生在胸、腰椎,劲椎、骶椎次之,尾椎未发现病例.X线平片和CT在观察肿瘤骨及瘤软骨钙化方面优于MRI.MRI在观察肿瘤与脊髓关系、软组织肿块与周边组织关系方面较CT具有优势,MRI能清楚显示病变及其范围,T1WI不均匀低信号为主,T2WI不均匀高信号为主,T1WI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X线、CT和MRI影像学表现对骨肉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者结合,特别是CT与MRI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鼻咽癌多层CT扫描技术

    作者:郭少冰;李耀国;冼桂兰

    目的:分析NPC增强扫描的技术要点和癌肿显示情况,为实现精确扫描、精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平扫加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上颌骨齿槽突或舌骨向上扫到蝶鞍前床突水平;造影剂用量80ml;使用压力注射器,注射速度3ml/s;增强扫描开始时间为注射开始后65s;观察癌肿显示情况.结果:平扫仅能观察到密度增高影像,癌肿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不清晰,有29例癌肿呈现中等及以上程度强化,约占96.7%,强化比例高,癌肿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结构能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显示.结论:NPC平扫加增强扫描,能够确保诊断所需影像资料的完整和图像的清晰,特别是对放疗的精确定位能够提供重要帮助,应该列入常规检查.

  • 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分析

    作者:纪斌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一共收治76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平片、螺旋CT以及MRI扫描方式进行检查与诊断,对比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和X线对比,CT和MRI检查技术对Ⅰ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MRI对比,X线和CT检查技术对0级强制性脊柱炎的检出率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方式均能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一定的诊断,而MRI检查方式可以对脊髓、软组织病情进行直观性的显示,由于MRI检查方式的检查费用比较高,检查时间比较长,因此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多种方法结合检查可以互补彼此的缺陷之处,从而提高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 基于肿瘤影像学异质性分析CT在诊断腹部肿瘤中的价值

    作者:廖智

    目的:探讨腹部血流量存在的异质性及容积灌注CT成像对降低肿瘤异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腹部结节病例的132例,其中腺癌48例,间质瘤52例,淋巴瘤32例.所有的病例均行单层面灌注CT和容积灌注CT成像扫描,比较两者对腹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采用变异系数评价两者在影像学异质性的差异,评价肿瘤影像学异质性对腹部恶性肿瘤的影响.结果:容积灌注CT成像与单层面灌注CT诊断恶性结节的效能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中高分化组及低分化组两个亚组的容积灌注CT成像的变异系数也均小于单层面灌注CT的变异系数,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量差异性的大小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容积灌注CT成像与单层面灌注CT检查在诊断效能上无明显差异,稳定性好,肿瘤影像学异质性对评价腹部肿瘤血流量有着一定影响,容积灌注CT成像能够降低肿瘤异质性的影响.

  • MRI联合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卫佳佳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加强成像)联合DWI(弥散加权成像)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根据淋巴结病变性质分为恶性组(n=36)和良性组(n=24),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MRI、DWI、MRI联合DW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同时记录病灶部位、形态特征,并对比两组囊性病变发生率、环形强化发生率、平均ADC值.结果:常规MRI定性诊断准确率(85.00%)高于DWI(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871,P<0.05);常规MRI联合DWI定性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MRI(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904,P<0.05);恶性组囊性病变发生率和环形强化发生率分别为80.56%、47.22%,高于良性组54.17%、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1 =4.775,X22=5.909,P<0.05);恶性组淋巴结平均ADC值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96,P<0.05).结论:MRI联合DWI定性诊断腹部淋巴结准确率较高,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急性阑尾炎超声图像与病理结果对照浅析

    作者:余永金;朱凯敏

    目的:对各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和其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以及提高超声诊断各型急性阑尾炎准确性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6年4月间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术后病理确诊急性阑尾炎的病例共85例,将手术病理结果与超声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检出各型急性阑尾炎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73例,漏诊11例,误诊1例(其中漏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误诊1例).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5.9% (73/85),对急性阑尾炎分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8% (7/9),86.6% (58/67),80% (4/5),100% (4/4).各型急性阑尾炎超声改变进行两两比较:阑尾周围结构回声增强,合并包块对急性阑尾炎分型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根据其超声声像图可以确定急性阑尾炎的类型.

