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胼胝体出血11例临床分析与护理

    作者:刘金霞;乔莉

    目的:分析胼胝体出血后正确的诊治与有效的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2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住院经头颅CT确诊的胼胝体出血患者11例,全部经内科脱水、降颅压、稳定血压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有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11例患者,9例治愈,2例好转,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结论:科学而正确的治疗及对患者早期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观察肢体语言康复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胼胝体 出血 分析 护理
  • 胼胝体胶质瘤诊断为脑梗死的误诊分析

    作者:赵光

    目的:分析胼胝体梗死与胶质瘤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一例胼胝体胶质瘤误诊为脑梗死的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以突发精神症状与偏身运动障碍为首发表现,MRI检查提示双侧枕叶、胼胝体压部长T2信号,DWI提示弥散受限。经抗血小板聚集、活血、抗精神病药物等对症治疗后仍偶有精神症状发生。3个月后突发意识障碍,复查MRI提示胼胝体处占位。结论胼胝体肿瘤早期可表现为突发偏瘫、精神症状等类似于脑梗死的表现,应注意与肿瘤鉴别,以免误诊。

  • 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龚博;李胜利;陈琮瑛;刘菊玲;姚远;文华轩;毕静茹;杨晓东;廖玉媚;陈秀兰

    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0例胎儿ACC的超声表现以及相关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和神经系统外畸形特点.结果 10例ACC病例均有特殊的颅内声像图表现,产前诊断7例完全缺失,3例部分发育不全,其中ACC合并CNS外畸形6例,合并CNS内其他畸形8例,同时合并CNS内、外畸形5例.结论 超声产前诊断ACC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重视颅内一系列间接征象并熟悉常见伴发畸形,以提高检出率.

  • 新生儿胼胝体的超声研究

    作者:刘皎然;刘芳;王菲;杜志方;曹士考;田庆波;郑一博

    随着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拓展,经颅超声以其特有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通过经颅超声床旁监测胼胝体发育可以间接了解脑发育,Anderson等[1-3]研究证实早产儿运动发育迟滞和脑瘫与2~6周龄时胼胝体生长率低下有关,而未对2~6周每周胼胝体生长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 超声对胎儿胼胝体发育及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国园;陈金龙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为连接左右大脑半球之间大的联合纤维,为有胎盘哺乳类动物所特有,在大脑两半球之间起着神经信息的整合作用,对大脑皮质的机能发育、学习与记忆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们能够进行有效认知的功能基础[1].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发育因素或某些后天因素的影响,胼胝体可以出现发育不全.如何早期、高效检测胼胝体的发育状况,对临床医学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虽然MRI在检查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作为广泛使用、低成本的超声在检查胼胝体发育方面仍然具有MRI不可替代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利用超声对胎儿胼胝体发育及发育不全的超声诊断研究作一文献回顾.

  • 国人正常胎儿胼胝体的超声断层研究

    作者:江珍珍;夏国园;袁彩娣

    胎儿胼胝体为标志胎儿大脑发育与成熟的敏感指标,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状况的重要观察对象[1].本研究对正常胎儿胼胝体长度和膝部厚度进行测量与分析,旨在建立胎儿胼胝体径线参考值,为产前超声评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剖学指导.

  • 儿童轻微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作者:张川;李光民;张新春;李纯平

    目的 分析儿童轻微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MER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和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MERS患儿1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和预后.结果 10例患儿中出现复发1例;首发病状为发热6例次,呕吐5例次,咳嗽2例次,腹泻1例次;抽搐6例次(其中抽搐1次者1例次、抽搐2 ~10次者2例次、抽搐>10次者3例次),阵发性失明/视物不清4例次,意识障碍4例次.10例患儿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1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数较高,分别为21.9×109/L、75.88%;1例患儿血钠较低,为131 mmol/L.10例患儿颅脑MRI检查示胼胝体压部片状长T1及长T2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其中1例患儿同时存在双侧半卵圆中心及部分颞叶白质对称多发长T1与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诊断为Ⅱ型MERS.10例患儿均予以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及脱水降颅内压.治疗后随访4个月~2年,10例患儿神经系统均发育正常.结论 儿童MERS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但经相应临床治疗后预后良好.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

    作者:王晓鹏;赵艳颖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磁共振(MRI)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此例胼胝体压部局灶性孤立病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胼胝体压部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Flair及 DWI高信号影,经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后发病第14天病灶消失。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特征以MRI发现胼胝体压部孤立病灶为特点,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一定自愈性。

  • Marchiafava Bignami 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彤;张亚楠;许蕾;白素格;邢瑜;李辉

