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국제신경병학신경외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2642
  • 国内刊号: 43-145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杨期东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基于胶质瘤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

    作者:韩硕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手术全切率低,个体差异大,即使采取手术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仍无法解决高复发率的难题.随着胶质瘤基因测序的成熟以及临床试验的开展,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靶向个体化治疗胶质瘤逐渐得到认可.本文介绍了针对脑胶质瘤常见分子分型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和局限性,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神经监测技术在意识障碍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章洁纯

    近年来基础学科及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出现了许多脑功能监测技术,如脑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检测技术,以及许多基于脑电的分析技术,部分技术也被运用到意识障碍领域的研究.本文概要介绍了各种神经监测技术,及其在意识障碍领域的研究进展.

  • 丰富环境对神经免疫的影响

    作者:范荣

    神经免疫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起到重要作用.丰富环境是通过改变生存条件和社会交往对实验动物造成影响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它能从调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等调节神经免疫,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对于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的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

  • 脑微透析监测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朝晖;魏君

    脑微透析(cerebral microdialysis,CMD)监测技术可连续监测活体脑细胞外液中的生化物质浓度,现已逐渐应用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临床监测中.通过对aSAH患者脑细胞外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以及乳酸/丙酮酸比值进行监测和分析,可初步判断aSAH患者的预后,对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等继发性脑损伤进行预警,并可指导aSAH患者的个体化及目标化治疗.CMD监测已成为重症aSAH多模态监护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对CMD在aSAH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阿尔茨海默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婉姝

    β淀粉样蛋白(Aβ)免疫治疗,阻止Aβ产生、聚集和/或增加Aβ清除被认为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治疗策略.Aβ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并未如动物实验那样达到预期的疗效,为此研究人员关注到了一种安全、有效、高产的DNA疫苗.本文将对构建DNA疫苗的多方面因素:抗原选择、载体系统、佐剂、免疫接种途径、剂量、时间、加强免疫剂型等作一综述.

  • 星形胶质细胞的水通道蛋白4在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作者:黄燕

    星形胶质细胞足突的水通道蛋白-4(AQP4)锚定在血管基底膜形成胶质血管联系,组成神经血管单元的部分结构,维持水和离子平衡,调控血脑屏障及脑血流量,调节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炎症,近年来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越来越被重视,然而在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综述了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尤其是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炎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桂皮醛对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6/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赵景茹;董立朋;李尧;杨宝明;陈景红;霍甜甜;李娜;贾艳丽;李俐涛

    目的 探讨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CD-1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予桂皮醛干预,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桂皮醛(CA)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即CA25组、CA50组和CA75组(在MCAO小鼠模型基础上腹腔给予25 mg/kg、50 mg/kg及75 mg/kg桂皮醛).术后24 h通过测定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来评价桂皮醛的脑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Toll样受体6(TLR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和核因子-κB(NF-κB)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MCAO组相比,CA50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中位数2.0 vs.3.5),病变侧脑组织含水量降低[(83.72±0.73)% vs.(85.09±0.95)%],脑梗死体积缩小(0.45±0.06 vs.0.54±0.02),均P<0.05.同样与MCAO组相比,CA50组TLR6、TRAF6及NF-κB基因表达明显下调(TLR6:3.26±0.03 vs.6.32±0.07;TRAF6:1.88±0.21 vs.3.33±0.48;NF-κB:1.47±0.33 vs 4.21±0.57,均P<0.05).TLR6、TRAF6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LR6:0.12±0.01 vs.0.19±0.03;TRAF6:0.45±0.09 vs.0.67±0.07;胞核NF-κB:0.32±0.06 vs.0.46±0.06,均P<0.05).结论 桂皮醛可能通过抑制TLR6/TRAF6/NF-κB通路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发挥脑保护作用.

