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柴贝止痫汤影响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乳腺癌耐药蛋白、核因子p65表达的研究

    作者:鄢泽然;张青;王潇慧;王越;聂莉媛;刘金民

    目的:探索中药柴贝止痫汤对离体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乳腺癌耐药蛋白(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BCRP)和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传至3代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正常组常规培养,模型组用100 nmol/L的地塞米松作用细胞24小时,诱导细胞膜上BCRP表达增加;中药组在造模基础上分别用柴贝止痫汤四个浓度(10μg/ml、100μg/ml、500μg/ml、1 mg/ml)干预模型细胞24小时。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CRP、NF-κB p65的表达,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Real-time PCR检测Bcrp mRNA的扩增,相对定量法比较各组间扩增差异。结果柴贝止痫汤10μg/ml、100μg/ml组BCRP表达及Bcrp mRNA的扩增均较模型组降低( P<0.05);柴贝止痫汤1 mg/ml组NF-κB p65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柴贝止痫汤可以下调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RP及Bcrp mRNA的表达;可能对NF-κB p65的表达有下调作用。

  • 苦碟子注射液对氧糖剥夺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珈艺;刘雪梅;梁晓;何芳;姚婷;曾子修;张允岭

    目的 研究苦碟子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BMEC)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究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能的炎性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的方法建立RBMEC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OGD/R组、苦碟子注射液组.氧糖剥夺6h后,分别复氧0h、3h、6h、12h、24h、48h,并予模型细胞2%、4%、8%浓度的苦碟子注射液(KDZ),采用MTS法测定细胞活性,分别筛选造模佳时效点及药物佳量效.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3组NF-κB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NF-κB分别在总蛋白、胞浆蛋白、核蛋白中的表达量.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F-κB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OGD 6 h/R 3 h组NF-κB表达显著增加(P <0.01);与 OGD 6 h/R 3 h组相比,KDZ 4%组 NF -κB表达显著降低(P <0.01).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量:在总蛋白、核蛋白中,与正常组相比,OGD 6 h/R 3 h组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与OGD 6 h/R 3 h组相比,KDZ 4%组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而在胞浆蛋白中,三组的NF-κB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可以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RBMEC中NF-κB蛋白的异常高表达,并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NF-κB的核内转移.

  • 葛根素对缺氧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冰;李毅;商悦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缺氧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缺氧损伤的rCMEC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观察葛根素对rCMEC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结果:葛根素可以减轻缺氧损伤对rCMEC的影响,降低其凋亡率,可降低rCMEC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提高VEGF和eNOS的表达,并显著提高t-PA/PAI和NO/ET的比值.结论:葛根素对缺氧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的表达,激活VEGF受体介导的下游通道有关.

  • 二甲氨基乙氧基银杏内酯B甲磺酸盐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邓艳;李运曼;方伟蓉;岑娟

    目的:研究二甲氨基乙氧基银杏内酯B甲磺酸盐(RNGB)对谷氨酸致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MTT、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RNGB对谷氨酸(Glu)造成RBMEC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1 mmol·L-1的谷氨酸对原代培养的RBMEC产生明显的损伤.RNGB高浓度组(10 μmol·L-1)和中浓度组(3 μmol·L-1)明显对抗谷氨酸对RBMEC的损伤作用,抑制LDH的释放,增加SOD活力,降低MDA含量.结论: RNGB对谷氨酸所致原代培养的RBM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洛美利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玉林;祝浩杰;郑莉;刘国卿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结果:环孢素A和洛美利嗪与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孵育后能明显提高胞内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荧光强度则不受环孢素A和洛美利嗪的影响.结论:洛美利嗪能显著地抑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的活性,提高P-糖蛋白底物的胞内浓度.

