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D大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机理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敏;易新元;曾宪芳;周东明;李先平;章杰

    目的对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正常SD大鼠血清(NRS)、感染SD大鼠血清(IRS)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AWA)的识别;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NRS抗AW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肺期童虫抗原(SSA)的IgG抗体及亚类;并观察了NRS、去补体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童虫的杀伤作用. 结果 NRS可识别AWA中的75、47、34.5和23 ku的抗原分子,IRS则主要识别分子质量为62~86、54.7、47、34.5、30.3和23 ku的特异性条带;NRS抗AWA、SEA、SSA特异性IgG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昆明鼠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而IgG2b则无明显增高;SD大鼠去补体血清在体外对童虫的杀伤作用低于正常血清,培养48 h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41.0%和76.2%. 结论 SD大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体,此抗体在SD大鼠血清的杀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血浆脂蛋白(a)检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军;陈文祥

    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脂蛋白(a)[Lp(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1].自McLean等[2]发现载脂蛋白(a)[apo(a)] 与纤溶酶原结构高度同源以来,Lp(a) 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关系又成为新一轮研究热点[3,4].市场上也出现了众多的用于Lp(a)浓度测定的免疫方法和校准物(定标血清).但是由于很多方法没有考虑到样品中Lp(a)分子大小多态性及结构的复杂性,以致测定结果受抗体的免疫特性和校准物中Lp(a)颗粒大小的影响很大.不同实验室和不同方法之间的测定结果缺乏可比性 [5], 妨碍了Lp(a) 前瞻性研究和危险水平的划分.近年来,由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组织、美国西北脂类研究室牵头的Lp(a)测定标准化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6].尽管国内很多医院都开展了Lp(a) 测定项目,但标准化工作尚未起步.以下简单综述Lp(a)的结构、测定方法及标准化中的一些问题.

  • 应用重组抗原诊断弓形虫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卫艳;黄炳成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弓形虫重组抗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多种弓形虫抗原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得以表达并应用于弓形虫防治研究,这些抗原包括膜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AGs)、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 GRAs)、棒状颗粒蛋白(rhoptry proteins,ROPs)、微线体蛋白(microneme proteins,MICs)以及基质抗原等[1]。重组抗原在弓形虫病诊断方面的研究一直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每一种抗原进行单独研究以确定其免疫特性,是筛选高效诊断抗原的主要途径,同时对于弓形虫感染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针对复合抗原的研究以期望克服单一抗原在免疫诊断中的不足,优化得到佳的抗原组合,达到佳的诊断结果。当前人们对于弓形虫重组抗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一是利用抗原性进行弓形虫免疫学检测,二是利用免疫原性用作疫苗进行免疫保护,本文就弓形虫重组抗原在弓形虫免疫诊断中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霜天蛾昆虫变应原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特性分析

    作者:刘昀;孙秀珍;周玎;李维;米烈汉

    目的 制备兔抗霜天蛾变应原多克隆抗体,分析其与特异性过敏患者血清抗体成分的异同,为免疫筛选cDNA文库,制备基因重组霜天蛾变应原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霜天蛾变应原提取液免疫家兔获得霜天蛾变应原多克隆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混合免疫兔血清抗体效价;应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对比分析免疫兔血清与特异性过敏患者血清抗体成分的异同.结果 混合免疫兔血清效价经ELISA检测,效价>1∶10 000,免疫印迹检测兔抗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可以特异性识别霜天蛾10种蛋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0 000、92 000、79 000、74 000、66 000、49 000、43 000、36 000、25 000和16 000;患者血清IgG可以识别6种蛋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9 000、74 000、66 000、49 000、36 000和25 000.结论 制备出的兔抗血清与特异性霜天蛾过敏患者血清特异性识别霜天蛾变应原的结果接近,比患者可以识别更多的蛋白条带,可以应用免疫兔血清作为筛选霜天蛾cDNA文库的探针及重组霜天蛾变应原表达蛋白的鉴定分析.

  • 饲养环境对C57BL/6J近交系小鼠免疫特性的影响

    作者:栾蓉晖;王冬平;李善如;李桂军

    对普通级和清洁级C57BL/6J近交系小鼠的免疫指标CD4+、CD8+、CD3+、CD19+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清洁级与普通级小鼠的CD8+、CD4+/CD8+指标差异显著,并且清洁级小鼠的CD4+/CD8+值低于普通级小鼠.为研究清洁级实验动物的特性提供基础数据.

