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个月内
1、本刊要求研究论文必须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研究快报必须含有首创性成果;研究简报着重要求创新性;文献综述应由该领域内知名专家结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我刊严禁一稿两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将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该作者的稿件将被作退稿处理,同时通知所在单位严肃处理,并向材料领域兄弟期刊通报。我刊将拒绝发表联系作者作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3、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doc)和LaTeX(*.tex)文档,排版时请采用双倍行距,以邮寄方式投稿的打印稿须单面打印。所投稿件必须含有高质量的照片和曲线图(建议用Origin制图,再拷贝到文档中)。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在正文前,各加5个以内"关键词"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参考文献20条以上,要能反映该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4、 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2~3月之内通知作者,有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仍未接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自投它处。
5、 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致谢中。作者人数请控制在6人以下,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联系人请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位等自然情况。
6、 论文如果是省部级以上任何一种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号,放入Acknowledgement栏目中。
7、 通过审查后需要修改和补充实验的稿件,最晚不超过4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半年不返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8、 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网的版权。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发文量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该期刊是电子刊物,对于晋升职称是不认可的。
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563,综合影响因子为0.458。
期刊的官网为:http://zhzdxdzzz.yiigle.com。
期刊虽然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但是是电子期刊,对于一些地方晋升职称是不认可的。
有关期刊的投稿须知可以看本站的期刊详情页,也可以在官网上查看期刊的“稿约”栏目。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探讨醒后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及支架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例醒后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和支架取栓术后血管开通情况、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估术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 3例醒后卒中患者均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实为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2例为心源性脑梗死,1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时均有意识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3~25分.支架取栓术中闭塞血管均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评分≥2b级,术后复查头颅CT未发生颅内出血,梗死灶无扩大,术后30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入院时降低10~20分.术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例为3分,2例为2分;Barthel指数评分1例为80分,2例为95分.结论 支架取栓治疗醒后卒中患者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目的 探讨肺动脉瓣缺失、三尖瓣闭锁、室间隔完整、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并发右室发育不良患者的超声影像学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于2016年2月23日就诊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在超声科经产前超声诊断为肺动脉瓣缺失病例的声像图特征和病理结果,并文献复习.结果 孕妇27岁,孕24.6周,胎儿产前超声表现为:肺动脉瓣缺失,肺动脉与动脉导管均显示双向的血流信号,并记录到双向动脉频谱,静脉导管A波反向,三尖瓣闭锁,右心室小.诊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缺失型),右心发育不良.患儿大体检查结果:心房正位,心室右襻,大动脉正常位置,动脉导管可见,肺动脉瓣缺失,三尖瓣闭锁,右心室发育不良,室间隔完整.镜下结构:右心室及右心室游离壁可见疏松的结缔组织,部分围成血窦结构,其间可见少量散在的心肌细胞.左心室:正常心肌结构.病理诊断:肺动脉瓣缺失,三尖瓣闭锁,室间隔完整.结论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瓣缺失综合征同时伴有三尖瓣闭锁、室间隔完整和右心室发育不良非常罕见,掌握特殊的解剖、组织学和血液动力学特征,对本类患者的正确诊断有指导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肌红蛋白(Mb)和正常对照组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高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心内科就诊且确诊为AMI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研究组患者入院0.5 h、6 h、12 h后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MA、Mb和cTnI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血清IMA、Mb和cTnI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指标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在患者入院0.5 h、6 h、12 h后,研究组血清IMA水平[(128.35±13.53)U/ml,(104.27±11.64)U/ml,(84.73±6.97)U/ml]、Mb水平[(161.83±15.64)μg/L,(311.44±40.92)μg/L,(470.45±46.81)μg/L],cTnI水平[(0.31±0.05)μg/L,(12.56±2.73)μg/L,(74.84±6.37)μg/L],与对照组血清IMA、Mb和cTnI水平[(32.34±3.57)U/ml,(51.47±8.53)μg/L,(0.27±0.03)μg/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2,52.21,67.46;均P<0.01).在患者入院12 h后,IMA、Mb和cTnI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为80.58%、86.65%、59.63%,特异度分别为45.14%、34.57%、88.32%,准确度分别为72.81%、75.48%、89.56%;IMA+Mb+cTnI联合检测的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度分别为74.34%、91.56%、92.69%.IMA、Mb、cTnI单项检测及IMA+Mb+cTnI联合检测诊断AMI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18,0.582,0.822,0.914,IMA+Mb+cTnI的AUC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优于IMA、Mb和cTnI单项检测.