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珠单抗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朱红雨;连治国;甘一迪;杨仲璠;徐明波;童玥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多为老年人,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雷珠单抗是由Ferrara等人研发的血管生成抑制剂.自从雷珠单抗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新生血管型AMD后,医学人员针对此药开展了很多的临床研究.本文对雷珠单抗给药方案的发展、光动力疗法联合雷珠单抗治疗AMD的可行性、雷珠单抗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及关于此药临床应用效果与临床试验效果之间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综述.

  • 联合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效果

    作者:娄怀宇;付育梅;罗建芳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近远期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10月~ 2011年9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替硝唑.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联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其中,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

  • 灯盏细辛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7例临床研究

    作者:刘清;刘晓枫;李强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与对照组103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4.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运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降低血粘度,同时可改善病人的心肾功能,预防继发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说明联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 腹针联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作者:孙方伟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00例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腹针联合中药组(治疗组)50例和针刺常规药物组(对照组)50例,两组经两个疗程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联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六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作者:崔占义;孙树枝

    目的:观察联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六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氮平联合艾司唑仑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2%、63.9%,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六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

  • 坤泰胶囊联合雌激素补充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季滢;孙海洪;胡小玲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雌激素补充疗法对绝经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绝经指数(KMI)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5年1月--9月收治的84例绝经综合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雌激素补充疗法,给予药物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 mg,1次/天;观察组采用坤泰胶囊联合雌激素补充疗法,给予补佳乐1 mg,1次/天,同时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天;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与治疗第4、8、12周后分别计算、比较各组的绝经指数(KMI),测量和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2%和83.3%,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第4,8,12周,两组KM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各时间节点测得KMI评分下降均更为明显(P<0.05);药物干预12周后两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E2、FSH和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雌激素补充疗法能有效改善绝经综合征相关症状和血清相关激素水平,该疗法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殷鹏飞;王立新

    乙型肝炎预防性疫苗成功地降低了HBV的感染率,但是HBV感染仍然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针对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尤其治疗性疫苗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目的在于诱导HBV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打破免疫耐受,终清除HBV.随着对HBV感染后临床转归机制研究的进一步透彻,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

  • 一期经后路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下腰椎结核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傅维德;何杰;米东;李德毅;龚建;蒲晓斌;何勍

    目的:探究一期经后路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下腰椎结核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下腰椎结核老年患者共84例,分别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采用后路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下腰椎结核,对照组42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分别对两组一期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患者术后腰椎局部前凸角、Oswestry障碍指数(ODI)及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级标准(ASIA)分级进行客观评定.结果:实验组一期经后路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下腰椎结核,术后腰椎局部前凸角为(8.22±1.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腰椎局部前凸角为(5.02±1.93)°,(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ODI为(21.25±3.75)%,对照组ODI为(35.72士4.1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ASIA分级全部转化为E级.而对照组仍有7人为D级.结论:一期经后路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下腰椎结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应进一步临床推广.

  • 联合疗法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观察

    作者:杨志平;刘凤华;于洪敏

    急性药物中毒特别是有机磷中毒,是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常规疗法效果不佳.近一年来采用联合疗法(血浆置换加常规疗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联合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影响

    作者:李忠法;王华;刘祥忠;邱守义

    目的和方法: 使用全血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法检测联合疗法组与普通治疗组3个月后慢性乙肝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变化,探讨联合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影响,结果: 普通治疗组3个月后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粘附率略高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3个月后患者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联合疗法可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 唑来磷酸联合深部热疗在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泉;李建龙;洪翠娥;黄梅花

    目的:探究唑来磷酸联合深部热疗在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骨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予以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深部热疗,比较两组骨质修复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状况[数字模拟评分法(NRS)]、生活质量[癌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相关血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骨质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特异症状评分、NRS评分、VEGF、TGF-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特异症状评分、NRS评分、VEGF、TGF-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深部热疗治疗癌症骨转移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患者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可观.

  • 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内服外洗治疗嵌顿痔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张旗;王明华;张永安;潘友珍;郭修田;徐慧磊;周峰;翟敏;付军伟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内服外洗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每组40例.联合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内服外洗治疗,对照1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内服治疗,对照2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外洗治疗.各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各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法安全性.结果 ①终完成试验者110例,联合组37例,对照1组37例,对照2组36例.②联合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3.78%和88.89%.联合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联合组各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④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内服外洗治疗嵌顿痔的疗效满意.

