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木瓜粉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治疗效果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常红;黄国伟;董亚利;张文治;苏心;刘莉

    为观察木瓜粉对体外培养鼠胚大脑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治疗效果的形态学影响,采用无血清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鼠胚大脑神经细胞,将神经细胞置于缺氧环境造成缺氧损伤,然后加入含木瓜粉的培养液,将细胞分为4组,Ⅰ组、Ⅱ组、Ⅲ组为缺氧组,其木瓜粉浓度分别为0、 0.1和0.5mg/ml;IV组为非缺氧未加木瓜粉组.于细胞培养后的第4天收集细胞,进行有关指标的观察、测定.结果:添加木瓜粉的II组MTT高于其它3组, 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 各组神经细胞TCHE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Ⅱ、Ⅲ神经细胞TCHE活性高于Ⅰ、Ⅳ组(P<0.05),Ⅲ组神经细胞TCHE活性高于Ⅱ组(P<0.05).形态观察显示,Ⅰ组神经细胞数量少,外观残破,界限不清,突起较细疏短缺,可见凋亡小体;添加木瓜粉的Ⅱ、Ⅲ组多数细胞铺片良好,形态丰满,界限清楚,突起较粗壮,突起间网络比较稠密,核染色质虽有些凝聚,但未见凋亡小体.结论:表明木瓜粉对神经细胞缺氧损伤造成的结构改变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 bFGF对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蒋波逸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神经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内SOD活性、MDA含量的测定,研究bFGF对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bFGF能明显改善缺氧损伤神经细胞的形态改变,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内LDH的漏出,并可显著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结论:bFGF对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丹参酚酸B调节缺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TLR4-NFκB-TNFα炎性反应通路的量效时效关系研究

    作者:张云;张婷;郭丽丽;刘瑞华;吴广均;张盈颖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不同给药浓度和不同给药时间窗对缺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TLR4-NFκB-TNFα炎性反应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出生1~3 d 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建立体外缺氧细胞模型.丹参酚酸B(SalB)大、中、小剂量浓度分别为10-5 mol/L、10-6 mol/L和10-7 mol/L并按照缺氧前6 h、缺氧同时和缺氧后6 h 3种给药方式进行干预.q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too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缺氧模型组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细胞上清液中TNFα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和缺氧模型组比较,丹参酚酸B预防给药和同时给药大、中剂量组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预防给药大剂量组下降显著(P<0.01).结论:TLR4-NFκB-TNFα炎性反应通路在缺氧损伤6 h即明显激活.SalB预防或同时干预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抑制TLR4-NFκB-TNFα炎性反应损伤通路相关.SalB具有量效和时效性,以大剂量预防给药效果佳.

  • 葛根素对缺氧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冰;李毅;商悦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缺氧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缺氧损伤的rCMEC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观察葛根素对rCMEC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结果:葛根素可以减轻缺氧损伤对rCMEC的影响,降低其凋亡率,可降低rCMEC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提高VEGF和eNOS的表达,并显著提高t-PA/PAI和NO/ET的比值.结论:葛根素对缺氧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的表达,激活VEGF受体介导的下游通道有关.

  • 佐木阿汤对缺氧大鼠心肌细胞Ca2+浓度及Cx43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鑫;尼玛次仁;于天源;王淑艳;于雪;张林峰;次仁德吉;鲁梦倩;巴桑德吉;贾文端;多杰仁青;马驰;陶艳红;刘瑄慈

    目的:探究佐木阿汤对缺氧大鼠H9C2心肌细胞Ca2+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10%、15%佐木阿汤组,依那普利组和生理盐水组.通过含药血清干预与建立缺氧模型,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酶标仪法检测心肌细胞内Ca“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中Cx43与p-Cx43表达.结果:①细胞存活率:15%佐木阿汤组、依那普利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②C a2+浓度:5%、10%、15%佐木阿汤组、依那普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③Cx43与p-Cx43:15%佐木阿汤组、依那普利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佐木阿汤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提高Cx43与p-Cx43表达,改善细胞间隙通讯,对缺氧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 益气活血法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冰;李玉梅;张立石;薛欣;马雅銮

