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周淋巴结清除在胃癌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贠文谟

    "淋巴转移是胃癌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影响胃癌手术疗效和预后的重要的因素"[1].因此,彻底清除转移淋巴结是提高胃癌手术效果的关键.笔者所作胃癌根治术的数量有限,但阅读近年来发表的文章受到启示,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1 历史回顾1881年Billroth首例胃切除成功开创了胃癌外科治疗的新纪元.1894年Lery、1896年Mikulicz行贲门癌手术成功.1897年Schlater行首例全胃切除术成功.1948年Brunschwing及Mcneer开展了胃癌扩大根治术.但直至1950年以前,胃癌手术仍停留在Billroth年代,即一般胃大部切除术水平,"对应该切除的转移淋巴结和被浸润脏器切除还不够充分.

  • 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陈民霄;唐红霞

    宫颈癌是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早期子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宫颈癌根治术手术范围广、创面大,涉及盆腔诸多脏器,术中损伤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我们针对性的采取了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局灶颞叶外癫痫间期痫样放电的分布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作者:李焕发;张华;王超;武昊;董珊;刘备;井晓荣

    目的 探讨MRI显示为颞叶外局灶病变的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分布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磁共振显示颞叶外局灶病变的癫痫患者的电生理、影像、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分布将病例分为三组,A组为间期正常范围脑电图,B组为间期痫样放电仅分布于病变所在脑叶,C组为间期痫放电超出病变所在脑叶.结果 病变分布包括额叶57例,顶叶29例,枕叶17例,岛叶2例,下丘脑1例.间期痫样放电分布为A组占28.3% (30/106),B组占29.2% (31/106),C组占42.5%(45/106).手术均行病变切除或立体定向毁损术,术后随访12 ~52个月,平均28个月,各组按Engel分级,A组:Ⅰ级23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2例;B组:Ⅰ级21例,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2例;C组:Ⅰ级27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3例,各组间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显示为局灶颞叶外病变的癫痫患者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毁损病变能取得很好的控制疗效,且疗效与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分布无关.

  • 《神经外科学》(第二版)出版

    作者:

    《神经外科学》(第二版)是由我国神经外科著名专家杨树源教授、张建宁教授主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国内36个院校神经外科中心144名知名专家共同参加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神经外科专著。
      本书作者均为当前活跃在我国神经外科临床一线的专家。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各章节的专家在总结自己临床经验基础上,广泛结合国内外文献,特别是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对神经外科各种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疗效、并发症等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并针对手术要点、难点,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详尽的介绍。全书共有十一篇128章,420余万字,2500余幅插图。术中涵盖了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历史和现状,相关的应用解剖、病因、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各个方面。对神经外科各种疾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编写过程中,在注重临床诊疗的基础上,也适当增加了当前基础研究的成果,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流行病学等,以加深读者对神经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理解和认识,又增添了多模态神经导航、符合手术室、神经外科患者凝血病等新章节。

  • 两种不同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盈龙;彭小宁;杨国科

    目的:评价2.2mm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3.0mm同轴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7例8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A组40眼行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0眼行3.0mm同轴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两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和平均超声能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水肿情况、角膜散光、术后视力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眼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A 组为8.18 ± 11.22s,B组为7.82 ±2.12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超声能量:A组为(17.25 ±4.22)%,B组为(17.64± 4.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两组术眼角膜内皮细胞与术前相比,内皮细胞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部分患者术眼角膜水肿,其中A组共有9眼,B组共有6眼,3~5d后角膜水肿减轻或消退.术后1wk两组角膜散光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前后角膜散光改变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前后角膜散光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3mo 后,两组各自散光的又趋于稳定,术后1、3mo两组角膜散光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wk,1mo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mo两组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软性或中等度硬核,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与传统的3.0mm同轴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相比,能有效地减少手术源性散光,而且散光状态比较稳定,有利于视力的早期恢复.