  • 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持续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肝细胞肝癌发生的新预测评分

    作者:杜霄凌(摘译);王明贵(审校)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AFP)指标是监测慢性肝炎患者发生HCC 的2个重要方法。荟萃分析显示,抗 HCV 治疗能够降低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并可能减少 HCC 的发生。目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是 HCV 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案,30%~50% HCV 感染者能够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然而,达到 SVR 的患者仍有发生 HCC 的风险。与发生 HCC 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龄、血清高HCV 水平、HCV 为1b 基因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以及肝硬化等。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

    作者:傅青春

    单用强的松或低剂量联合运用强的松与硫唑嘌呤是所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主要治疗方法,联合疗法更优.肝移植对终未期病人是有效的手段.由于新的免疫调节剂的出现,可能有更有效的治疗机会,点特异性疗法是未来发展方向.

  • 新兴光动力疗法在老年皮肤病的应用

    作者:范志霞;吉杰;王秀丽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应用光敏剂和光源的药-械联合疗法,在生物组织中氧分子的参与下,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细胞毒性物质(如单线态氧),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无创治疗新技术.特别是新型光敏前体药5-氨基酮戊酸问世以来,为皮肤的局部用药提供了一个简便、安全、有效的渠道,极大地推进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5-氨基酮戊酸介导的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已成功地应用于治疗老年常见皮肤肿瘤和老年难治性皮肤病,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可期待的应用前景[1-5].

  • “鸡尾酒”式免疫干预法防治1型糖尿病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王柏凯;张娟娟;顾卫琼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遗传为基础,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下,诱发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导致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使其丧失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能力,引起糖代谢调节絮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免疫细胞参与T1DM的发生,包括致病性T细胞(CD4+、CD8+)、B细胞,树突状细胞(DCs)等.T1DM自身免疫进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遗传易感期、自身免疫攻击期、临床发病期和胰岛功能衰竭期[1].

  • 对治疗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处理研究进展

    作者:陈尉华;陆伦根

    近10年来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初的单用α干扰素治疗发展为α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到近几年来提倡采用聚乙二醇化(Peg)干扰素α-2a或2b加上利巴韦林治疗,使得持久病毒应答率(SVR)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认为Peg干扰素α-2a或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是有效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治疗方案,其次是普通α干扰素或复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效果均优于单用α干扰素.

  • 蒿甲醚早期治疗实验小鼠弓形虫病的初步观察

    作者:姚俊敏;蔡玥;施晓华;翟自立

    弓形虫病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引起孕妇流产、胎儿畸形或死胎,也是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目前治疗弓形虫病主要采用磺胺类与乙胺嘧啶的联合疗法,但该复方的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因此研究寻找高效低毒的新药有重要意义.文献报道,青蒿素类对弓形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3],本文初步观察了蒿甲醚早期治疗小鼠弓形虫病的效果.

  • 重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附121例疗效与预后分析)

    作者:全国重症肝炎攻关协作组

    1983年10月~1985年10月对121例经病理确诊的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应用免疫调控、抗肝细胞坏死、抗肝昏迷、抗出血、抗感染及抗病毒的综合疗法,结果死亡66例,病死率为54.54%,且死亡病例的平均存活时间较传统疗法明显延长(49.67±39.85天比18.5±16.51天,P<O.05).由于昏迷与出血得到较好的控制,肝肾综合征跃居死亡原因的首位.血清胆红素浓度、凝血酶原活性、肝昏迷级别、激素应用与否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而性别、年龄、病原、起病急缓、腹水有无与预后关系不大.

  •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决策和选择

    作者:姚光弼

    自1989年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CV)以来,在病毒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和治疗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2].近几年采用抗HCV联合疗法,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持久病毒清除,给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带来疾病彻底治愈的希望.但广大临床医师对于治疗对象的选择,佳药物治疗的应用,特殊患者的处理,疗效的监测和评估,以及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以达到优化的治疗.

328 条记录 7/17 页 « 12...45678910...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