  • [排毒菌菇煲]

    作者:文怡

    平菇:平菇,又称侧耳、耳菇,是日常食用菌中普通的一种.它质地肥厚,嫩滑可口,有类似牡蛎的香味.平菇含有抗肿瘤细胞的硒、多糖体等物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

  • 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及免疫特性

    作者:赵青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influ-enzae,Hi),该菌是由波兰细菌学家费佛博士在1892年的一次流行性感冒瘟疫中发现的,发现该菌之初,人们误以为其是导致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到1933年流行性感冒病毒性病原体被分离出来之后,人们才消除了对此的误解。 Hi可引发肺炎、结膜炎、中耳炎、会厌炎等疾病,其侵袭性的感染可导致脑膜炎和菌血症等[1],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据调查在欧洲流感嗜血杆菌已经成为获得性肺炎中的第二大病原菌[2]。 Hi的人群携带率很高,是一些疾病的重要病原菌。该菌疫苗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其外膜蛋白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对常见的外膜蛋白主要从其特性和抗药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日后深入研究该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类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常定位于局部的呼吸道、中耳、结膜等处,其对生长的环境要求较高,且在人工培养时需加入新鲜的血液,它自身生长主要依赖于Ⅴ和Ⅹ因子。根据有无荚膜其可分为荚膜型和无荚膜型( 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 NTHi )两种类型。以往的研究指出只有荚膜型菌株可致病,荚膜型又可分为a~f 六个血清型,其中又以b血清型( Hib)的侵袭力强;然而近来的研究多显示,在感染Hi的患者中常见的菌株是NTHi,特别是在呼吸道感染中NTHi已成为了主要致病菌[3],它们首先寄居在鼻咽部,然后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常引起呼吸道的反复感染。通过研究, Hi外膜蛋白(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常被用做疫苗的研制来防止人类感染此病毒。 Hi的外膜蛋白主要有P6、P2、P26、P5、P4、脂蛋白 D ( LPD )、Haps 蛋白、Hia蛋白等。

  •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石晶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流行性传染病,我国是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现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世界性难题,这与乙肝病毒的结构、感染方式、免疫特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的免疫特性

    作者:刘婷;马晓娜;马海滨;杨婷婷;金毅然;梁雪云

    背景:在不同的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相悖的免疫特性,这可能是因为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复合细胞,不同的亚群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免疫特性.目的: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获得CD200+亚群细胞,探讨该亚群细胞的免疫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方法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出CD200+亚群细胞,对其进行细胞表型、多向分化潜能鉴定;ELISA方法检测CD200+亚群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因子分泌量;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CD200+亚群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结果与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成功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获得CD200+亚群细胞,该亚群细胞高表达CD44、CD73、CD105和CD90,而CD34、CD45、CD80和CD86为阴性,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泌高水平的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②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和CD200-亚群细胞相比,CD200+亚群细胞能够显著抑制被活化的淋巴细胞增殖,下调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上调;③该研究发现,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分离获得的CD200+亚群细胞具有优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和CD200-亚群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探讨

    作者:陈光华;张佰成;潘广霞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胃是Hp唯一的生存环境,但近几年的研究证明,人口腔内菌斑、唾液中也可培养出Hp,且与胃内的Hp具有相同的形态、生化、免疫特性,提示口腔内的Hp可能是胃Hp感染的重要储存库,根除口腔内的Hp可能是防止胃Hp再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Hp感染可能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 重组杆状病毒高效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及其免疫特性分析

    作者:张艳艳;张静远;缪发明;陈腾;杨金金;阮晓凤;张守峰;扈荣良

    目的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高效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Cap蛋白,并分析该蛋白的免疫特性.方法 将PCV2 Cap基因克隆至转移载体pFastBac Ⅰ,转化感受态E.coli DH10Bac细胞,获得重组杆粒rBacmid-Cap,转染Sf9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杆状病毒,并于High Five(H5)细胞中进行高效表达.将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杆状病毒组、重组杆状病毒组及疫苗对照组,均经小鼠肌内注射,100 μL/只,分别于第0和14天进行免疫,于首免后第21、28、35及42天经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 PCR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转移质粒和重组杆粒构建正确.重组PCV2 Cap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8 000,可与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及抗PCV2 Cap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重组杆状病毒按MOI=5及1感染H5细胞约72 h,PCV2 Cap蛋白表达量高,表达产量约150 μg/mL.首免后第21、28、35及42天,重组杆状病毒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BS对照组及杆状病毒组(P<0.001);首免后第21、28、35天,重组杆状病毒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疫苗对照组(P<0.05),首免后第42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了PCV2 Cap,重组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抗体,本研究为PCV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主要寄生虫病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蒋守富;魏梅雄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是通过将荧光素与抗人免疫球蛋白或其他第二抗体在不影响抗体免疫特性的情况下,用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制备成荧光抗体.当作为检测用的未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时,加入荧光抗体与之结合形成免疫荧光复合物,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亮绿色荧光,从而间接地显示出待测标本中存在着相应抗体(或抗原).IFAT早用于寄生虫病的血清学检测始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寄生虫抗原制备方法的不断完善和荧光标记技术的成熟以及荧光显微镜的普及,IFAT的用途不断拓展.限于篇幅,本文仅对IFAT在血吸虫病、疟疾和丝虫病监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结构功能及免疫

