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导管原位癌及浸润癌超声表现与病理相关性新探

    作者:王心怡;张楠;秦王燕;常洪晶;何英剑;廖盛日;霍苓

    目的 比较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浸润性导管癌(IDC)超声表现的差异,探讨超声对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45个穿刺病理为DCIS的病例,其中88个得到术后病理证实,57个为IDC伴DCIS;抽取同一时间段300个IDC病例,比较三类病变声像图差异,分析DCIS病理分级与超声表现的关系.结果 三组平均大径、后方回声、伴微小钙化及乳导管扩张的比例有显著差异,IDC与DCIS组差异较大,而穿刺病理低估组的超声表现介于二者之间.DCIS组表现为结构紊乱区26个(29.5%)、占位性病变62个(70.5%).高级别DCIS平均大径及伴微小钙化的比例更高.结论 DCIS由低到高级别、由原位癌进展为浸润癌在超声表现中是递进的.近1/3的DCIS没有占位效应,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

  • 新疆汉维女性患者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

    作者:葛亚娟;王晓荣;宋涛;高军喜

    目的 探讨新疆汉、维吾尔族女性患者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39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根据ER、PR、HER 2、Ki-67免疫组化结果,分为luminal A型和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4组,分别比较汉族与维吾尔族总体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相同分子分型之间的超声特征有无差异.结果 339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之间在病灶大小(P=0.024)、纵横比(P=0.000)、边界(P=0.000)、形态(P=0.000)、钙化情况(P=0.000)、有无分叶(P=0.029)、毛刺(P=0.000)、后方回声(P=0.000)、周围有无高回声晕(P=0.01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uminal A型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在分叶(P=0.007)、毛刺(P=0.018)、后方回声(P=0.01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uminal B型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在病灶大小(P=0.000)及有无毛刺(P=0.04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r-2过表达型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在有无毛刺(P=0.032)及有无高回声晕(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底样型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在病灶大小(P=0.002)、纵横比(P=0.004)、边界(P=0.002)、分叶(P=0.009)、毛刺(P=0.00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分型不同,声像图表现有差异,新疆汉、维吾尔族患者分子分型相同,声像图表现各有差异.

  •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分型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慧琪;郭顺华;过新民

    目的 结合Ki-67增殖指数,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4例,根据雌性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免疫组化资料,分为Luminal A型和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4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超声表现.结果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形态、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及超声BI-RAD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和肿瘤边缘在浸润性导管癌各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刺在HER 2过表达型占比例更多(75%),Luminal A型(53.85%)毛刺要比B型(41.17%)更常见.结论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分型存在相关性.

  • 老年男性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乳腺癌1例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李义学

    患者男,79岁.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晕外侧一2 cm×1 cm肿物,近半年来增长迅速,来我院就诊.既往1前曾行直肠癌根治术.查体:右乳晕旁4cm×3 cm暗红色质硬肿物,表面不光滑,边界尚清,活动度可(图1).右腋窝可触及1 cm×1 cm肿大淋巴结.彩超检查:右乳腺可见55.8 mm×37.6 mm×57.0 mm分叶状不均匀中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形态不规整,似觉为多个结节互相融合而成.内还可见小片状无回声(图2).CDFI检查:肿物周边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环绕并进入内部呈不规则网络样分布(图3),周边血流Vmax:23.4 cm/s,Vmin:5.8 cm/s,RI:0.75(图4).右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提示:右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乳头可见癌侵犯.腋窝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ER(++),PR(++),C-erbB-2(-),P53(-),TOP(-),CgA(-),Syn(+/-),CK(+).

  • 彩超诊断男性乳腺癌1例

    作者:于宇;王先川;张晓亚

    患者男,53岁,2月前发现右乳腺有一肿块,当时无不适感,未在意,近半月肿块增长迅速,并感胀痛不适,来院就诊.查体:右乳头内陷,乳头下方触及一大小约5.0cm×4.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欠佳,有轻微压痛.左乳腺未触及结节,双侧腋窝及锁骨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所见:右乳头下方探及一实性低回声肿块,大小约4.0cm×3.8cm×3.0cm,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无包膜,其内部可见砂粒状强回声,肿块后方回声增强(图1),CDFI示肿块内部有少量点状血流分布,PW探及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乳腺实性占位,乳腺癌可能性大,建议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 男性乳腺癌超声表现1例

