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盆腔脏器脱垂行盆底重建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吴月爱;蔡兆阳;方尤霞;宣治月

    目的:探讨盆腔脏器脱垂行盆底重建术手术的配合和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总结我院盆腔脏器脱垂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围绕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正确安置体位、术中严格的无菌管理、细心的生命体征观察、娴熟的手术步骤配合.结果:4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症状消失.结论:掌握女性盆底相关知识以及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几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

    作者:雷蕾;张煦

    目的:探讨开展几种非手术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方法: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1.凯格尔盆底康复锻炼组2.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组,每组随机取100例,进行POP-Q测量,盆底肌力检测,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各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测试评分,疲劳度测定,及POP-Q测量C点各组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非手术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防治盆底功能障碍,促进盆底肌肉康复.

  • 2018年寿光市妇幼保健院盆底功能筛查结果调查分析

    作者:李润丽;梁葵香

    目的 :研究2018年1月至10月我院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筛查结果,了解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情况,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意识,积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方法 :分析2018年1月至10月来我院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产妇1688例,采集产妇的基本信息、进行妇科检查、手测、POP-Q评分及盆底肌力测定(杉山公司的PHENIXUSB4测定),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产妇的年龄、妊娠和分娩次数及盆底功能筛查结果等相关因素.结论 :2018年1月至10月我院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与分娩年龄、分娩次数有关.

  • 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余发丽;王慧萍;李改侠

    目的:探讨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FPFD)患者经阴道行骶棘韧带悬吊术过程中措施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经阴道行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术前做好充分的评估与准备,术后经过细致的观察、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半年内进行远期效果评价。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2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治疗后好转。有1例患者术后3月复发压力性尿失禁,通过盆底肌肉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后症状缓解,生活质量较前提高。结论经阴道行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可靠。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减少并发症、坚持盆底肌肉锻炼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关键。

  • 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探析

    作者:杜文升;刘航娟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体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体操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盆底肌肉训练,经1个月的训练康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肉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经过盆底肌肉训练之后盆底肌肉恢复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48%、93.93%;对照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36%、75.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恢复时实施盆底肌肉训练,能够提高盆底肌肉恢复效果及肌肉活力,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初产妇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旻;张巧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在北京医院自然分娩并参加产后盆底功能检查的初产妇281例,分别在产后42~60d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和POP-Q评分,分析不同因素对产妇产后POP的影响.结果: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产后发生POP 134例(47.7%),其中阴道前壁膨出79例(59.0%),阴道后壁膨出26例(19.4%),轻度子宫脱垂29例(21.6%).多因素分析显示,①与孕期体重增加<10kg的产妇相比,体重增加15~ 19.9kg的产妇产后早期POP的发生率显著升高(OR=2.16,95%CI:1.05~3.07);②与分娩时体重指数(BMI) 18.5~ 24.0的产妇相比,BMI≥28的产妇产后发生POP的风险显著增加(OR=1.10,95%CI:1.02~2.14);③与第一产程<3h相比,第一产程3~6h的产妇产后早期发生POP的风险降低(OR=0.09,95%CI:0.03~0.86),但第一产程时间>12h时,产后POP的风险显著增加(OR=1.24,95%CI:1.05~2.45);④与第二产程时间≤1h相比,第二产程>1h产后早期POP的风险显著增加(OR =1.72,95%CI:1.15~3.33).结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产后早期POP发生率高,与妊娠和生产相关的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围产期盆底知识宣教和训练,做到早期防治,以减少远期PFD的发生.

  •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

    作者:周末艾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的对照组(60例)和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的观察组(60例),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观察组的盆底综合肌力正常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1.67%,P均<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雌雄激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作者:黄蕾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收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及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骶骨固定术及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骨固定术及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在加强盆底支持结构的同时保留了器官的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 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在基层医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魏新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在基层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可实施性及其推广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7年6月收治子宫Ⅱ~Ⅲ度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中重度膨出且有明显临床症状患者90例.其中实施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或加尿道折叠术45例,实施传统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或加尿道折叠术45例,对比两种术式之间的临床疗效与差异.结果:45例实施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式者术后追踪随访1~2年不同程度地复发5例,重者术后3个月即再发阴道穹隆Ⅲ度膨出伴排尿困难,临床有效率88.8%;45例实施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式者术后,追踪随访1~2年复发子宫Ⅰ度脱垂且无明显临床症状仅1例,临床有效率97.7%.讨论: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在基层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开展,其临床效果可靠、操作技术简单、治疗费用低,实用性较传统术式更理想,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实施.