    Marchiafava Bignami 病( Marchiafava Bignami disease,MBD),是一种少见的以胼胝体脱髓鞘、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与大量饮酒相关。1898年Caeducci 等报道了1例男性酗酒农民,表现为突然癫痫发作、意识丧失,终昏迷死亡。尸检发现受累胼胝体囊变坏死,囊壁可观察到富含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浸润[1-2]。1903年Marchiafava 和Bignami[3]在意大利3例饮用红酒死亡患者尸检中者发现胼胝体中层坏死和囊状退化,并命名为MBD。目前,被认识到的MBD病例,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为营养不良的酗酒者,饮酒
      史通常持续10~20年,每天饮用多于2升红酒,但也见于饮用威士忌、米酒[4]及日本清酒的报道[5]。也见于少数由神经性厌食症导致的严重营养缺失,但无饮酒史的病例,在给予维生素B1治疗后,这些病例在临床及影像学上均表现出明显好转。由此推测该病的病因,除酒精因素外,营养不良也是重要的原因,其中硫胺素缺乏可能极为重要[6]。

  • 胼胝体出血(附2例报告)

    作者:卜晖;董梅;王志红

    胼胝体出血临床较少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们诊治的二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例一,某男,28岁.主因头晕、呕吐4天,于2003年8月31日住院.患者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头晕、头昏、后枕部蹩胀,同时伴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后精神萎靡不振,逐渐出现昏睡,给予强烈刺激能醒,并能正确回答简单问题,但很快又入睡.发病以来尿失禁.

  • 胼胝体脂肪瘤1例报告

    作者:王青;钟光辉

    一、病例: 患者, 男, 51岁, 于2001年12月10日入院. 该患者于1996年因经常头痛、头晕而就诊, 经头颅CT检查, CM线50~60mm层面, 胼胝体体部见条状、边缘光滑的低密度灶, 大小4.5cm×1.0cm×1.2cm, 余脑组织密度未见异常, MRI示T1加权图像上和T2加权图像上该区为高信号. 诊断为胼胝体脂肪瘤. 5年来, 头晕头痛症状时轻时重, 近半年经常出现白天瞌睡, 双手麻木. 查体: 智力正常, 四肢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无定位体征. 复查头颅CT示胼胝体体部低密度灶5.5cm×1.0cm×1.3cm, 瘤体有所扩大.

  • 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白质脱髓鞘伴胼胝体变性(附1例报告)

    作者:何俊瑛;许雷;刘澜

    病例摘要:刘某某,男性, 56岁,干部。住院号271301,于2000年2月13日收入院。入院前26天出现头晕、眼黑,而后摔倒,意识丧失,数分钟后神志清楚,反复发作三次。入院前19天突然抽风、双眼上吊、呼之不应、口角歪斜,约5~6分钟后缓解。 15天前开始每天抽搐6~7次,间歇期神志不清。做头CT报告脱髓鞘脑病。按脑炎治疗5天,无好转且呕吐咖啡样物,呼吸不规律、有时暂停。既往史:饮洒10~15年,近5年每天饮白酒约1.5斤,酒后常不进食。三年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常抑郁或暴躁无常。查体:体温、血压正常,营养不良,灰色面容,中度昏迷,呼吸不规则,心肺(-)。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右眼裂小,结膜充血,眼底正常。四肢活动少,肌张力低,轻度肌萎缩。四肢腱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辅助检查:脑电图广泛高度异常,头CT显示全脑脱髓鞘改变。肝功能:谷草转氨酶(83u/l)和谷丙转氨酶(128u/l);总蛋白(58.7g)、白蛋白(33.5g)和A/G比值(1.33)均降低。 CSF蛋白1.5g/L。血病毒系列PCR、单疱Ⅱ弱阳性。头MRI提示全脑脱髓鞘改变,伴胼胝体变性。 住院第6天,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考虑为慢性酒精中毒,停原治疗方案给以纳洛酮、叶酸、大量维生素B6、抗生素和脑保护药物治疗,第2天呼吸平稳,第4天意识有所好转,能听清熟悉人讲话并流泪,但眼球上下活动受限。治疗一月余好转出院。病后5个月随访:表情淡漠,仍不能说话。能自行走路,但欠稳。 讨论: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害,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例:①中年男性,酒龄达15年,凶酒5年,且酒后常不进食;②发作性抽搐、昏迷长达一月余。③有精神异常不能胜任工作3年;④查体除昏迷外尚有眼球上下活动受限,病理反射(+);⑤肝功能受损,头MRI显示脱髓鞘性脑病合并胼胝体变性;⑥按脑炎治疗无效,给以大量叶酸、维生素B族、纳洛酮等明显好转。支持慢性酒精中毒之诊断。本例近三年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脾气暴躁,有时抑郁、痴呆。这主要是乙醇对神经细胞的直接作用和乙醇对神经递质、受体及第二信使系统的作用;长期饮酒使细胞膜、神经递质或受体产生改变;进食及吸收不良使维生素B1、 B6、烟酸缺乏,使代谢发生改变;长期饮酒可引起血流减少,同时变会激活凝血机制,增强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使血流处于高凝状态而引起缺血性卒中;酒易和卵磷脂结合,沉着于组织中,而脑组织卵磷脂丰富,因此较易受损[2]。酒精可引起渗透性脱髓鞘脑病[3],终变性坏死。因此认为脑脱髓鞘改变,同时合并胼胝体变性,可能为慢性酒精中毒的特征性改变。

