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국제신경병학신경외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2642
  • 国内刊号: 43-145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杨期东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Notch3信号通路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相关性研究现状

    作者:丛璐

    Notch3信号传导通路与神经系统发育和血管结构完整性密切相关,由Notch3基因编码的受体蛋白胞外区的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EGFR)突变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的决定性发病机制.目前关于CADASIL疾病治疗尚无有效的方法,鉴于Notch3信号通路在CADASI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针对Notch3的基因疗法成为研究CADASIL治疗的热点.本文针对Notch3信号通路与CADASIL发病的关系以及潜在的治疗方式进行综合论述,以期对CADASIL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对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雷元华

    后交通动脉瘤易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术前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或单纯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神经麻痹提示术后动眼神经麻痹较易恢复,治疗的时间窗也与术后麻痹的恢复密切相关,而与动脉瘤的大小关系不大.对破裂的动脉瘤开颅夹闭组比血管栓塞组会获得更大完全恢复机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未破裂的动脉瘤两治疗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但总的来说开颅夹闭手术比血管栓塞治疗对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完全恢复更有效.

  • 深部脑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宇翔

    外科切除性手术是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但仍有不少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接受切除性手术.而深部脑刺激术因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的有效性和相对安全性,正被逐步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本文就脑深部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机制、治疗靶点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STAT1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小刚;吴勇强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l(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1,STAT1)是一种可以和靶基因调控区DNA相结合的胞浆蛋白,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来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等基因的表达,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STAT1可以双向调控脑胶质瘤增殖,其异常激活可抑制脑胶质瘤的免疫逃逸和病理性血管生成、促进脑胶质瘤的凋亡.本文就STAT1的激活途径及其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作一综述.

  • 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郑培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患者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病死率.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上升,PSD患者也日见增多,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当前,关于PSD的研究较多,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从PSD的发病机制、治疗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旨在为PSD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复合手术下的巨大脑动静脉畸形治疗

    作者:张宝瑞;冯欣;赵元立;吴中学

    巨大脑动静脉畸形(AVM)(d >6cm),按Spetzler-Martin分级至少为Ⅲ级,大多为Ⅳ~Ⅴ级,约占所有AVM的10%.巨大脑AVM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显微神经外科,血管内栓塞,立体放射等,或者是几者的联合.但因为巨大脑AVM(d >6cm)多位于或邻近重要脑功能区、具有多支供血动脉及深部静脉引流,因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复合手术作为全新的多学科融合的治疗理念,在巨大脑AVM的治疗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本文对常规显微神经外科,血管内栓塞,立体放射及其联合治疗巨大脑AVM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神经外科复合手术的特点、发展演变及其在治疗巨大脑AVM的优势.

  • 耐药性癫痫机制及精准化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冒萧萧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全球大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其患病率为5%,其中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称为耐药性癫痫,约占全部癫痫的20%~ 30%.长久以来耐药性癫痫一直是研究及治疗的热点和难点,基因学病因作为耐药性癫痫治疗的新靶点,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耐药性癫痫的发生机制及精准化治疗,尤其是基因相关药物代谢特征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作者:龚翩

    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作为体内重要的防御结构之一,其完整的结构和功能仍缺乏更细致深入的研究.有效的血脑屏障体外模型则是研究其具体构成和功能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对血脑屏障结构、功能及体外模型构建进行综述,为血脑屏障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预警因子

    作者:李小旋;安金;任艳艳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类综合征.目前的研究认为,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白质高信号(WMH)、脑微出血(CMBs)、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等在内的脑小血管病(CS-VD)、脑组织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比值降低、全脑血流灌注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僵硬化、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搏动指数增高、颅内血管对高/低碳酸血症的反应性降低、自发性微栓子、血清高血同型半胱氨酸,以及低TT3、脑脊液高α1-抗胰凝乳蛋白酶、YKL-40和NF-L等分子标志物均可作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预警因子.磁共振和超声技术的应用为这些早期预警因子的检出提供了有力帮助.