  • 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早期康复治疗 不同时机的疗效比较

    作者:郑小慧

    目的 研究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采用不同时机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中,采用无特异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在会阴切口拆线且无疼痛感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产妇在产后42 d开始康复治疗.对比产妇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夜尿次数评分、尿失禁盆底综合肌力、生活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产妇较为优异;观察组产妇中疗效标准为显效的30例,疗效标准为有效的9例,其中再出血产妇有1例,止血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产妇中疗效标准为显效的24例,疗效标准为有效的6例,其中再出血产妇有10例,止血有效率为7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治疗后治疗满意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观察组产妇干预后治疗满意率评判为非常满意25例,干预后治疗满意率评判为比较满意14例,干预后治疗满意率评判为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产妇干预后治疗满意率评判为非常满意16例,干预后治疗满意率评判为比较满意10例,干预后治疗满意率评判为不满意14例,总满意率为65.0%.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在会阴切口拆线且无疼痛感后给予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治疗质量.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现状

    作者:刘志红;胡小玲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缺陷与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肌力和疲劳度的作用分析

    作者:吴惠琰;胡孟彩

    目的:评价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和疲劳度的影响.方法:收治产后42~56天且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电刺激及生物反馈)产妇49例,进行盆底肌力和疲劳度的检测.结果:治疗后盆底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肌力与治疗前相比,X2分别为52.639和51.635,P<0.05.治疗后肌力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盆底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与治疗前相比,秩和Z值分别为-2.308和-2.746,P<0.05.治疗后盆底肌肉疲劳度好于治疗前.结论: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能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疲劳度,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 低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的护理

    作者:朱凤云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及其护理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近年来相关的新技术新术式广泛的推广和应运,发展迅速.压力性尿失禁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疾病之一.美国国家卫生政策研究室在2002年报告,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已超过女性高发慢性疾病高血压、抑郁症和糖尿病,其卫生费用超过了骨质疏松症和乳腺癌[1],其手术治疗和护理在探索和积累经验的完善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掌握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现状及护理,为患者提供好的治疗和护理.

  • 中山地区健康体检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筛查

    作者:张樱樱;苏园园;韩燕华;李丹彦

    目的 探讨对健康体检妇女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筛查的价值. 方法 收集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中山地区13家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的资料,筛查方法包括盆底肌肉压力检测、张力检测、肌电检测以及尿流率检测.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筛查的价值. 结果 健康体检妇女接受筛查者共1 842例,PFD检出率为56.0%,其中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和粪失禁的检出率分别为53.1%、6.9%、1.5%、0.3%和0.2%;15岁~、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89岁检出率分别为0、34.2%、54.5%、62.7%、73.3%、74.6%、84.6%、100.0%,随着年龄的增长,PFD的检出率相应增加;盆底肌力≤2级和>2级的PFD检出率分别为46.9%和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院内健康体检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出率高,有必要对健康体检人群常规盆底功能检查,以达到早期评估、早期康复指导、早期防治的目的.

  • 妊娠分娩对盆底的损伤及其预防研究进展

    作者:叶培香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和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等,是妇女的常见病,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虽然不会造成生命威胁,但会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下降并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根据近几年有关文献报道,中国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在18%~28%.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新进展

    作者:魏艳;王小永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修复治疗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盆底修补和重建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将从经典手术方式、前盆腔新的手术方式、中盆腔新的手术方式和后盆腔新的手术方式等进行综述.

  • 阴道康复器应用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亚;马乐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是用于防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选一线措施.近年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球范围的社会卫生问题,也进一步促进了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阴道康复器作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因使用简单、方便、安全、价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更好的促进了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利于改善基层妇幼保健质量,从源头上减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 回顾性分析190例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袁佳英;陈武荣;赵锦萍;韩代花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病及影响因素,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190例妇女产后复查的病案资料,结合其产后6-8周临床表现,按照是否出现产后尿失禁分为两组,进一步分析产后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90例妇女中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为12.11%,孕期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6.84%,产时年龄、孕周、产次、孕次、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孕期尿失禁,是产后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生产、孕周长、产次孕次增加、经阴道分娩、出生体重偏大以及孕期尿失禁,可增加产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临床工作中应结合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后尿失禁的防治工作,改善女性盆底健康。

  • 早期盆底康复训练联合补中益气丸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辰之;祁玉军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训练联合补中益气丸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防治效果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并确诊为PFD的产妇3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6例.2组产妇均行Kegel训练及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补中益气丸,2组均连续治疗6周.统计临床疗效,于产后42 d(治疗前)、3个月、6个月统计2组气虚积分变化、盆底肌力康复情况、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并检测2组血清TGF-β1和IGF-1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与产后42 d比较,产后3个月、6个月气虚积分、POP和SUI发生率逐渐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盆底肌力逐渐增强,观察组盆底肌力增强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产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TGF-β1和IGF-1含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联合补中益气丸对产后女性PFD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提高盆底肌力,降低POP和SUI发生率,可能与升高血清TGF-β1和IGF-1含量有关.

  • 立足中气下陷治疗岭南地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作者:陈诗伟;郭倩;张思奋;陈诗芸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立足于中气下陷这一证型,在中医学上可归属气虚秘、脱肛、阴挺、肛坠、小便失禁、大便滑脱等范畴.通过对本病的辨治研究,认为岭南地区所见的此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其病机又兼以土虚木乘为多见,为肝胆湿热、气机阻滞、不得升举之象.结合体质特点,其治法以健脾益气举陷、清热化湿疏肝为法,以健脾益气举陷为主,清热化湿、疏达肝气为辅.只有结合三因学说,方可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有效解除患者痛苦.

481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