  • 双源CT腹部扫描(低剂量)诊断肝癌的应用效果

    作者:黄威;欧穗怡

    目的:探究在肝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双源CT腹部扫描(低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全年间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进行诊断,按照随机序号法将80例患者进行分组后,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剂量诊断,观察组采用双源CT腹部扫描(低剂量);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图像优良率比较对照组稍高于观察组,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噪声稍高于对照组,但不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双源CT腹部扫描(低剂量)诊断肝癌的应用效果良好,相比较常规剂量而言,在图像质量和噪音等方面不会产生明显差异,但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因而值得我们在肝癌的诊断过程中进行借鉴和使用.

  • CT与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刘红权;陈艳

    目的:探讨对比CT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9例病灶直径≤3cm,14例病灶直径>3cm,均于入院1周内完成MRI及CT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及对不同大小病灶原发性肝癌检出率.结果:MRI肝内病灶、肝外病灶及病灶总数检出率明显高于CT,肝内灶及肝外灶阳性率(93.02%、55.81%)高于CT(76.74%、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9例病灶直径≤3cm患者中,MRI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93.10% (27/29),显著高于CT检出率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例病灶直径>3cm患者中,MRI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92.86%(13/14),与CT 85.71%(12/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测比较,MRI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准确率,有利于小病灶及肝癌早期诊断,值得推广.

  • 腹部X线检查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敏感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柏燕;张凯钟;符式新

    目的:分析腹部X线检查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诊断的敏感性,旨在为NEC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拟于我院治疗NEC患者83例,根据Bell临床分期NEC Ⅰ期与Ⅱa为早期组(n=41),NECⅡb期与Ⅲ期为进展期组(n=42),观察两组患者的X线表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NEC的诊断价值.结果:早期组中小肠胀气扩张11例,部分肠管狭窄变细、形态僵直17例,局部胃肠道见“泡沫征”者13例,进展期组中肠壁囊样积气者15例,肠壁囊样积气及线样积气者19例,门静脉积气者5例,气腹者3例.进展组的患者X射线预测NEC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比早期组的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NEC的X线表现为肠管狭窄和僵直,进展期X线表现为门静脉积气和肠壁积气,进展期X射线预测NE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早期.

  • 消化道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手术对照分析研究

    作者:郝志勇;熊芯

    目的:研究消化道破裂穿孔中使用CT、超声、X射线等影像学诊断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接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通过了CT、B超、X射线检查,从而根据手术检查腹部穿孔检查和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来研究CT、B超、X射线在消化道破裂穿孔术前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消化道破裂穿孔的诊断中,CT诊断在阳性符合率(93.9%)、阴性符合率(81.8%)、总符合率(91.7%)、灵敏度(93.9%)、特异度(81.8%)、准确率(75.7%)等临床指标上优势为明显,B超次之,X射线临床诊断效果不理想.结论:CT和B超检测能降低X射线在消化道破裂穿孔诊断的误差率,同时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穿孔区域、游离气体和积液等病灶特点,从而为消化道破裂穿孔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断依据.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畸形确诊率的影响

    作者:陈强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畸形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产前常规检查的1 132例孕中期孕妇,所有受检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单独检查及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将二维超声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情况与正常分娩后或引产后新生儿情况予以对比,分析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胎儿畸形诊断准确度.结果:经随访及引产得知,本组1132例孕妇中共69例胎儿存在畸形,联合诊断检出62例,诊断准确度为89.86% (62/69),单独诊断检出50例,诊断准确度为72.46%(50/69),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24,P<0.05).结论:联合采用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检查对孕中期孕妇实施检查,可有效提高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为是否应及早终止妊娠提供可靠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前后胎儿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对比研究

