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床旁超声对危重症患者气胸的诊断价值

    作者:骈林萍;张玲莉;刘岷;赵迎;刘慧平

    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由外伤、或自发性肺大泡破裂所致,部分机械通气的患者也可并发气胸.CT是诊断气胸的“金标准”,但对于危重症患者不宜搬动,临床上床旁胸片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气胸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仰卧前后位的摄片方式,而平卧位气体集中于前胸腔,对于气胸范围小的患者常常漏诊[1].

  • 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小刚;李晓红;陈丽;肖锐;刘宁湘;张清宇;宋晖

    目的 研究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行容量负荷试验,补液后心脏指数增加情况:ΔCI<15%为容量无反应(N)组,ΔCI≥15%为容量有反应(R)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补液前后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根据ROC曲线分析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IVC)和容量反应性的关系.结果 进行补液前,两组患者的MAP、HR、CVP和C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液前,N组的cIVC值与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N组和R组补液后的CVP值分别与补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面积为(0.95±0.04)[95%置信区间(CI)0.859~0.998,P<0.05].cIVC预测容量反应性的界值为1.66 cm,特异度是92.3%,敏感度是86.5%.R组患者的cIVC和ΔCI呈现正相关关系(r=0.847,P<0.01).结论 cIVC和容量反应性呈正关,cIVC越高代表容量反应性越好,cIVC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的预测非常重要.

  • 急性胰腺炎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监测手段的研究进展

    作者:裴颖皓;谭欣圆;蒋华;王醒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以急性腹痛和血清淀粉酶的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AP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生在AP的各个阶段,表现为高心脏指数、显著的肺分流、外周血管阻力以及心肌收缩力降低,这些改变可能与AP患者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以及失调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监测患者的容量状态对于治疗有指导价值,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常用的监测手段有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床旁超声等,反映微循环灌注状态的指标也可用于监测.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床旁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杨蕴慧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例颅内出血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床旁超声检查,观察超声诊断与CT诊断符合率及比较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的床旁超声诊断情况。结果新生儿床旁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0%,早产儿脑室-脑室周围出血发生率97.6%明显高于足月儿64.0%(P<0.05),漏诊率2.4%低于足月儿30.7%(P<0.05)。结论床旁超声无创,操作方便,且能避免体位改变导致血液波动诱发或加重颅内出血,从而减少患儿病死、病残的风险。

  • 床旁超声对气管插管患者导管位置确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磊;郁素云;陈军波;陈卫挺

    目的 探讨床旁上气道超声在证实气管插管患者导管位置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8月该院就诊的需紧急气管插管患者72例,常规气管插管后,采用听诊结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与床旁上气道超声确认气管导管位置,记录两种方法的导管确认结果 及所用时间.结果以听诊结合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法为金标准,床旁超声确认气道内气管导管位置的灵感度为97.1%,特异度为4/4,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4/6,准确性为97.2%.床旁超声与PetCO2监测分析结果,在确认气管内气管导管位置的一致程度高(Kappa=0.87,P<0.01).床旁超声法较ETCO2监测法所用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床旁上气道超声检查技术对于气管插管的定位较准确,且方便快捷.

  • 超声诊断腋静脉变异属支血栓1例

    作者:黄志有;马必东

    腋静脉是常见静脉穿刺位置及置管后导管经过路径,其解剖和变异对临床工作意义重大,超声可快速方便发现腋静脉变异属支血栓形成.我科室发现腋静脉变异属支血栓1例,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于2016年10月15 日入院,诊断:食管癌晚期.因考虑长期输液,予行右侧贵要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美国巴德公司,4F单腔).置入3天后患者主诉右上肢肿胀,测右上肢臂围较左侧长8cm.予查床旁超声,检查右侧上肢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剂头静脉未发现异常超声,扫查右侧腋静脉发现:腋静脉里PICC导管在位,导管周围包绕血栓,沿腋静脉内导管追踪至锁骨下,从腋静脉分出一条属支,向左侧胸壁行走,与锁骨平行,导管在这条腋静脉属支里行走.超声可见腋静脉属支充满血栓(图1).