  • 雄激素受体抑制剂通过AR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长林;牛万祥;程传东;鲍得俊;牛朝诗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抑制剂(flutamide)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flutamide(低浓度1.0×10-8、中浓度1.0×10-7、高浓度1.0×10-6 mol/L)作用于胶质瘤细胞系U251,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R mRNA及AR蛋白的表达情况;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flutamide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7AAD/PE双染检测flutamide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Transwell测定flutamide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在体外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能被AR抑制剂(flutamide)显著抑制且凋亡增加,与药物浓度正相关.结论 AR抑制剂(flutamide)能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并且诱导细胞凋亡,AR可能是引起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 自噬及Rab9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陈妍林;李志军;巴黎;张旻

    目的 以12月龄的APPswe/PS1 dE9双转基因小鼠为对象,研究自噬及Rab9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同窝同龄同性别野生型小鼠脑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检测12月龄APPswe/PS1 dE9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Aβ1-16、LC3B和Rab9的表达;采用Western B1ot对脑组织中LC3B-Ⅰ、LC3B-Ⅱ和Rab9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2月龄APPswe/PS1 dE9双转基因小鼠的皮质及海马区域有大量典型“有致密核心”的老年斑分布.12月龄的APPswe/PS1 dE9双转基因小鼠脑内LC3B和LC3B-Ⅱ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C3B:0.819±0.034 vs.0.390±0.047,P =0.0005;LC3B-Ⅱ:0.162±0.004 vs.0.067 ±0.001,P<0.0001).12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内Rab9呈粗颗粒状,聚集为“半月形”,分布于核周区,与在对照组小鼠脑内分布的形态不同;但两组在Rab9表达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1±0.071 vs.0.508 ±0.064,P>0.05).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变性过程中存在自噬诱导的增加和Rab9的功能和/或分布异常.

  • 低血糖脑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和影像特征分析

    作者:余爱勇;赵迎春

    目的 探讨低血糖脑病(HE)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 比较HE组(29例)和TIA组(43例)的临床症状、生化和影像学结果.结果 HE组在半球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包括意识障碍(69.0%)和反应迟钝(24.1%)高于TIA组(27.9%和16.3%).TIA组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肢体无力(62.8%)和感觉障碍(69.7%)高于HE组(24.1%和13.8%).HE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TI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E组颈动脉内膜增厚、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比例较TIA组高;HE组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总积分较TI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CT血管造影显示HE组较TIA组血管狭窄受累多(82.8% vs.51.2%);中度狭窄(24.1% vs.14.0%)、重度狭窄(17.2% vs.7.0%)和闭塞(13.8% vs.7.0%)比例高;累及2支血管(24.1%vs.11.6%)和3支以上血管(24.1% vs.11.6%)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E以半球神经功能损害为主,TIA以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为主,HE患者代谢紊乱更严重,颅内血管狭窄受累多,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比例高.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特点以及MRI和PET-CT分析

    作者:韩仲谋;王阳;张为西

    目的 总结临床诊断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病例,分析PSP的临床特点以及MRI和PET-CT表现,以探索P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S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MRI和PET-CT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 5例患者均呈慢性隐匿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中晚期出现核上性凝视麻痹、头后仰、轴性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和反复跌倒.头颅MRI可见中脑萎缩明显,脚间池扩大,中脑和脑桥长轴的垂直线比值在0.35~0.43区间,脑桥与中脑的面积比值在0.10~0.15区间,5例患者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MRPI)均>13.55.PET-CT示双侧额叶、中脑、丘脑、纹状体等部位可有不同程度的葡萄糖代谢减低,5例患者均有双侧纹状体多巴胺代谢减低.唑吡坦对患者运动障碍改善似有帮助.结论 PSP的诊断仍以临床表现为主,影像学特异性改变有助诊断.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