    作者:吉鹏;翟银生;李利波;曾增;吴雪凤

    目的:对比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前后胎儿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同时选取76例无肾病、无妊娠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西门子ACUSON-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孕妇均采用仰卧位,调整呼吸,平静下来,通过超声仪探头对胎儿双颈顶、胎心率、胎儿重量及羊水对胎儿宫内发育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彩超对胎儿的脐动脉和肾动脉阻力指数进行测量.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比得出,对照组正常产妇与观察组妊娠期高血疾病治疗前,两组参试者的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PI及S/D有明显差别,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的正常孕妇对比,两组参试者的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PI及S/D无明显差别,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与对照组对比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后,胎儿的Apgar评分及体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对妊娠高血压病胎儿的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且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颅脑损伤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立超;何腾;邵国宏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应用CT与核磁共振(MRI)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3月~年2016月3收治的6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行CT扫描,实验组行MRI扫描.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与病情预后评分,并对比特殊部位损伤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中后颅窝、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以及延髓、脑桥等特殊部位受损检出率更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GOS预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技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效果良好,其阳性检出率以及特殊部位损伤检出率高于常规CT扫查,但后者亦有可取之处,建议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法.

  • 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影像分析及诊断价值

    作者:齐淑玲;刘福尧;张凯;石磊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的CT资料.结果:3例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体尾部,均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在2.2cm-6.9cm之间,边界清楚,6例肿瘤均呈囊实性表现,增强检查,动脉期肿瘤实性成分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进行性不均匀充填,但强化程度仍低于邻近正常强化的胰腺组织.结论:多排螺旋CT的多期增强扫描能反映出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影像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核磁共振成像与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婷玉;宋振强;胡亚萍;王斌杰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与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1例于我院进行检查的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与脑脊液分析,对比两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异常率和CK、LDH、LA水平.结果:观察组诊断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265,P<0.05);观察组CK、LDH、L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患者CK水平高于病毒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LDH水平高于病毒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LA水平高于病毒性脑膜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与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扫描诊断肝癌中的应用

    作者:方孙福

    目的: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扫描诊断肝癌中的应用,从而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肝癌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5月直至2015年7月期间,并将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MRI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扫描检查,将两组肝癌患者检查后的漏诊率、误诊率、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肝癌患者检查后的漏诊率2.50%、误诊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漏诊率10.00%、误诊率12.50%,观察组肝癌患者检查后的诊断符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癌患者77.50%(P<0.05).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扫描诊断肝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显著提高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减少肝癌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值得在临床诊断肝癌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TR-CEUS联合TRTE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

    作者:陈华彬;曾福强;邹斌;林勇平;张路生;陈红梅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EUS)联合弹性成像(TRTE)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拟诊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经直肠弹性成像检查(TRTE)及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TR-CEUS)检查,查找可疑恶性结节行目标活检,并进行12点系统穿刺活检,比较不同方法恶性结节的检出率.结果:TRUS检出可疑恶性结节80个,其中38个终诊为恶性结节,检出率47.50%;TRTE检出可疑恶性结节72个,其中52个终诊为恶性结节,检出率72.22%;TR-CEUS检出可疑恶性结节68个,其中56个终诊为恶性结节,检出率82.35%;TR-CEUS联合TRTE检出可疑恶性结节60个,其中53个终诊为恶性结节,检出率88.33%.结论:TR-CEUS联合TRTE能提高前列腺恶性结节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检出率,为前列腺目标活检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高频超声在小儿肘关节外伤(DR示脂肪垄阳性征骨折示阴性)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李晓梅;王新强