  • 床旁超声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鼻肠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艳;赵佳丽;林相彬;陈云娥;陈笑燕;陈英姿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鼻肠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5例,采用盲插法留置鼻肠管后由两名护士使用常规听诊法定位鼻肠管位置,患者半卧位使用床旁超声定位鼻肠管位置,置管2小时内行床片X线胸腹部平片确定鼻肠管位置(金标准).比较床旁超声定位法与常规听诊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金标准确认鼻肠管成功通过幽门有40例,未通过幽门有5例.床旁超声定位法和常规听诊法灵敏度分别为100%、82.5%,特异度均为(4/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6%、97.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4/11),准确度分别为97.8%、82.2%.结论 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鼻胃管位置应用床旁超声定位法较传统听诊法相比,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高,且方法简单、快捷、无辐射.

  • 床旁超声Needle模式在ICU危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英姿;林相彬;陈卫挺;陈仁辉;王和浩;夏晓萍

    目的 了解床旁超声Needle模式在ICU危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入住该院的危重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与脉搏触摸组,各38例.超声引导组采用超声Needle模式引导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脉搏触摸组采用脉搏触摸指导桡动脉穿刺置管术.观察两组首次穿刺成功、总穿刺成功、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局部血肿、瘀斑及感染)情况.结果 超声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率89.5%,高于脉搏触摸组的65.8%;总穿刺成功率94.7%,高于脉搏触摸组的78.9%;穿刺次数(1.4±0.8)次,少于脉搏触摸组的(2.4±1.6)次;穿刺时间(59.6±7.3)s,短于脉搏触摸组(91.5±7.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7.9%,略低于脉搏触摸组的2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Needle模式引导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安全性较好.

  • 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练睿;张国强

    呼吸困难的病因众多,主要包括肺源性、心源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及中毒性。而其中心肺疾患所致的呼吸困难占绝大多数。呼吸困难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主诉之一,有研究显示在美国每年约有1.15亿主诉为呼吸困难的急诊就诊患者,占所有急诊患者的3.5%。而主诉咳嗽、胸部不适等呼吸困难相关症状的患者更是高达7.6%。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有多种,而重症患者如不及时救治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呼吸困难救治的关键是临床医师能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情况,根据初步诊断立即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因此快速识别病因十分重要。目前针对病因的传统检测手段主要包括生物标志物、超声心动图和放射影像学检查,其中影像学辅助检查是诊断急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手段,但CT检查不能在床旁开展,在危重患者转运和检查过程中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此外X线和CT检查都有射线暴露,反复检查可能导致的累积辐射效应也限制了患者的动态观察和疗效评估。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无创、快速、可重复的床旁检查手段,床旁超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 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对腹部钝性伤临床指导作用探讨

    作者:谢景来

    目的:与CT检查进行比较,探讨床旁超声在腹部钝性伤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166例患者,先后进行床旁超声和CT检查,比较两者在诊断肝脾肾损伤方面的结果以及其对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床旁超声所示结果整体与CT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尤其在诊断血肿、实质损伤甚至破裂的符合率与CT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CT检查所花费时间明显长于床旁超声检查(P<0.05).结论:对于腹部钝性伤的诊断,床旁超声诊断率高,与CT检查比较还能有效节约患者确诊所需时间,避免反复搬动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早期诊断方法.

  • 急危重症中床旁超声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王涛宁;袁亚迎;祝文;龙艳;任卉;于彬

    目的:分析讨论床旁超声应用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86例急危重症患者中,有80例患者的床旁超声诊断和临床诊断符合,其符合率为93.02%;有6例(6.98%)漏诊,其中包含1例黄体破裂,2例急性胰腺炎,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异位妊娠。有5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而其余30例患者经 X 线、临床穿刺、CT 及实验室证实。结论:床旁超声应用在急危重症中,具有着简便实用、快速安全以及疗效显著等特点,可以更为迅速便利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床旁急诊心脏彩超在危重症诊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茶丽珠;赵秀琼

    床旁超声被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称为“看得见的听诊器”,正逐渐走入重症疾病的诊断及监测中,在危急重症诊断、治疗、监测、检查等各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1]。

  • 床旁颅脑超声对新生儿脑室参数测量的应用研究

    作者:潘涛;王建华;丁桂春;丰丽英;简文豪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脑室参数测量在疾病诊断和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床旁超声诊断仪对出生后3d内的新生儿颅脑进行常规检查,主要行冠状及矢状面扫描,对扫查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各项测定值在性别上的差异均不显著;新生儿侧脑室大小与头围呈正相关(r =0.310 0,P<0.05),与新生儿体重及身长无相关性.结论 床旁颅脑超声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通过对新生儿脑室参数的测量来评估脑损伤类型和程度、评估脑的发育情况.