  • 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网络介数及其异常脑区间功能连接变化研究

    作者:江录伟;钱若兵;傅先明;彭楠;张栋;夏春生;张旭;牛朝诗;汪业汉

    目的 基于图论的分析方法了解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功能网络介数属性变化,探讨介数异常脑区间功能连接改变的意义.方法 采集难治性癫痫患者及健康被试RS-fMRI数据后,通过Gretna中Network Analysis模块预处理并计算出各脑区的介数值,经统计检验找出介数值有差异脑区;运用REST软件将上述脑区作为ROI两两之间做功能连接,经统计检验后找出脑区间差异的连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介数值升高的脑区有右侧额下回三角部、右侧嗅皮质;介数值下降的脑区有右侧额上回背外侧、左侧额上回眶部、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与健康被试相比,额下回三角部与颞上回之间的连接降低.结论 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功能网络介数属性及异常脑区间的功能连接改变,引起脑区间信息交流的障碍,可能导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

  • Nurr1对小胶质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作用研究

    作者:徐蛟天;陈孝祥;王威;林海;杨智勇;宋晓斌;邓兴力

    目的 探讨联合过表达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的小胶质细胞(MC)和神经干细胞(NSC)共培养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并过表达Nurr1基因.CCK-8法检测Nur1过表达对神经于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活率的影响.Transwell系统共培养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实验分为NSC组、NSC+ MG组和N(NSC+ MG)组.ELISA检测共培养后第3天、第6天和第9天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小板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第9天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 DAT和Nur1的表达变化;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并对TH和DAT阳性细胞计数,计算各组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化效率.结果 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并成功过表达Nur1基因.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Nur1过表达对神经干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活率无明显影响.ELISA检测结果表明,N(NSC+ MG)组在不同时间点神经营养因子(BDNF、PDNF和GDNF)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RT-PCR和Weste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NSC+ MG)组TH、DAT和Nur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N(NSC+ MG)组TH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Nur1基因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系统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过表达Nur1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化.

  • 成人长期显著性脑室扩张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蓝胜勇;徐鹏;钟书;苏复海;唐玺和

    目的 探讨成人长期显著性脑室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成人长期显著性脑室扩张症1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4∶1(男10,女7),平均年龄46.3岁(27岁~5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100%)及认知功能障碍(72.22%,13例).17例患者共21次手术,随访6月~8年,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无死亡病例.4例行定压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3例术后症状加重,须再次手术,改为可调压分流管.行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术者,术后均经3次以上压力调整.8例行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1例出现硬膜下血肿,经穿刺外引流后恢复.结论 ①成人长期显著性脑室扩张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积水,须经过严格术前评估②手术方式应选择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或三脑室底造瘘.

  • β-羟基丁酸对糖氧剥夺原代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王瑞;李玉;王波;马继龙;哏二所凹;王崇谦

    目的 探讨β-羟基丁酸(BHB)对SD大鼠神经元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神经元细胞,不同浓度(2 mM、5 mM、10 mM、20 mM和50 mM)BHB预处理24 h,三气培养箱糖氧剥夺培养2h,线粒体超氧化物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状态,CCK8检测细胞活力变化,QPCR测Na+偶联单羧酸转运体1(SMCT1)、caspae3和Cytochrome C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SMCT1、caspase3、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ERK1/2和p-ERK1/2(T202/204)蛋白表达.结果 2 mM、5 mM和10 mM浓度BHB对神经元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20 mM和50mM浓度BHB可致神经元活力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缺氧培养后,活力降低(P<0.05),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增强(P<0.05),SMCT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caspase3与Cytochrome C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增强(P<0.05),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BHB预处理缺氧神经元,低浓度对细胞无明显影响(P>0.05);浓度增至10 mM,相比单纯缺氧组,神经元活力显著改善(P<0.05),线粒体氧化应激状态降低(P<0.05),SMCT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caspase3与Cytochrome C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 高浓度(>20 mM)BHB对神经元细胞有毒性作用;低浓度(<5 mM) BHB对糖氧剥夺的神经元细胞无明显作用;10 mM浓度的BHB预处理可增加SMCT1转运体的表达,通过启动ERK1/2信号通路,降低神经元线粒体的氧化应激,减少凋亡,从而对糖氧剥夺的原代神经元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 血乳酸动态监测对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价值

