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국제신경병학신경외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2642
  • 国内刊号: 43-145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杨期东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泮双军;马颖;程远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因其来源于矢状窦旁的脑膜或脑膜间隙组织、容易侵入矢状窦内,且与脑皮层静脉及脑外静脉系统关系密切,肿瘤全切较困难,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和复发,因此成为临床难题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大多数矢状窦旁脑膜瘤的首选治疗,部分特殊部位、特殊大小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可选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此外,近年研究发现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对矢状窦旁脑膜瘤也初显疗效.

  • 癫痫及抗癫痫药物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海霞;刘松岩

    本文从癫痫本身和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两方面综述了各自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机制.其中包括:患者自身的生活、饮食等习惯、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甚至遗传因素.而长期服用某些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对某些代谢酶类及激素水平也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骨质代谢,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 植物提取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红梅;李昱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研究证实:植物提取物姜黄素、白藜芦醇和茶多酚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β-淀粉样蛋白毒性等作用,并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学习认知功能,本文就植物提取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脑铁代谢与脑出血后脑损伤

    作者:刘圣山;李长清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近研究显示,脑出血后铁离子和铁代谢蛋白的代谢异常是导致脑出血后脑损伤的原因之一.本文对目前脑铁分布、功能和脑内铁转运机制的认识,脑出血后异常增高的铁离子和铁代谢蛋白导致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以及异常脑铁代谢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铁螯合剂的实验研究作了简要综述.

  • 脑动静脉畸形伽玛刀治疗前后MRI的影像改变

    作者:林益光;徐德生;韩悦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先天性疾病,随着放射外科的发展,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尤其对于传统治疗方法较难治疗的基底节及丘脑附近的脑深部动静脉畸形,放射外科以其较高的闭塞率已经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其中伽玛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磁共振成像以其便捷、无创、敏感性高的特点仍是临床上诊断脑动静脉畸形和评价其疗效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而且,在对伽玛刀治疗之后畸形血管巢内部的脑组织和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的变化情况,以及伽玛刀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上更有其优越的一面.

  • 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旁分泌和自分泌机制研究

    作者:谭淑莲;林志雄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主要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以旁分泌机制影响肿瘤的演进.近年来有人提出,VEGF也可能是表达其受体的肿瘤的自分泌生长因子,并通过自分泌形式发挥作用,这一假设已在一些肿瘤中得到证实.在脑胶质瘤中除了VEGF以旁分泌作用间接影响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外,关于VEGF自分泌现象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目前体外实验已证实了胶质瘤中自分泌现象的存在,然而对该现象的存在所产生的作用则

  • 胼胝体病变

    作者:赵春雨;蒋潇潇;苏志强

    胼胝体是神经系统重要的解剖结构,发挥特殊的生理功能.一旦胼胝体发生病变,会出现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易被人们所忽视.随着头部CT及MRI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胼胝体病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胼胝体病变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改变,以便充分认识胼胝体病变.

    关键词: 胼胝体 CT MRI
  • β淀粉样蛋白代谢相关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志迈;徐运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是AD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然而,Aβ的异常沉积与Aβ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就Aβ代谢相关基因作一综述,并讨论其在AD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胃泌素与颅脑损伤关系的研究现状

    作者:陈轩;任海军

    胃泌素(Gastrin GAS)与颅脑损伤的伤情及预后相关,且并发Cushing溃疡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显著升高.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G细胞的抑制因素减弱是高GAS血症的原因.在重型颅脑损伤初期,GAS参与了Cushing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后期又参与胃粘膜的修复.及早应用抗酸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能有效预防和治疗Cushing溃疡.善得定(Octreotide)的应用可能会成为药物治疗Cushing溃疡的新方向.

  • 经脉络膜裂入三脑室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和相关手术入路

    作者:怀鹏;杨新宇;申长虹

    脉络膜裂是丘脑与穹隆之间胚胎发育过程中脉络襞突入侧脑室形成脉络丛的过程时形成倒"c"形的自然裂隙.临床上,经脉络膜裂入三脑室有两种术式,即经胼胝体/额-脉络膜裂.这两种方式通过脉络膜体都可打开三脑室的顶部,从而到达三脑室内的病变部位.虽然临床上进入三脑室有经典的手术入路,诸如经室间孔、穹隆间、终板等等,但是经脉络膜裂入路是利用生理裂隙因其损伤小优势相对明显,临床手术过程中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术式选择.

  • AQP4与中枢神经系统中水平衡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自柳;赵玉武

    水通道蛋白4(AQP4)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水通道,其功能是调节水平衡,并与脑水肿的形成关系密切.研究表明AQP4基因敲除可显著减少细胞毒性脑水肿模型的液体积聚,相反,血管源性水肿源于一种不依赖AQP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机制,导致细胞外液体积聚,AQP4则有助于消除细胞外液体.同时AQP4通过调节水平衡和离子稳态在神经信号和感觉信号传导中也发挥着作用.