    目的:探讨高频高声在小儿肘关节外伤中DR评片显示阳性脂肪垄征骨折显示阴性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对临床遇到的小儿主诉肘关节外伤患儿860例,在0.5h-2d内DR拍片后均及时进行了高频超声检查,共挑选出98例DR显示脂肪垄阳性征而骨折显示阴性征的患儿,均经小夹板固定后在20-30d进行了DR平片复查.结果:DR平片示:前脂肪垄推出28例,后脂肪垄推出33例,前后脂肪垄均推出37例,推出的脂肪垄增大形态有:弧形、三角形、形态不规整、航帆状等形状,98例均未见明确骨折.高频超声表现:脂肪垄呈(团状、椭圆状、宽带状,不均匀状)强回声;28例前脂肪垄抬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10例,局部骨组织不光滑7例;33例后脂肪垫抬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12例,局部骨组织不光滑5例,不连续小斑片状强回声7例;37例前后脂肪垫抬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13例,局部骨组织不光滑7例,不连续小斑片状强回声3例,缝隙样低回声区5例.29例高频超声未提示骨折患儿均见骨膜线状连续性中断;高频超声提示为69例骨折患儿20-30dDR平片复查均见骨痂形成.骨折部位:外上髁38例,髁上20例,内上髁11例.结论:脂肪垫阳性征与骨折高度相关,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肘部外伤(特别是微小骨折的直接征象)明显优于DR平片,并可动态观察,是诊断小儿肘部外伤的重要检查手段,有利于临床医师对小儿肘部外伤的及时诊治,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子宫颈癌术前磁共振成像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分析

    作者:范伟雄

    目的:探索研究子宫颈癌术前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术前进行MR检查,对照组患者30例未进行术前MR检查,根据术前专项检查进行治疗,将患者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病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核磁共振检查,共有27例患者MRI检查结果为宫颈癌,检查准确率90.00%,25例患者MRI分期结果与术后分期结果一致,MRI检查分期精准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前临床分期,共有23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宫颈癌,诊断准确率为76.67%,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共有19例患者结果准确,精确率为63.33%.观察组诊断准确率和精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度和分期精确度较高,可以作为常规诊断方式.

  • 呼吸对胸部CT影像的影响分析

    作者:彭俊琴

    目的:分析呼吸对胸部CT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告知患者吸气后闭气,听从设备发出的口;实验组扫描前行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的不适感与紧张感,反复训练呼吸,直到能够掌握并保持在每次相等吸气状态下的闭气;从肺尖扫描至肺底扫描层应与定位图设置相同;平扫与增强扫描各层面应该一致.结果:对照组20例,有16例定位图设置扫描层面与图像显示层面相符合或基本相符合,有4例相差较大;平扫与增强扫描各层面相同或基本相同有17例,有3例相差较大.实验组20例,有19例定位图设置扫描层面与图像显示层面基本相符合,有1例相差较大;19例平扫与增强扫描各层面相同或基本相同,有1例相差较大.结论:充分利用CT扫描设备优势,分析影响呼吸的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即做好心理辅导、加强呼吸训练可以有效达到精确扫描、提高影像质量的目的.

  • CT肺血管成像(CTPA)评价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分析

    作者:范承林;刘平平;向科

    目的:探讨CTPA应用于肺栓塞(PE)程度及右心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PE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实验对象均采用CTPA检查,通过对照研究的方式,探讨CTP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RVd、RVs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右心室RVd、RVs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Vs/LVs、RVd/LVd高于对照组(p<0.05);肺栓塞程度非常轻50.00%,CT显示,肺动脉管腔充盈缺损,并向管壁偏,边缘整齐和光滑程度差;轻度肺栓塞30.56%,CT显示,中央动脉表现出异常现象,出现对比剂环绕的情况;重度肺栓塞19.44%,CT显示,肺动脉管腔发生闭塞情况.结论:PE患者的疾病评价过程中应用CTPA检查,在评价患者右心功能与疾病程度方面,检查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分析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作用

    作者:温中炎

    目的:分析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108例患者,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剖腹探查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急诊腹部CT探查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诊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腹部CT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检查时间较短,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史振乾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疑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检查,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实时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结果:80例检查中发现动脉狭窄20例,动脉变异23例,烟雾病7例,动静脉畸形10例,动脉瘤20例.螺旋CT脑血管成像(SCTA)能很好显示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近端大分支,能很好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也能很好显示动静脉畸形的畸形血管团,以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80例中颅底Willis环都显示清晰.结论:25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是一种佳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此种方法快速、无创,能为临床的治疗选择提供帮助.