    作者:李华文;陈观今

    致密颗粒蛋白是弓形虫致密颗粒细胞器分泌的一类具有免疫活性的蛋白质,至少有10种.它们在修饰调理纳虫泡中起重要作用,并关联于泡内网络结构,参与虫体在细胞内的存活和复制.本文对目前有关致密颗粒蛋白与纳虫泡膜结构和膜网络之间的关系、致密颗粒蛋白免疫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 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肝脏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徐春华;杨永峰

    肝组织的免疫损伤是大部分肝脏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疾病的发展转归均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决定着机体的免疫特性,其基因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的短臂(6p21.3),全长约3 600 kb,是多态性为复杂的基因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为MHC的基因产物.目前MHC基因区内已发现239个基因位点,可表达基因达130个,其中39.8%的基因与免疫系统有关,而Ⅱ类区域中几乎所有的基因均与免疫功能相关[1].

  • 秀丽隐杆线虫C31B8.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特性分析

    作者:孙蕊;李正宇;何汉江;吕志跃;吴忠道

    克隆、表达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C31B8.8基因,并分析其免疫特性.方法 提取人工培养的秀丽隐杆线虫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C31B8.8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C31B8.8基因亚克隆入带有组氨酸标签的表达载体pET-30a,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目的蛋白C31B8.8.用钴离子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该蛋白.融合蛋白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1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抗原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抗原免疫组以纯化的重组C31B8.8蛋白免疫小鼠,抗原免疫剂量为40μg/(只·次),共免疫4次,每周免疫1次.佐剂对照组以PBS代替抗原,同法免疫小鼠.每次免疫前取血,末次免疫后1周眼球采血,分离血清,ELISA检测不同时期血清抗体效价.同时以C31B8.8蛋白和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虫体可溶性蛋白作为抗原进行Western blotting.结果 DN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诱导出重组C31B8.8蛋白.重组蛋白经质谱鉴定和Westem blotting分析证实为目的蛋白.纯化C31B8.8蛋白免疫小鼠后,与对照组相比,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C31B8.8蛋白能被免疫血清识别,且免疫血清与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虫体可溶性抗原存在交叉反应.结论 秀丽隐杆线虫C31B8.8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重组C31B8.8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与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虫体可溶性抗原存在交叉反应.

  • 血清肌钙蛋白I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家伦;刘功传

    肌钙蛋白I(Tmponin I,Tn I)具有三种不同的同型物,分别定位于骨骼肌快肌、慢肌及心肌中.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氨基酸序列有别于快、慢骨骼肌钙蛋白I(sTn I),使其免疫特性亦有别于骨骼肌中的两种同型物,具有心肌特异性[1].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可引起血清cTn I浓度的变化.本文采用美国拜尔公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93例患者血清进行cTnI浓度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要重视放射免疫分析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沈霞

    1959年美国科学家Yalow、Berson在研究胰岛素免疫特性时,用碘标记胰岛素作示踪,抗体作结合剂,首次建立了血浆微量胰岛素定量检测法,命名为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为医学检验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创了医学、生物学超微量分析和医学免疫学检验的新纪元,把采用化学、生物化学定量检测的检测值从10-6~-10g提高到10-9~-12g的水平,为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并于1977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胃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俊;易粹琼

    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胃癌10年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胃癌既是卫生防疫部门的重要任务, 也是摆在临床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需要我们从分子遗传学、临床症状学、实验诊断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去研究胃癌的致病因素、自然病程、生长速率、转移方式、基因表达、免疫特性以及预后等, 以期寻求早期诊断胃癌的佳途径.

  • 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新用途

    作者:戴助;祝红达

    米索前列醇(Misprostol,MISO)是一种稳定的合成前列腺素E1甲醇同系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尤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部疾患[1].近年来又发现MISO对妊娠子宫具有收缩作用及其免疫特性,而被广泛地用于抗早孕、晚期引产及与环孢素A联合用于肾移植患者.本文就MISO临床新用途作一概述.

  • 抗核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琳;师红彪

    抗核抗体又名抗核因子是泛指一类具有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它是一种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实验室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自1948年发现红斑性狼疮(LE)细胞以来,对抗核抗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核抗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有关它的免疫特性、检查方法以及临床意义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抗核抗体的免疫特性抗核抗体是机体在自稳机理失调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抗自身核抗原的抗体,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IgD和IgE中.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