  • 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静;向其元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100%浓度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3/2016-03在钟祥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确诊的120例120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全部患者术后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加压包扎患眼,次日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6次/d,2滴/次;对照组加用聚乙烯醇滴眼液,6次/d,2滴/次;试验组加用100%浓度的自体血清滴眼液滴眼,6次/d,2滴/次.两组滴眼液每周递减2次,均治疗3 wk.术后3 mo进行手术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一般情况、眼部症状体征评分和泪液分泌试验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体征评分、角膜上皮和/或基质缺损面积及修复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 mo的复发率是6.7%;试验组是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后辅助应用100%浓度的自体血清滴眼治疗胬肉术后创面的愈合、眼表的重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同轴2.2mm 与2.8mm 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疗效评价

    作者:单武强;雷新平;唐艳;高丽娜;任勇刚;赵鑫;李文娟

    目的::比较同轴微切口2.2mm与2.8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14-07/2015-03我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62例362眼,随机分成2.2 mm组(211例211眼)和2.8mm组(151例151眼)。术前记录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内皮计数结果。术中记录超声能量、超声乳化时间。术后记录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计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及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术后1wk时2.2mm组裸眼视力较2.8mm组提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mm组患者在术后1wk角膜散光小于2.8mm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计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使用的超声能量及超声乳化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裸眼视力好、SIA小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的选择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柳嘉;贺西京;张莉;李浩鹏;王栋;徐思越;兰宾尚;吕惠茹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和手术的并发症情况.方法 收集40例近几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JOA评分法对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其改善率和优良率;分析病程、患者年龄、病情程度及不同术式与改善率的关系.结果 77.5%(31/40)的患者进行了前路手术,手术的改善率为(67.21±14.08)%,优良率为90.3%;17.5%(7/40)的患者进行了后路手术,手术的改善率为(64.03±7.07)%,优良率为100%,前路和后路手术的改善率无显著差别;仅有5%(2/40)的患者进行了前后路联合手术,改善率为66.7%,优良率为100%.不同年龄与病程的患者的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病情的加重,改善率和优良率均下降,其中病情中度组与重度组的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可以提高CSM患者的JOA评分,获得较高的改善率与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病情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

  • 影响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几种因素

    作者:严少荣;张延平;柏龙文;付战利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42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影像学检查、解剖复位、恢复头臼匹配关系及坚强内固定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手术治疗外伤性髋臼骨折42例,按[1]letournel和Judet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型,简单骨折28例,复杂骨折14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18例,髂腹股沟入路8例,前后联合入路14例.重建钢板和松质骨拉力钉内固定30例,单纯松质骨拉力钉固定7例,可吸收螺钉棒内固定5例.结果异位骨化4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内固定失败1例.按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32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38例得到随访,随访8~46个月,平均27个月,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与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关节功能优18=优,15~17=良,13~14=可,<13=差,关节功能优24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84%.结论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是明确诊断选择手术入路的重要前提.解剖复位,恢复头臼匹配关系,坚强固定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是一种有效方法.

  • 腰椎手术患者术前排尿训练对术后排尿的影响

    作者:沙莎

    腰椎手术是骨科常见的手术,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正常排尿的含义是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主动排空膀胱的过程,术后卧床排尿姿势不同,不习惯他人在场环境下排尿及术后伤口疼痛等因素,出现不同程度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现象,临床上常用水诱导、热敷、按摩膀胱区,疗效不满意,仍有50%以上患者需行导尿术,否则患者出现烦躁、血压升高、头痛、全身不适,直接影响手术疗效,为解决、预防和减少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痛苦、尿潴留现象,我科对腰椎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定时排尿训练,宣传床上排尿对术后的影响,取得患者的配合.术前排尿训练,可减少腰椎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及对心脏、血压、泌尿系统等的不利影响,使手术能达到预期效果.

  • 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及肛裂处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治疗Ⅲ期肛裂12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林吉;万向平;张定坤

    肛裂[1]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是内括约肌痉挛诱发肛管供血不足日久难以愈合而形成陈旧性溃疡部,对于位于后正中位的肛裂,对于Ⅲ期肛裂合并严重便秘,排便困难,我们采用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1]和后正中位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既减轻感染,又引流通畅,有利于切口愈合;又扩大了肛门周径.我们的临床实践证实,采用此种术式治疗Ⅲ期肛裂,术后病人便秘都消失或有明显改善,且复发率低,无并发症,治愈时间短.