    目的:观察以黄芪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用药为代表的益气活血法对缺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采用MTT检测法、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观察药物对HUVEC增殖、凋亡和功能(分泌NO和ET)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和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缺氧对HUVEC的损伤,提高其生存率,降低其凋亡率,促进NO的分泌,抑制ET的分泌,两药联用比单用效果好.结论:益气活血法可通过促进增殖、抗凋亡及改善细胞分泌功能,有效减轻缺氧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 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组成结构对缺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顾俊菲;封亮;袁嘉瑞;张明华;贾晓斌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不同组成结构对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参照基线等比增减法,设计不同组分组成结构,优化出佳的组分结构.方法:采用Na2S2O4体外诱导HUV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 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各组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组分、川芎总酚酸组分不同组成结构可显著提高SOD活力,降低MDA,LDH,NO含量(P<0.01,P<0.05).芍芎组分可以下调Bax蛋白的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量,Bcl-2/Bax显著升高(P <0.01,P<0.05),抑制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组成结构比例为8∶2时,对缺氧损伤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好.结论:芍芎组分可以减轻HUVEC的缺氧损伤,8∶2组分组成时保护作用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丹酚酸组分中7种酚酸类成分对缺氧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韩秀娟;刘丹;封亮;李超;贾晓斌;董自波

    该文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损伤模型,以丹酚酸组分对HUVEC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切入点,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探讨7种丹参酚酸类成分在丹酚酸组分对Na2S2O4诱导的HUVEC缺氧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中发挥的作用.在组分结构理论指导下,研究丹酚酸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丹酚酸抗缺氧损伤药效发挥过程中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参素,紫草酸5种成分在丹酚酸组分抗缺氧损伤作用中的贡献度较大,对这5种成分分别进行组合给药,初步得到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参素4种成分组合能够作为丹酚酸组分的代表性成分.

  • 通脉养心丸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王怡;张玲;肖扬;张莉;邢永发

    目的 从氧化应激以及炎症角度观察通脉养心丸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并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取成功培养的单层心肌细胞培养48h后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损伤组、通脉养心丸组,通脉养心丸组分别给予通脉养心丸含药血清1g/kg、2g/kg、4g/kg、8g/kg,每组9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酶(GS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与缺氧损伤组比较,通脉养心丸含药血清各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SOD、GSH活性,降低MDA浓度(P<0.05或P<0.01);通脉养心丸含药血清4g/kg组能降低缺氧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炎性因子IL-6、IL-1β浓度(P<0.05或P<0.01).结论 通脉养心丸具有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作用,抗氧化、抗炎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蝎毒纤溶活性肽减轻缺氧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王巧云;吴峰阶

    蝎毒活性成分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vasctllar endothelial cells,VEC)而发挥抗凝、纤溶等作用,但其对缺氧性损伤VEC是否具有同样的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纤溶成分-蝎毒纤溶活性肽(scor-pion venom fibrinolytic active peptide,SVFAP)对缺氧损伤VEC的保护作用.

  • 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损伤的影响

    作者:杨柳青;王符岳;方向韶;黄子通

    目的 探讨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于体外培养的火鼠皮质神经元抗物理缺氧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8d的大鼠皮质神经兀进行MAP2免疫荧光鉴定后,随机分为4组:缺氧组(n=6),缺氧+DADLE预处理组(n=6),对照组(n/,=6),对照十DADLE预处理组(n=6).缺氧细胞置人含体积分数1%02,5%c02及94%N2的缺氧箱内37℃培养72 h.DADLE预处理组在将细胞置入孵箱之前加入DADLE(终浓度为10 μmol/L.);对照组则将细胞置入含95%空气和5%C0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用hoehest 33258核染色法评价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葡萄糖水平,以评价其匍萄糖/能量代谢状况.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山LDH漏出及葡萄糖水平,Y2检验分析神经元生存率.结果 皮质神经元培养8 d后,经MAP2免疫荧光鉴定为95%细胞为神经元.DADLE预处理缺氧细胞组细胞存活率为(71.88±1.77)%,高于未处理缺氧细胞绀的(43.58±3.07)%,P<0.05,DADLE预处理+缺氧组的LDH活力单位为(3824.274-294.86),低于未处理缺氧组的(4516.59±605.02),P<0.05.DADLE预处理+缺氧组细胞上清液葡萄糖水平为(11.924±2.05)mmol/L,高于未处理缺氧组的(9.884±0.71)mmol/L,P<0.05.结论 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抗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作用机制为其降低缺氧皮质神经元的葡萄糖/能量代谢需求,减轻缺氧损伤时细胞的葡萄糖/能量代谢障碍.