  • 洛美利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活力的影响与P-gp及mdr1基因mRNA表达无关

    作者:吴玉林;马秉亮;祝浩杰;刘国卿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上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洛美利嗪对P-gp底物-罗丹明123(rhodamine123, Rh123)在RBMECs中外排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洛美利嗪对RBMECs上P-gp表达的影响,应用RT-PCR技术分析了洛美利嗪对RBMECs mdr1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 还使用Transwell模型研究了洛美利嗪对Rh123通透RBMECs单层细胞转运的影响.结果:洛美利嗪通过抑制了RBMECs胞内Rh123的外排;洛美利嗪对P-gp功能的影响与RBMECs上P-gp及mdr1基因mRNA表达无关;在Transwell模型中,洛美利嗪还能显著增加Rh123跨RBMECs单层细胞膜的、经上室至下室的转运,并抑制相反方向的Rh123的转运.结论:洛美利嗪能显著地抑制RBMECs上P-gp的活性,并对P-gp底物的跨细胞转运产生影响.

  • 一种新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H108体外抑制P-糖蛋白功能及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志勇;刘国卿;黄文龙

    目的:观察新合成四氢异喹啉衍生物H108抑制P-糖蛋白(P-gp)功能及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H108对K562/ADR细胞株及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内罗丹明123(Rh123)积聚的影响,考察H108逆转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及对血脑屏障上P-gp药物外排功能的影响.以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建立缺血缺氧损伤模型,过氧化氢(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 硝普钠(SNP)建立NO损伤模型, MTT法测定H108对三种PC12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H108浓度依赖性地增加K562/ADR及RBMECs细胞中Rh123的累积浓度.并可明显对抗Na2S2O4及SN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H108具有一定的P-gp逆转作,并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特别是用于促进血脑屏障上药物转运的P-gp逆转剂.

  • 补阳还五汤中有效成分对AD细胞模型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曲岩;王佳志;李文鹏;张宁;刘斌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阿魏酸、芍药苷、红花黄色素、川芎嗪对阿尔茨海默症(AD)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β1-40对大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活性的影响;并检测补阳还五汤中各有效成分对AD大鼠模型BM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成分对AD模型有作用,各剂量黄芪甲苷、阿魏酸、芍药苷、红花黄色素、川芎嗪均可降低AD模型BMVEC增殖率(P<0.05),且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以黄芪甲苷的作用为显著.结论 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成分可显著抑制AD模型BMVEC增殖,为补阳还五汤对AD的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 补阳还五汤通过上调SIRT1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郑华珠;王利胜;孟英姣

    目的:通过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 type 1,SIRT1)是否是其发挥作用的靶点.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体外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按15g/kg的剂量每日灌胃给药补阳还五汤1次,连续灌胃1周后分离得到血清,将细胞分为尼莫地平组、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低剂量组(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20%),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测定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rBMECs活力的影响,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活性氧簇(ROS)含量,并采用Westem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SIRT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再灌注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活性及ROS、MDA的含量升高,SIRT1蛋白、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损伤组相比,10%、20%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能明显提高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降低LDH、ROS、MDA的含量,提高SIRT1蛋白、mR-NA的表达;尼莫地平组与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差异无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表达水平实现的.

  • 压力、剪应力和川芎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曹军;廖福龙;徐启华

    为探讨剪应力、压力和川芎嗪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用自制的可独自调节压力和剪应力的平板剪切装置预处理,再进行Matrigel体外三维培养.结果表明,在两个组合条件(分别为20dyn/cm2剪应力、0 mmHg压力、63μg/ml川芎嗪与10dyn/cm2剪应力、40mmHg压力、126μg/ml川芎嗪)与对照之间,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实验条件下不同时间血管生成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果提示,适当水平的剪应力、压力和川芎嗪联合作用可能明显改变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

  • 压力、剪应力和川芎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曹军;廖福龙;徐启华

    为探讨剪应力、压力和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自制的可独自调节压力和剪应力的平板剪切装置提供剪应力和压力,与川芎嗪三者共同作用于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剪应力、压力和川芎嗪对rCMEC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个组合条件(分别为20 dyn/cm2剪应力、0 mmHg压力、63μg/ml川芎嗪与10 dyn/cm2剪应力、40 mmHg压力、126μg/ml川芎嗪)下,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凋亡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适当水平的剪应力、压力和川芎嗪联合作用可能明显抑制rCMEC凋亡.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