结论 心肌损伤标志物 IMA、Mb 和 cTnI 的联合检测,可为 AMI 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对早期排除和确定诊断 AMI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利用点尿法及24 h尿收集法估算高血压病患者24 h尿钠钾排泄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的高血压病患者,共264例.收集患者24 h尿及相应的清晨空腹点尿,分别测定所有尿样的钠、钾、肌酐水平.采用Tanaka、Kawasaki和INTERSALT公式分别估算点尿法24 h尿钠钾排泄量,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公式估算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差异;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各公式估算的24 h尿钠钾排泄量与实测24 h尿钠钾排泄量的相关关系.结果 Tanaka法公式估算的24 h尿钠值(167.99 mmol/d)高于实际24 h尿钠值(157.73 mmo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P>0.05);Kawasaki法公式估算的24 h尿钠值(217.66 mmol/d)亦高于实际24 h尿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1,P<0.01);INTERSALT法公式估算的24 h尿钠值(154.71 mmol/d)低于实际24 h尿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3,P<0.01).Tanaka、Kawasaki和INTERSALT公式估算的24 h尿钠值与实际24 h尿钠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55,0.58(均P<0.01);Tanaka公式估算的24 h尿钾值(39.51 mmol/d)低于实际测量值(42.90 mmo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7,P<0.05),相关系数为0.50(P<0.01).结论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公式法估算的24 h尿钠钾排泄量与实际测量值,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与高估,且相关性差.利用点尿法公式估算高血压病患者24 h尿钠钾排泄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和局限性.
目的 分析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以提高两种影像检查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44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记录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受累及肿块内部血流情况;钼靶X线摄影检查记录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及钙化情况;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35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4%(35/43);32例术前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4.4%(32/43);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43).93.0%(40/43)的病例被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其中之一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60.5%(26/43)病例被术前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诊断均疑似恶性.结论 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若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应行穿刺活检及组织病理学以明确诊断.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例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平扫,3例行MRI增强扫描,5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2例行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观察CVST累及区域范围及周围情况、平扫密度或信号特征及颅内伴发病变等.结果 全部患者均累及2个以上静脉窦,7例患者CT平扫见受累静脉窦明显高密度,MR平扫10例患者可见受累静脉窦T1WI明显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均可见受累静脉窦高信号.3例行MRI增强扫描患者中,受累及静脉窦呈完全强化2例,部分性强化1例.CT及MRI提示左颞叶出血性梗死1例,矢状窦旁占位2例,丘脑出血性梗死1例,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MRV均可见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完全不显影及侧支代偿血管形成.结论 MRI平扫可显示CVST的特征,CT平扫部分患者显示CVST的特征,CT及MRI平扫均可显示CVST的颅内伴发病变.识别CVST的静脉窦CT及MRI平扫特征及可能的颅内继发病变影像学表现,并结合MRV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放疗预处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医学影像科行宝石能谱CT扫描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0例(腺癌34例,鳞癌15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例).设定肿瘤给定空间位置感兴趣区,测得肿瘤内碘浓度,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空气含量(实体型肿瘤44例,磨玻璃影型肿瘤6例)肺肿瘤碘浓度的差异.按肿瘤大直径(d)分为3组:d≤2 cm组(n=18)、2
目的 建立化学致癌剂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的小鼠食管癌前病变模型,探讨沙棘干乳剂对食管上皮内瘤变的阻断作用.方法 选取145只健康昆明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其中A组(空白对照组,n=10,正常饮食、饮蒸馏水,不施加干预)、B组(4NQO诱癌组,n=45)、C组(沙棘干乳剂治疗组,n=45)和D组(全反式维甲酸组,n=45).B、C、D 3组均于实验开始第1天至第14周末,自由饮用浓度0.1 g/ml的4NQO水溶液,直至第14周末时小鼠食管癌前病变模型建立成功,B、C和D组分别给予蒸馏水、沙棘干乳剂和全反式维甲酸灌胃,分别于第19周末处死解剖小鼠A组2只,B组、C组和D组小鼠各20只,第24周末处死解剖小鼠A组2只、B组16只、C组25只和D组25只,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病理组织学检测方法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食管上皮黏膜组织变化情况,分析沙棘干乳剂对小鼠食管上皮内瘤变的作用.结果小鼠喂养19周前B组、C组和D各组小鼠食管上皮黏膜组织增生变化不明显.24周后C组和D组小鼠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率分别为60.00%(15/25)和52.00%(1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但均明显低于B组93.75%(15/16)(χ2=3.97,4.22;均P<0.05);C组和D组小鼠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率分别为40.00%(10/25)和48.00%(1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P>0.05),均明显高于B组6.25%(1/16)(χ2=5.66,7.86;均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对食管上皮内瘤变有一定的阻断作用,可阻断其向高级别瘤变发展,但还不能明确沙棘干乳剂对上皮内瘤变有治疗或逆转作用.