    作者:李翠冉;李社敏;张英群;孟英珍

    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乳肿块40年余,进行性长大1年伴偶有疼痛来诊.体格检查:右侧乳腺明显增大,乳头右外侧局部隆起,表面皮肤未见橘皮征及酒窝征,乳头无凹陷及歪斜.于右乳扪及一肿块,边界欠清,活动度差,质地较硬.无压痛,挤压乳头无溢液.右侧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右侧乳腺明显增大,于右侧乳腺内可见一大小约4cm×4 cm×3 cm低回声团块图,回声不均,成分叶状,边界不清,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未见声影.CDFI:其内血供丰富,血流指数增高.右侧腋窝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超声诊断:右乳实性占位伴腋窝肿大淋巴结(乳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术后病理诊断: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头(一),腋下及胸肌间淋巴结转移.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超研究

    作者:宋涛

    目的: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超)检查乳腺肿块,分析彩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彩超诊断仪检查,分析乳腺浸润导管癌的彩超表现特征.结果:提示恶性肿块87例、良性肿块49例;CDFI检查彩超提示为恶性肿块85例,彩色血流信号一般36例,较为丰富30例,丰富19例;病理学发现70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彩超检查未见淋巴结;手术切除淋巴结264个,其中195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提高彩超检查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对于早期发现、行早期手术治疗、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

    作者:周俊莲;谢秀华

    患者女,40岁,右乳肿块5年,近日增大伴右腋窝肿块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5cm×5cm大小的肿物,质地硬,不活动,右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均可触及多个肿物,质地硬.超声检查:于右乳11点钟位置可探及一5.0cm×2.8cm×1.7cm的中低回声,边界尚清晰,该肿物边缘不规则,无明显包膜,并可见多个分叶(见图).右侧腋窝、锁骨上、下区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中低回声团,内部回声欠均匀,较大的约5.2cm×5.1cm×2.9cm,边界尚清,类圆形.提示:①右乳实性占位性病变,乳腺癌可能性大.②右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多发性低回声结节,考虑为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伴坏死.癌周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周围乳腺组织呈腺病结构.右腋下淋巴结37枚,其中13枚内可见癌转移,标本软组织内可见肿大淋巴结11枚,其中9枚可见癌转移,右锁骨上淋巴结4枚,其中2枚可见癌转移,血管及淋巴管内可见癌栓,淋巴结周围脂肪纤维结缔组织内可见癌浸润.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征象与VEGF-C、Flt-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史春颖;陈颖;郭振彬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征象与VEGF-C、Flt-4表达及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均经X线检查,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Flt-4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管密度,分析其表达与X线征象的关系.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VEGF-C与Flt-4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Flt-4的表达在肿块边缘有"毛刺征"组高于无"毛刺征"组;血管增多、增粗组高于正常组;腋淋巴结有改变组高于正常组.但其表达与肿块大小、簇状钙化、皮肤增厚及乳头内陷等无关.结论 VEGF-C与Flt-4结合形成信号通道可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X线征象与VEGF-C、Flt-4表达及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二者结合有利于预测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分析

    作者:裘华兴;张建英;蒋宁;黄玉芬;张锡纲;单鸿飞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特征,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3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摄取乳腺轴、斜位片,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主要X线表现:37例中显示肿块影33例,占89.2%;显示毛刺状改变18例,占48.6%;细小钙化如精盐样12例,占32.4%;所显示肿块较临床触诊扪及为小26例,占显示肿块病例的78.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X线上有较特征性表现,乳腺钼靶检查是诊断此病基本的影像学方法,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双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

    作者:刘艳群;杨磊;王瑞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0岁.发现乳腺肿块20余天.查体: 右侧乳房内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3.5cm ×3.0cm的肿物,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尚可,压痛明显.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2.5cm ×2.0cm的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及皮肤无凹陷性改变.

  • 乳腺肿块周围钼靶X线征象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分析

    作者:王晓华;李振芝;王滨;王振福;崔红艳;宿秀峰;林治恩;楚庆速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约占乳腺癌的45%~80%[1],为乳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本文回顾性分析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表现,探讨肿块周围钼靶X线征象的病理基础,并将浸润性导管癌与其他乳腺肿块病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肿块周围异常钼靶X线征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胸、乳腔镜联合对内侧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作者:王立岩;柴秀莲

    内侧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是内乳淋巴结,对内乳淋巴结的清除一直是乳腺外科医师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1].我们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对12例Ⅰ期内侧乳腺癌患者,应用胸、乳腔镜联合保乳治疗,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12例,年龄26~59岁,中位年龄(46±1.5)岁.本组病例肿瘤位置均在内上或内侧象限,大径均≤1.0 cm.肿瘤中心距乳头距离均/>3.0 cm.钼钯摄片检查均为孤立结节,无钙化及肿大淋巴结.本组病例均为手术中快速病理发现恶性肿瘤细胞,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0例,导管内原位癌2例,免疫组化结果回报: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剪切波弹性模量的病理研究