  • 脑溢安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及白介素-6和白介素-6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肖岚;黎杏群;唐涛;黄菊芳

    目的:探讨中药脑溢安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来自新生3-5天的SD大鼠海马组织,将神经干细胞移入厌氧培养箱(37℃、95%N2和5%CO2)内培养6h造缺氧损伤,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脑溢安对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及白介素-6(IL-6)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脑溢安能促进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存活;缺氧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内IL-6和IL-6 mRNA表达增强,脑溢安血清组IL-6及IL-6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正常血清对照组(P<0.01).结论:脑溢安可能通过增强IL-6和IL-6 mRNA的表达发挥其对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 早产儿缺氧脑损伤的神经影像学

    作者:李欣

    1 损伤机制[1-5]早产儿缺氧脑损伤( preterm anoxicinjury)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变化所致的特殊易损伤(vulnerability).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发源地原生基质(germinal matrix)随着胚胎的成熟自32周开始退化,至足月妊娠末期前基本消失.原生基质毛细血管脆性高,内皮排列(endothlium-Lined)的毛细血管网是缺氧损伤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主要部位.

  • 硫化氢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昱;程卫平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硫化氢(H_2S)对缺氧不同时间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直接影响及其对复氧损伤的间接影响,分析其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硫氢化钠(NaHS)0组、缺氧硫氢化钠 100 μmol/L组、缺氧硫氢化钠 200 μmol/L组、缺氧硫氢化钠400 μmol/L组以及缺氧-复氧硫氢化钠0组、缺氧-复氧硫氢化钠100 μmol/L组、缺氧-复氧硫氢化钠 200 μmol/L组、缺氧-复氧硫氢化钠 400 μmol/L组.在缺氧24 h、48 h、72 h后及复氧2 h后均检测细胞存活数量、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缺氧硫氢化钠100 μmol/L组、缺氧硫氢化钠200 μmol/L组和缺氧硫氢化钠 400 μmol/L组缺氧培养24 h、48 h和72 h后与各自时间点缺氧硫氢化钠0组比心肌细胞存活数量升高(P<0.01)、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缺氧硫氢化钠 200 μmol/L组和缺氧硫氢化钠 400 μmol/L组在缺氧培养24 h后较缺氧硫氢化钠100 μmol/L组心肌细胞存活数量升高(P<0.01)、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缺氧-复氧硫氢化钠100 μmol/L组、缺氧-复氧硫氢化钠200 μmol/L组和缺氧缺氧-复氧硫氢化钠400 μmol/L组缺氧培养24 h、48 h、72 h并复氧2 h后较各自时间点缺氧-复氧硫氢化钠0组比心肌细胞存活数量升高(P<0.01)、复氧后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量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00~400 μmol/L 硫氢化钠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具有保护效果.200~400 μmol/L 硫氢化钠对缺氧24 h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较好.

  • 化学预处理对沙土鼠前脑缺血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的关系

    作者:马晓维;李红戈;梅元武

    化学药物对细胞氧化磷酸化的轻度抑制,可诱导神经元提高对致死性的缺血/缺氧损伤的耐受能力,这种与缺血预处理类似的内源性适应过程称为化学预处理.鉴于缺血预处理机制涉及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MitoKATP)的激活,我们以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A)为预处理应激原,在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了化学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及MitoKATP拮抗剂5-羟基癸酸盐(5-hydroxydecanoate,5-HD)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低氧预适应小鼠海马Bcl-2表达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

    作者:张颜波;吕国蔚;杨明峰;王轩;孙保亮;牛敬忠

    "低氧预适应"即预先短时间非致死性重复缺血/缺氧后,机体组织细胞获得对随后长时间致死性缺血/缺氧损伤的高度耐受性.早在1963年吕国蔚[1]即提出缺氧适应的"组织机制",直到1986年Murry等[2]才提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概念,目前低氧预适应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1-7].