    关键词: AQP4 脑水肿 信号转导
  • 血红素加氧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朱洁;王莉;李光勤;余刚

    血红素加氧酶(HO)是体内氧化降解血红素的限速酶,共有三种同工酶,每一种同工酶其组织分布及调节存在明显差异.HO调节细胞内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的水平,而且血红素的三种降解产物均具有生物活性;HO在衰老、脑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有效的调控其表达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新策略.

  • 儿童髓母细胞瘤诊治进展

    作者:王涛;惠旭辉

    髓母细胞瘤的手术方式和放化疗策略的不断优化使多数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得到明显提高,但近年研究证明预后不仅仅和手术以及放化疗的策略有关,而且和肿瘤多样化的内在生物学特性有密切联系,一些生物学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断、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髓母细胞瘤的复发和转移以及婴幼儿的治疗仍是难点,改善低危患儿长期预后和进一步提高高危患儿生存率将是未来研究的课题.

  • 弥漫性轴突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杨治权;刘运生

    本文综述了创伤性轴突损伤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损伤后轴膜渗透性的改变、结构性蛋白水解导致的神经丝压缩、线粒体的损害、外伤所致的程序性凋亡、无髓纤维的作用及轴突损伤后的逆行和顺行性改变,并对可进行干预的靶点进行分析.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杨兴隆;任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是神经科的常见急症.TIA与脑梗死的关系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TIA可以进展为脑梗死,另一方面TIA又能改善继发性脑梗死的预后.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TIA与脑梗死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国外的学者除了呼吁废除传统的TIA定义以外,对TIA后卒中发生率,如何预测TIA后的脑梗死风险,以及TIA诱导的神经保护机制都做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就将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新进展探讨TIA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 急性垂体卒中的治疗策略

    作者:盛汉松;温良;刘伟国;杨小锋

    药物治疗是垂体卒中基本治疗手段,经蝶入路行鞍内减压术为首选的手术方式.综合文献分析强调对进行性视力障碍或有意识障碍程度加深的病人应及早行手术治疗,对患者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眼肌麻痹的改善和恢复有积极作用可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研究

    作者:罗红波;杨期东

    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中,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作用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内质网作为重要的细胞器,其功能改变对细胞产生深刻影响,内质网的应激反应会产生蛋白质构象功能障碍,导致过多的Aβ形成,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因此内质网应激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起着重要影响.

  • 视神经脊髓炎标志性抗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作者:张国勇;张旭

    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选择性损伤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其与多发性硬化在免疫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不尽相同.关于视神经脊髓炎是多发性硬化的一种亚型还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在学术上一直存在争议.近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一种标志性抗体,并发现其特异性靶点为水通道蛋白-4.这一重要研究进展将会对重新认识和进一步研究视神经脊髓炎以及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 圆形头痛研究进展

    作者:朱凯云;黄焰

    圆形头痛是Pareja于2002年首先作为一种新的头痛实体提出.近几年共有55例报道,其特点为女性数量稍占优势,疼痛区域可位于头部的任何位置但以顶区为多.疼痛持续局限于同一个症状区域,形状或大小固定.剧痛恶化持续几秒钟,或在有背景疼痛基础上疼痛程度逐渐增加,持续10 min至2 h.在有症状期和间歇期,受影响区域可能表现为感觉障碍、压痛和/或不适的不同组合.病理机制研究表明圆形头痛患者疼痛部位压力疼痛阈值较对侧显著降低;而疼痛侧和非疼痛侧触痛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别.圆形头痛的诊断主要是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作出临床诊断.目前还没有一种对多数病人都有效的治疗方法.

  • 生物芯片技术与胶质瘤基因的差异表达

    作者:韩杨云;曾义;游潮

    生物芯片技术已从较为成熟的基因芯片向其它芯片技术发展.多种芯片技术的结合,在寻找胶质瘤相关基因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互为补充.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发现了许多在胶质瘤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研究这些基因,对于阐明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肿瘤标记物、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三脑室前部病灶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高超;黄峰平