目的 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ceMEP)对发现兔急性坐骨神经根损伤的敏感性及TceMEP早期波形变化对急性坐骨神经根部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2只24条坐骨神经随机区组法分3组,实验组分为1个血管夹组(n=8),2个血管夹组(n=8)和对照组(n=8);实验组分别应用1个或2个血管夹夹压坐骨神经根部建立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观察并记录2 h坐骨神经根部受夹压损伤急性期TceMEP的变化特点,并记录TceMEP波形稳定后的波幅与基线波幅比值和潜伏期;对照组仅手术分离出坐骨神经而不夹压坐骨神经,用于排除麻醉药和手术操作对TceMEP的影响;2 d后应用Tarlov评分对各组兔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应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Speraman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1个血管夹组经过[0.20(0.00,0.431)]min TceMEP波形开始变化,经过[2.60(1.40,3.35)]min波形平稳;2个血管夹组经过[0.35(0.05,1.63)]min TceMEP波形开始变化,经过[4.45(2.83,5.65)]min波形平稳.1个和2个血管夹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49.84±15.27)%,(15.47±12.64)%]均低于手术前[(100.00±0.00)%,(100.0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3,18.912;均P<0.01);对照组和实验各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196,P<0.05).1个和2个血管夹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潜伏期[(12.60±0.61)ms,(14.29±1.24)ms]高于手术前TceMEP潜伏期[(12.21±0.59)ms,(12.31±1.10)ms],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9,5.721;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各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2,P<0.05).1个血管夹组和2个血管夹组夹压后2 d下肢运动功能评分[4.00(3.00,4.00),2.50(2.00,3.00)],低于夹压前[5.00(5.00,5.00),5.00(5.00,5.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2.585;均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5.00(5.00,5.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4,-3.651;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手术后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与各组坐骨神经损伤手术后2 d的运动功能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844,P<0.01).结论 TceMEP监测对发现急性坐骨神经根损伤非常敏感,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为采取保护性措施预防不可逆性神经根损伤的发生提供了可能;TceMEP波形变化可以预测下肢运动神经功能.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腹腔高压液体动物模型腹腔压力-容量关系的影响.方法 以12只实验猪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机械通气组)和B组(非机械通气组),各6只.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A组行气管插管后接机械通气,模式为容量控制通气(VCV),设定潮气量(VT)10 ml/kg,呼吸频率16次/min,吸入氧浓度(FiO2)0.40,高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 cmH2 O(1 cmH2 O=0.098 kPa).按照水囊法制作腹腔高压液体动物模型,每注入生理盐水10 ml,测压1次,记录腹腔内注入总液体量,同步记录腹腔压力(IAP),绘制腹腔压力-增容量曲线,并在IAP为0,10,20,30,40,50 cmH2 O时(0是指腹腔压力升高的0界点)记录注液量.腹内压维持在35 cmH2 O,观察4 h后处死实验动物,切取心脏、肺脏,用10%甲醛溶液固定24 h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2只家猪均制模成功,无一发生气压伤和死亡.A组腹腔压力-增容量曲线为不规则的"S"形双函数曲线,IAP在22 cmH2 O为节点,IAP<22 cmH2 O,IAP与增容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2=0.78,P<0.05),IAP>22 cmH2 O,IAP与增容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2=0.96,P<0.01);B组腹腔压力-增容量曲线为单函数曲线,IAP与增容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2=0.87,P<0.01).A组在IAP为0,10,20,30,40,50 cmH2 O时注液量[(2018.22±108.66)ml,(2032.60±114.42)ml,(2038.54±112.60)ml,(2080.88±118.44)ml,(2162.38±118.86)ml,(2310.78±124.20)ml]均低于B组[(2890.40±164.50)ml,(3000.58±176.22)ml,(3060.24±178.24),(3098.50±183.40)ml,(3120.00±184.20)ml,(3145.80±188.60)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4.61,4.85,4.66,4.37,5.35;均P<0.01).