  • 颞叶癫痫microRNA基因甲基化模式分析及机制探究

    作者:龙泓羽;肖文彪;吴龑昊;罗朝辉;肖波

    目的 重注释甲基化数据并构建microRNA(miRNA)基因甲基化谱,探究差异甲基化miRNA在颞叶癫痫(TLE)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TLE患者以及健康对照外周血,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将甲基化数据重注释至miRNA基因,统计分析筛选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临床亚组之间的差异甲基化mi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甲基化miRNA功能分析.结果 TLE和对照组间有82个miRNA基因甲基化存在差异(FDR<5%),其中甲基化升高的70个.临床亚组间也存在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P<0.01).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参与MAPK信号通路、神经营养信号通路等多条生物学通路.结论 TLE患者外周血miRNA基因组甲基化存在异常,以甲基化程度升高为主.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参与多条生物学通路,可能在TLE发病及耐药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 脑缺血时半乳糖凝集素-3对大鼠脑皮质中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秀萍;翟凤国;粱启超;刘佳维

    目的 通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脑缺血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对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从而为脑缺血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1.5h,再灌注至24 h.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Gal-3 RNA干扰组(siRNA).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皮质中Gal-3、bcl-2、BAX及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皮质中Gal-3及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分别为0.38、0.47和1.310、1.299;BAX及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分别为1.41、1.55及1.076、1.155.而Gal-3 RNA干扰后,Gal-3及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分别为0.24、0.14及1.014、1.058;BAX及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分别为1.76、1.88及1.480、1.515.结论 Gal-3可能通过上调bcl-2、下调caspase-3及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 芹黄素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作用研究

    作者:徐蛟天;周磊;王威;陈孝祥;林海;杨智勇;宋晓斌;邓兴力

    目的 探讨芹黄素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小胶质细胞,实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LPS组)、LPS+芹黄素(10 μM)组、LPS+芹黄素(20μM)组、LPS+芹黄素(50 μM)组.MTT法检测芹黄素对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IL-1、IL-10等炎症相关因子以及BDNF、P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基因iNOS转录以及表达水平.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芹黄素对小胶质细胞活性无明显抑制.LPS刺激后,芹黄素预处理组IL-1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独LPS组(P<0.05);而芹黄素预处理组IL-10的表达则高于单独LPS组(P<0.01);与此同时,BDNF、P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也有相同趋势(P<0.05).芹黄素预处理组iNOS表达和转录水平也低于单独LPS组(P<0.05).结论 芹黄素可抑制活化状态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以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可同时促进与神经元分化成熟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 网络成瘾大学生述情障碍和共情缺陷特征及二者关联性

    作者:邓艳;张龙;王玉

    目的 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述情障碍与共情缺陷特征及其相关性,为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IRI-C)分别对某高校采用病理性网络成瘾量表(IAT)筛选出的98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和104名正常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成瘾组TAS-20-C总分及F1、F3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成瘾组(P<0.01).成瘾组IRI-C得分中FS(想象力)、EC(共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非成瘾组(P<0.01).成瘾组述情障碍与共情缺陷呈显著相关.结论 网络成瘾大学生存在述情障碍和共情缺陷,且两者间存在相关.

  • 脑出血后铁调素对患者铁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观察

    作者:陈安平;周宁全;黄英文;唐其权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后铁调素对患者铁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以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6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对象的血清铁调素水平,检测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指标[血清100β蛋白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并参照改良Ranks’量表(mRS)评估观察组患者预后.根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2组对象的血清铁调素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并将观察组69例患者分为Ⅰ组(Hep< 20μg/L),Ⅱ组(Hep于20 ~ 30μg/L),Ⅲ组(Hep≥30 μg/L),对比观察3个亚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清铁调素、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平均血清S100B蛋白和NSE指标值上,Ⅲ组>Ⅱ组>Ⅰ组(P<0.05).在预后良好率上,Ⅰ组> Ⅱ组>Ⅲ组(P<0.05).结论 脑出血后患者铁调素水平显著升高,引起铁代谢失衡,且其升高趋势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程度一致.