    三脑室前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前者起源于三脑室壁,后者起源于三脑室邻近结构.该区域毗邻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下丘脑-垂体系、Willi's环及其穿支动脉和大脑深部引流静脉,此外还与诸多记忆功能相关结构毗邻,如丘脑、乳头体、乳头丘脑束、穹隆和内髓板,手术难度及风险均较高.神经内镜在治疗三脑室囊性病变,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式包括经终板入路、经额叶皮层入路和经胼胝体入路.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臧贻征;程远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仍然充满挑战.随着高分辨的CT、MRI和DSA等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术前评估更加细致准确.术前肿瘤的分型、手术方案的制定对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的切除、视神经及海绵窦内神经、血管的保护及颅骨的重建具有重要价值.术中导航、经颅多普勒等辅助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安全性.立体定向放射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海绵窦区脑膜瘤、残留脑膜瘤、复发脑膜瘤及视神经旁脑膜瘤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脑膜瘤的化学治疗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佟琳;李作孝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探讨PSD患者的抑郁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9例PSD患者、36例非PSD患者及43例正常人的血清IL-6水平.59例PSD患者随机给予抗抑郁治疗+脑血管病恢复期方案治疗(n=29)或仅给予脑血管病恢复期方案治疗(n=30),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PSD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非PSD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PSD抗抑郁治疗组与PSD未抗抑郁治疗组相比,HAMD评分(P<0.01)和IL-6水平(P<0.01)均显著降低.在PSD组治疗前、PSD抗抑郁治疗组及PSD未抗抑郁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血清IL-6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5(P<0.01)、0.452(P<0.01)和0.397(P<0.01)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PSD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抑郁程度相关.

  • 纤维蛋白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薛峥;张苏明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录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后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通过Real-time PCR检测VEGF转录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定量检测培养基和细胞裂解液中的VEGF水平.结果 纤维蛋白可以特异性诱导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加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0.03 mg/ml、0.1 mg/ml、0.3 mg/ml和1.0 mg/ml),24 h后,1.0 mg/ml纤维蛋白组的培养基VEGF水平显著增高(P<0.001);1.0 mg/ml纤维蛋白与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培养0、2、4、8、24、48 h,VEGF浓度在共培养2 h已经升高,8 h时显著升高,在24 h时仍然保持在显著升高表达水平(P<0.005),48 h有所下降;Real-time PCR结果提示,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 mRNA的上调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结论 纤维蛋白可以上调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的VEGF.

  • 垂体腺瘤中NPY的表达和细胞定位

    作者:马景鑑;陈来照;盛学东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垂体腺瘤中NPY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瘤细胞中的定位特点.方法 收集我科2003年~2005年诊治的垂体腺瘤57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肿瘤标本进行NPY免疫组化染色.6例垂体瘤标本进行免疫电镜研究.结果 本组34/57例垂体腺瘤的NPY呈阳性表达,占59.65%.NPY阳性表达率在促性腺细胞腺瘤中高达91.7%,生长激素腺瘤和促肾上皮质激素腺瘤次之均为66.7%,零细胞腺瘤和混和性腺瘤均为50%,泌乳素腺瘤表达率低25%.NPY在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Y在亚细胞水平的定位:4/6例(GH腺瘤2例,GH-PRL混合性腺瘤1例,PRL腺瘤2例和促性腺细胞腺瘤1例)NPY免疫电镜结果呈阳性,胶体金颗粒呈散在或小簇状分布,主要存在于胞质中分泌颗粒上,此外,粗面内质网和细胞基质中也偶见散在的胶体金颗粒,其余细胞器很少有非特异吸附的胶体金颗粒.2例PRL腺瘤偶见NPY阳性颗粒.结论 ①不同类型垂体瘤的NPY表达各有差异.②促性腺细胞腺瘤中的NPY表达水平较高,泌乳素腺瘤中NPY表达较低.

  • 苏木醇提物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新军;高力;熊跃均

    目的 观察苏木醇提物治疗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探讨苏木醇提物治疗MG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苏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AChRab、IFN-γ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分析.结果 ①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血清ACh-Rab水平治疗前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血清AChRab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而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血清IFN-γ水平治疗前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苏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MG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苏木醇提物可能通过降低IFN-γ水平从而减少血中AChRab的生成,缓解肌无力症状.

  • L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辛治;袁贤瑞;史帅涛

    目的 探讨Livin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胶质瘤中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建立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Livin阳性表达定位于胶质瘤细胞浆,阳性表达率为73.3%(44/60).Livin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ivin阴性表达组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590天)也明显低于Livin阳性组(389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4).逐步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Livin表达水平是影响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Livin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的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Livin蛋白可以作为预测胶质瘤预后的一种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

    关键词: Livin 胶质瘤 复发 预后
  • 颈肋综合征误诊为平山病一例报告分析

    作者:谢春;胡美伦;梁辉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因左上肢疼痛、乏力7年余,伴肌肉萎缩5年,加重2年,于2007年8月27日入住我科.患者自诉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疼痛,首先为前臂内侧疼痛,后逐渐进展为左上肢上臂内侧疼痛,以夜间为著,常疼痛难忍,影响睡眠.初为阵发性,逐渐进展为持续性.

  • 结核性肥厚性硬脊膜炎一例报告

    作者:袁宁;许宏伟;袁长勇;杜鹃

    肥厚性硬脊膜炎(hypertrophic spinal pachymeningitis,HSP)非常罕见,由Charcot和Joffoy于1869年首次报道,其病理特征为硬脊膜增生肥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症状,易与其它椎管内占位疾病相混淆.现将我科1例结核感染后继发肥厚性硬脊膜炎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报告如下.

  •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