    关键词: Ⅲ期肛裂 手术疗效
  • 低场MRI对腰椎间盘术后粘连和突出复发诊断的体会

    作者:邓日全

    腰椎间盘术后粘连和突出复发均可致腰腿痛症状重新出现,影响手术疗效,症状严重者须再次手术.但是,经历了第一次手术的患者,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单凭临床检查很难做出明确诊断.常用的影象学检查也不能清晰地显示术后粘连的瘢痕组织和椎间盘突出复发.本人收集了16例因腰椎间盘术后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患者的MRI图象.并与再次手术的结果对比分析,探讨低场MRI 在诊断术后粘连和突出复发中的作用.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疗效及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王瀚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疗效,并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为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疗效,分析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110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有53例的髋关节功能为优,41例的髋关节功能为良,16例的髋关节功能为差,患者的术后髋关节优良率为85.5%。110例患者术后,有6例发生股骨头坏死,5例发生骨折不愈合,3例发生内固定松动,4例发生髋内翻,1例发生假体脱位,手术失败率为17.3%。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总体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失败与骨折复位不佳、康复锻炼方法不当、术前对骨折评估不充分、骨折疏松等因素相关。

  • 椎间盘镜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刘凯恒

    目的探究椎间盘镜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2例实施椎间盘镜治疗,治疗组患者42例实施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治疗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治疗组相比,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椎间盘镜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较为相近,在实际治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选择,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疗效评价

    作者:何春

    目的分析鼻窦鼻息肉患者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方法及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完成为期1个月的随访,治愈率为58%,好转率为36%,无效率为6%,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结论鼻内镜下实施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手术治疗,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 骨密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先章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变节段为L4~5、L5~S1。根据WTO骨密度含量标准分为两组,38例正常组和72例异常组。①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前、术后12月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②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结果①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前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后12月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正常组和异常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64.9±21.9min、409.2±42.7ml)、(183.6±24.8min、537.8±5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骨密度含量低下者,骨密度正常者在接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术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 经脊椎微创扩张通道治疗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丁美兰

    现代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是小的手术创伤,达到相同或更好的治疗传统手术。腰椎骨折手术是第一选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经椎间孔腰椎骨折手术(TLIF)因为并发症发生率小,成为更多人的认可[1]。传统开放TLIF技术通过对经典的中间背部中间,大量剥离椎旁肌肉和韧带的两端,腰背肌损伤,出血。微创侵入性、微创TLIF椎旁Wiltse手术入路,经多裂肌和背长肌进入太空,可以避免插入肌肉剥离,减少椎旁肌肉挤压损伤,减少术中出血,相同或更好比传统开放TLIF手术疗效。微创技术,介入技术,微创TLIF技术和椎弓根螺钉可以用来完成微平面和X射线设备[2]。近年来,微创外科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完成了10例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现在的报告如下。

  • 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杨霞

    按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脊髓型、椎动脉、食管压迫型和混合型颈椎病.因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病情差异较大,手术疗效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较高要求.1 临床资料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31例颈椎手术病例,男22例,女9例,年龄45~62岁,病程0.5~5年.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全部病例症状明显减轻,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 脊柱椎管内肿瘤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曹太见(综述);官众(审校)

    椎管内肿瘤是脊柱外科和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改善神经功能,阻止神经功能恶化,提高运动和感觉功能[1]。近年来,人们在关注手术疗效的同时,对于术后的远期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也逐步重视。切除肿瘤、解除脊髓压迫、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以及大努力地预防并发症发生,已成为椎管内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2],基于此而开展或改良的手术方式大量地涌现出来,本文就目前常用的椎管内肿瘤切除的手术方式及特点综述如下。

  • 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护理对策

    作者:谷金玲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肺癌手术者逐年增加.但高龄患者全身耐受性降低,术后护理难度也随之增加,而护理关系着手术疗效,也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我科07年以来运用护理程序对35例全肺切除患者进行评估,施以有效地护理对策,达到预期目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879 条记录 40/44 页 « 12...36373839404142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