  • 自噬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中的研究

    作者:周瑾瑕;李东方;毕方方

    目的 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骨骼肌中LC3和p62的表达情况,分析自噬在DMD骨骼肌细胞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1月~ 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病理确诊为DMD的患者(DMD组,81例),另以怀疑为肌病,但肌肉病理未见明显病变者为对照组(6例).所有入选者均行心肌酶学、肌电图、骨骼肌活检常规组织学和酶学染色、抗dystrophin-N,-C,-R和抗dysfefl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中6例DMD患者及对照组骨骼肌中LC3和p62的表达.结果 81例DMD患者均为男性,起病年龄(4.60±2.35)岁,首发症状多以双下肢起病为主.血清肌酸激酶值的高峰出现在患者年龄的6~8岁,随着肌细胞明显坏死,肌酸激酶水平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在DMD患者骨骼肌中,组织病理均示典型肌营养不良改变.半定量Western blot提示DMD患者骨骼肌中LC3-Ⅱ的表达降低,而p62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自噬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DMD骨骼肌细胞坏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 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作者:方力群;王亚楠;高红梅;陈左翼;叶丹红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80小鼠按随机原则分四组,对照组、Alcl3组、溶剂组及姜黄素组.Alcl3制作小鼠AD模型,之后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3d,给药后14d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免疫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β42、GFAP和Iba-1β蛋白水平.ELISA方法检测海马区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Alcl3能够导致逃避潜伏期延长和记忆下降更明显,说明AD模型成功建立.与Alcl3组和溶剂治疗组相比,姜黄素组明显减少潜伏期及增加穿越次数,而且显著减少Aβ42表达.相比Alcl3组,姜黄素组的GFAP和Iba-1β以及海马区IL-1 β、IL-6及TNF-α的指标下降有显著意义.结论 研究表明姜黄素有潜在治疗AD的可能,通过下调Alcl致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引起炎症反应,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 α-内收蛋白基因rs4963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

    作者:司江华;彭小兰;范红燕;严雯;谢守嫔;范彩霞

    目的 研究α-内收蛋白基因rs4963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对甘肃地区238例脑出血患者和24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方法检测α-内收蛋白基因rs4963多态性,分析比较脑出血病例组和对照组rs4963多态性的分布差异.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α-内收蛋白基因rs4963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地区α-内收蛋白基因rs4963多态性与脑出血无关联.

  • 颅脑创伤患者侧脑室穿刺置管精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种夷;呙勇;毕长龙;罗湘颖;刘志雄;刘劲芳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创伤患者侧脑室穿刺置管精准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颅脑创伤患者,经侧脑室穿刺置管术后行CT薄层扫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置管精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穿刺置管位置良好并能通畅引流脑脊液79例,置管成功率为71.17%,穿刺置管精准度与医生手术操作因素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脑外伤诊断类型、术前是否中线移位及穿刺点位置(左/右侧)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生手术操作是影响置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提高手术操作精度还可通过设备辅助来提高置管成功率.

  •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分析

    作者:韩超;牛朝诗;丁宛海;程伟;鲍得俊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显微镜下行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47例肿瘤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并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及术中操作技巧.结果 42例患者颅内肿瘤显微镜下全切,5例因肿瘤较大、界限不清部分切除,其中,2例胶质瘤和1例星型母细胞瘤部分切除+去骨瓣减压术,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因肿瘤生长至对侧,部分切除术后复发;1例胶质肉瘤,出现迟发性术区出血,急诊行手术清除术区脑内血肿,第二天死亡.1例同侧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血肿量不多,未再次手术,经积极治疗逐渐吸收.5例患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感染痊愈,预后良好.出院时GOS评分:39例预后评分5分,4例预后评分4分,1例评分3分,1例预后评分2分,2例评分1分.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生长方向的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在影像导航系统指引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功能损伤及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预后.

