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牡丹和芍药种皮、种仁及种皮提取物中10种芪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测定

    作者:何春年;毕武;申洁;彭勇;肖培根

    常用中药牡丹和芍药种子中含有芪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了开发和利用牡丹种子资源,该文选择种子中含量相对较高的10种芪类成分suffruticosol A,suffruticosol B,suffruticosol C,trans-resveratrol,cis-ε-viniferin,trans-ε-viniferin,cissuffruticosol D,cis-gnetin H,trans-suffruticosol D和trans-gnetin H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PLC-DAD,YMC-pack ODS-A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以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30 nm.同时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的方法初步评价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同时测定10种芪类成分的含量;牡丹和芍药种子中的芪类成分主要集中于种皮部位(总质量分数达16.7%以上),种仁中含量很低(总质量分数不到0.3%),种皮提取物富含芪类成分,总含量达75%以上.种皮提取物及10种芪类成分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潜力.该文对牡丹和芍药资源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种皮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 白藜芦醇小麦醇溶蛋白纳米粒包封率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王新春;侯世祥;李文;周亚伟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从中药虎杖中提取出来的植物生理活性成分,是一种天然二苯乙烯类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菌、抗癌及保肝护肝等多种生物学作用[1-2],但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3],影响了其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 HPLC同时测定虎杖中4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齐辉;张勉;王峥涛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等作用,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瘢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等症[1].虎杖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以往文献多采用二苯乙烯苷或大黄素的含量来评价其质量[2-9],但单一化学成分不能全面反映药材质量.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虎杖药材中芪类成分白藜芦醇、虎杖苷(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下同)与蒽醌类成分大黄素、大黄素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下同)含量的HPLC方法,并对来自全国10个不同收集地的虎杖药材样品进行了测定,以期为虎杖的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亚型参与反式-白藜芦醇体外代谢的研究

    作者:王丽岩;谭爱萍;赵姗;吕国军;马小军

    目的:研究参与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TR)Ⅱ相代谢的主要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s)亚型.方法:在体外对反式-白藜芦醇与12种主要的人重组UGT亚型进行温孵,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对其结构做初步分析,并考察不同UGT亚型对白藜芦醇代谢产物生成速率的影响.结果:在体外代谢系统中,白藜芦醇被UGT催化生成2种单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M-1和M-2,初步推断其为白藜芦醇-4′和3-葡萄糖醛酸化物,亚型UGT1A1,1A3,1A8,1A9,1A10都参与了催化产生代谢产物M-1和M-2,UGT1A6,1A7仅对M-2的生成有贡献.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UGT1A1,1A10催化底物产生M-1和M-2及1A8催化底物产生M-2的速率都减慢,出现了底物抑制现象.结论:UGT1 A1,1A8,1A9,1A10参与了代谢产物M-1的产生,其中UGT1A9的贡献大,UGT1A1,1A6,1A7,1A8,1A9,1A10参与了代谢产物M-2的产生,其中1A1和1A9贡献大,UGT1A3也有少量参与2种代谢物的产生,其他亚型几乎都不参与反式-白藜芦醇的Ⅱ相代谢反应.

  • 中药虎杖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樊慧婷;丁世兰;林洪生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杂志中有关虎杖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了虎杖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保护心血管系统、肝保护、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提示中药虎杖是极有开发和应用价值的药物.

  • 白藜芦醇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瑶;黄志军;袁洪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肿瘤、抗炎、缓解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研究白藜芦醇对常见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对临床白藜芦醇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外大量的体内、体外实验证实白藜芦醇对细胞色素酶P450几种亚型的活性有影响,该文就近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采用超微粉碎提升散结镇痛胶囊活性成分溶出度的研究

    作者:徐忠坤;高金;秦建平;陈广波;王振中;萧伟

    该实验主要研究了超微粉碎技术对散结镇痛胶囊活性成分溶出度的影响.运用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细粉和超微粉后充填胶囊,再将超微粉湿法制粒后充填胶囊,制得的散结镇痛胶囊用浆法测定药物的体外累积溶出度,比较3种胶囊溶出差异.结果显示细粉、超微粉、超微粉制粒制得胶囊的白藜芦醇体外溶出度分别为26.11%,63.27%,67.49%;龙血素B的体外溶出度分别为7.160%,20.29%,23.05%.超微粉制粒制得的散结镇痛胶囊溶出度高.超微粉碎粒径D90为13.221 μm,可以显著提高散结镇痛胶囊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龙血素B的溶出度(P<0.01).