    作者:宋红涛;廖勇仕;段永红;周敏;刘小飞;邓杰;廖泉

    目的 探讨血乳酸动态监测对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依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不良组28例;回顾性分析入院即刻、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血乳酸值,比较组间的差异.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入院即刻、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及第3天血乳酸值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1.97±1.42、1.24±0.86、1.36±0.90、1.14 ±0.50 vs.3.20±1.54、1.98±1.11、2.28 ±1.58、1.73±1.23,P<0.05);Hunt-Hess分级Ⅳ~Ⅴ级组入院即刻、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Ⅰ ~Ⅲ级组(P<0.05);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第3天血乳酸值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184,95% CI:1.065~9.507,p=0.038).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内血乳酸的动态监测对于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术后第三天血乳酸水平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影响难治性颞叶癫痫外科疗效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新军;杨胜;武跃辉;王振;单峤;李培栋;吴建珩

    目的 探讨影响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近、远期疾病控制率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纳入196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癫痫控制情况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2年内,OC1级142例(72.4%),OC2级10例(5.1%),OC3级25例(12.8%),OC4级14例(7.1%),OC5级5例(2.6%),OC6级0例(0.0%).效果优良率为77.6%.术后第3年至第6年,平均控制时间为60.287±14.6181个月.颞叶癫痫分型[HR=1.763,95% CI:1.510~2.060],癫痫病程[HR =1.083,95% CI:1.045 ~ 1.122]及术后急性期发作频率[HR=1.725,95%CI:1.297~2.296]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因根据病程长短,做到尽早手术;术前明确癫痫分型可预测癫痫术后控制率,尤其在颞叶附加症分型上尤为重要;同时减少围术期癫痫的发作频率,对于提升颞叶癫痫术后远期控制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比较分析

    作者:陈锋龙;王帆;龙建武;张弋;郭之通;陈金龙

    目的 对比分析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出血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各10例,比较两组术前GCS评分、Spetzler&Martin分级,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3个月mRS、GOS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①复合手术组能大部分完整AVM切除,避免二次手术;②复合手术室下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较单纯显微外科治疗破裂出血的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复合手术室下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术后并发症,明显小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破裂出血的脑动静脉畸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致残率方面,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明显优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出血脑动静脉畸形.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斐;陈谦学

    目的 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A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27例PNSAH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诊疗情况.结果 27例PNSAH患者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阴性,2周后复查DSA或脑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仍为阴性.住院期间所有患者病程呈良性过程,平均住院时间(13.5±3.2)天.随访7个月~10年,平均(5.2±3.1)年,无再出血,也没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 PNSAH是一类特殊的、具有良好的病程和预后的SAH,其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少.临床上需严格其诊断标准.

  • 多系统萎缩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分析

    作者:娄展;范磊;彭涛;岳秉宏

    目的 通过对多系统萎缩患者(MS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明确其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并分析两种亚型(MSA-C型和MSA-P型)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分别测评23例MSA患者(MSA-C型13例;MSA-P型10例)和25例健康志愿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MSA组MMSE和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S-co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和延迟记忆方面,MSA组的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记忆、语言和视空间/执行能力方面,MSA组的ADAS-co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P型MoCA评分低于MSA-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P型ADAS-cog评分高于MSA-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P型在抽象思维和延迟记忆两项目的评分低于MSA-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P型在记忆和视空间/执行能力方面的评分高于MSA-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MSA-P型认知损害较MSA-C型更加广泛和严重.