    作者:李俊来;史宪全;曹晓林;李杰;宋丹绯;于腾飞;赵欣;石怀银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与瘤体胶原纤维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关系.方法 对术前经剪切波声弹性成像定量检测和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行病理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对所含胶原纤维的类型进行定量分析,对胶原纤维的形态特点和排列方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将其不同的归类与肿瘤大弹性模量值进行对照.结果 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切片镜检示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中Ⅰ型胶原纤维占胶原纤维总面积的83%(959771.75/1156351.51);胶原纤维均呈长直形态,其中29例乳腺癌病灶中长直细胶原纤维的弹性平均值(152.9±93.4)kPa高于6例乳腺癌病灶中长直粗胶原纤维的弹性值(74.8±6.4)kPa;35例乳腺癌病灶中6例胶原纤维表现为蜂窝状排列方式、10例表现为片状排列、11例表现为分层排列,8例表现为交错状排列方式;乳腺癌病灶中4种排列方式的胶原纤维弹性大平均值分别为252.2 kPa、152.4 kPa、120.6 kPa和65.0 kPa,其中以蜂窝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弹性值大.结论 乳腺癌病灶中不同形态和不同排列方式的胶原纤维是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硬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 长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或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作者:闫睿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2013年8月5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评价了绝经后女性应用不同级别的降压药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期应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与乳腺癌危险相关,该研究是首个发现长期应用CCB与乳腺癌危险关系的研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确证这一发现并评估潜在发生的生物学机制。
      该项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年龄在(55~74)岁的女性受试者,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病例数分别为880和1027例,同时纳入856例无癌症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这些患者均在近期持续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研究主要终点为患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风险。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 线诊断分析

    作者:李晓洪;方同庆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 线征象,研究各类征象的X 线诊断价值,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乳腺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 例浸润性导管癌,回顾性研究术前乳腺钼靶X 线征象.结果 48 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肿块41 例,伴有毛刺32 例,恶性钙化灶29 例,局部结构扭曲11 例,局部血运增加13 例,局部皮肤增厚12 例,乳头凹陷5 例,腋下淋巴结肿大13 例.

  • 胰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细谷亮

    近年,由于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应用超声内镜、动态CT及MRCP等无创伤检查方法可发现较小的胰腺癌.但是,外科治疗的胰腺癌仍以进展期胰腺癌为主,肿瘤小于2 cm、胰周无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病例还很少见.外科医生改进了胰腺切除的术式,并依据肿瘤的扩展程度制定了合理的清扫范围,使浸润性导管癌的手术疗效有所改善.但浸润性导管癌难以早期发现,且淋巴结转移率、胰周浸润,特别是胰后及胰外神经丛浸润的发生率很高,即使达到了组织学根治的病人,其预后仍然不佳.对消化外科医生来讲,胰腺癌是一种尚未确立出有效疗法的难治性恶性肿瘤,被人称作"21世纪的癌".因此,不仅外科医生,内科及放射科医生都应该加深对胰腺癌的认识.世界各国医生应实现相关医学资源共享,制定出攻克胰腺癌的战略.日本胰腺学会建立了胰腺癌统计体制,拥有丰富的资料来源.现在此介绍日本胰腺癌统计调查的结果及京都大学肿瘤外科对胰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案.

  • 原癌基因ganky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高海东;余之刚;江立玉;马榕;孙靖中

    目的 探讨ganky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记的方法检测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癌与癌旁组织中gankyrin的表达水平;采用经典的分子克隆技术构建gankyrin的真核表达质粒;利用双报告基因技术检测p53活性的变化;利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检测p53、p21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 gankyrin在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MCF-7细胞中,过表达的gankyrin明显抑制了p53的转录活性,使p53、p21和Bax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gankyrin对p53的负调控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乳腺癌中波纹蛋白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的关系

    作者:钱利华;王颖;崔玉敏;回允中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1999年1月至6月未经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61例,均为女性,年龄33~87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累及单侧乳腺,肿瘤位于右侧23例,左侧38例,直径0.5 cm~10.0 cm,平均2.5 cm.61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占44例,浸润性小叶癌为11例,其余包括髓样癌3例,腺样囊性癌、腺癌及乳头状癌各1例.

  • 乳腺癌术后首次CMF方案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及口腔炎一例

    作者:贺青卿;范西红;史长青;葛林阜;黄宁

    患者女,54岁,因左乳晕肿块3年,肿块切除活检术后 5d入院.15年前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查体:右侧乳房缺如,左侧乳头乳晕切除,左侧腋下触及 1cm× 1cm淋巴结1个.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学诊断为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未查见癌细胞(0/13).术后7d行CMF方案化疗(CTX 400mg/m2,MTX 30mg/m2、FUDR 500mg/m2)第1、8天.

406 条记录 3/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