  • HPLC同时测定龙血竭及其提取物中5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作者:李云;萧伟;秦建平;郭瑛;祝倩倩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龙血竭及其提取物中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紫檀茋,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柱温40℃;检测波长龙血素A和龙血素B为278 nm,7,4’-二羟基黄酮、紫植茋和白藜芦醇为319 nm.结果:5个有效成分在40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龙血竭中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紫檀茋,白藜芦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9%,96.81%,97.29%,100.7%,103.7%,RSD分别为0.23%,1.5%,0.42%,0.58%,0.34%;龙血竭提取物中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紫檀茋,白藜芦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96.93%,97.90%,102.0%,103.3%,RSD分别为1.7%,0.91%,1.4%,1.5%,1.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龙血竭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 白藜芦醇对RSV感染BALB/c小鼠肺泡灌洗液TNF-α,IL-1β,IL-6表达的调控趋势

    作者:李佳曦;汪受传;徐建亚;戴启刚;徐珊;孙寒丹;彭璐璐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BALB/c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不同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调控趋势.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白藜芦醇灌胃给药进行干预,并于首次滴鼻后24,72,144 h取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LISA法检测其中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及Res的干预效果.结果:RSV感染BALB/c小鼠24h后,BALF中TNF-α,IL-1β,IL-6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而Res组TNF-α(P <0.01),IL-1β(P <0.05),IL-6(P <0.01)表达较RSV组明显下调;RSV感染BALB/c小鼠72 h后,BALF中TNF-α(P <0.05),IL-1β(P <0.01),IL-6(P <0.01)表达较正常组高,但TNF-α,IL-1β,IL-6总体表达量较24 h组下降趋势明显,Res组IL-1β,IL-6表达较RSV感染组降低(P<0.05),而TNF-α表达与RSV感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SV感染BALB/c小鼠144 h后,BALF中IL-1β(P<0.01),IL-6 (P <0.05)表达较正常组高,而TNF-α表达较正常组无差异,Res组TNF-α,IL-1β,IL-6表达与RSV感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RSV感染BALB/c小鼠早期肺泡灌洗液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过度表达,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能使TNF-α,IL-1β,IL-6的表达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 均匀设计法优化超高压提取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

    作者:廖国平;贺帅;张忠义

    目的:应用超高压技术提取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并结合均匀设计试验优选佳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试验U9(96)对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超高压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并与同流提取、超声提取和微波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超高压提取虎杖苷及白藜芦醇的佳工艺条件为溶剂55%乙醇,压力170 MPa,液固比30 mL·g-1,提取时间120 s;此提取条件下虎杖苷及白藜芦醇的提取率分别为14.29,2.53 nag·g-1;虎杖苷提取率分别高出回流提取46.1%,超声提取6.4%和微波提取28.5%,白藜芦醇提取率分别高出同流提取67.5%,超声提取29.7%和微波提取24.6%.结论:超高压提取作为一种新兴的中药提取技术,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温度低、耗时短、能耗少等优点,为虎杖中虎杖苷及白藜芦醇的提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 白藜芦醇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转分化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杨汝春;朱晓玲;张华琴;李卫冬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化条件下培养小鼠足细胞10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分别用5、2 μmol/L白藜芦醇干预30 min后,模型组和干预组各用5 ng/mL TGF-β1继续诱导72 h,正常组常规培养.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技术等检测足细胞表型蛋白分子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胎盘钙黏蛋白(P-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 (zonula occludens-1,ZO-1)、肾小球足细胞相关蛋白1(NEPH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用蛋白滤过试验检测单层足细胞的蛋白滤过功能.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cadherin +细胞百分率、P-cadherin、ZO-1、NEPH1蛋白表达及蛋白浓度均显著降低(P <0.05),α-SMA蛋白表达升高(P <0.05),透过单层足细胞的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E-cadherin+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 <0.05),透过单层足细胞的蛋白浓度均降低(P <0.05);白藜芦醇低剂量组P-cadherin及 NEPH1蛋白表达均升高(P <0.05);白藜芦醇高剂量组P-cadherin、ZO-1及NEPH1蛋白表达均升高,α-SMA蛋白表达降低(P <0.05).白藜芦醇浓度与E-cadherin+、P-cadherin及NEPH1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 E-cadherin+=0.772,r P-cadherin=0.756,r NEPH1=0.809,P <0.05).结论 白藜芦醇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足细胞表型异常可能是其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降低蛋白尿的重要机制.