  •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诊断效果及价值分析

    作者:郑超

    目的:分析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者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对2013年9月-2016年9月本院诊治为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92例患者资料加以分析,依据临床诊断时所选用的不同检查方案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为46例,前者应用超声诊断,后者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诊断,观察和对比两组诊断效果和价值.结果:观察组动脉闭塞、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斑块误诊率4.17%、4.00%与5.56%均比对照组20.83%、20.00%与22.00%低(P<0.05);两组肠系膜下动脉病变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肠系膜上动脉病变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者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诊断效果和价值比超声优,能够减少误诊发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具较高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呼气相HRCT影像表现及相关参数诊断小气道疾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裕;林志光;林雪雷;司徒敏婷;刘红宣

    目的:探讨呼气相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及相关参数诊断小气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6年9月42例经肺功能检测显示小气道异常患者作为病例组,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肺部呼气相HRCT扫描,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病例组细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扩张检出率分别为30.95%、21.43%;马赛克征、空气潴留、树芽征检出率分别为59.52%、52.38%、9.52%,对照组有上述征象的分别占0.00%、10.00%、0.0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影检出率分别为9.52%和97.62%,对照组分别为10.00%和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80.95%的患者像素值<-900HU,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Pie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气相HRCT对小气道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细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扩张,呼气相马赛克征、空气潴留、树芽征是小气道疾病患者HRCT主要的影像学表现,Pie可作为诊断小气道疾病的重要参数.

  • 胃淋巴瘤的CT诊断

    作者:王青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胃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淋巴瘤的CT及临床资料,9例均行腹部CT乎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对9例胃淋巴瘤的CT图像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胃淋巴瘤中,局限型7例,弥漫型2例;位于胃贲门部1例,胃窦部4例,胃体部2例,全胃弥漫2例;CT图像表现为局部胃壁或全胃壁不规则增厚,胃腔狭窄,密度均匀,未见钙化,少有坏死;增强后肿块轻中度强化,局部胃粘膜线完整,胃周有肿大淋巴结.结论:淋巴瘤的CT表现有特征,主要要与胃癌进行鉴别,确诊仍然有赖于病理检查.

    关键词: 胃部 淋巴瘤 CT
  • 高频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孝力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1月期间于民权县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的60例淋巴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超声鉴别、诊断淋巴结良恶性,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高频超声诊断准确患者55例(91.67%),误诊5例(8.33%);良性淋巴结长径值与短径值均显著小于恶性淋巴结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淋巴结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显著低于恶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超声用于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综合评估淋巴结内部血流及形态,初步评定浅表淋巴结良恶性,可显著降低误诊或漏诊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姚连华;劳清富;郑桂婵

    目的: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断的25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25例患者具接受多排螺旋CT诊断,并分析螺旋CT的确诊情况、病理诊断结果以及大小结节检查结果.结果:25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患者中,局灶结节增生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局灶脂肪缺失5例、肝脏血管瘤4例、肝细胞癌6例以及转移肝癌4例,其中1例转移肝癌误诊为肝脏血管瘤;恶性病灶11例,良性病灶14例;小结节14例,大结节11例.结论: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患者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疾病漏诊率,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诊断中具重要价值.