  •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王艳冰;任素萍;王庆军;乔志新;王春燕;郐启源;王钰;王璇琳;贺敏;李伟静;孙立伟;于群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方法和细胞筛选模型,检测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JZ005的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的活性;建立氯化钴损伤的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初步探讨JZ005对缺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p21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p21-Luc转入到人胚肾细胞293中,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单克隆细胞系;采用已报道的HDACi曲古抑菌素A( trichostatina A,TSA)为阳性对照,检测细胞筛选模型的稳定性;用HDACi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上述细胞筛选模型测定JZ005抑制HDACs的活性;用不同浓度的JZ005处理氯化钴缺氧损伤的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MTT法检测JZ005对缺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JZ005处理后正常及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JZ005对H9c2细胞缺氧损伤后凋亡的影响。结果建立含p21启动子元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DACi细胞筛选模型;JZ005能够显著抑制HDACs的活性,浓度50~400μmol/L,抑制率>50%。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提高38.33%、56.00%和35.20%,同时能够上调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拮抗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数目从对照组的12.89%分别下降到给药组(25,50和100μmol/L)的6.63%、10.56%和8.89%。结论成功建立了HDACi的细胞筛选模型;JZ005作为一种新型的HDACi ,具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细胞拮抗缺氧损伤的作用,提示JZ005有可能开发成一种治疗缺氧损伤的药物。

  • 血府逐瘀血清对大鼠背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刘大凯;王罡;赵钢;迟晓飞

    目的 探索分析血府逐瘀血清对大鼠背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只新生24 h SD大鼠,取背根神经节(DRG),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并分成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7 d不进行缺氧损伤)、损伤对照组(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在缺氧损伤前24 h给予磷酸缓冲试剂)、空白血清组(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细胞种植3 d后加入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组[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在缺氧损伤前24 h加入含药(血府逐瘀血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保护组[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在缺氧损伤前24 h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检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并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空白对照组MDA在各个时间点的变化不大,损伤对照组是各组中同时间点MDA含量高的.12 h后MDA含量含药血清组明显低于空白血清组及损伤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含药血清组与神经营养因子保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各个时间点SOD含量变化不大.同时间点含药血清组SOD含量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含药血清组与神经营养因子保护组SOD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24 h,含药血清组LDH含量明显低于损伤对照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神经营养因子保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0.624±0.054),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为(0.529±0.010),空白血清组细胞存活率为(0.229±0.038),损伤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0.221±0.034)、神经营养因子保护组细胞存活率为(0.548±0.056),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空白血清组及损伤对照组,与神经营养因子保护组及空白对照组较为接近.结论 血府逐瘀血清对大鼠背根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

  • 丁苯酞对缺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蕊;步燕利;刘超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氯化钴所致神经细胞株SK-N-SH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分为4组,分别是低浓度丁苯酞组、高浓度丁苯酞组、氯化钴组、对照组.其中丁苯酞组细胞株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和10 μmol·L-预处理4h后加入250 μmol·L-1的氯化钴处理6h,氯化钴组细胞株用250 μmol·L-的氯化钴处理6h,对照组细胞不作任何处理,细胞于5% CO2,37℃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镜下观察不同组间的SK-N-SH细胞表型,MTT法检测不同组间细胞生存率,通过Western blot法观察细胞Bax,Bcl-2等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①镜下观察不同组间的SK-N-SH细胞表型结果显示,氯化钴组SK-N-SH细胞有较少神经突出,有一定数量漂浮死亡(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丁苯酞浓度增加,SK-N-SH细胞漂浮死亡数目减少,神经细胞神经突出增加.②MTT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中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 <0.001),低浓度丁苯酞(1μmol·L-)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与氯化钴组相比,P<0.01),高浓度丁苯酞组(10 μmol·L-1)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与氯化钴相比,P <0.001),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与低浓度丁苯酞组相比,P <0.001).③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药物干预组(氯化钴组及丁苯酞组)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00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与对照组相比,P<0.01);丁苯酞组Ba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0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与氯化钴相比,P<0.001);高浓度丁苯酞组Ba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与低浓度丁苯酞组相比,P <0.001).结论:丁苯酞使氯化钴诱导SK-N-SH细胞的凋亡比率下降,明显升高缺氧导致的SK-N-SH细胞的存活率,对其起保护作用.

  • 苦碟子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PKCδ/MARCKS通路的调节

    作者:杨嘉颐;于佳澜;戴中;柳洪胜;白文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并初步研究PKCδ/MARCKS信号通路在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CoCl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苦碟子注射液组、PKCδ特异性抑制剂Rottlerin组.光镜下观察缺氧损伤24 h后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法(IHC)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PKCδ、p-MARCKS蛋白质的分布与表达.结果 苦碟子注射液、Rottlerin可显著减轻细胞缺氧损伤形态改变,苦碟子、Rottlerin可明显增强缺氧损伤后的细胞活力(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PKCδ、p-MARCK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苦碟子、Rottlerin显著抑制p-PKCδ、p-MARCKS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对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PKCδ/MARCKS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有关.

9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