  • 湖北省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分布特点及Brighton标准的价值

    作者:姚嘉嘉;罗璨;胡波;刘群会;王娜;杨波;姜振威;骆文静;袁天琪;任善玲;王炎林;郑龙;吴慧文;罗君;谭世威;柳胤;刘书平;关景霞;肖哲曼;卢祖能

    目的 关于我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湖北省GBS的分布特点,并验证Brighton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整理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4年期间,湖北省内45家医院出院诊断为GBS的病例,并对其进行Brighton诊断分级.结果 共收集到GBS病例581例,男性336例,中位发病年龄51岁;发病年龄呈单峰分布,46~54岁患者多.有前驱事件者占50.9% (296/58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59% (176/296)、腹泻15% (43/296);春、夏、秋、冬各不同季节发病无差异(P =0.463);湖北省各地区GBS患者所占比例有差异(P<0.001),南部更多;性别及年龄无差异(P =0.906,P=0.472);581例GBS患者中包括颅神经变异型28例、Miler-Fisher综合征57例和经典型496例;经典型GBS患者中,脱髓鞘型所占比例为43.7%,轴突型24.3%;不同亚型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ighton分层诊断在所有经典型496例患者中1级占31.3%、2级占52.4%、3级占12.7%和4级占3.6%;在资料完善的247例患者中分别为1级62.8%、2级36.0%、3级0%和4级1.2%.结论 湖北省GBS患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无季节差异;亚型以脱髓鞘型为主,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前驱因素大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Brighton标准的灵敏性较高,完善的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分级,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详尽的病史及体格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 替罗非班治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中急性血栓形成

    作者:陆新宇;李巧玉;陈波

    目的 探讨动脉内灌注盐酸替罗非班在处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时术中急性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 3年1月至2017年6月11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发生血栓患者,发生血栓后,均于微导管内靶向灌注盐酸替罗非班6ml,同时静脉泵注5ml/h,然后每5~10分钟造影观察血管溶通情况,直至血栓消失或血管开通.术后进行CT或MRI随访,观察有无脑梗塞或脑出血.结果 11例术中造影血管均完全再通,术后第1天、第7天及术后1月行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未发现与手术相关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发生.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时,术中出现急性血栓并发症时,经动脉靶向灌注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颅内类似脑膜瘤的涎腺导管癌1例报告

    作者:刘维生;周稳;李爱军;曹培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左眼睑下垂10月,头晕伴呕吐半月”入院,既往有慢支病史.查体:左动眼、滑车、展神经麻痹,右侧肢体肌力IV级.颅脑MRI:左侧岩尖区哑铃型长T1、等T2异常信号,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图1).术前诊断考虑左侧蝶岩斜区脑膜瘤.入院后行左侧扩大翼点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起源于岩尖区,骑跨中后颅窝生长,向前侵犯海绵窦,向后达小脑幕下,肿瘤有包膜,灰白色,实质性,大部分质地较硬,周边部分质地韧,血供极其丰富,与脑干粘连紧密,显微镜下近全切除肿瘤大小约4.5 ×4 ×6cm.术后复查CT肿瘤切除满意(图2).术后病理为涎腺导管癌,免疫组化:CK(弱+)、CD117(+)、GFAP(-)、TTF1(-)、Syn(-)、CD56(-)、P63(-)、Ki-67(30%)(图3).术后患者出现顽固性癫痫发作,右侧肢体瘫痪及昏迷,并发肺部感染,给予气管切开及控制癫痫后病情好转,术后1月患者意识逐渐转清,后自动出院,未行放化疗.术后半年随访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

    关键词:
  • Kleine-Levin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宋立敏;鲁珊珊;唐吉友

    Kleine-Levin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以周期性嗜睡为主要特征,可伴认知、精神行为异常或食欲亢进等症状[1].国内外虽以个案报道居多,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为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本文将收治的1例患者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发作性睡眠增多9d”于2017年2月6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Kleine-Levin综合征”收住院.

    关键词:
  • 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癫痫专委会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严重的神经科急症,其中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en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GCSE)具有潜在致死性,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迅速终止临床发作和脑电图的痫样放电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1,2].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各家单位多根据经验和习惯制定自己的SE治疗方案,因此,医疗机构间实施的具体方案差异较大,影响了SE的整体救治水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