  • 坐骨结节囊肿的磁共振影像特征

    作者:何腾;刘立超;付瑞娟

    目的:观察研究坐骨结节囊肿的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将我骨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3例坐骨结节囊肿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病例病情均经由手术病理诊断所证实,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总结分析磁共振影像的特征表现.结果:本组病例病灶共计16个,均属单发囊性肿块,具有不光滑内壁,囊壁厚,其中囊内有线状分隔可见者共计10个,囊内无分割表现者6个;T1WI低信号表现者为4例,等信号表现者为1例,稍高信号表现者11例;T2WI上病灶囊液均表现出明显的高信号.增强扫描示囊液无强化表现,囊壁与间隔有中度或者轻度强化表现.结论: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坐骨结节囊肿有突出的特征性表现,其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较高,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 超声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姜鑫;曹小丽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137例乳腺超声检查为BI-RADS4级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其中DCIS组55例(40.10% 55/137),良性乳腺肿瘤组41例(29.95%41/137),乳腺浸润性癌组41例(29.95% 41/137),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详细记录肿瘤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CDFI血流信号等各种征象,对三种类型的乳腺肿瘤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CIS与良性乳腺肿瘤超声图像表现在肿瘤内部回声、微钙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DCIS与乳腺浸润性癌的超声图像在肿瘤形态、边界、导管扩张、后方回声衰减有显著差异(P<0.01).通过CDFI观察,DCIS与良性乳腺肿瘤在动脉RI方面有统计学差异,DCIS与恶性乳腺肿瘤在血流信号(Alder分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DCIS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内微钙化、导管扩张、RI指数高等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CTA三维重建对肺隔离症诊断的重要价值

    作者:黄依莲

    目的:探讨CTA三维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肺隔离症患者中右肺上叶1例,下叶4例;左肺下叶8例,左肺上叶2例.供血动脉发自胸主动脉3例,发自腹主动脉12例.结论:CTA不仅能显示异常的供血动脉,而且可提供肺实质,气管及周围肺气肿情况,CTA可做为肺隔离症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CTA 肺隔离症 诊断
  • 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黄继宗;张勇华

    目的:研究并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于2012年1月~2014年5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0%,较对照组的74%明显更高(P<m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可行性,且其治疗效果显著.

  •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分析及良恶性病理表现

    作者:侯文忠;李恩;卢善明;陈湘光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表现,提高间质瘤的影像学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相互对照分析.结果: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发生于食管1例,贲门胃体连接部2例,胃41例,十二指肠5例,小肠11例.术后病理显示良性11例,恶性49例.所有患者经CT检查后,根据灶形态、边界、密度及强化形式等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其中25例为低危组,35例为高危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根据灶形态、边界、密度及强化形式等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能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镇痛镇静评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现状分析与实施

    作者:杨椹;韩素琴;林玉璇

    目的:探讨镇痛镇静评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现状分析与实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准确的镇痛镇静评分方法获得正确的分值,根据不同的分值实施适度的镇痛镇静治疗,并通过优质护理缓解患者病痛,减少镇痛镇静剂的使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通过镇痛镇静评分实施适度的镇痛镇静治疗及优质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3.3%,1 12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为6.7%.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通过镇痛镇静评分实施适度的镇痛镇静治疗及优质护理后疗效明显,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血清RBP和CysC联合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杨晓曼

    目的:探讨在肾脏疾病诊断中血清RBP和CysC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在商丘市中心医院肾脏科住院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胱抑素C(CysC)、尿酸(UA)、血清尿素氮(Urea)、肌酐(Cr)、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含量,并统计分析各血清检测结果及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中各肾脏疾病RBP、Cys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肾病中CysC联合RBP检出阳性率高,CysC、RBP其次,均明显高于常规的Urea、UA、Cr指标.结论:在肾脏疾病中应用血清RBP和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可灵敏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情况,对于早期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比较

    作者:万东文

    目的:对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60例,对患者给予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其丙型肝炎抗体.观察比较两种方法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检出率及各相关抗体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CV总阳性率(98.33%)高于ELSA(86.67%),差异显著(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抗SP100抗体、抗AMA-M2、抗3E抗体及PML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33%、80%、73.33%、55.00%,均高于ELISA法的13.33%、11.67%、11.67%、10%,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HCV抗体阳性检出率更高,对相关抗体阳性检测敏感性高.

  • 血清CRP与PCT水平在颅内感染诊断及生存状况判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刘淑苹

    目的:研究血清CRP与PCT水平在颅内感染诊断及生存状况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检验科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60例为观察组,抽取同期非颅脑感染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CT、CRP水平,通过ROC曲线下的面积评价其对患者颅内感染诊断价值,比较观察组各预后血清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PCT、CRP水平AUC值同AUC=0.05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者血清PCT、CRP水平低于好转患者及无效患者,好转者血清PCT、CRP水平低于无效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PCT、CRP对早期颅脑感染及生存状态的判断价值高,血清CRP、PCT水平越高颅脑感染情况越严重,患者生存状态越不稳定.