  • 床旁超声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周树生;查渝;王春艳;吴筠凡;刘卫勇;刘宝

    目的 探讨床旁实时超声诊断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盲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9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临床诊断为COPD 32例,心源性肺水肿31例,间质性肺病8例,肺部感染12例,其他6例.另选择30例非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后24 h内进行床旁超声扫描,观察是否存在胸膜线平行线(“A”线)和彗星尾征(“B”线),同时完成胸部X线检查.超声检查“A”线阳性被定义为COPD,“B”线阳性被定义为心源性肺水肿.结果 89例患者中,超声检查“A”线阳性33例、平均(2.94±1.87)条/例,超声检查“B”线阳性38例、平均(3.27±1.72)条/例;对照组“A”线(1.94±0.96)条/例,“B”线(1.74±0.82)条/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线:t=3.835,P=0.000;“B”线:t=6.540,P=0.000).32例临床诊断COPD患者中有26例“A”线阳性,符合率为81.2%;31例临床诊断为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有25例“B”线阳性,符合率为80.6%.超声“A”线阳性诊断COPD的敏感度为81.30%,特异度为87.70%,阳性预测值为78.80%,阴性预测值为89.30%;超声“B”线阳性诊断心源性肺水肿的敏感度为80.60%,特异度为77.60%,阳性预测值为65.80%,阴性预测值为88.20%.而X线胸片诊断COPD的敏感度为65.50%,特异度为86.00%,阳性预测值为72.40%,阴性预测值为81.70%;X线胸片诊断心源性肺水肿的敏感度为74.20%,特异度为69.00%,阳性预测值为56.10%,阴性预测值为83.30%.在诊断COPD方面,超声“A”线和X线影像学技术均可用于诊断,且诊断价值相当[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33比0.816,P>0.05],但“A”线Kappa值大于X线影像学诊断技术(0.685比0.527).在诊断心源性肺水肿方面,超声“A”线的诊断价值不大,AUC为0.305;而“B”线可用于诊断,诊断价值优于X线影像学技术(AUC:0.888比0.747,P<0.001),且Kappa值大于X线影像学诊断技术(0.553比0.481).结论 床旁超声技术可用于COPD和心源性肺水肿等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且具有实时动态、便于反复检查的特点.

  • 早期康复理疗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春艳;刘宝;杨田军;梅清;潘爱军;赵东升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理疗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住院时间超过7 d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8分的成人危重症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于入科24 h内给予康复理疗,包括肢体主动/被动活动、呼吸肌功能训练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等.于治疗1、4、7 d使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左侧股直肌面积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同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评定法对清醒患者的肌力进行评估,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费用等.结果 终入选40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 d与4 d、4 d与7 d、1 d与7 d的左侧股直肌面积差值(cm2:0.19±0.02比0.31±0.19、0.02±0.01比0.08±0.05、0.04±0.02比0.38±0.23)以及1 d与4 d、1 d与7 d的左侧骨直肌厚度差值(cm :0.01±0.01比0.14±0.13、0.03±0.03比0.16±0.14)和股中间肌厚度差值(cm :0.02±0.02比0.11±0.09、0.03±0.02比0.16±0.12)均明显减小(均P<0.01).治疗组治疗7 d时MRC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52.06±3.52比47.94±3.96,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5例和13例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h :138.5±34.5比185.0±40.9,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发生率明显降低〔5.0%(1/20)比40.0%(8/20),P<0.05〕,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 :17.67±4.91比22.06±5.94, P<0.05),ICU费用明显减少(万元:7.53±2.09比9.55±1.73,P<0.05).结论 早期康复理疗能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肌肉质量、功能和肌力,缩短ICU住院时间.

  • 急诊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铁刚;王娜娜;赵敏

    目的:评估急诊科医生对危重患者独立进行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216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根据置管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急诊科医生独立进行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的72例患者纳入A组;由超声科医生辅助超声定位后再由急诊科医生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72例患者纳入B组;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72例患者纳入C组。比较3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穿刺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急诊科医生独立完成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总成功率较超声定位和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明显升高〔98.61%(71/72)比83.33%(60/72)、73.61%(53/72),均P<0.01〕,置管时间明显缩短(min:5.5±2.5比9.6±3.7、16.6±7.2,均P<0.05),穿刺次数减少(次:1.0±0.0比1.8±0.7、2.7±2.6,均P<0.05),穿刺失败需更换位置发生率明显减少〔1.4%(1/72)比8.3%(6/72)、20.8%(15/72),均P<0.05〕,机械性损伤及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15.3%(11/72)比41.7%(30/72)、59.7%(43/72),均P<0.05〕,同时也未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13.9%(10/72)比15.3%(11/72)、12.5%(9/72),均P>0.05〕。结论急诊科医生独立完成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的抢救,在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重症H7N9禽流感合并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子洲;王佳佳;黄建安;朱晔涵;陈成;雷伟;陈延斌;刘泽毅;郭强