  • 白藜芦醇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林岩;周丽;王珺;肖薇;李波;金莉;王国忠;刘吉成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ISO建立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无血清DMEM培养液)、模型组(无血清DMEM培养液加入ISO 1μmol/L作用48 h),白藜芦醇干预组(分别向培养基中加入ISO 1μmol/L和Res 50 μmol/L作用48 h)和白藜芦醇对照组(向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加入Res 50 μmol/L).Hoche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量;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可见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增加.白藜芦醇干预组和白藜芦醇对照组细胞膜完整,核膜清晰,核内染色质浓缩,细胞损伤程度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LDH漏出量均增加,Bcl-2蛋白水平下调,Bax蛋白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组和白藜芦醇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LDH漏出量均降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明显减轻ISO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逆转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蛋白表达有关.

  • 白藜芦醇对人咽鳞癌FADU细胞放射的增敏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邵渊;权芳;李宏慧;姚小宝;赵谦;赵瑞敏

    目的 应用白藜芦醇作用于咽鳞癌细胞株FADU,观察其放疗增敏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咽鳞癌细胞株FADU,以细胞毒实验(cytotoxicity test,MTT)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用克隆形成法绘制细胞存活曲线,获得白藜芦醇的放射增敏比(sensitive enhancement ratio,SER).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白藜芦醇组和照射增敏组(白藜芦醇联合照射组)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FADU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克隆形成实验提示单纯照射组在2Gy时细胞存活分数(surviving fraction at 2Gy,SF2)为0.717±0.062;照射增敏组SF2为0.426±0.035,SER为1.684±0.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FCM显示FADU细胞经4Gy照射后,G2/M期细胞比例增加,G1期细胞比例减少;经白藜芦醇作用24 h后,G1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增加;当白藜芦醇与4 Gy照射联合应用时,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G1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白藜芦醇组和照射增敏组FADU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94±1.65、4.56±0.92、2.03±1.46及23.11±7.22,照射增敏组凋亡率与其他各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增强咽鳞癌细胞株FADU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 白藜芦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世君;王兴祥;范芳华;严杰;刘云英;范钰;陈君柱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大鼠cFs,在体外建立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分别观察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及白藜芦醇对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的影响;采用心钠素(ANP)及脑钠素(BNP)mRNA表达检测细胞肥厚反应;放免法及ELISA法测细胞培养液中ANP及BNP水平;RT-PCR方法检测ANP、BNP mRNA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化学比色法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放免法测定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结果 白藜芦醇25~100 μmol/L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但这种作用可被L-NAME及ODQ部分阻断.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NO、cGMP水平升高,ANP、BNP水平降低,ANP、BNP 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 白藜芦醇在一定浓度范围对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及细胞肥厚有抑制作用,上调NO-cGMP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 白藜芦醇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综述

    作者:田静;陈进伟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用和药用植物中,具有抗炎、抗增殖、抗氧自由基、免疫调节、植物雌激素等多种生物学功能[1].特别是近年来Res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增殖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大部分风湿性疾病与免疫炎症、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通路相关,Res来源于天然植物,无毒、廉价,国内资源十分丰富,在风湿性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3].目前有关Res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研究较少,笔者就当前已开展Res在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研究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进行综述.