  • 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护理体会

    作者:冯有丽;方挺松;袁健祥;柯祺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精细护理的价值.方法:怀疑小肠病变患者667例,在接受螺旋CT扫描前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扫描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级(根据小肠充盈程度、肠壁显示情况、腹主动脉及主要分支显示情况分为Ⅰ、Ⅱ、Ⅲ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CT小肠造影检查,未出现不良反应,图像质量分级结果,Ⅰ级487例(73%),Ⅱ级108例(16%),Ⅲ级72例(11%).结论:精细化护理是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 颅脑超声诊断对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的意义

    作者:杨柳;李晓晖

    目的:评价颅脑超声诊断对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价值,总结应用经验.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从2014年1月,开始对高危儿,进行床旁超声检测,对于高危儿,出生后1周内,进行第一次检查,确诊患儿进行动态监测,非高危患儿出现症状后检查,超声检查阳性、有症状者经CT/MRI检查,经随访确诊,终诊断103例,纳入病例组,按照体重、胎龄选择同期未出现颅内出血正常新生儿10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超声检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首次颅脑超声MCA血流频谱Vs高于对照组,Vd、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高危患儿184例,阳性预测值71.05%(81/114),阴性预测值15.71% (59/70),敏感性88.04% (81/92);21例非高危患儿未开展超声监测,但出现症状,经CT/MRI确诊;CT诊断敏感性69.23%(72/104).结论:颅脑超声可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对早期无症状高危患儿颅内出血检出率较高,可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大脑MCA在脑出血诊断中具有意义.

  • 孕11周~14周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及鼻骨应用三维超声检测分析

    作者:黄蓉;罗欢;霍咪;张惠芳;叶蓝蓝

    目的:分析应用三维超声检测孕11周~14周胎儿颈部透明层(NT)厚度及鼻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孕周为11周~14周的单胎妊娠孕妇120例,分别应用二维和三维超声对胎儿NT厚度及鼻骨进行检测.结果: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测的NT厚度及鼻骨显示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超声获得胎儿标准正中矢状切面的时间明显短于二维超声,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三维超声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标准正中矢状切面,缩短胎儿超声检查的时间;孕11周~ 14周的胎儿NT厚度、鼻骨长度与孕周呈正相关,三维超声检测孕1 1周~14周胎儿的NT厚度及鼻骨对早期判断胎儿异常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 四维彩超应用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黎强;王美华;刘肖莲;杨雅礼;叶洁如;刘锦

    目的:了解产前展开胎儿畸形筛查工作时对四维彩超设备合理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抽选1680名因产前检查于2014年7月-2016年12月间进入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B超室的孕妇,均展开二维彩超技术(A组)以及四维彩超技术(B组),并以后期引产/分娩结果为参考,对两种技术检出结果展开比较.结果:引产/分娩后发现畸形儿43例,A组发现34例(79.07%),B组发现41例(95.35%),两种技术检出率比对,(P<0.05).结论:产科展开产前检查工作时,选择四维彩超技术对胎儿畸形进行专业筛查,检出率高,推荐应用.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应用

    作者:陈恩;蔡艳;郭韬;李土惠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正常者4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STI技术检测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和心尖水平的扭转角度、解旋角度,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LA、IVS、E/A等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和心尖水平的扭转角度和解旋角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患者存在心肌扭转和解旋角度减低,具有准确性,且无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 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晚孕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哲佼;杨兵社;罗婷

    目的:探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晚孕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晚孕期作为研究组,参照组则为46例健康妊娠孕妇.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将两组孕妇的胎儿窘迫发生情况S/D(收缩-舒张流速比)、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NI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PI、RI均高于参照组,且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孕妇的胎儿窘迫率分别为60.87%和8.70%,差异具有显著性(x2 =27.60,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胎儿窘迫情况.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赖锦彬;林婷婷;张伟