  •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欣

    目的 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该类患者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4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d、5d、7d检测患者颅内压(ICP),于术后6个月时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脑水肿、脑梗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3d、5d、7d IC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5d、7d时试验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率明显降低,脑水肿程度也明显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梗死体积也明显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预后不良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9.78% (55/92)、33.70% (31/92)、6.52% (6/92),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9.13%(36/92)、50.00%(46/92)、10.87% (10/92),两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ICP,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仅采用骨瓣减压控制术.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脑炎复发的临床特征

    作者:张元杏;王灿灿;杨辉丽;吴颖颖;刘慧勤;高鑫雅;时英英;臧卫周;张杰文

    目的 总结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57例抗NMDAR抗体脑炎中10例复发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和免疫治疗.结果 10例(19%)复发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27.5岁,10例共复发14次,其中2例复发2~3次,平均复发间隔时间7.1个月(1~19月).复发时常见症状为癫痫(8/14)和精神行为异常(8/14),其中1例次复发仅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如眩晕、行走不稳和复视.复发时13例次行抗NMDAR抗体检测,脑脊液抗体阳性率100%(13/13),血清抗体阳性率69% (9/13).13例次复发再次给予免疫治疗仍有效,1例次拒绝治疗,出院后平均随访18.9月,3例完全恢复正常,4例遗留轻微后遗症,3例遗留较明显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结论 抗NMDAR脑炎复发时可表现为典型或不典型症状,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测有助诊断,积极免疫治疗仍有效.

  •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奇慧;李晋芳;张珂铭;廖春莲;李晓玲

    目的 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症状表现为尿失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标准护理干预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标准护理干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床旁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并对泌尿症状困扰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好转,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症状困扰评分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改善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脑梗死1例报道

    作者:张菲菲;石向群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S)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4% ~23.0%,患者血液因持续处于高凝状态,可导致血栓形成,其中脑血栓是其严重并发症.目前,此类病例在国内外罕有报道.201 4年1 1月25日我院收治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并发OHSS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髓母肌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钱静;何俊平;王刚;高喆;张瑞

    髓母肌母细胞瘤是一种神经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属髓母细胞瘤中极为罕见的一种亚型,侵袭性强,对化疗不敏感[1-3],术后辅以放化疗的生存率远低于髓母细胞瘤.其病理表现为肿瘤组织由髓母细胞瘤细胞和肌源成分组成[4].其组织学起源目前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髓母肌母细胞瘤是髓母细胞瘤的肌源性分化,也有人认为其是一种畸胎瘤样变[5].自1933年Marinesco和Goldstein首次报道以来[15],至今国内外文献约报道60例[3,4,6-10].

    关键词: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硬膜下脓肿形成的治疗

    作者:崔晟华;梁日初;周敏;王兵

    目的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硬膜下脓肿极为罕见,治疗方式多为再次置管引流,而选择开颅治疗极少,本文将对其开颅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报道开颅手术治疗的两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硬膜下脓肿的病例.结果两例病人预后均较好,未残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受损体征.结论 硬膜下脓肿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十分重要,手术方式是选择再次钻孔引流还是开颅手术需依据术前影像学特征来合理选择,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一定要足量、全程.

  • 侧脑室三角区术后孤立性颞角形成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贤军;潘亚文;康暐;杨鹏宇

    侧脑室三角区(atrium/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是指侧脑室系统中,向前与体部、向后与枕角、向下与颞角沟通的三角形区域 该部位手术入路主要为顶上小叶入路和颞中回入路,顶上小叶入路可以避免切开视放射、语言障碍可能小,但切开深度长,早期显露供血动脉不佳;颞中同入路,为短路径,易于优先显露供血动脉,皮层切口平行于视放射或者局部脑沟,可以减轻术后视野缺损,但优势半球可累及Wernick区域导致失语[1,2].

    关键词: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