  • 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胼胝体梗死一例

    作者:张丹丹;董艳红;田瑞振;陈慧芳;魏慈;吕佩源

    患者女性,60岁。以睡眠减少6d、意识模糊伴胡言乱语3d。患者于入院前6d 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睡眠减少,每天2~3h,当时未予重视,未治疗。3d 前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尚能认识亲人,伴胡言乱语、烦躁,双手握拳,情绪不稳定,偶尔出现被害妄想,睡眠进一步减少,严重时整夜不眠,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查头颅 CT 示双侧额叶腔隙性脑梗死?经治疗症状无缓解收入本院。

  • 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1例报告

    作者:崔永健;魏琰

    患者董某,男,30岁,河北枣强县人.因精神异常1个月,抽搐,不省人事1天入院.1个月以来,患者由脾气暴躁,严重记忆力下降逐渐发展至反应迟钝,神志淡漠,时有胡言乱语,小便失禁.1天前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两眼上吊,呼吸急促.每次持续1~3分钟,共发作10次.患者为个体,开一小卖店.有10年饮酒史,近3年大量酗酒,日约0.5~2斤,且常以酒代饭.人院查体:血压150/100mmHg,体温正常,神志恍惚、嗜睡,不言语.

  •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26例临床观察

    作者:阮庆峰

    目的 观察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是切除第三脑窒内颅咽管瘤的佳入路,术野暴露范围大,提高了全切率的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胼胝体形态改变的MRI研究

    作者:何丽;刘斋;任庆云;雷立存

    目的 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患儿的胼胝体形态改变.方法 选择PVL患儿40例(年龄1~4岁)及同龄同性别的正常对照组儿童40例,采用常规MRI测量胼胝体膝部、体部、峡部、压部厚度,胼胝体长度,胼胝体面积,颅腔有效面积.结果 PVL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峡部、压部厚度,胼胝体长度,胼胝体面积,颅腔有效面积及胼胝体标准化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PVL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峡部、压部厚度,胼胝体面积,颅腔有效面积及胼胝体标准化面积均小于轻度P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长度与轻度PV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L患儿胼胝体存在不同程度萎缩变薄,中度PVL患儿胼胝体变薄的范围大于轻度PVL患儿.应用MRI正中矢状位测量PVL患儿胼胝体形态改变,可为PVL患儿分度提供定量依据.

  • 胼胝体梗死的MRI研究

    作者:李章宇;陈薇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症状.方法在连续1年颅脑MRI检查中收集92例脑梗死病例,将其中有胼胝体梗死的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SE序列T1WI和FSE序列T2WI扫描,2例加FLAIR扫描,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92例脑梗死中6例(6.5%)MRI确诊为胼胝体梗死.无1例为单纯性胼胝体梗死,均同时伴其他部位脑梗死.6例共8个梗死灶,位于胼胝体膝部3个,体部1个,膝体部1个,膝-压部1个.T1WI呈略低信号6个,低信号2个;T2WI均呈高信号;2例FLARI均呈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2例强化.结论胼胝体梗死少见.MRI可清楚显示胼胝体梗死的存在、部位、范围,但缺乏特征性,结合临床及脑内其他部位梗死灶可确定诊断.

  • 超声测量新生儿胼胝体膝部厚度与孕周、出生体重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士考;张徽;刘芳;王菲;彭龙;张春东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新生儿出生时胼胝体膝部厚度,探讨其与孕周、出生体重及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出生的148例新生儿,于生后当天在静息或睡眠状态下接受经前囟门矢状位颅脑彩超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厚度.结果 随着孕周和出生体重的增加,胼胝体膝部厚度逐渐增加,早产儿与足月儿胼胝体膝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膝部厚度与孕周和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r=0.68,r=0.62,P<0.01),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 新生儿胼胝体膝部厚度与孕周、出生体重有关,与性别无关,但远期相关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 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焦保华;姚志刚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的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6例,活检2例.术后无1例死亡,3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2例术后癫痫小发作,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右上肢无力,14例术后恢复良好.10例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生存期70周.结论胼胝体受侵是一种对胶质瘤患者预后不利的因素.对于大部分病例,全切或次全切除肿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完全可能的.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是治疗该区肿瘤的一个安全可行的选择.

  • Marchiafava-Bignami病一例

    作者:陈夏;张明;罗新明

    病例简介患者,男,51岁,农民.因"记忆力减退1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后逐渐加重,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出门后不认识回家的路.无幻觉及行为异常,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步态异常,日常生活可自理.近1周来,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日常生活需家人照顾.患者有20余年持续饮酒史,每日饮用48°白酒3~4两,20年前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615 条记录 11/31 页 « 12...891011121314...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