    目的:观察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00例孕妇(400例胎儿),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全部孕妇检查资料,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在400例孕妇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16例胎儿心脏异常,5例(31.25%)单心室,6例(37.50%)室间隔缺损,3例(18.75%)永存动脉干,1例(6.25%)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6.25%)法洛四联症;与病理组织学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75% (15/16);其他常规检查方法检出率75.00%,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P<0.05).结论: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给予偶定位准确、无创无痛、安全性好等优势,其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常规检查,可作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的首选方法.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相关研究

    作者:南晓霞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相关研究.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6年10月在本医院接受检查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常规组(35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动态组(35例)给予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对两种技术检查结果展开比较.结果:动态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4.28%,常规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71.42%,对比可知,动态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其中动态组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明显要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其中动态心电图技术更具可行性,阳性率较高,推荐选用.

  • 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和进展(综述)

    作者:伍志敏

    目的:现今社会发展迅速使得临床医学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各类新兴的医疗技术及设备出现于临床实践中.技术的应用、发展对于妇产科的疾病诊断而言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文章主要是对妇产科内超声新技术的主要应用状况及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希望能帮助并为临床实践做出科学的参考及借鉴.

  • 超声造影技术诊断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慕萱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月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两种诊断结果和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差异.结果:观察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出现2例误差,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出现4例误差.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能准确的诊断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癌症病变程度,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敬;郭韬;陈文清;陈恩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共计44例,经数字法分两组.22例进入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余22例进入实验组,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价值较大,准确率高,应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浅析高频超声检查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旭辉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检查对于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予以确诊,对全部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统计分析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正确率等指标.结果: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为95.0%,其中对良性肿物的诊断正确率为94.62%,对恶性肿物诊断正确率100%.结论:在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中,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正确率高,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作为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中的首选辅影像学.

  • 超声在胎儿轻度侧脑室扩张中的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陈富富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超声诊断结果和婴儿期智力发育评估,探讨产前胎儿侧脑室扩张与产后新生儿智力发育的相关性,为产前诊断咨询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儿保医师对可能出现的智力发育迟缓的新生儿作预防性治疗.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09月在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作胎儿产前超声筛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筛查的孕妇及产妇为研究对象,将筛查发现的胎儿侧脑室扩张的50例孕妇列为实验组,再选取50例正常发育的胎儿纳入对照组,同时进行追踪随访,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分娩率、胎儿脑室宽度及其婴儿期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胎儿脑室宽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宽,新生儿智力发育异常率(21.95%)与对照组(2.00%)相比较高,实验组孕妇分娩率(82.00%)与对照组(100.00%)相比较低,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超声诊断在临床中可为产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产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建红;郝风华;赵海燕;杨君梅;马晓芹

    目的:对比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彩超、MRI表现,明确二者产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31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检查,于剖宫产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证实中央性前置胎盘1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6例,边缘性前置胎盘9例.8例合并胎盘粘连,6例植入,1例胎盘穿透,超声显示10例胎盘植入,1例穿胎盘穿透;MRI显示子宫分界清晰20例,4例粘连或浅层植入,6例植入,1例穿透性植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产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各有优缺点,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前诊断经济、有效的方法,MRI可以作为超声的补充手段较好的发挥作用,二者联合应用,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合并种植异常时的漏诊率.更能有效的提高凶险性前置胎盘特别是合并胎盘种植异常的产前预测.

  • 右侧髂骨孤立性浆细胞瘤一例

    作者:任占丽;张兆国;雷雨欣;唐慧;韩冬;贺太平

    患者女,68岁,临床以“右侧臀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月余,疼痛加重4天”为主诉住院.患者于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臀部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近4日右臀部疼痛加重遂来我院.辅助检查:DR示右侧髂骨溶骨性骨质破坏,考虑右侧髂骨转移瘤可能;CT示右侧髂骨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病灶边界清楚且推压右侧腰大肌;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骨盆病灶活组织穿刺并送病检.

    关键词:
现代医用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