    目的 初步分析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合并急性肺源性心脏病(AC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将数据完整的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ACP定义为右心室扩张合并室间隔矛盾运动,根据患者是否合并ACP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床边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 21例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中发生ACP6例,发生率为28.6%.ACP组患者从出现流感症状至发生ACP的中位时间为11.00 (6.25,20.50)d;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发生ACP当日心率差值为(102.83±20.53)次/min,平均动脉压差值为(81.83±12.14)mmHg(1 mmHg=0.133 kPa),氧合指数差值为(132.40±74.90) mmHg,SpO2差值为0.863 ±0.051;除SpO2外各指标与非ACP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P组患者从使用呼吸机至发生ACP的中位时间为3.50(1.75,6.75)d,呼气末正压(PEEP)及气道平台压(Pplat)明显高于非ACP组[PEEP (cmH2O,1 cmH2O=0.098 kPa):15.17±3.71比11.73±2.57,Pplat (cmH2O):27.50±1.05比23.09±4.37,均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感染性休克发生率略高于非ACP组(83.3%比53.3%,50.0%比26.7%,均P>0.05).ACP组电轴右偏的比例较非ACP组明显增高(83.3%比13.3%,P< 0.01),中-重度三尖瓣反流(TR)及下腔静脉(IVC)塌陷指数<50%的患者比例高于非ACP组(100.0%比60.0%,P>0.05;100.0%比20.0%,P<0.01),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及IVC内径明显大于非ACP组[TRPG(mmHg):45.00±8.65比28.01±9.02,IVC内径(mm):2.25±0.14比1.87±0.15,均P<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与非AC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23.33±7.06比19.27±5.50,7.33±1.21比7.80±3.01,均P>0.05);而ACP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CP组(83.3%比26.7%,P< 0.05).结论 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ACP发生率较高,机械通气是导致重症H7N9禽流感发生ACP的重要因素.ACP患者预后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加强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右心功能的早期监测和干预很有必要.

  • 肺脏超声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马欢;魏丹丹;何健卓;张敏州;郭力恒

    通常临床上危重患者肺脏是否发生病理变化,需将患者搬运至放射科行CT等影像学检查,即使进行床旁X线检查也过程繁琐,这对早期判断患者病情、减少转运风险提出了挑战。近年来超声技术在急诊室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床旁超声因其直观、快捷、准确等特点,被医生形象地比喻为“看得见的听诊器”,已被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CU、麻醉科和急诊科等科室作为重症患者监测和评估的常规工具[1-6]。

  • 床旁超声在高危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慧艳;顾晓峰;李海玲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在高危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例高危型APE患者床旁超声与常规检查指标如D-二聚体、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肌钙蛋白T(cTnT)、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电图、X线胸片结果,观察其异常率.结果 3例APE患者床旁超声异常率100%,确诊后2例患者及时溶栓,1例抗凝后均病情稳定.结论 床旁超声对于早期诊断高危型APE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APE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 应用床旁超声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婷;阚艳敏;马琳;白静;张军伟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4月我院ICU收治的42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补液试验,补液试验前后均采用超声测量获得每搏量(SV)、主动脉峰值流速呼吸变异率(△VpeakAO)、下腔静脉扩张指数(△IVC)以及肱动脉大速度变异率(△VpeakBA),并记录临床各项指标。根据对补液的反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R)组和无反应(NR)组,比较2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以及△IVC、△VpeakAO、△VpeakBA与△SV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补液前△IVC、△VpeakAO以及△VpeakBA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的应用价值。结果42例患者进行补液试验47例次,R组25例次,NR组22例次。补液前,R组的△IVC、△VpeakAO和△VpeakBA均高于NR组;△IVC、△VpeakAO以及△VpeakBA与△SV呈正相关;△IVC、△VpeakAO以及△VpeakB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853、0.866,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论床旁超声测定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预测ICU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治疗时的容量反应性,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可用于指导其液体治疗。

115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