  •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沈利兰;王晓敏;何柏林

    白藜芦醇亦称芪三酚,是一种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虎杖、葡萄、花生、桑葚等植物和果实中,其中新鲜葡萄皮中含量高.白藜芦醇在1924年被发现,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法国悖论"现象的出现,它才受到研究者关注.法国人有高脂饮食的习惯,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比较低,有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长期饮用富含白藜芦醇的红葡萄酒有关[1].随后研究证实白藜芦醇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2].从动物实验中获得的大量数据显示,白藜芦醇对糖尿病还能产生保护效应,它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糖尿病动物体内的高血糖、胰岛素β细胞损害以及胰岛素抵抗现象.笔者就近几年相关的研究做一综述.

  •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MnSOD的作用

    作者:戴敏超;陆灵美;陈峰;赵瑛;刘志民;邹俊杰

    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作用.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糖尿病对照组、α-硫辛酸组、白藜芦醇小剂量组、白藜芦醇大剂量组,进行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坐骨神经抗氧化酶活力和MnSOD表达量,并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大鼠抗氧化酶活力降低,白藜芦醇能显著提高MnSOD的表达量和活性,坐骨神经髓鞘和雪旺细胞核出现退行性改变.以上数据表明,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MnSOD活性下降;白藜芦醇能提高MnSOD表达和活性,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 白藜芦醇诱导KG-1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永军;徐红俊

    通过观察白藜芦醇诱导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KG-1凋亡的作用,检测bcl-2、caspase-3的表达,探讨白藜芦醇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状态;瑞一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KG-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凋亡与周期分布;半定量RT-PCR检测bcl-2 mRNA、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明显抑制KG-1细胞增殖(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使细胞发生S期阻滞(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使bcl-2的表达下调,上调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诱导KG-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caspase-3表达水平有关.

  • 白藜芦醇诱导人皮肤癌细胞系凋亡的可能信号通路

    作者:赵冬芝;李小双;孙海梅;张国权;闫继红;周德山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诱导人皮肤癌细胞系(A431细胞)凋亡的可能信号分子,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培养的A431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Res(B组)、Res加SP600125(C组)以及单纯SP600125组(D组).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相差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检测细胞形态和caspase-3、BAX、BCL-2、JNK以及P-JNK蛋白分布和含量.结果 Res处理后,A431细胞出现较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同时可见BAX/BCL-2比值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磷酸化(P-JNK蛋白)明显增加,且集聚在细胞核(由225 463±672增至289 469±3 729,P<0.05);经SP600125预处理后,上述改变明显减少(降至248 198±4 367,P<0.05),A431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Res可能首先使JNK蛋白磷酸化,进入细胞核,发挥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和caapaae-3蛋白表达,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 白藜芦醇靶向mTORC2/Rictor抑制HUVECs的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

    作者:李明珠;刘丽乔;刘卓琦;王群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腺病毒介导的Rictor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PCR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Rictor定向克隆入GV314载体获得重组质粒,经AdMax包装系统与辅助包装质粒在HEK 293T细胞中重组构建Rictor过表达腺病毒载体(Ad-Rictor),不含目的基因的Ad-Null为阴性对照组.分离培养HUVECs后分别用Ad-Rictor及Ad-Null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及白藜芦醇干预组Ad-Rictor+Res.感染后荧光显微镜及 Western blot 检测重组蛋白表达;CCK8、划痕实验和血管形成实验观察HU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能力.结果 重组腺病毒Ad-Rictor及Ad-Null构建成功.与对照组相比,Ad-Rictor感染HUVECs显著上调基因Rictor的表达,提高了HUVECs的增殖活力,迁移和体外管腔形成能力(P<0.05);白藜芦醇干预显著抑制了Rictor过表达情况下HUVECs的增殖、迁移和体外管腔形成(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靶向mTORC2/Rictor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

2014 条记录 6/101 页 « 12345678...10010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