心脏标本病理检查:A组心脏心肌纤维玻璃样变性,横纹明显减少,部分心肌纤维萎缩;B组心脏心肌纤维部分萎缩,部分肥大,心肌纤维玻璃样变性,心肌间动脉扩张充血.肺脏病理检查:A组肺脏可见大小不一的肺泡腔,部分肺泡融合,肺泡腔扩张,肺组织间可见出血、慢性炎细胞浸润及炎性渗出,细支气管周围平滑肌增生;B组肺脏肺泡融合,形成较大的肺泡囊,肺泡内皮细胞中度增生,可见心衰细胞,间质淋巴管扩张,管内充满淋巴液,支气管动脉扩张充血,管腔内大量红细胞聚集.结论 腹腔高压可引起心脏和肺脏出现明显的细胞学损伤,机械通气使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发生代偿的空间缩小,腹腔压力与容积关系曲线发生改变,并对心和肺损伤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帕金森病是人类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而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该疾病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该疾病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探明其发病机制,寻找可靠的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开拓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蛋白质组学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一方面是通过获取患者本身的脑部组织和脑脊液进行蛋白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制作帕金森病动物模型获得需要的组织进行蛋白研究.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果,可涉及从儿童至老年的任何年龄组,而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的种类和宿主的免疫系统.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脑脊液分析对脑炎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诊断病毒性脑炎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检测试剂种类少,价格昂贵,故大部分病毒性脑炎不能得到病原学诊断.随着聚合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改进并用于脑脊液病原体检测,其已成为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利器.笔者主要从病毒性脑炎病原学、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脓毒症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由于病理生理机制的复杂性,自1991年对其概念的界定以来,已历经3次重要修订,但仍难以形成广泛共识.特别是在拯救脓毒症运动背景下,脓毒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特效药物匮乏以及诸多经验性救治措施难以奏效的严峻现实表明,脓毒症非病原依赖性瀑布样介质反应尚有广阔的探索空间.肾上腺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的重要效应器官,通过接驳中枢应激信号和局部微环境反应,以效应激素形式参与对脓毒症机体反应的非线性、复杂性调控.其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替代治疗以及在脓毒症机体紊乱内环境中的再认识,无疑是脓毒症诊治的核心环节之一.近30年来,针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多项临床研究以及争议性推荐意见进一步凸显其重要价值.为此,笔者基于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的"4P"医学模式,立足转化医学视角,从脓毒症定义及其内涵的变化,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诊治价值,并从内源性和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角度,阐述脓毒症治疗中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微环境调控理论,尝试从肾上腺皮质激素(种类、用量、单独和联合治疗、时间窗)分析脓毒症理论研究瓶颈与临床实践困惑,旨在为脓毒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目的 应用"一元论"病因诊断理论,辩证分析心率矛盾反应的本质,确定病因,科学治疗.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例"肺炎、冠心病、多浆膜腔积液,心率65次/min"69岁女性患者和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心率70次/min"41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辩证分析心率矛盾反应的原因.结果 应用"一元论"理论辩证分析上述2例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与相对缓慢心率的矛盾反应和上消化道出血与相对缓慢心率的矛盾反应,后确定患者的病因分别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肝硬化性心肌病".结论 在细致问诊、规范体检、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应用"一元论"病因诊断理论,辩证分析心率矛盾反应,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减少误诊误治,达到科学治疗.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
2017 | 01 02 03 04 |
2016 | 01 02 03 04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